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怎么避坑.doc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片段阅读之巧解承接叙述

承接叙述题如何考呢?一般题干给出一段话,让大家判断下文作者会讲什么。
怎样才能作者心灵契合,猜到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今天新西南教育带领大家探索这类题目的奥秘!一、常见题型问法:作者下文将要论述的是?作者/文章接下来强调、讨论的重点是什么?作者/文章接下来不会提及的内容是什么?二、做题方法:着重看尾句1.尾句的作用:隐含作者感情倾向,提示下文。
2.尾句的分类:尾句提出一个新的论述对象:后文具体阐述此论述对象;尾句提出一个对策:后文具体阐述此对策;尾句提出一个问题:后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分析、再解决);尾句隐含作者倾向:后文点明此倾向。
3.排除选项排除本文信息。
即前文内容已经出现过的信息。
排除无关信息。
即与本文段话题不一致的信息。
排除跳跃信息。
即下下文才会说的信息。
【例1】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信号绳作为主要通信工具,即通过对信号绳的拉、抖组成系列信号来实现对陆上的简易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便捷、直接,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信号绳仅能实现有限信息量的表达,且信号传输过程极易受复杂海水环境影响而中断或失效,带来安全隐患。
2015年,就曾有潜水员的信号绳被缠住而险些发生事故。
可以说,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时,是真正的命悬一“线”。
针对信号绳的诸多弊病,结合智能穿戴设备在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面向军事潜水领城的智能穿戴产品逐新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研发热点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军事潜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B.信号绳在军事领域传递信息中的缺陷C.日常生活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D.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穿戴设备的前景预期【答案】A。
解析:文段一开始谈到利用信号绳执行水下任务有弊端,接着举了05年的一个例子,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一个新的论述的对象,即“军事潜水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根据行文分析和着重看尾句的解题原则,下文应该是针对此对象进行具体的论述。
A项谈到军事潜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的技术,与尾句话题一致,保留。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doc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在国考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种题目独占40道题,占比很大,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且言语理解是一种基本的能力,是其他所有科目题目做对的前提,所以言语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同学们在做言语理解这一专项的题目的时候,对于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中的主旨观点题格外注意,对于其他的小题型则不以为意。
实际上真正出成绩之后,你会发现你和对手的分差可能也就那么零点几分,可能你差的就是这么一道不起眼的小题型。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小题型中的一种——承接叙述题。
从问法上来看,承接叙述题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题干往往会问你“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说什么”或者“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说什么”等。
所谓承接叙述题,通俗的说就是“接话”!怎么“接话”才能接的最连贯呢?当然是重点关注原文的最后一句,也就是——重点关注尾句!对于正常的“选是型承接叙述题”来说,咱们的“尾句优先”原则基本上已经足够解题了,但是“选非型承接叙述题”,问你“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说什么”的时候,可能咱们不少学员就崩溃了。
都说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出来;现在来看可能作者的心思更难猜吧!作者不想说的话题有千千万,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三种常见的“作者不想说的话”①本文信息:原文已经完整阐述过的信息,再说一遍的话就叫做赘述,所以不选。
②跳跃信息:前后两句话跨度太大,强行联系也会歪曲原文的行文脉络,所以不选。
③无关信息:彼此完全无关的话题,是不能选的。
那么我们结合一个例题来理解一下吧。
【例1】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被冠名为再生医学。
因此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
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

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行测片段阅读中的承接叙述题属于片段阅读中一个比较小的题型,但是这种题目要拿分并不难,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片段阅读承接叙述题技巧承接叙述题目的问法常常是: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叙述的是?由于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是紧接着所给出文段的最后一句也就是尾句来说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关注尾句”就十分的重要,尾句常常蕴含了作者下一步的写作意图,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即正确选项常常是围绕着尾句来展开的。
比如说,如果文段在尾句提出了一个问题,那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要叙述的内容那应该是分析、回答或解决问题。
如果文段提出的是一个新的概念,那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是要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介绍。
如果文段的尾句是在提出一种现象,那么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要叙述的是对这种现象进行介绍(包括成因、影响等)。
当然就尾句的类型来讲并不是说只是局限于这几种,除了这些,也还有其它的尾句类型,这里给大家举这些例子,主要是要大家有这样的意识,对于承接叙述类的题来说,大家做题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去“关注尾句”。
根据“关注尾句”这一点,大家要锁定答案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注意这一点之后大家就可以去筛选答案了,只是大家在筛选答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一些干扰项并进行排除。
而在承接叙述类的题目当中,常见的干扰选项主要有以下四个,分别是1、前文信息选项,2、本段信息选项,3、后文信息选项,4、无关项。
前文信息选项是该选项是应该在这个文段叙述之前就应该说的。
本段信息选项是指在该文段当中已经说过了。
后文信息选项是指在正确选项之后才应该说的。
无关项是指跟这段文字的叙述内容完全无关。
这几个干扰项有的时候是结合在题目中作为干扰,有的时候也单独进行考察。
下面以一道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题】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服务器或客户端上。
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分离式存储。
2020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寻找尾句法搞定承接叙述题.doc

