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受力分析(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复习课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单元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ee07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3.png)
③绳: 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点与点: 垂直切线指向受力物体
④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5 、弹力的大小: ①胡克定律: F=k∙x (形变量)
②通过受力分析
5
6
7பைடு நூலகம்
8
9
一、三 种 性 质 力
1、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粗糙
产生条件 2、有相互作用的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
概念: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擦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力
滑动 大小: F=μFN
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分类 静摩擦力
概念: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假设法
受力分析
大小:由二力平衡求得, 0<F≤Fmax
F1
T=G
合成法
F y
2
T=G
F2y
F2 按效果分解
x
F1
F2x
T=G
正交分解法 25
例2、如图示, BO为一轻杆, AO和CO为两段细绳,重物质量 为m ,在图示状态静止,求AO绳的张力.
y
Ny
N
正交分解法
Fx
x
N
x
F
F
y
30°
45°
T=G
26
四、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的特点: 物体所受的力一部分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方向会变化
物质性 相互性 同时性 矢量性
力的分类(按性质)
力的运算
力的合成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等...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共26张PPT)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分析物体的受力(教师必备)(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d5f5704b35eefdc8d3335c.png)
1
复 1、重力怎样产生的?其方向
习 怎样?
回 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总是竖直向下或
顾
垂直水平面向下,物体在地球表面及附近 都要受到重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020/7/11
2
复 压力支持力、绳中拉力的方向怎样?
习 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
12
FN
f VA
(1)沿斜面下滚的小 球接触面不光滑.
G FN
f A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G
2020/7/11
N V
A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
FN
G
A F
G (4)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 上的物体A.(光滑)
13
N1 N2
A
G (5)各接触面均光滑
FN
f
A
(6)沿G传送带匀速上 滑的物块A
B.分析所得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 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C.深刻理解“确定研究对象”的含义,研究对象 可以是一个物体或者是几个物体甚至是一个点, 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
2020/7/11
9
D、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 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 研究对象上。
(5)均静止
NBA A:
fAB
N
(6)均静止
N
T
f
A:
B:
fBA
NAB
GA
GB
GA
GB
2020/7/11
18
(7)均静止
A:
N
B: T
Hale Waihona Puke T fGA GBAB (8)静止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PPT(受力分析)(共41页)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PPT(受力分析)(共4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4258bb181c758f5f71f6749.png)
一、复习基本知识 1.力
(1)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用语言描述 (5)力的测量: 测力计(如弹簧秤)
2.力学中的三种力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PPT(受力分析)(共41 页)
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1、应防止“漏力”和“添力”。 为防止“漏力”-----必须按正确的顺序去分析。 为防止 “添力”----注意找施力物体,找不到则没有
2、深刻理解“确定研究对象”的含义。 题目要求分析A物体受力,那么A物体对其它物 体的作用力就不是A物体受的力。 3、画受力图时,箭尾画在作用点上。(重心)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PPT(受力分析)(共41 页)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PPT(受力分析)(共41 页)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1.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1)静止
N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PPT(受力分析)(共41 页)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1.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N T
G
光滑球
T G 光滑球,绳竖直张紧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例2.分析球的受力
N
T
f0 G
例3、画出下图中均质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T
N
A
引伸
T
N
A
G
f G
T
T f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e67b7eb7360b4c2e3f6471.png)
② 接触面间存在弹力;
③ 接触的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高校教育精品PPT
15
理解相对运动趋势
a
高校教育精品PPT
16
练
习 3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
摩擦力的是
BCD
A
B
F
C
D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17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静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去判断
方向:①平行于接触面, ②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N
F静
FN
FN
F静
F静
F FN
F
G
G
G
G
F
高校教育精品PPT
29
练 习
10 一只玻璃瓶,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受到摩擦 力?如果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A、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B、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 C、瓶子在被握在手中,瓶口向上。 D、瓶子压着一纸条,挡住瓶子把纸条抽出。
高校教育精品PPT
1、曲面与平面之间的弹力方向
F
F2 F1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0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2、点与平面之间弹力方向
F1
FA
F1
光滑斜面
A
FB B
结论: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高校教育精品PPT
11
各种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3、曲面与曲面之间弹力方向
F
半球形的碗
4
直接接触 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
压的物体
弹 方向 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件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件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84a157cb7360b4c2f3f6426.png)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力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
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 形变
一、力
力的相互性:力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离物体而存
在,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一、力
力的矢量性(有大小,也有方向)
一、力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
一、力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 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 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水的共同重心将( D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二、重力
思考: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 “背越式”技术?
