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区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区现状分析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地貌
灞河入渭口区域地势为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变宽,南部属于秦岭土石山区,土层较薄,洪水时夹带泥沙。灞河岸边地势较高,河床宽坦,由于灞河河道常年大量挖沙采石,超量开采造成河床破坏严重,河床普遍下切1—2m,局部下切6—7m,并造成河道中深潭和鸡心滩密布,严重影响水流平稳下泄。
2、河流
区内主要的河流是灞河,灞河自东南向西北,向北注入渭河。
灞河属渭河水系,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蓝田县灞源乡箭峪岭南九道沟,由南向北流,经灞源后西行,到冯家湾出峪口。河流全长104km,流域面积2581km2,河床平均比降6.0‰。
灞河流域地形南高北低,属秦岭土石山区,岩石裸露,土层较薄,植被良好,平时水质清澈,当河流洪水来袭时,则挟带少量泥沙。灞河河床泥沙随河床比降变化而变化。浐灞交汇口以下为泥质细沙,交汇口以上至新公路桥为粗沙,新公路桥以上为砾石粗沙。近年来灞河采砂现象较为突出,河床普遍下切1—2m,陇海铁路桥以下下切达4—7m,部分河段由于滥采砂,形成深坑。近期随着河道管理力度地加大,情况有所好转。
3、气候
西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夏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春季升温迅速,气温波动大,常出现干旱、大风、霜冻等灾害;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强烈;秋季温和湿润,时有阴雨,亦有秋旱出现。多年平均气温13.3℃,1月气温最低,为-0.5—1.3℃。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多东北向。无霜期20天,最大冻土深45cm。多年平均降水量570.5mm,最大降水为903.2mm(1983年),最小降水量312.2mm(1995年)。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8、9、10四个月,其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0%以上。该区多年平均日间蒸发
量为904.7mm,干旱指数1.6,6、7、8月这三个月蒸发量约占全年总蒸发量的45%,而11月至次年1月仅占约10%。
4、土壤
浐灞生态区所在地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墡土和潮土。黄墡土主要分布在二级阶地、三级阶地上,潮土主要分布在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上。
5、动植物资源
由于气候适宜,邻近秦岭、吕梁山脉,周边区域中植物资源丰富,同时处于全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中部路线上,因而浐灞流域栖息有多种野生水禽。
①湿地植物
根据的浐灞生态区植物名录,该区水域湿地共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2种、被子植物有48科178种。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植物种10.28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
②湿地动物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浐灞生态区湿地动物种类共有27目50科约150种。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8.52个物种,物种数量较为丰富。动物资源的组成、种类、分布等具有以下特点:
A.动物区系组成相对简单,鸟类种类较为丰富
B.鱼类区系组成较为复杂,种群数量很低
C.珍稀濒危物种较为丰富
综上所述,浐灞地区生物物种较为丰富,构成了西安地区重要的物种库和基因库,为本区湿地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条件。然而,该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已受到了一定破坏,生态功能十分脆弱。因此,应尽快采取保护措施,恢复湿地植被,进而逐步恢复该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历史文化资源
浐灞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以前。经过历史的洗涤,在灞河流域一带留下了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影响并感染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诞生并传承着诸多的文化及艺术珍品,如:诗、画等,供后人欣赏、纪念。浐灞地区从古至今,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在一些朝代中,由于其地理位置
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受到了朝廷官员以及寻常百姓的青睐。在浐灞这块土地上,发生并记录下了诸多的历史事迹及典故。
1、先秦文明的摇篮
早在90万年以前,浐灞一带就留下了“蓝田猿人”的足迹。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人们曾在这里繁衍生息。20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存。比较重要的新石器遗址有浐河沿岸的半坡遗址、神鹿坊遗址、李家堡遗址、米家崖遗址、北殿遗址、湾子遗址、长乐坡遗址、穆将王遗址,灞河沿岸的马渡王遗址、赵庄遗址、老牛坡遗址、南殿遗址、东蒋遗址、张李巷遗址、西张坡遗址、侯村遗址、许沙河遗址等等。这说明自古以来,浐灞地区就是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好地方,是黄河文明的摇篮。
2、汉唐首都的门户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是帝国首都的所在地。西周建都于镐,浐灞地区是“王畿”的组成部分,由周天子直接管理。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昭王南伐荆楚,厉王奔彘,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浐灞地区有一定的关系。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作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东方门户,浐灞地区受到秦汉王朝的高度重视。史载秦代此地属内史直辖。
秦二世元年(前209),周文率秦末义军攻至戏上。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克武关,进至蓝田,与秦军战于芷阳。次年十月,刘邦至灞上,秦子婴投降,秦亡。十一月,刘邦入咸阳,还军灞上,与父老约法三章。十二月,项羽设宴鸿门,分封诸侯,自称西楚灞王。以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统治咸阳以东地区。八月,刘邦克关中,迁都栎阳。汉高祖七年(前200)二月,刘邦定都长安。西汉改内史为京兆尹。汉文帝七年(前173),在白鹿原上设南陵县。两年后在芷阳故地设灞陵县。后元七年(前157),六月,汉文帝死,葬于灞陵。景帝前元二年(前155),葬太皇太后薄姬于南陵。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武帝令水工徐伯开凿漕渠,于漕渠下口建京师仓。宣帝元康元年(前65)又在龙首原设奉明县。宣帝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死于未央,葬杜陵。元帝建昭四年(前35),六月,蓝田地震,山崩岸垲,沙壅灞水,安陵岸崩。王莽地皇三年(22),二月,灞桥灾。王莽改灞馆为长存馆,灞桥为长存桥。王莽天凤二年(15)改灞陵县为水章县。刘玄更始元年,复改水章县为灞陵县。建武元年(25),十二月,赤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