2020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寻找尾句法搞定承接叙述题2020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寻找尾句法搞定承接叙述题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言语理解是举足轻重的,概念比较多,为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华图省公务员考试特意为大家汇总了2020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有效可行的答题方法。
更多省公务员考试动态信息及备考资料可随时关注华图教育网省公务员频道。
2020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内容如下:华图教育来说一说我们言语理解片段阅读当中的一种小题型:承接叙述题。
承接叙述题作为小题型在我们的考试中出现时所占的题量相对比较少,并且难度也不是很高,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小伙伴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当然不是,虽然大家普遍正确率还是比较不错的,但是,此时如果我们想要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那就必须比别人做的更好,那今天华图教育专家就教大家一个方法,让大家能够既准确又快速地搞定承接叙述题。
其实我们只要想通承接叙述题的解题逻辑就不难发现,在已给定文段当中与接下来要叙述的内容关系最紧密的内容一定是文段的尾句,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呢,就可以先看一看文段的尾句内容。
在我们的阅读题当中明确话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通过尾句首先要明确的就应当是接下来所要叙述的话题。
那下面就一起来通过一道题目来感受一下吧。
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一道题目:【例题】据报道目前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已近700万人,并逐步从传统的建筑、服务业等劳务性行业。
向高技术、文化传媒等产业扩展。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贡献更广泛,贴合更密切,相较父辈,他们也更为强烈地渴盼融入生活、工作的城市。
今天,在道路上,在办公室里,工厂、饭馆、商场、小区中,随处可遇的南腔北调,已经成为这个城市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而我们对他们的认知与接纳程度也在悄然变化。
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A.列举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B.探讨如何保障广大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各项权益C.阐述对北京外来务工人员认知与接纳的具体变化D.分析对北京外来务工人员的认知态度转变的原因【解答】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同样是首先看尾句,尾句说到而我们对他们的认知与接纳程度也在悄然变化。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抓尾句,巧解承接叙述题.doc

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抓尾句,巧解承接叙述题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抓尾句,巧解承接叙述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抓尾句,巧解承接叙述题通过对近几年行测考情分析,每年的承接叙述题都会有所考查,虽然考查的题量不多,但部分考生对这类题型不够敏感,正确率不是很高,所以今天就带领大家来学习下承接叙述题,更好的把握这种题目的解题技巧。
近几年的承接叙述题考查都以“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作者最可能提及的是/着重介绍的是”来提问。
确定题型是承接叙述题,重点就关注尾句。
尾句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尾句的类型:(1)尾句提出新问题/新话题/新概念——选项具体解释该问题/话题/概念(2)尾句隐含作者倾向——选项具体讲解倾向内容(3)尾句提出对策——选项具体解释该对策我们以一个例题来讲解:近年来,中国动漫发展势头迅猛,动画片年产量超过13万分钟,动画电影年产量达到16部,网络动漫年产量3000~5000部。
然而,年逾八旬的中国动漫却正体味着不小的尴尬。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孙悟空”名列其中。
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
中国动漫作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A.我国动漫产业与日韩欧美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B.“孙悟空”相比其他国产动漫形象具有的优势C.中国动漫产业中优秀原创动漫形象匮乏的原因D.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在“质”上取得突破的措施【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然后以“然而”转折,指出中国动漫所遭遇的缺乏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的尴尬处境,而这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尾句话题一致解出承接叙述题

