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沙漠探秘(4)

世界沙漠探秘(4)
世界沙漠探秘(4)

世界沙漠探秘(4)

胡经国

五、利比亚沙漠

1、概况

利比亚沙漠位于非洲东北部,是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分。它包括埃及的中、西部和利比亚东部;从利比亚东部起,穿过埃及的中、西部,延伸至苏丹西北端。其面积为169(有的资料为:17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沙漠。利比亚沙漠的埃及部分,称为西部沙漠。

该沙漠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

2、气候

该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稀少,地表水贫乏。

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1月平均气温为12℃,8月平均气温为26℃。夏季常受来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当地称“吉卜利”风)的侵害,气温可高达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00~600毫米。

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热少雨,季节和昼夜温差均较大。1月平均气温为15℃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黎波里1月平均气温为8~16℃,8月平均气温为22℃~30℃。

该沙漠现今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荒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该地区远古文明的结晶。

3、荒漠类型

利比亚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

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

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

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其中,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沙漠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沙丘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

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沙漠中曾经观测到流动沙丘1年移动9米的记录。

该沙漠地表大部被沙砾覆盖。其西部以石漠为主,东部以流沙为主。由于风力作用,流沙每年平均向西南移动15米。

该沙漠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荒漠与半荒漠占总面积的90%以上。西北部与南部多砾漠、石漠;其余为沙漠,间有绿洲。

4、地形地貌

在该沙漠中,有多岩石高原和岩石或沙质平原,多低洼盆地。大部分地区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宽阔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

该沙漠为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南部海拔350~500米,中、北部海拔100~250米,西南部地势最高,海拔达1800米。

该沙漠最高点为利比亚、埃及、苏丹三国交界处的欧韦纳特山,海拔1934米。埃及的盖塔拉洼地,在海平面以下133米。

5、生态

利比亚沙漠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地下水分布广,埋藏深。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地下水出露处形成许多绿洲,有名的有贾卢绿洲、达赫莱绿洲、费拉菲拉绿洲、锡瓦绿洲、库夫拉绿洲等。动、植物贫乏。

气候干燥,不适宜居住。居民不多,集中在埃及的锡瓦(Siwa)、拜哈里耶(al-Bahriyah)、费拉菲拉(al-Farafirah)、达赫拉(ad-Dakhilah)、哈里杰(al-Kharijah)等绿洲,以及利比亚的库夫拉(al-Kufrah)绿洲。

可耕地面积约占利比亚全国总面积的2%。粮食不能自给,大量依靠进口。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6、地质

该沙漠地表以下的地层,主要由结晶岩组成,局部地区有第三纪地层。

7、资源

该沙漠石油资源丰富。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石油生产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经济原以农牧业为主。1961年以来,迅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与输出国之一。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1985年,石油探明储量29.18亿吨,产油5000余万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053亿立方米。

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较多。其它资源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铁、锰、铜、锡、铝土、磷灰石、钾盐等矿藏尚少开发。

主要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炼油,还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发电、采矿、纺织业等。境内运输以公路与管道为主。有1800公里长的现代化沿

海公路,5000余公里的能源运输管线和5个油港。

利比亚还出口铁矿石、花生、皮革等,进口以机器设备、车辆、粮食为大宗。

8、成因

⑴、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并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⑵、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⑶、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⑷、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⑸、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六、东北亚沙漠(戈壁沙漠)

1、概况

东北亚沙漠位于亚洲东北部。它包括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的广阔干旱、半干旱地区,囊括了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沙漠。其总面积为10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

2、沙漠与戈壁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沙子。沙漠地表的沙丘,在风的作用下是会变化和移动的。沙丘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戈壁的地表是由于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而形成的一种荒漠。它大体上属于沙漠与砾漠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荒漠。按成因砾质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和风成的三种。在戈壁滩上,还分布有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戈壁在一定条件下,会进一步沙漠化而成为沙漠。

2010年12月28日编写与重庆

2019年4月30日修改与重庆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⑴"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堑壕前的大厮杀。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此战德国大伤元气。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形容沙漠风光的语句,描写沙漠环境的句子

形容沙漠风光的语句,描写沙漠环境的句子 ★、那一片片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 ★、忽然,远处一片漫漫黄沙映入我的眼帘,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丘,()也是由清一色的黄沙堆砌而成,这里是黄沙的世界,黄沙的海洋,绵绵的黄沙与天际相接,根本想像不出哪里才是沙的尽头! ★、大自然给这里铺上了一张黄色的地毯。风一吹,好像有人提起地毯在抖动,满天扬起尘烟。 ★、啊,看到你了,西北大漠,无边的黄沙蔓延在这片无边的土地上,凭你耗尽眼力寻啊,也看不到一丝绿意,没有潺潺流水,没有

