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精细化运作方式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管理精细化运作方式创新
摘要:深度城市化最紧迫的任务是强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城市管理精细化运作应该更新意识和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提升城市品质。
关键词:城市管理;精细化;方式创新
中国高速城市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物质形态城市化了,但城市内涵、文化、功能等精神形态没有城市化。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化,不仅要注重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更应注重推进深度城市化,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深度城市化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强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实现由从传统的行政一元化、条块分割的粗放式管理向现代的多元共治、联动协同的精细化管理转变。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城市管理精细化,就是在城市日常管理基础上,将工业化的“标准、精细、复制”,信息化的“数字、网络、智能”,城镇化的“集聚、辐射、统筹”等特征充分融合,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管理流程,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程式化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城市运营管理质量和水平的管理方式。
一、树立问题意识,实施前置化管理,实现源头治理
城市管理的顽症——乱设摊,存在量大面广、结构复杂、动态性强、多头管理且难管理的特点。乱设摊整治涉及城管执法、市容管理、食品监督、工商管理、集市建设、规划落实、治安保障、劳动保障、物业管理等数个部门,一旦形成后,再要处置,往往执法成本高、处理难度大。如何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防患”转变,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源头管理是治本之策,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必然要求。加强源头管理,就是树立问题意识,就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源头治理机制,进行预防性治理。源头管理实质就是要加强前端管理与服务,实行管理风格的前置化。所以,城市管理者应该改变传统应急性、被动式的事后处置问题的管理方式,从源头上抓起,抓早抓小、抓前端,实现由被动执法到主动管理,由末端管理到前端管理的转变,并创造出干部服务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检验在一线、和谐构建在一线的新型城市管理风格。
源头管理的具体方式:一是以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问题大发现、信息大采集工作机制,建立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数据库。二是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使各类安全隐患能在初期阶段被有效处置。三是建立城市管理的源头疏导机制,因势利导,疏通经脉。四是加强事前法律宣传教育,培养市民自律性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减少外部监督性行政执法,减少资源浪费。
二、树立规则意识,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精准度和可操作性
实施标准化管理,必须树立规则意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城市管理的精准度。一是实施城市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城市管理者必须改变“以法治市、以法治民”的旧观念,树立“依法治市、依法管理”的新观念,重视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以其为依据,实施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别是针对一些职能不清,经常发生推诿扯皮事件的重点领域,例如违法建筑、无照经营、群租等领域,立规明责,明确问题的发现标准和处置标准。二是实施行政管理的基准化,即通过量化指标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2010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把执法的随意性限制到最小化,基本实现公正执法。三是实施考核过程的标准化。即考核标准的量化、细化,考核管理业绩要用数据说话,并通过网络等信息平台及时向公众公开,接受各方监督。
三、树立流程意识,实施流程管理,强化动态监管
传统的城市管理缺乏动态监管,仅有的动态监管也只是依靠人海战术,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城市管理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共享及运作平台,全面推动城市运营管理流程再造,实现实时的动态监管。实施流程管理,强化动态监管,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流程意识,严格遵守、执行流程,消灭“随意性”、“特殊性”,同时要对执行结果分析反馈,再不断地优化流程,实现管理流程的良性循环。
实施流程管理,应加强城市管理信息标准化建设。因为,流程管理的技术基础是信息化。一是要健全标准体系,制定一系列支撑信息共享机制的技术标准规范,解决标准统一的问题,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交换共享、协同应用。二是理顺信息共享机制,顶层设计信息化平台,建立融合城市管理、执法、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乡统筹、覆盖全区、联通共享的城市综合管理总平台。
基于信息化基础之上的流程管理应该是闭环式管理。城市管理精细化要求城市管理建立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改进的闭合管理流程。特别是对一些反复出现的问题,城市管理部门要进行深层分析,及时总结规律和经验教训,从源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加强整改,在动态推进中提高管理水平。
四、树立服务意识,实施差异化管理和细节化管理
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市民的幸福生活。所以,城市管理者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在城市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城市管理的内涵和质量。城市管理精细化蕴含于各个管理细节之中。细节管理体现在管理方式上的差异化和管理环节上的细化。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城市管理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标准,一定要适应城市社区的实际情况,要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必须兼顾不同群体的适当需求。例如,城管与摊贩冲突是当前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化解?关键是坚持疏堵结合,重在疏导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管理,相应地把城市行政区域明确为严禁区、严控区和控制区等不同管控标准区域,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设摊疏导点。这样,执法对象少了,服务的对象多了,那么支撑配合的力量就会大量增加。
注重细节管理,应在管理环节上不断细化、优化,在细节把握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例如,垃圾分类处理在上海全面推行,户外的垃圾箱一般两个并排,上面标了“有机”、“无机”,“可回收”、“其它”等字样,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其中的区别。而英国户外垃圾箱并列三个,分别以三种图案标识:一个是玻璃瓶、一个纸袋和一个屑屑粒粒的点。虽然没有文字说明,但是很形象,一目了然。这些管理细节,充分彰显英国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精细化还蕴含于各个程序细节之中。一个“纠正违章先敬礼”的细节,就拉近了与被处罚对象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对执法的尊重。五、树立创新意识,完善网格化联动机制,实施无缝衔接式管理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执法越来越专业,形成了分段式管理模式,分段式管理的连接点是软肋。城市管理网格化联动机制是应对分段式管理模式弱点的理智选择,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网格化联动管理应该合理划分社区巡管网格和街面联勤巡管网格,建立“网格叠加、工作联动、角色互补、绩效激励、同网通责”的工作机制,实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政执法联动模式,实现社区和街面管理空间的无缝衔接、白天和夜晚管理时间的无缝衔接、治安与城市管理管理责任的无缝衔接、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内容的无缝衔接、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信息的无缝衔接,做到各个管理环节没有空白点。
六、强化大局意识,实施系统管理
城市管理精細化,必须坚持城市综合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实现一种管理内容综合、管理手段联动、管理方式多样的整体性系统化管理。
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多是疑难杂症,需要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并进行综合治理。例如,“城中村”内大量外来人口集聚、生活设施基础差、治安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群死群伤的安全隐患长期存在。但由于城市前端管理的不足和长效机制的缺失,小发廊、小饭店、小网吧、小浴室、小棋牌室、小游戏机房等无证“六小”场所蔓延;地下工场、非法行医、违章建筑、群租等现象屡禁不止;“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治安热点难点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的相关措施进行配套。一要深化内涵建设,形成涵盖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覆盖城乡的综合管理格局;二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市区联手、部门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三要创新机制,通过整合管理力量、调动社会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机制、社会自助互助等多种手段,共同作用于城市各个部件、事件的管理,使城市整体功能协调高效运转,实现整体系统管理。
七、强化责任意识,实施协同管理
城市管理精细化,必须坚持多中心治理理念,树立责任意识,实施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联动,实现城市管理的“共建共享”。多中心治理理念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互动性、社会化,强调城市管理不应只是政府某个部门的工作,更应是全社会的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