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尾句话题一致解出承接表达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尾句话题一致解出承接表达题在备考行测片段阅读时,我们会发现有一类题目的问法比拟特殊,比方“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表达的是、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这属于承接表达题,主要考察内容是根据写作思路合理的推断下文内容。
针对承接表达题,很多学生在备考阶段一头雾水,靠蒙猜,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今天就一起学习如何顺利解决承接表达题。
通过承接表达题的问法,我们会发现主要是问“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什么”,这说明前面的内容已经讲完了,我们可以快速阅读前文的内容,重点关注和下文最亲密相关的尾句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解决承接表达题的核心原那么——尾句话题一致。
一、尾句提出一个概念当尾句提出一个新概念时,那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要表达的内容应该是针对该概念的解释说明。
【例1】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效劳器为中心,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效劳器或客户端上。
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效劳的要求不断进步,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别离式存储。
由此可推知下文将要阐述的是:A.“别离式存储”的弊端B.“直连式存储”的弊端C.“别离式存储”将满足用户的需求D.“别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解析】D。
推知下文将要阐述的内容,属于承接表达题。
前文的内容可以快速阅读,主要介绍了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的含义和形式,重点关注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别离式存储”,根据尾句话题一致的原那么,接下来很可能是对该概念的解释说明。
B项还是介绍直连式存储,话题不一致,可以先排除。
比照另外三个选项,按照行文的逻辑性,应该是先介绍“别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再介绍“别离式存储”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后介绍“别离式存储”的弊端。
因此,选择D项。
二、尾句提出一个问题当尾句提出了一个问题时,那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要表达的内容应该是分析^p 、答复或解决该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承接叙述题如何“快、准、狠”定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承接叙述题如何“快、准、狠”定答案该题型的特点是文段本身难度中等,但是选项干扰力度较强,这就对考生辨析干扰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快速排出干扰项,锁定正确选项,从而在这一题型上赢得时间优势。
所以,如何快速提高正确率成为了突破承接叙述题的关键。
承接叙述题的问法形式如下:根据上文推断,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是、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快速解题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关注尾句。
文段最后一句话往往暗示了作者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内容。
所以应选择与文段尾句内容关联性最强的选项。
第二步:排除错误。
一是排除本文信息选项,即文段已经论述过的内容不选;二是排除跳跃信息选项,即与尾句或全文论证不直接相关的选项不选;三是排除无关信息选项,即与尾句或文段所述内容无关的选项不选。
具体来看下面这个示例:【例1】相对于影响范围较小、较方便找到污染源头的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往往是跨地域的工业污染、汽车排放乃至烹饪油烟等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气因素共同造成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
这就很难将某天的雾霾归因于具体的哪个、哪几个企业的污染,那么受大气污染损害的公民该向谁索赔?又如何抗辩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气污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诉一长串的可能污染企业,那么结果就是众多污染企业摊薄了赔偿款,不能起到震慑污染企业的作用。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A.介绍大气污染索赔的顺利案例B.如何规制企业的大气污染行为C.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法律依据D.进行大气污染索赔的现实困境【中公解析】第一步:关注尾句。
文段最后一句的内容是:指出公民起诉一连串的可能污染企业不能起到震慑作用,实则暗示这种方式错误,所以接下来叙述的内容要与起诉污染企业有关。
第二步:排除错误。
B项规制企业大气污染的措施有很多,不必然与起诉有关,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法律依据属于尾句的跳跃信息,与尾句关键词起诉不直接相关,排除;D项索赔的现实困境属于本文信息,上文已经论述过,接下来不必赘述,排除。
2020国考行测片段阅读之承接叙述题的解题技巧

2020国考行测片段阅读之承接叙述题的解题技巧齐创教研讲师廖姗目前,国考题型渐渐稳定下来。
其中,片段阅读中的承接叙述题是近些年来比较热衷考查的一种小题型,只要抓住解题关键,考生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种题型的备考上。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承接叙述题的特征以及最快捷的解题方法。
题型特征主要考查的内容是通过前文的论述来推断后文最可能要说什么。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作者接下来可能介绍的是?②这段文字后要谈论的内容最可能是?③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解题关键:关注尾句尾句在文段和后文中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即会暗示我们后文可能要论述的内容。
总结历年公考中出现承接叙述题尾句的特点,常考查的有以下几类:①尾句中出现新概念。
后文最有可能论述的应该是给读者解释这个概念的含义;②尾句中出现了新话题。
当尾句是文段通过转折、递进等方式引出与前文不一样的话题时,后文应该会继续论述有关于该新话题的内容;③尾句指出问题。
后文应该是分析问题或者解决问题;④尾句针对前文的问题给出了对策。
后文应该是阐述对策的具体内容⑤尾句隐含了作者的倾向。
后文要明确说明这种倾向真题再现1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
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
当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A.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接受的途径B.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C.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D.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解析:文段先是说明民间故事在文字不普及时代对人们的认识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接着指出科技大发展使得年轻人对民间故事的经典形象越发陌生的事实,最后专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应该要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这个对策性观点。
2023年国考行测技巧: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及应对措施1500字