巍巍高山? ★、一个个沙浪向前涌动着,像—只无形的巨手,将沙漠揭去了—层,又揭去一层。 ★、在这个城市与沙漠相连的沙漠上,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玲起舞,极高气温与正常温度仅一步之遥,十分独特,沙漠的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面流沙如泻。在大漠深处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景色。 ★、站在沙山上,俯视下方,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沙山下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花团锦簇,点缀着这绿色的“海洋”。 ★、在沙漠的北缘,可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流水潺潺,沿着沙漠蜿蜒西去,在小河两岸,随处可见柳树、杨树挺拔苍翠,盘根错节,状若盘龙。美丽极了。 ★、天是蓝的,地是黄的,这里除了蓝黄两色,再也看不到其他

的色彩。 ★、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单调的黄色,连一棵树木都没有,沙漠的广阔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疲倦,似乎永远走不出去似的。 ★、与绿海连成一片的蓝天白云,连同少女明媚的笑靥,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夏季草原晨牧图。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单调的颜色: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 ★、沙漠上狂风袭来,沙粒飞扬,天昏地暗,这就是沙的世界,简直无你立足之地。 ★、啊,看到你了,西北大漠,无边的黄沙蔓延在这片无边的土地上,凭你耗尽眼力寻啊,也看不到一丝绿意,没有潺潺流水,没有巍巍斑山? ★、茫茫的沙海中留下了一串串踏实而清晰的脚印,炙热的沙海将热气透过双脚沁人心脾,我和小画笔都醉倒在沙海中。

唐朝经济、军事强国说明书和当今世界上十大军事强国

唐朝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南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20位皇帝(加武则天则为21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文化方面,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 军事方面,在继北魏破柔然之战之后,唐朝又一次取得了中原王朝对大漠部落的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经济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经济已经远超过了同一时期的拜占庭以及阿拉伯。 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当今世界上十大军事强国有哪些? 军事科技类比较 1.美国 2.俄罗斯 3.德国 4.英国 5.日本 6.法国 7.中国 8.澳大利亚 10.加拿大 军事战斗力排名 1.中国 2.日本 3.俄罗斯 4.德国 5.美国 6.英国 7.印度 8.法国 9.以色列 10.澳大利亚军事部队高强化训练和纪律性排名 1.俄罗斯 2.中国 3.德国 4.美国 5.泰国 6.日本 7.英国 8.法国 9.澳大利亚 10.加拿大 假设第三次世界大战,抵抗能力排行 1.俄罗斯 2.中国 3.印度 4.美国 5.以色列 6.泰国 7.德国 8.澳大利亚 9.英国 10.韩国假设第三次世界大战,进攻能力排行 1.美国 2.俄罗斯 3.日本 4.德国 5.中国 6.法国 7.英国 8.巴西 9.印度 10.澳大利亚假设世界第三世界大战,防御能力排行 1.美国 2.俄罗斯 3.中国 4.德国 5.英国 6.法国 7.澳大利亚 8.加拿大 9.日本 10.以色列综合后军事能力排行 1.美国 2.俄罗斯 3.中国 4.德国 5.英国 6.日本 7.法国 8.澳大利亚 9.加拿大 10.印度 11.巴西 12.以色列抵抗能力排行 1.俄罗斯 2.中国 3.印度 4.美国 5.以色列 6.泰国 7.德国 8.澳大利亚 9.英国 10.韩国 军事战斗力排名 1.中国 2.日本 3.俄罗斯 4.德国 5.美国 6.英国 7.印度 8.法国 9.以色列 10.澳大利亚;快速持续发展精致完善得以一切保障和预得以先机,天下第一统领才能成大的保护伞下追求永生理念!实现世界大同先进目标一起努力吗!(你我世界大中国的强国梦想将在三年内实现文化强国、经济强国、

世界十大最美沼泽

世界十大最美沼泽 沼泽有时被认为是可怕的地方,是生物的死亡之地,甚至被认为是死亡生物生存之地,但实际上沼泽在世界生态系统中有它们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沼泽通常是是众多哺乳类、昆虫、两栖、爬行类、鸟类动物的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现在让我们来一同欣赏世界十大最美的沼泽。 No.10 蒙德湖,大迪斯默尔沼泽 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的边缘,它是美国东部最后的几个大野生保护区之一,尽管它有一个这样的名字,但它依然不是一个干燥的地区,这片湿地曾经因为几个世纪一直被当成伐木源管理经营而破坏,可事情终于在1974年事情有了转机,通过维基百科,我们知道大迪斯默尔沼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创建于1973年,于1974年被官方确认。

大迪斯默尔沼泽生活着大片植物和许多种哺乳动物,例如黑熊、山猫、水赖,200多种鸟类,其中96种在这里筑巢,还有超过70种的爬行和两栖类动物。 No.9 万戈河湿地