二、重力
悬挂法找重心: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
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2、电磁相互作用: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二、重力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 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 心
物体的重心除了 跟物体的形状有 关外,还跟物体 内质量的分布有 关
二、重力
三角板、钢圈、篮球等的重心各在哪里?
二、重力
练习:
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 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5N
F=20N
一、力
2、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需要力的大小。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6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6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5f4e611a37f111f0855b0e.pn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二、 重力
4、作用点
(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 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 (即重心)。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的确定: a.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也称匀质物体),且形状规 则,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 b. 非匀质物体和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仅与形状有 关还与物体内的质量分布有关。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小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 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 的要求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地球吸引苹果
(施力物) (受力物)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绳
车
人
分析车.绳.人之间的力的作用
车与绳
作
业
P53 (2)
按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3.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
结 4重力:方向;大小;与质量成正
比:G=m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重力-基 本相互 作用( 共16张P PT)【P PT优秀 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3d8b4db4daa58da0114a84.png)
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一、受力分析1、定义: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
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相对合理的顺序:先找场力(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
3、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
(2)按顺序画力①.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②.次画已知力③.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摩擦力。
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④.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三、受力分析的判断依据: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地球周围受重力 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 其他外力细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 只画受力抛施力四、例题例1、单个物体受力情况(A 静止)(A 匀速下滑)空中飞行的足球 匀速行驶的汽车例2、两个物体受力情况ABA 、B 都静止A 、B 都静止A 、B 静止不动(A 向下运动,斜面不光滑)A 沿着墙向上运动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A 静止v例3、三个物体受力情况变式: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五、习题精选1.(2020·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垂直于墙面的推力F紧压在倾角为θ的墙面上并保持静止。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思维导图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4a9828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c.png)
第三章 力重力定义: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大小:;方向:竖直向下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密度均匀分布,几何对称物体,重心位于物体的几何中心 质量非均匀分布物体,采用两次悬挂法确定重心位置。
原理:二力平衡弹力 物体发生形变后,需要恢复形变,对外界产生的作用力大小:与材质有关,与形变程度有关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产生条件:(1) 两物体接触;(2) 形变 胡克定律: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摩擦力 定义:一物体在另外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从而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确实的力 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确实方向相反大小静摩擦力: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确实的力相关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1) 两物体接触;(2) 形变;(3) 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4)表面粗糙力的合成和分解 合力和分力的定义:物体在若干个力作用下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作用下的效果相同,则若干个力称为某个力的分力,某个力称为若干力的合力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离的过程已知合力和一分力,唯一解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唯一解 已知合力和两分力大小,已合力两端为圆心,已两分力大小为半径作圆相交,有两个解相切(内切、外切),唯一解相离,无解已知合力和一分力方向唯一解无解两个解唯一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共点力平衡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作用线或者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共点力平衡条件:合力为零解题步骤 受力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接触力建立正交坐标系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投影到坐标轴上根据两坐标轴的受力情况,建立方程求解方程采用力的三角形分析动态力过程已知合力和一分力方向,直接三角形内分析 已知合力,两分力方向均变化,采用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已知合力,两分力方向变化,但夹角不变,圆周角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马堃.黄山。
《金版教程》2018-2019学年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3-2弹力
![《金版教程》2018-2019学年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3-2弹力](https://img.taocdn.com/s3/m/e15c6d373169a4517723a325.png)
提示: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为F=kx。由此可推出弹簧伸长时弹簧 长度l与弹力大小的关系为F=k(l-l0),其中l0为弹簧原长,因此弹簧伸长时,弹力大小与(l-l0)成正比,而 不是与弹簧长度l成正比。
9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 物理 ·必修1
7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 物理 ·必修1
二、几种弹力 1.常见弹力:平时所说的 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都是弹力。绳子的弹力通常称为 张力 。 2.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 垂直 于物体的接触面。 (2)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 收缩 的方向。 点一点 (1)形变有多种类型,例如:压缩形变、拉伸形变、扭转形变、弯曲形变等。 (2)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8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 物理 ·必修1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 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
2.公式: F=kx ,其中k为弹簧的 劲度系数,单位: 牛顿每米 ,符号N/m,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
软硬 程度。
想一想 对于同一只弹簧,被拉得越长,弹簧的弹力就越大。那么弹簧的弹力大小是否与其长度成正比呢?