2023年国考行测技巧: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及应对措施1500字片段阅读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下面总结了2023年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中常见的错误以及应对措施。
错误一:匆忙阅读在考试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匆忙阅读的情况。
这样会导致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容易漏掉关键信息。
应对措施:1.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浏览一遍问题,了解问题的难易程度和类型。
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将重点放在与问题相关的部分,尽量节省时间。
2.细心阅读。
在解答问题时,注意细节。
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回到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进行核对。
错误二:过度解读有时候考生会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细节,忽视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逻辑关系。
应对措施:1.抓住关键信息。
在阅读文章之前,先浏览一遍问题,了解问题的难易程度和类型。
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将重点放在与问题相关的部分,尽量节省时间。
2.理清文章的主要观点和逻辑关系。
在阅读文章时,要着重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注意作者使用的逻辑关系。
可以使用标记或画线的方式,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逻辑关系进行标识。
错误三:主观臆断在解答片段阅读题时,有时候考生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做出判断,而不是依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应对措施:1.以文章为准。
解答问题时,务必根据文章中的具体信息作出判断,而不是根据个人主观意见。
2.多做真题。
通过做大量的真题,熟悉并掌握片段阅读题的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培养客观的判断能力。
错误四:不细致分析在阅读文章时,如果不仔细思考和分析,容易导致对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影响解题思路。
应对措施:1.细读文章。
细致思考每个段落的意义和关系,将其与整篇文章联系起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2.多做文章解析题。
通过解析题的练习,锻炼对文章的细致分析能力,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错误五:解题思路不清晰有时候考生在解答问题时,解题思路不清晰,容易迷失在文章中,耗费大量时间,导致解题效率低下。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作答技巧