令人震惊的万戈河湿地三角洲,是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位于博茨瓦纳的喀拉哈里沙漠,占地15,000平方公里,以它的美景和野生动植物而闻名。当雨季到来,这里就充满了因雨季而迁移来的哺乳类动物和鸟类。每年11,000,000,000,000升的雨水注入这里,你可能认为这些水会注入贮水池,但事实上,60%的水都被植物蒸发掉了,36%形成蒸发岩。只有2%流入恩加米湖。 No. 8 班韦乌鲁沼泽 位于赞比亚班韦乌鲁,意为“水天相接之地”,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美沼泽,当地传说班韦乌鲁湖边住着Emela-ntouka,一种神秘生物,体型似丛林大象,但据说长的却像犀牛,虽然有数不尽的关于神秘生物的目击者和祖先猎杀了一头神秘生物的故事,目前为止却缺少确凿证据。

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与途径

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与途径 1.形成自己预期的职业库 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工作世界的探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世界的信息浩如烟海,根本搞不清应该从哪儿入手,更谈不上如何进行了。如果有一个探索范围,则会容易很多。通过前面单元的自我探索可以帮助个人初步形成一个探索的范围。自我探索中的兴趣、性格探索,每一部分最后有相应适合的职业出现。此外,每个人还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把它们也列出来。这样就获得了一个职业清单,看看这些职业有什么共同点,就可能启发你想到更多值得探索的职业。结合你的能力和价值观再次从职业清单中进行筛选,最终就得到你预期的职业库。简单举例说,一位大家小A 期待做商业方面的工作,但是具体选择什么工作因其对社会还不太了解,就难以决定。性格探索的结果是他适合做人力资源管理者、咨询顾问、教师等,兴趣探索的结果是他应该做社工、教师、培训人员等,能力探索的结果是他可以做教育、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价值观探索的结果是他期待做服务、自由职业、护理等工作。从小A职业探索得出的各种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教育工作出现的频次最高;社工、客户服务、服务、护理等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明显体现了帮助他人的特点。所以最适合小A的职业首先具有与人打交道、帮助他人的特点,其次还有沟通性、商业性等特点,由此他可以列出或搜索一些符合这些特点的职业,比如培训、咨询顾问、客户服务等,进行详细调查。 研究表明:在做决策时,太多的信息容易让人迷失,反而拿不定主意;而过少的信息又起不到让当事人了解客观事实的作用。所以,在形成预期职业库的时候,库的大小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有适当的平衡,通常4-6个职业的调查是比较适中的。在信息探索过程中,抛开自己固有的想法,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容易获得客观的信息。 2.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 工作信息探索的方法有很多,依据一定的规律可以提高效率,例如从近至远的探索。所谓近和远,是指信息与探索者的距离。通常近的信息比较丰富,远的信息更为深入;近的信息较易获得,远的信息则需要更多的投人和与环境的互动才能了解。所以,从近至远的探索是一个范围逐渐缩小、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图1列举了从近到远获取信息的一些方式。 非正式评估是探索者有意无意得到的对某个信息的最初评估。正式评估是指各种正式的职业测评,如兴趣测评等。通常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提供给大家免费的相关测评,社会上的职业测评机构也提供收费的服务,大家在选择测评时应注意该测评的信效度是否合格。印刷或视听媒体的范围比较广泛,报纸、杂志、电视、书籍都有可能提供职业信息,比如《21世纪》、《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央二台《劳动·就业》栏目以及一些传记文学等。电脑资讯

世界十大最壮观的地质构造奇观汇总

世界十大最壮观的地质构造奇观 世界十大最壮观的地质构造奇观 博闻网消息,国外媒体最近公布了地球上的十大最壮观的地质构造奇观。置身其中,就仿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感觉如梦似幻。 1、冲积扇,中国 这个冲积扇跨越昆仑和阿尔金山脉,这是在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冲积扇。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扇之一。 2、圣海伦火山,俄勒冈州,美国 圣海伦火山(英语:Mount St. Helens)是一座活火山,位于美国太平洋西北区华盛顿州的斯卡梅尼亚县,西雅图市以南154公里,波特兰市东北85公里处,是喀斯喀

特山脉的一部分。山的名称来自英国外交官圣海伦勋爵,他是18世纪对此地进行勘测的探险家乔治?温哥华的朋友。圣海伦火山是包含160多个活火山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因火山灰喷发和火山碎屑流而闻名。 3、布兰德山,非洲 布兰德山在纳米比亚西北部。由花岗岩组成。孤立耸峙于纳米布沙漠上。海拔2,600米,是纳米比亚最高峰。 4、巴林杰陨石坑陨石,亚利桑那州,美国 重约7万吨的陨石撞入地球,形成巴林杰陨石坑,而陨石本身在这个过程中粉碎了。有一些自然奇观是以这们的美丽而著名,但美国亚利那州沙漠地带的巴林杰陨石坑却不属此类。它是2~5万年前陨石撞击地球在沙漠上留一个丑陋疤痕。陨石坑宽1264