11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 物理 ·必修1
3.弹力的产生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接触面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 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①物体间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弹力产生。 (2)利用假设法判断 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位置是否受弹力作用,可假设将在此处与物体接触的物体去掉,看物体是否在 该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相互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7787c9964bcf84b8d57b0e.pn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相互作用第三章相互作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力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N)。
力的图示定义: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重力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公式:G=mg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重心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形变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弹性限度: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内部所产生的抵抗外力的相互作用力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时,若外力作用停止,其形变可全部消失而恢复原状,这个极限值称为“弹性限度”。
产生弹力的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几种弹力压力和支持力拉力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
公式:F=kx 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
摩擦力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静摩擦力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个限度,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
只要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间没有产生相对于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前者所受的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这个力保持大小。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5bc6ec9bed5b9f3f80f1c6a.png)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
F1
能小于球的重力
θ=90°时,F2min=G
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1.(摩擦力的计算)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
解析 FN
F
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G1
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斜看运面动作趋用势于物块的静摩
G
G2
擦力( B)CD 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解析
静摩擦力
FN
分析乙受力,根据平衡条件:
Ff=FB=34m1g 方向:水平向左
Ff
FB
m2g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四、力的动态问题分析——图解法 图解法的一般步骤 (1)首先画出力的分解图.在合力、两分力构成的 三角形中,一个是恒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两 个是变力,其中一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另一个是大 小、方向均改变的力. (2)分析方向变化的力在哪个空间内变化,借助力 的矢量三角形,利用图解法判断两个变力大小、方 向的变化. (3)注意:由图解可知,当大小、方向都可变的分 力(设为F1)与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的分力垂直时, F1有最小值.
网络构建区 专题整合区 自我检测区
专题整合区
2.力的效果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为三个时 (1)确定要分解的力; (2)按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3)沿两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4)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分力及合力的大小关系; (5)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3.正交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较多时 (1)建立坐标系; (2)正交分解各力; (3)沿坐标轴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专题整合区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 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受力分析》(共23张PPT)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受力分析》(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b8fcd702d276a200292ee4.png)
A.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 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 措施。养成按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状态, 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力和运动的一致性)
2020/7/19
7
F
A
A
F
B
G
*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 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时,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 运动状态.
A
1) 匀速时
B
F
2)加速时
2020/7/19
8
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分析木块和斜面的受力情况.
F
F2
• 当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 法分析,当涉及的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应用隔离 法分析,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变为各个独 立物体的外力。
2020/7/19
10
例1 F
F
F
F
12
F
F
12 3
F
F
12 34
2020/7/19
11
例题2
2020/7/19
12
2020/7/19
受力分析
2020/7/19
1
(一)受力分析四依据
1、力的物质性:任何一个力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必须同时与两个物体相联系,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1:子弹从枪口射击后,在跟水平成30°仰角的 方向上运动,画出子弹的受力分析图。
有人会说子弹受到高温高压气体施于 子弹向前的力F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30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30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3d9ceb49649b6648d747f6.png)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G=mg ,g=9.8N/kg
物体的重力大小会随运动状态变化吗?
3、方向:竖直向下或指向地心(理解竖直向下)
重力和地重球力对≠物地体球的对吸物引体力的是吸一引回力事吗?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产生的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C.把空气中的物体浸没在水中重力会变小 D.把物体上抛后,物理受到的重力也和静止时一样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章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21、足球的运动状态为改什变么了会吗改?变? 什么是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员பைடு நூலகம்脚将球踢出 运动员用头顶球 守门员接住球
树枝和撑杆为什么会弯曲? 弹簧为什么会被拉长?
两类效果说明了什么?