⾏测⽚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作答技巧 做了许多⾏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些技巧和重点,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作答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作答技巧 ⾔语理解与表达是公考⾏测中⾮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家普遍反映正确率提升难的⼀个科⽬,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语的正确率呢?很多考⽣都在阅读完内容之后,看到哪个选项中涉及最后⼀句话就直接去选,结果却发现答案总是不对。
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家忽略了分析⽂段。
⼩编带⼤家来看两道题: 【例1】河的两岸风光旖旎。
西岸,草原⼀望⽆际;绿⾊的波浪逶迤⽽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
三四千头⼀群的野⽜在⼴阔⽆垠的草原上漫游。
有时,⼀头年迈的野⽜劈开波涛,游到河⼼⼩岛上,卧在⾼深的草丛⾥。
看它头上的两弯新⽉,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荒野的两岸。
A.叙述“河神”野⽜的传说 B.描写草原上的其他野⽣动物 C.描写位于河岸上⾃⼰的家乡 D.描写河另⼀岸的美丽风光 【答案】D 【解析】先来分析下⽂段,第⼀句话引出河的两岸的话题,接着说了西岸的风景包括草原、野⽜的特点,接下来会说什么呢?我们发现题⼲虽然提到河两岸的话题,⽂段却只说了⼀岸,两岸这个话题没有说完,那么接下来应该讲的是另⼀岸的风景。
看⼀下选项,A说明关于“河神”野⽜的传说,虽然是⽂段最后⼀句话的内容,⽂段只是提到有⼈可能会把它野⽜当做河神,并不涉及传说的话题,排除。
B和C选项都没有涉及另⼀岸的风景,不选。
只有D讲到另⼀岸的风光,选择D。
【例2】马克思指出:“全部⼈类历史上的第⼀个前提⽆疑是有⽣命的个⼈的存在。
”《世界⼈权宣⾔》指出:“⼈⼈⽣⽽⾃由,在尊严和权利上⼀律平等……⼈⼈有资格享受本宣⾔所载的⼀切权利和⾃由,不分种族、肤⾊、性别、语⾔、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财产、出⽣或其他⾝份等任何区别。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承接叙述题是国考言语片断阅读题中常考的一种题型,想要提高片断阅读的正确率,就尽量不要做错承接叙述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复习承接叙述题指导技能一:注意分析尾句的核心话题承接叙述题是让我们找出接下来最可能论述的内容,而常常跟后文内容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尾句了,所以我们做承接叙述题时可重点关注尾句,国考中大部分承接叙述题的正确选项也是跟尾句关系较为密切。
例1:在文化价值层面,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知道沟通是最难达成的,因此需要通过“求” 而到达“同”的目标。
一个民族经太长期历史沉淀所形成的精神观念、审美乐趣与思维方式,彰显了其特殊的民族性寻求,因此其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志,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讲“文明交融”,其最具创获的成果就在于达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价值共鸣,这里的“求”须是两个同等民族主体之间的关注和尊重,进而求同存异,寻觅文明视阈的融汇。
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A. 如何构建“文明交融”的文化世界B. 当今世界文化价值共鸣的具体内容C. 对于“文明交融”内涵的具体阐释D.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求同存异的途径【点拨】A。
这个文段现讲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差异比较大,有不同的观念和寻求。
接着说要通过文明融会的方式达成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价值共鸣,在尾句论述了文明融会的重要因素。
所以文段尾句主题词是“文明融会”,所以接下来论述的内容也是跟文明融会相干,故排除B、D两项。
文段说了通过文明交融的方式可达成文化价值共鸣,接下来论述具体如何去做,因此A项正确。
【建议】当承接叙述题文段中尾句显现了新话题,后文论述的内容应环绕该新话题论述;当尾句提出了问题,后文论述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技能二:掌控全部文段的行文脉络例2.河的两岸风光旖旎。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doc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你懂得怎样提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正确率吗?我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一起来看看吧!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咬紧“尾巴” 全面攻克行测承接叙述题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考行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大家普遍反映正确率提升难的一个科目,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言语的正确率呢?下面我就先从片段阅读的一个小题型开始,逐层突破。
首先,什么是承接叙述题?一般来讲,我们都是通过题目的问法来判定题型,当题干中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不)可能叙述/作者接下来(不)可能讨论……”等问到“接下来”的内容时都属于承接叙述题。
那么,解决这类题型的关键是什么——看尾句。
既然是接下来讲的内容,自然就需要能够承接住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保证文意的连贯性,否则“驴唇不对马嘴”肯定是不可以的。
所以说,尾句是解决这类题型的重点。
既然如此,关注尾句的什么,以及后面要承接什么句子就是重中之重了。
根据往年题型的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尾句提出新的论述对象——后文承接该论述对象的概念、含义;二、尾句提出新的观点——后文承接该观点的分析论证;三、尾句提出一个对策——后文展开该对策的具体做法;四、尾句提出一个消极问题——后文可分析论证该问题或提出解决对策,若两条在选项中同时出现,分析论证问题优先。
【例】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为再生医学。
“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
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直接使用胚胎细胞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A、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B、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C、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D、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答案:B。
【解析】首先看尾句,主要涉及到的话题是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能性和使用胚胎细胞所引发的伦理争议,题目问的是最不可能讲述的,A、C都围绕细胞多功能型话题,D涉及到伦理争议话题,都有可能谈论。
2023年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及应对措施1500字

2023年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常犯错误总结及应对措施1500字2023年国考行测片段阅读题的常犯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文章整体意义理解不清。
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只看了片段文章,而未能将其与整篇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理解,导致对题目的理解偏差。
因此,建议考生在答题前先阅读整篇文章,全面把握文章的主题、观点和结构,并将其与片段进行对比和衔接,确保对片段的理解准确。
2. 忽略文章细节。
部分考生在阅读片段时只重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忽略了文章中一些细节信息的存在,导致对题目的理解不准确。
因此,建议考生在阅读片段时要注重细节信息的把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帮助理解题目和作出正确的选择。
3. 题意偏差。
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选择了与文章观点不符的选项。
这可能是由于考生没有仔细分析题干,或者对文章的观点理解不深入所致。
因此,建议考生在答题前先仔细分析题干,确保理解准确,选择与文章观点一致的选项。
4. 使用了自己的主观判断。
部分考生在答题时往往受到自己的主观判断的干扰,选择了与文章观点不一致的选项。
这可能是由于考生对文章主题或观点有误解,或者对自己主观判断的过度依赖所致。
因此,建议考生在答题时要客观、客观地分析文章观点,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对答案的影响。
对于上述常见错误,考生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提高整体文本理解能力。
通过多阅读、多练习,提高对整体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主题、观点和结构的把握,从而避免对片段理解偏差。
2. 注重细节信息的把握。
在阅读片段时要注重细节信息的把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帮助理解题目和作出正确的选择。
可以在练习中增加对细节信息的关注,加强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3. 仔细分析题干,确保理解准确。
在答题前仔细分析题干,确保理解准确,选择与文章观点一致的选项。
可以通过多做题、做题之后的回顾复盘等方式来提高对题干的分析能力。
4. 提高客观判断能力。
在答题时要尽量客观、客观地分析文章观点,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对答案的影响。
2020江西省考行测言语题技巧:承接叙述,你别太跳