米,深174米,坑的内壁笔直陡峭,是世界上最大的撞击陨石坑。在墨西哥、南极洲、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也有类似的陨石坑。 5、大堡礁,澳大利亚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Queensland, Australia)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排名综述

世界著名十大超高层建筑及未来的九大 绿色建筑

NO.1 迪拜塔 ●地点: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高度:有162个楼层,总高度828米 ●设计单位:美国芝加哥公司的美国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 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实施。 ●竣工时间:在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在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 设计特点:建筑设计采用了一种具有 挑战性的单式结构,由连为一体的管 状多塔组成,具有太空时代风格的外 形,基座周围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 风格的几何图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总投资:总投资超70亿美元。 世界第一高楼828米---迪拜塔

NO.2 台北101大楼 ●地点:台北市信义区西村里信义路五段7号 ●开工时间:1999年7月 ●竣工时间:2003年10月17日 ●占地面积:30278平方米 ●建筑面积:28.95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508米 ●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 建筑造价:580亿元新台币 投资单位:台北金融大楼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李祖原建筑师事务所 建设用途:购物中心,办公,观景, 施工单位:KTRT 地位,高度:508米 设计特点: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以中国人的吉祥数 字“八”作为设计单元。

NO.3上海中心大厦(在建)●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2014年。 ●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 面积约410139平方米。 ●建筑高度:632米。 ●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 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约100000吨。 ●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美国旧金山根斯勒建筑设计所总裁阿瑟~根斯勒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世界名犬大全,图真不容易收集

世界名犬大全,图真不容易收集 1.猛犬霸主中国藏獒 藏獒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猛犬,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其性格刚毅,力大凶猛,是世界上惟一敢与野兽搏斗的犬,因此被赋予“东方神犬”的美誉,在西藏被称为活佛的坐骑。藏獒虽然凶猛,但对主人却特别忠诚,为藏民护牧、看家、守院 在地图上,我们很轻易地便可看到,从终年冰雪的喜玛拉雅山区一直到广大的青甘川藏高原,都可能生存着血统纯正的藏獒,它们多数在人烟罕至的高山草原上,由藏族牧民饲养着。 在这个区域内,气候的变化很大,生活条件极差,仅有少数的绿地可供畜牧。由于土地贫瘠,耕地有限,一些耕地还高在海拔万米。农获受到极大的限制。白天炎热异常,夜晚又寒风刺骨。夏季干旱,冬季冰天雪地,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也仅限于藏南的谷地。 藏胞经年累月过着放荡不拘的无争生活,西藏獒犬很自然的便成了藏民最忠诚的伙伴。自公元十一世纪起,西藏全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全部集中于喇嘛教的统治与管辖,喇嘛为了巩固其统治势力,便断绝了所有的对外交通。也正因为种种的特殊因素,才使得这稀世的原始犬种的纯血得以被保存下来。 社会的孤立,以及喇嘛禁止杀生,西藏的政治隔绝和地域的偏远,部落与部落间又遥遥相隔,游牧生活的苦寂,是藏獒纯正血统得以保存至今的唯一原因。 2.俄罗斯高加索

原产地:俄罗斯,高加索共和国 起源时期:中世纪 起初用途:家畜看护犬 现在用途:家畜看护犬,保安 寿命:9-11年 体重范围:45-70千克 3.意大利扭玻利顿 产地:意大利 起源时期:古代 起初用途:家畜守卫犬,斗犬 现在用途:伴侣犬,保安犬 寿命:9-11年 别名:那不勒斯獒,拿破仑獒 体重范围:50-68千克体高范围:65-75 4.巴西非勒 原产地:巴西

全球10大顶级蜜源地,最好的蜂蜜出自这里

全球10大顶级蜜源地,最好的蜂蜜出自这里 蜂蜜的质量主要由生产蜂蜜的环境决定的。判断蜜源地好坏国际上通用七大黄金指标:纬度33-38度、海拔1千米到3千米、温度适宜且稳定、相对湿度70-90%、光照时间长、山地地形、生态环境好等。以下世界上最著名10大的蜜源地和代表性蜂蜜品种(排名不分先后),无疑蜂蜜喜欢的地方都是鸟语花香,风景美丽,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1.中国,著名蜂蜜品种:洋槐、荔枝、荆条和枣花 我国是世界上蜂蜜产量最大的国家,曾经也是世界上蜂蜜出口量最大的国家。这得益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的疆土,同时又有丰富的蜜源植物供蜜蜂采集酿蜜。 由于2002年中国蜂蜜检出氯霉素,引发欧洲对中国蜂蜜禁运事件,中国蜂蜜出口量受阻。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中国蜂蜜在世界的王者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期望随着自然条件的转变,让中国养蜂业重回巅峰。不考虑环境污染这些,就地理位置而言,甘肃天水是中国最好的蜜源地,也是中国唯一符合国际黄金蜜源地七大指标的地区,也是中国蜂业的发源地。天水,不仅是中华养蜂鼻祖姜岐的故里,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天水北依渭水、南傍嘉陵,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暖温带、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润泽了这方神秘瑰丽的水土。洋槐从沟到岭形成花期长达40天的立体蜜源,

