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与实践 - 中国地质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中煤平朔矿区,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技术管理型”人才培养为特 色,构建了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设置了13个野外科学观测点,将技能培养知识点有效地融 入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基地注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 养,丰富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领域的技能培养内涵。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72 (2014)01-0080-03
二、实践教学内容 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共设计 13 处 野 外 实 践 教 学 点, 包 括 矿 区 原 生 境、 露 天 采 场、 排土场、选(洗)煤场区、矿区重建生境、机电装
修场区、矿区废水循环利用、新建农村景观、矿 山常规基础测绘、现代矿山测量系统、煤炭传输 系统、生态产业开发和企业文化 [6]。各实践教学 点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服务的课程如表 1 所示。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 段,培养生产第一线、具备专业技术的人才是本 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主要任务。中国地 质大学(北京)自 1999 年设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以来,一直遵循“特色 + 精品”的办学思想,不断 摸索和实践土地资源管理技术管理型应用人才的 培养模式和培养思路 。 [1-2] 同时,依据社会导向, 按照主动适应和创新改革的思路,不断通过完善 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 体系和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了以土地整 治 工 程 为 特 色 的“技 术 管 理 型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专 业。2008 年本专业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选为北 京 市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点;2009 年 又 被 教 育 部 评 为 国 家 级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点;2012 年 被 教 育部批准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行列 [3]。
“ 土 地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产 学 研 基 地 , 经 过 多 年 实 践形成了以土地整治为特色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2 年入选了教育部批准的首批 “国家级工程实 践 教 育 中 心 ”。 基 地 解 决 了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专 业 建 设 “理论方法 - 工程技术 - 试验示范 - 标准规范 - 监 测 监 管 ”一 体 化 互 检 平 台 短 缺、 本 科 生 课 堂 实 践 技能考核和评价失真、企业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 本文总结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整治特色野 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方案,以期为我国 同类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整治工程人才培养 目标、标准、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案的制订 提供借鉴。 一、实践基地建设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 教学基地位于山西平朔矿区,该矿区已被国家正式 列为 13 个煤炭大基地之一。平朔矿区地处黄土高 原东部、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平鲁区境内,与晋陕 蒙“黑三角”接壤。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矿区已经 成为年产亿吨原煤,拥有安太堡、安家岭、东露天 三座大型露天矿,以及井工一矿、井工二矿、井工 三矿、井东煤业 4 个特级高产高效矿井,成为我国 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露井联采煤炭企 业。1986-2012 年期间,矿山企业先后联合中国地 质 大 学( 北 京 )、 国 土 资 源 部 土 地 整 治 中 心、 国 土 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等,通过多专家联手、
本着“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 力培养”的原则,2005 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北 京 )与 平 朔 矿 区 共 建 了“ 土 地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产 学研基地,实现了从土地整治科学野外试验基地向 高等教育土地整治方向实践教育基地的拓展,为全 面开展矿区土地整治以及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生产 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平台。对促进学生实践教学、培 养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地质教育
80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2014年第 1 期
实践教学
土地整治特色野周 伟1,2,贺振伟3,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国土资源部 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 3.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0
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载 体,是大专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 [4-5] 教 育部 2011 年印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 学 质 量 与 教 学 改 革 工 程 的 意 见 》明 确 指 出 ,“ 整 合 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遴选建设一批成效显著、 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实验教学示范基地;支持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 门合作共建,形成一批高等学校共享的国家大学 生 校 外 实 践 教 育 基 地。”中 国 地 质 大 学(北 京 )土 地资源管理专业依托 2005 年在平朔矿区建立的
收稿日期:2013-12-08。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年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王金满,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总第 89 期
王金满等:土地整治特色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与实践
81
多学科交叉,开展了以“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 被重建、设施完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科 学研究和工程示范,探索了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废 弃土地复垦与可持续利用”模式 。 [6-8]
三、实践教学特点 1. 实践教学内容突出 基 地 融 合 了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专 业 学 科 通 识 课、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等课程等实践教学知识 点。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理论方法 - 工 程技术 - 试验示范 - 标准规范 - 监测监管”一体化 互检平台缺乏问题,通过教师和参与式教学,依 托构建的 13 个野外实践教学点使学生对矿区“地 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与生态 系 统 建 设、 生 物 多 样 性 重 组 与 保 护 ”的 土 地 整 治 过程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提高了学生开展“田、水、路、林、村、矿” 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