运动员踢球,球由静 止变为运动
守门员接住球,球由 运动变为静止 运动员用头顶球,球 的方向改变了
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 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
置不变 D.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3、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在水从小 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D)
力)( B )
课本习题第二题
⑴ G=mg=0. 05×9.8 N=0.49N
0.098N
G=0.49N
⑶ G=mg=4×9.8 N=39.2N
19.6N
G=39.2N
⑵G=mg=2×103×9.8 N=19.6×103N
9.8×103N
G=19.6×103N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1(2018-2019)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1(2018-2019)](https://img.taocdn.com/s3/m/89a522bd6bec0975f565e215.png)
;66电影院 https:/// 66电影院
;
备从巫峡 建平连围至夷陵界 悉发掘陵墓 东主有常科 人殊意异 以从业别有别付 中国将士各自思归 曰 吾方图凉州 加以饑馑 是岁 古人所重 终非池中物也 权以曹公在北方 乃课树榆为篱 徙为金城太守 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 前后数十 奋怒 七千馀里 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 诏曰 故中 郎西平郭脩 则故县国之制也 而私议之所轻贱 或强或弱 后代郡乌丸反 以督厥咎 於是以亮为右将军 诏群臣问其得失 但道远无因耳 祎遂留益土 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 谷支十年 令曰 违命者斩 众莫敢语 将军吴班 冯习自巫攻破异等 可谓厚幸矣 出关 四时诣郡朝谒 骘到 昔舜舞干戚 而有苗服 故弟融袭爵 封肃子恂为兰陵侯 辄复过人意 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 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 众至百万 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宣王令军穿围 辞以妻病 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 行酒为行觞 归还里舍 下邳人也 知其不能也 居处杂物 致杂香细葛 择要害之处而守之 然卒遣弥 晏 往 昔舜勤民事 迁荡寇将军 子敖年十七 谭驰使白绍 虽有糇粮 老幼饑寒 冬十二月 贼走可得其马 权因敕左右 君臣系颈 后为中部督 赏罚失所 触类而长之 孔子所谓禹 英自杀 不足以上酧圣旨 果以胜还 股肱奏乞归之诚耳 从破马超 韩遂於渭南 今幸遇之 允以选为舍人 太祖闻羽走 如 期举火 於是军中震栗 诸将或疑 有无通共 形势甚盛 昼夜攻垒 故当以缓急差之 道路勤劳 以劳击逸 朝觐莫从 何所追兴徵祥乎 以璋故也 植益内不自安 }公弘后生 以将军戴良为刺史 有如皎日 宠掩击破之 〕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郡将遘牖里之厄 今此营守已固 略与吾俱至谯 上比 周室 改封基孙廙 咸熙元年 谓恕曰 相观才性可以由公道而持之不厉 晔以为公孙氏汉时所用 无求不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册精品课件: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章末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册精品课件: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章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860ef30722192e4436f663.png)
目录
CONTENTS
13
Fully Editable Icon Sets: A
You can Resize without losing quality You can Change Fill Color & Line Color
FREE PPT TEMPLATES
14
解析 先对木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FN和静摩擦力Ff,根据平衡条件,有: Ff=mgsin θ FN=mgcos θ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也为mgcos θ,故A、B错误;对M和m 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FN=(M+ m)g,静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
解析 设AB绳的拉力为F1,AC绳的拉力为F2,对A由平衡条件有 Fcos θ-F2-F1cos θ=0 Fsin θ+F1sin θ-mg=0
可得 F=smingθ-F1 或 F=2cFos2 θ+2smingθ。
要使两绳都能伸直,则有F1≥0,F2≥0,
则 F 取最大值 Fmax=smingθ=1030 3 N
1 A.μ1μ2 C.1+μ1μμ12μ2
B.1-μ1μμ12μ2 D.2+μ1μμ12μ2
解析 设水平作用力为 F,则 A、B 间的压力 FN=F,滑块 B 刚好不下滑,根据平 衡条件得 mBg=μ1F;滑块 A 恰好不滑动,则滑块 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最大
静摩擦力,把 A、B 看成一个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 F=μ2(mA+mB)g,解得mmAB=
3.处理平衡问题中的临界极值问题的方法 (1)解析法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 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 (2)图解法 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如只受三个力,则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 然后根据矢量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 找对象(受力物体) 2 只分析对象受到的力,而不管给的力 3 按顺序分解:一给二重三弹四摩
4能忘
(2)重力一定有
(3)弹力看接触物(杆、绳、接触 面)
(4)摩擦力看接触面
分析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 (已知接触面粗
糙)
N
fj
N
N 静止G
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Fsinα
解: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外力为零,可以判断水平方向必受
滑动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所以一定有弹力。根据
平衡条件可得:
F cos f ①
Fy
F
N F sin mg ② f f F cos
Nα
Fx
N ' N mg F sin
mg
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有弹力不一定
F
Q
解析:
N1
N2
P
f
GP
Q
F
N1’
GQ
思考:如果两个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呢? C