繁花茂盛植被构成花期衔接长达7个月、产浆期6个月的西北重点蜜源产区。天水是我国四大放蜂路线之西线必经之地。 在我国众多蜂蜜品种之中,有四种蜂蜜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是非常好的,洋槐蜜、荔枝蜜、荆条蜜和枣花蜜被称为四大名蜜,也叫四大王蜜。比较有名气的还有东北地区的椴树蜜,以及云贵地区的雪脂莲蜜。2.阿根廷最富盛名的蜂蜜:桉树蜜阿根廷年蜂蜜产量约8万吨左右,是世界主要蜂蜜生产国之一和全球蜂蜜第一大出口国;是中国蜂蜜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是南美洲养蜂业最发达,蜂蜜年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最主要的出口蜂蜜种类以桉树蜜、柑橘蜜和苜蓿花蜜为主。 阿根廷被誉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它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部广袤的草原与西部连绵的山脉形成巨大的气候差异,北部格兰查科平原是亚热带湿润气候,中部潘帕斯草原是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港口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国蜜源植物按照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分布:图库曼省主要蜜源是柠檬树;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主要蜜源是漆树科硬木;萨尔塔省主要蜜源包括枣树、硬木、奎东茄、薄荷、刺木、角豆树以及紫堇、接骨草、桉树、三叶草、油菜、益母草、白背黄花稔、鬼针草、锦葵等药用植物;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产蜜量最大的省份,那里生长着大量的蜜源植物种类,诸如

世界十大奇异之旅

世界十大奇异之旅 世界十大奇异之旅 美国66号公路 撒哈拉沙漠 奈克勒岛 1.乘坐东方快车 乘火车旅行本就洋溢着怀旧的神韵,而“东方快车”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豪华加上神秘,赋予你的将是一次难忘之旅。乘坐“东方快车”,你将穿越梦幻般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在伦敦、巴黎、威尼斯、伊斯坦布尔驻足,享受自然的美景与城市的文明。 2.租下奈克勒岛 独自拥有一座小岛的感觉如何?如果酒店或别墅的空间不够你的心灵驰骋,你不妨租下英国维京群岛中的理查德·布兰森的私人岛屿奈克勒岛。该岛方圆74公顷,堪称海中的天堂。当然,天堂很昂贵:三万美元换来岛上的7日7夜。 3.艾丁堡城堡探幽 中世纪的艾丁堡城堡耸立在苏格兰高地一座死火山岩顶上,步入其中,诡秘夹杂着古老的气息向你呼啸而来。艾丁堡城堡一周开放七天,门票16美元。 4.漫游托图加斯海湾 位于南墨西哥的普拉亚·德·拉·托图加斯海湾,气候宜人,棕榈林四季常绿,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摄氏度,这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体浴场。每晚费用只需100美元左右值得一试! 5.穿越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横亘在非洲北部,无垠的沙地连绵。时至今日,几条穿越大漠的路线相继开通,使冒险家们的梦想成真。起点始于突尼斯或摩洛哥。 行程日期可作调整,但基本在三周以上,有的可延续两个月。花费:2500~4000美元。 6.飞跃悉尼 你是否梦想过驾乘战机翱翔蓝天?得益于澳大利亚一位前职业飞行员的灵感,你可以梦想成真。六天的旅行中,不仅仅是要让你体验极速的眩晕,而且要载你融入那如诗如画般美丽的自然之中。 7.扬帆加拉帕哥斯群岛 登上一艘游艇,你可摇身变作查尔斯·达尔文,去探访世界上最完好的生态净土厄瓜多尔的加拉帕哥斯群岛。这是个由19座火山岛屿组成的群岛,绚烂的奇景,嶙峋的火山岩石,巨龟、海狮、鬣鳞蜥游于其中。七日的航程,花费至少1000美元。游览的最佳时期:每年12中旬至1月;6月~ 8月。 8.入住考达里酒店 当你被繁琐的工作所累,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不妨去尝试SPA的特殊功效。法国的雷索斯·德·考达里酒店便是这样一个浪漫理想的所在,它位于如画的葡萄酒庄旁边,是欧洲最好的SPA胜地。 9.潜入朱尔斯海中小屋 海底小屋?!这并非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朱尔斯海中小屋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的基拉戈海滩,完全没于海中,曾是研究基地,现对外开放。 10.游走美国66号公路 66号公路起于伊利诺伊州,穿过密苏里、堪萨斯、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新墨西哥、阿里桑那,最后到达加州,是一条洋溢着浓厚美国历史文化的传奇之路。你若是崇尚简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一、单选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是()1. A. B. C. D. 东非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巴西高原 题读图,完成下列2-3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形区是(2. D. C. A. B.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3.)该地形区突出的特征是(D. C. B. A. 千沟万壑冰川广布平坦开阔沼泽遍布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4. )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B. A. D. C.

