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椋鸟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灰椋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点段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情感线索;

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自主学习、话题讨论、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形成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课文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情景的语句中,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完成一定的语言积累。

2.教学难点:领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爱鸟、护鸟以及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基于本篇课文文艺性散文的特性和五年级学生自身学习的特点,主要以“激发兴趣法”、“引导体验法”、“反复揣摩法”和“总结延伸法”这一系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理掌握、运用语言,带领他们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法:学生学习该类寓情于景的散文,最重要的是通过感受景物的外在魅力进而感悟到真正蕴含其中的感情。所以主要以“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法”、“品读感悟法”、“交流讨论法”等进行学习。

四、教学准备

搜集灰椋鸟的相关常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言说“美”

1.鸟有这么多种,同学们见过灰椋鸟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灰椋鸟。(板书:“灰椋鸟”注意“椋”的字形和读音生齐读课题)

2.多媒体出示灰椋鸟的图片,谁能来描绘一下灰椋鸟(学生自愿举手发言)从对灰椋鸟的介绍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什么叫其貌不扬

(二)朗读感知,发现“美”

1.复习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出示词语):

(1)水杉地毯栖息扑棱棱深涧翘首应和盛大

过渡:上节课还学习了有趣的四字成语,能在课文中找到它们吗

(2)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浩浩荡荡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

指名读。知道这些词语写什么的吗(写灰椋鸟归林的场面)还记得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灰椋鸟的信息

学生填空:灰椋鸟()的嘴()的背远远看去()有什么好看的呢

2.过渡:在作者看来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怎么又突然决定去看了呢

(学生回顾: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一起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等候、观赏、感想)

(三)精读入境,感受“美”

1.齐读重点段落4、5自然段。

2.你觉得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指名读,谈体会。

3.(开始,作者对这么普通的鸟儿一点都不在乎。但当她看了一部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才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于是一天下午,她和同伴来到了林场,静候灰椋鸟的归来。)

过渡:(作者在林场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4.学习灰椋鸟归林的内容,感受灰椋鸟的壮观和温馨。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圈出关键词。读完之后说出你的感受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交流:

(1)那些词能让你感受到鸟儿归林的画面(排空而至、浩浩荡荡…..)

(2)谁能把这“壮观”的气势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

(3)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感受灰椋鸟归林的恢宏气势。)

(4)此时作者不仅看到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情景,耳畔还响起了他们活泼欢快的叫声。他听到了什么

“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5)鸟儿会说话吗这里作者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鸟当作人来写了你会用这样拟人的修辞手法吗试着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使语言更生动,更活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自己是只归林的鸟会说些什么

(6)什么是“倾诉”你一般会跟谁倾诉心里话

(7)“呼唤”和“应和”

(情境对话,师扮演灰椋鸟的父或者母,呼唤儿女,或者师扮演先回来的灰椋鸟,呼唤同伴,生扮演儿女或者朋友“应和”,借此理解“呼唤”和“应和”的意思,体会“呼唤”和“应和”中的情趣。)

(8)引导注意句子中分号的用法。设疑:分号处能不能用句号

(9)作者这样写鸟,给你什么感觉作者竟然能知道鸟儿在说话,是不是有特殊的本领呢

(小结:只有人们心中有爱的存在,眼里的这些生命才有了灵性。鸟儿归林时的温馨场面,让人感受到一种美,一种和谐美。)

3.学习鸟儿闹林的内容,引导品读,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

(1)读课文第五节,找出自己喜爱的词句,说说理由。

(2)出示要求:

读: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

品: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也可以在空白处写写批注。

(3)读课文,不想早安眠的灰椋鸟都在干什么(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4)还记得文章一开始灰椋鸟的样子吗引读: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此时的灰椋鸟怎么变成了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好好读读这一句。

(把灰椋鸟比作少女,“女子”为“好”,少女又是女子最美妙的年龄,“少女”合之即为“妙”。这少女穿着节日的盛装,翩翩起舞,是言鸟之“好看”。)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5)自由读,谈谈感受。

(6) 这句话是怎么写灰椋鸟的叫声的

(打比方;句式整齐,又错落有致。出示诗歌排列的句子,一齐读。)

(7)什么是“俱乐部”作者用这个词,说明她感受到了鸟儿怎样的心情

(小结:灰椋鸟如此快乐而活泼,这小小的鸟的身上竟有如此蓬勃的活力,作者在它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美,一种活力的美。因为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也映红了灰椋鸟。灰椋鸟成了金红色的了;因为灰椋鸟这边的刚刚落在枝头上,那边的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很像跳舞;所以此时作者已经深深爱上了灰椋鸟,晚霞的美丽是大自然赋予了它的外观美,而作者的喜爱却赋予了灰椋鸟美丽的生命力。)

【设计理念:这一课文重点段落,要求学生写一写、划一划无疑是将其感情和个性充分展现的最好方法。生动有趣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想象的欲望,感受鸟儿归林时、归林后的热闹壮观之景。】

(四)注重勾连,创生“美”。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你被文章的画面感染了吗说说你的感受,段落空白处写出你的感受;(2)作者也被这幅画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她说什么了而这壮观的场面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句子是赞美谁的

(3)出示句子: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小组相互讨论。

(4)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5)朗读句子,说说人、鸟、林有着怎样的关系.(小结:人造林,林养鸟,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家园,这就是一种大美,和谐之美。)作者为什么能写出灰椋鸟这样的文章来

简介作者徐秀娟:

徐秀娟(1964—1987),出身于养鹤世家。17岁开始在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跟随父母驯养丹顶鹤。1986年,徐秀娟在东北林业大学进修结束后应聘来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她爱鹤如命,整天为鹤避暑、降温、驱蚊而忙碌,并成功地进行了越冬丹顶鹤孵化、饲养、驯养试验。1987年9月16日,饲养场里的一只丹顶鹤飞散,徐秀娟为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