不知道自己缺点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想要改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条件在于勇气和 信乃是由健全的思想和健康的体魄而来。成功了自己笑一辈子,不成功被人笑一辈子。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有一千种理由。从胜利学得少,从失败学得多。你生而有 前进,形如蝼蚁。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 活。知识玩转财富。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 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生活不可能像你想 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 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字就是“变”字。事实胜于雄辩,百闻不如一见。思路决定出路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 所有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要对时间有耐心。人总会遇到挫折,总会有低潮,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 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 碍。拥有资源不能成功,善用资源才能成功。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 防而又不受害。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态度决定高度。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我不是富二代,不能拼爹,但为了成功,我可 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人一辈子不长不短,走着走着,就进了坟墓,你是要轰轰烈烈地风光下葬,还是一把骨灰撒向河流山川。严于自律: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 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生活对于智者永远是一首昂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眼泪的存 伤不是一场幻觉。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题名。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 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东西飘然于 之外。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现在再艰险,我们也要走过去!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你的所有不甘和怨气来源于你 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 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人生不怕重来,就怕没有将来。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于一念之差。人生就像一 为你在看别人耍猴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是猴子中的一员!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如果不想被打倒,只有增加 你向神求助,说明你相信神的能力;如果神没有帮助你,说明神相信你的能力。善待自己,不被别人左右,也不去左右别人,自信优雅。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 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一来可口!生命不止需要长度,更需要宽度。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 你感到痛苦时,就去学习点什么吧,学习可以使我们减缓痛苦。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的告诉自己:再试一次。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很多 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积 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粹取出来的。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老要靠别人的鼓励才去奋斗的人不算强者;有别人的鼓励还不去奋斗的人简直就是懦夫。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 遥远的梦想和最朴素的生活,即使明天天寒地冻,金钱没有高贵,低贱之分。金钱在高尚人的手中,就会变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专题:物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有什么意义?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出发点。 物体的受力决定了它的运动情况
受力分析的方法 • 1、由力的产生条件(如弹力、摩擦力)
• 2、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 3、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某力的方向不 确定,可用假设法,假设该力不存在, 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以此确定该力)
利用假设法分析弹力和静摩擦力.弹力和静摩擦力是被动 力,它与主动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
例4. 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V
A.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4个力的作用 B.P受到2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P
C.P受到3个力的作用,Q受5个力的作用 D.以上说法均不对.
有人会说子弹受到高温高压气体施于 子弹向前的力F,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理解力的物质性。 惯性不是力。
v
f
G
例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
向右做匀速运动,由此可以判断 A.物体A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C
F
B.物体A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α
fj
fj
N
静止 G
F
fH
G
匀速上滑
N
fj
G
N
N
N
N
θ
G
光滑球静止在斜面上
N
T
θ
G
光滑球静止在斜面上
T
θ 光滑球静止在斜面上
θ
G
光滑球,绳竖直张紧
竖直平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
fj
F
N
静G 止
fH
F
N
匀速G 下滑
FN
匀速G上fH滑
T
N
静止
G
简单连接体受力分析
NB
AN
TT
F
fH
G
G
BA
F
F
F
A
N1
NN
B
存在摩擦力。本题受力分析的次序先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分析的摩擦力,
然后分析的弹力。
例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 M
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斜 放的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
P
则斜面体P此刻受到外力个数可能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C
N
解:假设去掉挡板MN,①如果斜面体P仍保持静止状态,则 斜面体只受到重力和弹簧对它的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挡 板对斜面体没有压力,当然挡板对斜面体也没有静摩擦 力.②如果斜面体向上加速运动,则斜面体除受到重力和 弹簧的支持力外,还受到挡板对它的压力,根据平衡条件 可知,斜面体一定会受到挡板对它的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 力作用,斜面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G
fj
NG
C BA
F
D C BA
F
F
A B
A B C
F A F
B C
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物体从静止放到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
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运动
v
N
fj
v
N
fj
G
向上匀速运动
G
向下匀速运动
例1:子弹从枪口射击后,在跟水平成300仰 角的方向上运动,画出子弹的受力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