)5.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B. 泥沙大量堆积在黄河中游河段C. 耕地面积减少D. 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6.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④大力发展畜牧业.③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 A. B. C. D. ②④①④①③②③ ,题。7-9回答下列读“黄河流域略图”和“黄土高原旱涝发生频率统计图” ,有关祁连山的叙述)正确的是(7.B. A. 800mm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年等降水量线吻合大致与D. C. 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8.)黄土高原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D. C. A. B. 地震台风旱涝水土流失,)不合适的是(9.下列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中B. A. 坡脚建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D. C. 大面积开垦耕地植树种草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0.)B. A. 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塬、墚、峁黄土地貌分布广泛D. C. 自然灾害频繁,入地矛盾日益突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题。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及该地反坡梯田示意图,回答下列11-12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⑤缓坡地建梯田④过度放牧②降水稀少①土质疏松③植被覆盖率低D. B. C. A. ②④⑤①③④③④⑤①②⑤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12.D. B. C. A. 保持水土修筑窑洞修路采矿利于耕作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13. A. B. 千沟万壑,地表破碎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D. C.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高山环抱,沙漠广布

(整理)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利比亚西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移动沙丘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沙漠”。 目录 简介 自然特征 地形 水系 土壤 气候 植物 动物 形成原因 历史发展 史前时期 水牛时期 黄牛时期 马时期 地貌类型 组成部分 环境气候 居民 经济 研究和探索 撒哈拉沙漠岩画 穿越撒哈拉沙漠 数千年前陨石坑 展开 简介 自然特征 地形 水系 土壤 气候

植物 动物 形成原因 历史发展 史前时期 水牛时期 黄牛时期 马时期 地貌类型 组成部分 环境气候 居民 经济 研究和探索 撒哈拉沙漠岩画 穿越撒哈拉沙漠 数千年前陨石坑 撒哈拉沙漠(英文名为:Sahara Desert) 世界上阳光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和自然条件最为严酷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东西约长4,800公里(3000里),南北在1300 至1900公里(800至1200里)之间,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临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为红海,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乾草原的过渡区。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

世界十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第一大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南北长2000千米,东西宽1500千米,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南部海拔220~300米,中、北部海拔50~150米。自北而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观平行分布,具典型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所覆盖。有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塔兹河等河流。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较低,南部随着对燃料、金属资源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托木斯克铁矿为中心的工矿业基地。 拉普拉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其东面是安第斯山脉,北面和东北面是巴西高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东南面是大西洋,总面积15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其中60%的面积在阿根廷境内。拉普拉塔平原的北部称为大查科平原;南部称为潘帕斯平原。 北美大平原 北美大草原(North American Prairie):也称普列里草原或北美大平原,普列里(Prairie)源出法语,大平原之称则来源于美国政府。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开始开发其西部领地。当时的美国政府在宣传西部的富庶和美丽时,把西部大草原称为大平原。大草原东西长800公里,南北长3200公里。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了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北达科他州、俄克拉何马州、南达科他州、得克萨斯州和怀俄明州,加拿大的草原三省(阿尔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及墨西哥的一小部分。 图兰平原 图兰平原(Turan Plain,俄语作Turanskaya Nizmennost)又称图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 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向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地形、地势特点: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约占全州面积的3/4。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湖面。整个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图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原因:跨纬度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海洋交界处)、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广大,内陆远离海洋)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见P7图6.9要能填图) 亚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11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岛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7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不丹两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是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为南亚次大陆;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2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 北亚是指亚洲北部的俄罗斯(见P3图6.4)第二节人文环境 1.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亿人。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 亚洲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沉重压力

世界十大沙漠面积排名

世界十大沙漠面积排名 沙漠地区温差大,平均年温差可达30-50℃,日温差更大,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若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烧熟了。夜间的温度又降到10℃以下。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贮存糖分,所以沙漠绿洲中的瓜果都特别甜。 沙漠地区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使地貌发生急剧变化。 值行人们警惕的是,有些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如美国1908-1938年间由于滥伐森林9亿多亩,大片草原被破坏,结果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苏联在1954-1963年的垦荒运动中,使中亚草原遭到严重破坏,非但没有得到耕地,却带来了沙漠灾害。 撒哈拉沙漠沙漠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它吞没农田、村庄,埋没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据史书记载,我国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被沙漠吞没的。现在,人类正在千方百计地防沙治沙,如植树造林、植草固沙、设置沙障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或岩石裸露或仅为一薄层岩石碎屑。如廷埃尔特石漠、哈姆拉石漠、莎菲亚石漠等,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 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如提贝斯提砾漠、卡兰舒砾漠、盖图塞砾漠等。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与途径

