走近蔡锷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蔡锷军事生涯
• • •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 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去日本。 先入成城学校,继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 1904年毕业回国,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 省教练新军。 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 协统。10月30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领 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蔡被推为临时革命总司 令。旋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蔡锷是于宣 统三年(1911年)二月抵达昆明,这年的农历 九月初五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云 南后的第三天,蔡秘密约集同志刘云峰、刘存 厚、唐继尧、韩凤楼、沈汪度、殷承瓛、雷飚、 黄永社等计划响应。 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加以笼络与监视。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 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 军,发动护国战争。蔡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优势 袁军,迫袁取消帝制。袁死后蔡任四川督军兼 省长。
蔡锷7岁时在山门镇的大地主刘辉阁家中私塾发蒙。刘辉阁看出此子 根器不凡,不但主动提供学费、书籍和食宿,还做主将弟弟的女儿刘森 英许配给蔡锷。结婚后,蔡锷给刘森英改了个名字,叫刘侠贞,从中可 见他对刘氏的期许。但刘夫人跟蔡锷一生聚少离多,在蔡家的主要工作 就是服侍王太夫人和照看小孩。 事实上,蔡锷真正的红颜知己是潘慧英。蔡锷1911年在云南与潘慧 英相遇。面对潘惠英的温柔、美貌和深情,蔡锷无法不动心,最难以让 他抗拒的,乃是这位宛如明珠的女子受过高等教育,能够站在平等的精 神高度上,和他进行深入的交流,理解他,安慰他。两人于1912年结为 夫妻。蔡锷在公务时间之外,几乎过着与人隔绝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 基本上就和老婆腻在一起。两人真称得上是天作之合,感情之好,可以 用如胶似漆来形容。 后来蔡锷带兵入川,军务繁忙之中,他还不断给留守昆明的潘惠英 写信,有时一天会写两封,思念之殷切,于此可见一斑。
蔡锷与长子 1915年于北京 的合照
长子蔡端(右)、次子蔡永宁(左)与其母潘慧英
蔡锷与小凤仙结识于青云阁 的普珍园。蔡锷将军曾在 青云阁的普珍园结识名妓 小凤仙,并多次在普珍园 小酌,普珍园的名菜辣子 凤节倍受小凤仙喜爱,从 而演绎一段名流千古的爱 情故事。将军逝世后小凤 仙因无法忘怀,又来到青 云阁找寻将军的记忆,并 又在此遇到她的丈夫,因 为她的丈夫长相很像将军 ,之后她便隐姓埋名,过 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 • •
蔡锷的指挥刀
护国讨袁
护国战争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 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伟大的革 命运动,也是蔡锷将军一生中最重要最 为人熟知的事件。1915年12月25日,云 南都督蔡锷通电各省宣布云南独立,组 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反袁称帝的护国 运动开始。这次运动躺袁世凯你历史潮 流而行的称帝梦想破灭,对中国的共和 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7年4月12 日,蔡公魂 归故里,国 民政府在长 沙岳麓山为 他举行国 葬蔡公也 成为民国历 史上的“国 葬第一人”。
岳麓山蔡锷墓
名人挽联
• 孙中山: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 关马伏波。 • 梁启超:知所恶有甚于死者;非夫 人之恸而谁为? • 康有为: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 矣;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 • 丁怀瑾:成不居首功,败不作亡命, 誓师二语,何等光明,故一旅突兴 再造共和;下无逞意见,上无争利 权,遗书数言,如斯深切,问举国 朝野奚慰英灵? • 小凤仙: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 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美 人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年轻时英俊的蔡锷
家庭成员
• 蔡锷原配夫人是刘新 英 ,后蔡锷将其名改为 刘侠贞, 之后又娶了潘 慧英。刘夫人为蔡将 军生下三女,其中两 女夭折,长女菊莲成 人。潘夫人为蔡锷生 下二子一女,长子蔡 端,次子蔡永宁,女儿淑 莲。
蔡锷(中)怀抱着长子端生,左边为 潘夫人蕙英,右边是刘夫人侠贞。
婚姻情况
• 15会三 • 迟鸿洲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宝庆(今邵阳) 出生日期:1882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1916年11月8日 职业:军事家 主要成就: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原名:蔡艮寅 字:松坡 军衔: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人物简介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护 国将军” 。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 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 回国,在江西、湖南军事学堂任教官。次年调广西,历任 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陆军小学堂总办、新军协统等 职。1911年调云南任37协协统。10月在昆明发动新军响应 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后任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 凯调至北京,委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 等职,加以笼络与监视。1915年袁图谋称帝时,蔡锷以赴 天津诊病为由潜出北京,经日本抵昆明,12月宣布云南独 立,通电讨袁,并组织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举兵入 川,屡败袁军。袁死后,任四川督军兼民政长。后赴日就 医,不久病逝
护国军起义形势图
后世评价
蔡锷在短暂的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 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 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 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 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作战指导方 面,他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克服初战时存在的某些急躁性和片 面性,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 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基本体现了他自己所主张的“因时 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的战争指导思想。
云吉班的小凤仙(右)
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被创作 成了众多影视作品
关于蔡锷与小凤仙爱情真伪的说法
• 事实上,蔡锷与小凤仙的关系并没有流传的故事那样亲密。历史上, 蔡锷确实与小凤仙相识,但是一开始就有政治目的,那就是利用小凤 仙来做掩护逃离北京。蔡锷的部属雷飙在《蔡松坡先生事略》中根据 蔡锷口述记录了此事。他写道:“但袁(指袁世凯)之密探仍追随如 故。蔡公表面若不为意,一面密送老母眷属分批离京,一面日夜逍遥 于市场、戏院,并常涉足于八大胡同妓院,此小凤仙一段佳话之所由 来也。日久,各密探亦觉蔡某如此冶游,当不至有其它动作,监视亦 渐松懈。一日晚间在小凤仙处请客,正当游客满座、狂歌畅饮之际, 公即单身赴崇文门车站乘火车赴天津。当时无一人知者。次晨抵津, 暂住日本共和医院。” 蔡锷长子蔡端先生回忆,其生母潘夫人也给他讲过,有一次蔡锷陪家 眷去看戏,开场前指着包厢里一年轻女子对潘夫人说:她就是小凤仙。 从这个细节里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蔡锷看戏是和家人在一起而 不是和小凤仙出双入对,说明他俩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二、蔡锷和 小凤仙的交往并不背着家人。
蔡锷夫人潘慧英
蔡锷写给潘慧英的家书
蔡锷的儿子
• 长子蔡端193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系,曾任国 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科员,驻南非总领事馆随同领事,后 在国民政府外交部任职。1949年后,在北京华北革大 政治研究院学习后曾任《光明日报》编辑,全国政协文史 办公室编辑等职。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97年9月15日在 北京逝世,终年84岁。 • 次子蔡永宁在“文革”之中死于非命 ,生平不详。
• • • • •
蔡锷生平 蔡锷家庭 蔡锷与小凤仙 军事生涯 后世评价
生平重要事件
• 1882年1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生于湖南省宝 庆府武冈州山门镇(今洞口县山门镇)一个贫寒农家。幼 年在私塾读书。 •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 学校。 • 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 立志“流血救民”。 • 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由北京潜回云南,与唐继尧等人于 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 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 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本治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 院,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 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