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治理结构与国企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治理结构与国企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内部治理结构与国企改革

湘潭大学商学院李玉珍1杨东华2

内容摘要:企业是各类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特殊契约,他们各自利益目标的实现是由相互谈判与重复博弈形成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谈判力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人力资本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突显,他们的所有者要求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国企改革治理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权益。建立泛股份制,使企业成爲包含物质资本入股,人力资本入股以及人力资本的産品——科学技术入股的联合産权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国企改革路径依赖条件下内部治理结构设计的最优选择。

关键字:内部治理结构国企改革联合産权

一、引言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换成败的关键,也是目前改革的难点和中心环节。国有企业的根本性制度缺陷在於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未能合理安排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结构,有主体行爲特徵的所有者缺位元,在企业内缺乏激励、制衡,在企业外缺乏竞争、约束。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在於内部治理结构的重建,政府在竞争性经济企业的控股主体位置让予有所有者主体行爲特徵的自然人、法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爲其利益目标实现的谈判力显着增强。他们的所有者要求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国企改革治理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权益。建立泛股份制,使企业成爲包含物质资本入股、人力资本入股及人力资本的産品——科学技术入股的联合産权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国企改革路径依赖条件下内部治理结构设计的最优选择。

二、内部治理结构

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企业理论谈论的实质是市场机制,企业仅仅被当作一只黑箱,这边生産要素投入进去,那边産品生産出来,企业被视爲在满足一系列相关边际条件时,实现利润极大化的一个单位,是一种投入与産出之间的技术关系①。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则认爲,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的一系列契约安排。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雇员、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等多方面的企业参与者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函数,对股东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企业资産的保值增殖,企业利润、分红以及企业的市场价值;债权人最关注自己的本金和利息早日顺利地收回;管理者关心的是其个人薪金、职务消费及才能声誉;雇员追求的则是工资、福利以及晋升机会;供应商与经销商关心自己的销售份额与利润;而消费者则追求以更小的支出获得更大的效用满足,即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显然,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函数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企业正是他们爲各自的利益目标相互谈判、相互讨价还价和多重博弈的结果。这一结果以一系列契约的形式表现出来且不是一成不变的,或是某种固定模式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的实现状况是根据他们各自对谈判结果效用预期、谈判力以及谈判破裂後的威胁程度决定的,而且只是一种准静止状态,随

1李玉珍,女,湖南衡阳人,1945---,湘潭大学副校长,教授,学士,研究方向:组织理论。

2杨东华,男,湖南邵阳人,1975---,湘潭大学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爲:企业理论与跨国公司经营。湘潭大学69#信箱,邮编:411105,电话:0732--2373363,手机:,E-mail: xtuydh@;

①奥利弗·E·威廉森:《治理机制》,中文版,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着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地延迟调整,有着重复博弈的过程。企业的利益格局始终处於动态变化之中,最後倾向於他们的对谈判结果效用预期、谈判力以及谈判破裂後的威胁程度的边际值趋於一致。

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我们可以假定爲各类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进行相互谈判和重复博弈的结果,最後按照形成的契约组织起来进行生産经营并获取收益,即形成企业经济实体。物质资本即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资本品,如机器、厂房、设备、资金等,而人力资本则是存在於活的人身上,运行於经济当中并对经济增长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总和,它一般通过教育和工作培养训练形成。物质资本通过投资形成并具有价值增殖的特性,即牺牲当前的消费进行投资是爲将来获取更大的消费能力。人力资本同样是通过投资形成并具有价值增殖的特性,其形成过程需要教育培训、营养保健以及流动配置的投入且其回报率是各种投资活动中最高的。物质资本的增殖必须要有人力资本的参与和直接作用,而人力资本也必须要与物质资本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价值,且在某些情况下,某一具体形态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互爲专用性投资,如飞机与飞行员,离开了对方就没有办法实现其本身的价值更谈不上增殖。专用性资産的价值在投资形成後严重依赖於企业的存在和其他企业成员的行爲,一旦形成再挪作他用必将导致其价值大跌,企业中大量存在这种专用性资産,都有被“套牢”的危险③。

新经济增长理论推导出一个国家、部门甚至企业的经济增长与该国家、部门、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成正比,与研究开发生産率水平成正比,而研究开发生産率水平又与人力资本存量有显着相关关系,因而一个国家、部门、企业的人力资本越丰富,存量越高,则其经济增长率就越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起着日益突出的主导作用,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中的谈判力显着增强,他们的所有者要求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企业家、发明人作爲高素质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中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一部分群体,对於一个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由於社会物质资本财富、企业家才能以及研究开发才能的分布极不均衡,必然会出现拥有物质资本寻求利润收入的股东、债权人,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经营管理者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研究人员,企业家与科研人员具有隐藏行爲与隐藏资讯现象,在资讯不对称条件下是不容易被监控的④,委托人于其对他们进行并无多大成效的高价鉴审,还不如赋予他们更多的剩余索取权,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才是最有效的。

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一般采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典型的出资形式,进而成爲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⑤。二者的主要区别在於其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不同,作爲股权融资的股东,物质资本所有者对企业收入在扣除各种固定支付後的剩余享有索取权,承担经营风险,相应地享有对企业的监督控制权,属於不完全缔约⑥,相反,作爲债权融资的债权人,物质资本所有者对企业享有固定合同收入索取权,一般不承担经营风险,相应地一般也不施行对企业的监督控制,属於承诺合约。人力资本所有者在过去的企业治理结构中,以其工资的形式索取固定合同收入,一般不承担经营风险,也没有监督控制企业的积极性,在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安排中类似于债权人,也属於承诺合约。企业在正常情况下,除支付各种固定支出外还保留有剩余,此时关心剩余大小并积极监督控制企业的是股东,当企业经营状况不好,无法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就会替代股东行使对企业的监督控制权,而当企业经营状况坏到不足以支付人力资本所有者工资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就有了强烈监督控制企业的积极性。股东、债权人作爲外部人对企业存在资讯不对称,其高价鉴审的成本比作爲内部人的人力资本所有者鉴审成本高得多,就好象围城,城内的人对城里的情况当然要比城外的人了解得更多,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资讯优势,如果他们通过人力资本産权的特性作爲股权结构中的股份资本予以确认,赋予相应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则相对于股东、债权人的利益是一种保护。

③奥利弗·E·威廉森:《治理机制》,中文版,6、51~52、224~226、47~48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④张维迎:《博弈论与资讯经济学》,398~403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⑤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