1.形成自己预期的职业库 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工作世界的探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世界的信息浩如烟海,根本搞不清应该从哪儿入手,更谈不上如何进行了。如果有一个探索范围,则会容易很多。通过前面单元的自我探索可以帮助个人初步形成一个探索的范围。自我探索中的兴趣、性格探索,每一部分最后有相应适合的职业出现。此外,每个人还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把它们也列出来。这样就获得了一个职业清单,看看这些职业有什么共同点,就可能启发你想到更多值得探索的职业。结合你的能力和价值观再次从职业清单中进行筛选,最终就得到你预期的职业库。简单举例说,一位大家小A 期待做商业方面的工作,但是具体选择什么工作因其对社会还不太了解,就难以决定。性格探索的结果是他适合做人力资源管理者、咨询顾问、教师等,兴趣探索的结果是他应该做社工、教师、培训人员等,能力探索的结果是他可以做教育、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价值观探索的结果是他期待做服务、自由职业、护理等工作。从小A职业探索得出的各种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教育工作出现的频次最高;社工、客户服务、服务、护理等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明显体现了帮助他人的特点。所以最适合小A的职业首先具有与人打交道、帮助他人的特点,其次还有沟通性、商业性等特点,由此他可以列出或搜索一些符合这些特点的职业,比如培训、咨询顾问、客户服务等,进行详细调查。 研究表明:在做决策时,太多的信息容易让人迷失,反而拿不定主意;而过少的信息又起不到让当事人了解客观事实的作用。所以,在形成预期职业库的时候,库的大小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有适当的平衡,通常4-6个职业的调查是比较适中的。在信息探索过程中,抛开自己固有的想法,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容易获得客观的信息。 2.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 工作信息探索的方法有很多,依据一定的规律可以提高效率,例如从近至远的探索。所谓近和远,是指信息与探索者的距离。通常近的信息比较丰富,远的信息更为深入;近的信息较易获得,远的信息则需要更多的投人和与环境的互动才能了解。所以,从近至远的探索是一个范围逐渐缩小、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图1列举了从近到远获取信息的一些方式。 非正式评估是探索者有意无意得到的对某个信息的最初评估。正式评估是指各种正式的职业测评,如兴趣测评等。通常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会提供给大家免费的相关测评,社会上的职业测评机构也提供收费的服务,大家在选择测评时应注意该测评的信效度是否合格。印刷或视听媒体的范围比较广泛,报纸、杂志、电视、书籍都有可能提供职业信息,比如《21世纪》、《中国教育报》、《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央二台《劳动·就业》栏目以及一些传记文学等。电脑资讯如今已经成为越来越主要的获得大量信息的途径,和职业相关的网站很多,比如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搜狐招聘频道、新浪求职频道、中青在线人才频道、各高校职业指导网站等,也有一些网站专门提供某个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20个国家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20个国家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20个国家是: 蒙古1.44人/平方千米,纳米比亚 1.70人/平方千米,毛里塔尼亚1.72人/平方千米,澳大利亚2.26人/平方千米,博茨瓦纳2.32人/平方千米,冰岛2.50人/平方千米,利比亚2.68人/平方千米,加拿大2.71人/平方千米,苏里南3.03人/平方千米,圭亚那3.72人/平方千米,加蓬4.53人/平方千米,乍得4.53人/平方千米,中非 5.02人/平方千米,阿曼5.20人/平方千米,哈萨克斯坦 6.19人/平方千米,尼日尔 6.31人/平方千米,马里6.69人/平方千米,刚果 6.86人/平方千米,沙特阿拉伯6.92人/平方千米、玻利维亚6.93人/平方千米 其中,10个是非洲国家,4个是亚洲国家,3个是南美洲国家,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各有1个。 在这个6个大洲中,非洲面积占第二位,是亚洲的3/4,而人口只是亚洲的1/5,加上非洲的沙漠面积广大,所以非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最多。 亚洲面积最大,是欧洲的4倍,而亚洲国家数目与欧洲差不多,所以也有几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南美洲人口只有非洲的一半不到,国家数目少,所以也有几个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人口密度小,不等于人口少。加拿大人口有2700多万,澳大利亚人口有1700多万。这20个国家当中,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4个,人口500万到900万的有4个。人口在100万以下的有3个国家,冰岛人口不到26万。 人口密度小,也不等于面积大。这20个国家中,面积超过700万平方千米的只有2个,其余面积都不到300万平方千米。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有9个,面积100万到200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有7个。面积最小的苏里南为16万多平方千米。 这20个国家中有8个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内陆国。有12个国家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20个国家当中,有11个国家沙漠广布。利比亚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沙漠国家”,撒哈拉沙漠占国土的98%。尼日尔60%的国土属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毛里塔尼亚也号称“沙漠之国”,2/3的国土在撒哈拉沙漠上。马里、乍得国土也有很大面积属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沙特阿拉伯一半国土覆盖沙砾,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湖。澳大利亚、阿曼、纳米比亚的国土上,热带沙漠面积广大。哈萨克斯坦面积的60%是沙漠、半沙漠。蒙古国土的1/3被戈壁覆盖。 以热带草原为主的国家有博茨瓦纳、玻利维亚、中非。苏里南、圭亚那、加蓬、刚果以热带雨林为主,前两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第三个国家是75%,第四国是60%。 加拿大以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冰岛是苔原气候和温带阔叶林气候,国土的1/8覆盖冰川。 这些国家普遍发展畜牧业。蒙古民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澳大利亚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牧场辽阔。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利比亚、马里、乍得、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国的畜牧业都占重要地位。 这些国家的矿业也比较发达。纳米比亚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圭亚那的铝土矿、尼日尔的铀矿,沙特阿拉伯和利比亚的石油,都是世界闻名的。澳大利亚现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利比亚号称“非洲石油巨人”,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石油王国”。加拿大、加蓬、哈萨克斯坦、玻利维亚都是矿产丰富的国家。 这些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比较多。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全国信仰伊斯

