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清末民初的中国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清末民初的中国教育

摘要:

回首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从中汲取当今教育发展的营养。反思既是对于过去,同样是对于脚下我们所走的道路。

鸦片战争的炮响打开了中国这个千年古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社会变动影响到古老中国的各个领域,然而清政府确是并未被这枪炮声唤醒,政治,经济,文化依然延续着陈旧积灰的道路。伴随着这样一个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教育在夹缝中开始思忖,开始改变,开始生长。

关键词:

近代中国教育反思

一鸦片战争

自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我想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在思考探索的时期。面对鸦片战争的惨败,面对中西文化的悬殊差距,守则灭,变则通。魏源曾语:“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竟之谓贫。”这是中国落后的实质所在,自公元605年起,一千三百年的时光蔓延让科举制度成为禁锢华夏的桎梏,八股的框架让“科学”在中国成为闻所未闻的事物。

这时期,以魏源,林则徐,龚自珍为代表的一批“经世学”学者,用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率先挣脱了训诂考据的束缚,掀起了经世致用,讲求实学的学风。我想正是这样的思想引领,这样的新视角和大勇气,让近代中国的教育开始从斑斑锈迹中起步。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规定“自后有传教士来至中国,须一体保护。”所开放的广厦福宁上五个通商口岸也成为了外国传教士进行传教和办学的基地。1846年,清政府下令废止了“禁教令”,而由传教士所办的学校借助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得以发展。截至1860年,设于五口的基督教新教小学达50所,学生1000余人。

教会学校宣传西学,并批评中式传统教育。英传教士威廉琛曾写:“西国百年之前,亦如中国人,但读古书,而不肯用心探奇物理……百年来人人用心格致……所以人日智一日,器日巧一日,至今精进未已……而中人乃以有用之心思,埋于无用之八股……”

毫无疑问帝国主义的入侵让中国蒙受了太多的苦难和羞辱,但是与此同时相伴而来的西方文明着实让中国的传统教育相形见绌,同样这些新思路也让睁眼看世界的志士心中的兴国之路明朗起来。

二洋务运动

十九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可以说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富国求变之风——洋务运动。客观形势对教育的需要让洋务派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自1840年,已与侵略者打了20多年交道的洋务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法逃避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队伍之雄整,是非中国所能及”(恭亲王奕 ——来源于维基百科)的状况。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而教育领域,洋务派则以兴办新式教育为主要内容。

1)兴学堂

洋务派曾开办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以及近代军事学校等,符合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指引。1862年7月,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随后各类学校相继建立。

新式学堂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求,客观上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军事以及外交人才。

这一时期,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于1895年创办北洋大学堂,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北洋的自豪,以兴国为己任,实事求是,这是北洋人要永远铭记的使命。

2)派遣留学生

如张之洞所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当时千疮百孔的华夏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为更加深入了解西学之精微,洞彻其原本,洋务派积极促成派遣留学生的计划。1870年清政府予以批准,自1872至1875年,有四批留学生赴美留学,六批学生前往欧洲国家。

这一举措为近代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京张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政府外交总长梁敦彦,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都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而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正式1872年赴美留学幼童中的一员,一句“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最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语惊四座,慷慨激昂!

3)废科举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多次上书请求变革科举制度,认为“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然而废止这一千年的选拔制度却非一时之事。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年的制度终被废止。而科举制由生至灭,也恰如其分的证明了任何事物应时代则益,逆潮流则弊。

三戊戌变法

1895年泱泱大国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打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既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认为,要救亡,只有学习外国,实现变法维新,而维新,必须从废科举、立学校开始。

我认为仅从教育角度而言,毋庸置疑戊戌变法对于中国的意义。

1898年京师大学堂建立。维新变法百日而终,然而我认为有此大学即已功不可没。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一所学校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一所学校与华夏的兴亡相关,百日维新的火种,在维新被残酷镇压之后,绵延下去,为这近代乃至现代的中国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动力!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就教育而言的主张在我看来有很多的共性,兴学堂,废科举,虽政治立场不同,但仅教育而言我想双方达成了一个默契,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程,是社会现实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客观缺陷错决定的。同样亦是洋务派与维新派强国共同夙愿的体现。

相比之下,洋务从现实需求出发,所办学堂则更为倾向于实业发展。

四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教育我想是很值得我们当代人去思考发掘的。

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教育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一举措为家境贫穷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