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至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通信是指用微波频率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通信的方式。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卫星通信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宇宙通信是指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它有三种形式:(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2)宇宙站之间的通信;;(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2.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的优点:①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②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③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④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⑤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
(2)静止卫星通信的缺点:①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②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而且地球的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③存在星蚀和日凌中断现象。④有较大的信号传输时延和回波干扰。⑤
具有广播特性,保密措施要加强。
3.一条微波中继信道是由终端站、中间站和再生中继站、终点站及电波传播空间组成。
微波中继站的中继方式:直接中继(射频转接)、外差中继(中频转接)、基带中继(再生中继)。
4. 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4大部分组成的;卫星通信线路是由发端地球站,上、下行无线传输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的。
5. 频率配置的基本原则
不论是模拟微波还是数字微波,其频率配置都应符合下面的基本原则。
(1)在一个中间站,一个单向波道的收信和发信必须使用不同频率,而且有足够大的间隔,以避免发送信号被本站的收信机收到,使正常的接收信号受到干扰。
(2)多波道同时工作时,相邻波道频率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间隔,以免互相发生干扰。
(3)整个频谱安排必须紧凑,使给定的频段能得到经济的利用,并能传输较高的信息速率。
(4)因微波天线和天线塔建设费用很高,多波道系统要设法共用天线。所以选用的频率配置方案应有利于天线共用,达到天线建设费用低,又能满足技术指标的目的。
(5)不应产生镜像干扰,即不允许某一波道的发信频率等于其他波道收信机的镜像频率。
我国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建议的三种射频波道配置方案:集体排列方案、交替波道配置方案、同波道交叉极化方案。卫星通信频段的选取
选取工作频段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1)天线系统接收的外界干扰噪声要小;(2)电波传播损耗要小;(3)适用于该频段的设备重量要轻,且体积小;(4)可用频带宽,以便满足传输信息的要求;(5)与其他地面无线系统(雷达系统、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等)之间的相互干扰要尽量小;(6)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和设备。
综上所述,应将工作频段选择在电波能穿透电离层的特高频段或微波频段。
卫星通信的无线电窗口
目前大多数卫星通信系统选择了如下频段:
(1)UHF(超高频)频段——400/200MHz;(2)微波L频段——1.6/1.5GHz;(3)微波C频段——6.0/4.0GHz;(4)微波X频段——8.0/7.0GHz;(5)微波Ku频段——14.0/12.0GHz和14.0/11.0GHz;
(6)微波Ka频段——30/20GHz。
6.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表面波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散射传播、外层空间传播。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s(dB)=92.4+20lgd+20lgf;(距离d以km为单位,频率f以GHz为单位)
自由空间传播下收信电平:收发天线增益分别为Gr(dB),Gt(dB);收发两端馈线系统损耗分别为Lfr(dB),Lft (dB);收发两端分路系统损耗分别为Lbr(dB),Lbt(dB):
Pr(dBm)=Pt(dBm)+(Gt+Gr)-(Lft+Lfr)-(Lbt+Lbr)-Ls
7.惠更斯—费涅耳原理
惠更斯原理关于光波或电磁波波动性学说的基本思想:光和电磁波都是一种振动,振动源周围的媒质是有弹性的,故一点的振动可通过媒质传递给邻近的质点,并依次向外扩展,而成为在媒质中传播的波。
我们把费涅耳区上一点P到TR连线的垂直距离称为费涅耳区半径,用F表示。第一费涅耳区半径用F1表示。相邻费涅耳区在收信点R产生的场强反相(相位相差180°)。也就是说,第二费涅耳区在R点产生的场强与第一费涅耳区反相;第三费涅耳区在R点产生的场强与第二费涅耳区反相,但与第一费涅耳区同相。
划分菲涅尔区半波带的球面是任意选取的,因此当球面半径R变化时,尽管各菲涅尔区的尺寸也在变化,但是它们的几何定义不变。而它们的几何定义是以A,P两点为焦点的椭圆定义。如果考虑到以传播路径为轴线的旋转对称性,不同位置的同一菲涅尔半波带的外围轮廓线应是一个以收、发两点为焦点的旋转椭球。通常称第一菲涅尔椭球为电波传播的主要通道。波长越短,第一菲涅尔区半径越小,对应的第一菲涅尔椭球越细长。对于波长非常短的光学波段,椭球体更加细长,因而产生了光学中研究过的纯粹的射线传播。
8. 自由空间余隙:h0=0.577F1,此时h c/F1 = 0.577,V=1,VdB=0dB.
9. 大气折射
大气折射率n=c/v
n值通常在1.0到1.00045之间,为了便于计算,有时用折射指数N=(n-1)×10^6
在自由空间N=0,在地球表面N=300左右。
折射率梯度表示折射率随高度的变化率,从而体现了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力、温度及湿度对大气折射的影响。(1)dn/dh>0,n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由式(4-13)看出,v与n成反比。
(2)dn/dh<0,v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使电波传播的轨迹向下弯曲.
等效地球半径
K为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Re/Ro,K与折射率的关系为:K=1/(1+Ro dn/dh)
折射率的分类
(1)无折射:当dn/dh=0时,N不随大气的垂直高度而变化,K=1或Re=R。
(2)负折射:当dn/dh>0时,上层空间电波射线速度小,下层空间电波射线速度大,使电波传播轨迹向上弯曲。
(3)正折射:当dn/dh<0时,上层空间电波射线速度大,下层空间电波射线速度小,使电波传播轨迹向下弯曲。
10.大气折射引起的余隙变化
在数值上,余隙的变化就是地球凸起高度的变化
K>1(正折射)时,等效的余隙h ce增大;
K<1(负折射)时,等效的余隙h ce减小;
11.衰落的种类:大气吸收衰耗、雨雾引起的散射衰耗、K型衰落、波导型衰落、闪烁衰落
12. 频率选择性衰落
对一个中继段而言,收信点除可以收到直射波外,还会收到来自路径某点的反射波。在接受的合成信号中,表现为
某个小频带内的频率衰减过大,使信号在整个频带内不同频率的衰落深度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多径衰落。这种衰落
就是频率选择性衰落。
解决办法:采用分集接收和自适应均衡技术。
可把多径传播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射波与反射波形成的多径;另一种是低空大气层大气效应造成的几种途径
并存的多径。第一种是主要的。但当地面反射波强度弱时,第二种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