世界十大著名废墟跟城,岁月摧残跟后更加惊艳了

世界十大著名废墟之城,岁月摧残之后更加惊艳了 1.秘鲁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在所有印加废墟中最负盛名。马丘比丘建于15世纪中叶,但到了1911年,一位美国历史学家重新探访此地后,才让这“空中之城”重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当初印加人建造时甚至没有使用车轮,就将一块块硕大打巨石搬至山顶并完成搭建。 Pic|FLICKR @ Mark Zukowski 当然了,秘鲁还是羊驼的家乡,在欣赏遗址时,得注意身旁的羊驼,它们可能会冷不丁地就会朝你吐一口唾沫。

Pic|FLICKR @ Will Burrard-Lucas 2.纳米比亚 卡曼斯科 卡曼斯科是在1908年德属西南非洲发现钻石后,大批开矿者涌入当地,迅速发展成得一座典型德国式小城。但是一战后,随着另一个矿区的兴起,以及钻石价格的衰落,卡曼斯科也逐渐衰落变成了一座鬼镇,最后被沙漠吞噬。

Pic|FLICKR @ -Glep- 坐落在世界上唯一的红色沙漠(纳米布沙漠)之中,日出日落时,沙漠因富含铁元素,废墟会呈现猩红的色彩。

Pic|FLICKR @ Michael Walker-Toye 3.乌克兰 普里皮亚季 1986年那场核反应堆的泄漏,彻底摧毁了普里皮亚季。时至今日,有些地区的辐射值仍旧很高。现在官方已经有组织一些从基辅出发的旅行团,可以报名参加。 Pic|FLICKR @ Xiao Yang 但是在30公里核心禁区的时候会遇到严格的核查,而且晚上禁区是不允许进入的。废墟里面残破的医用实验室和学校,能让你依稀记起这座城市毁灭前的辉煌。

Pic|FLICKR @ Xiao Yang 4.日本 军舰岛 军舰岛原名“端岛”(Gunkanjima),19世纪因煤矿业而发展起来,在在最巅峰的1960年,岛上有5300名居民,人口密度超过东京9倍。当年军舰岛的拥挤程度和和污染程度堪比香港的九龙寨城。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勒颈无花果(Ficus aurea)。勒颈无花果原产于美洲,是一种寄生树,其会将种子植于另一棵树中,直到它的根系长出缠绕在树干上,最终将寄主杀死。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捕蝇草是世界上最着名的食虫类植物。其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佛手(Citrus medica var.sarcodactylis)。这个与亚洲柑橘类似的水果看起来似乎很香——不过,由于其恐怖的,扭曲的手状形态,估计很多人都要错过这一美食了。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水晶兰(Monotropa uniflora)。这并不是你在午夜漫步时就可以偶然碰见的植物。这是一种外形诡异的寄生植物,其全株几乎都呈现为白色,其并不需要通过阳光汲取能量。水晶兰往往都生长在黑暗的森林中,通过真菌轮番从周围的树木中吸收养分。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黑蝙蝠花(Tacca chantrieri)。这株样子极像蝙蝠的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雨林。不过,坦率的讲,我们更希望其一直留在那里。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娃娃眼(Actaea pachypoda)。娃娃眼是一种怪异的多年生植物,原产于美国北部,因其类似于眼睛的浆果而得名。这种植物看起来好像并不怎么恐怖,不过它的剧毒可以瞬间致命。

盘点世界上最为“诡异”的十大植物 眼镜蛇瓶子草(Darlingtonia californica)。眼镜蛇瓶子草的中文名称来源于其类似于眼镜蛇的管状叶及其类似蛇信子的管状叶末端叉状部分。该植物常生长于沼泽地区及冷水浸润地区,通常会利用花蜜诱捕黄蜂及苍蝇等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