2020江西省考行测言语题技巧:承接叙述,你别太跳对于行测言语理解当中的承接叙述题,大家并不陌生,虽然考试出现的频率不算高,出了题量也不大,但是这种题大多数都不算是什么难题,所以出了尽量就要拿到分。
不过在承接叙述题里,有时候大家做错不是因为题干分析不准,而是选项没有全盘把握,导致在最后关头出现疏漏,把分数错失。
今天中公教育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选项类型——跳跃选项。
跳跃选项指的就是这个选项也是文段接下来有可能要讲的,但是相对于另一个选项来说,优先级要靠后一些。
所以在选项里我们要看一看是否有这样的选项。
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道题。
【例题精讲】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
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服务器或客户端上。
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分离式存储。
由此可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是:A.“分离式存储”的弊端B.“直连式存储”的弊端C.“分离式存储”将满足用户的需求D.“分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中公解析】D。
关注尾句可知,尾句出现一个新的论述对象,即分离式存储。
因此后文应该围绕分离式存储来说,据此可以排除B项,属于无关信息;而题干在讨论分离式存储方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是在谈论分离式存储好的一面,排除A项的弊端,未保持话题一致,属于无关信息;而对于一个新出现的论述对象,应先介绍其含义,再描述其应用,D 项说明其含义,C项说明其应用,C项相对于D项来说属于跳跃信息,属于下下文才说的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D项。
这道题迷惑性最大的选项应该就是C选项了,好多同学会认为C项也是跟原文能保持一致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像刚才解析里说的,出现一个新的事物,我们更多的是先把它介绍一下,再去具体描述它,所以相较而言,D是优先级最高的选项。
C项不是不说,而是会稍微靠后一些。
相信通过这道题的讲解,大家对于跳跃选项应该会有一些把握了,所以中公教育提醒大家今后在做承接叙述题的时候也要多考虑这个点。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巧解承接叙述难题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巧解承接叙述难题为了辅助大家可以更好的解决公务员行测承接叙述题,来这里学习技巧吧,下面小编为你准备了“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巧解承接叙述难题”内容,仅供参考,祝大家在本站阅读愉快!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备考:巧解承接叙述难题这种题型的文段的尾句经常是关键句,一般而言通过关注尾句明显的关键信息,比如看尾句是否出现新的概念、话题、问题等,下文一般会接续尾句的新的概念、话题、问题等来叙述。
如果文段尾句没有明显的关键信息,或者尾句不是文段重点句,那么尾句对于解题的提示作用就很小,这时,可以通过把握作者对于叙述对象的态度或者文段隐含信息来合理推断下文。
看下面例题。
例1:你肯定听过这种理论:左撇子的右脑运作比较活跃,因此更为感性,具有艺术天赋;右撇子则充分锻炼了左脑,因而擅长逻辑思维,性格更加理性,这个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有些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地让孩子平衡左右手活动。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谈论的是:A.左右脑为何存在分工B.左右脑如何协调工作C.左右脑分工不同的例子D.左右脑未必存在明确分工解析:此题文段只有一个复句,意思是说有一种理论认为左撇子和右撇子左右脑有分工,各自有不同的擅长领域,有些信奉该理论的父母或教育者煞费苦心的平衡孩子的左右手活动(以求孩子在不同领域全面发展)。
文段尾句没有明显的关键信息,但是尾句当中有个成语“煞费苦心”是贬义词,从中看以看出作者对父母或教育者平衡孩子左右手的做法是不认可的,进而可以推断出对于文段提及的“人类左右大脑分工不同的理论”,作者的态度也是不认可的,文段接下来叙述的应该符合作者己的态度,只有D项符合。
故答案选D项。
例2:科技部、中宣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尤其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写入引发非议,甚至被斥为宣传迷信和伪科学。
提到“阴阳五行”,人们常会斥之为迷信或巫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其实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概念和思想缺乏理解,或者是带有偏见。
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中主旨题破题技巧.doc

公务员《行测》片段阅读中主旨题破题技巧在现在的国考真题中,片段阅读在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占到一半的题量。
这种题型隐含考查的知识点相当丰富,类型也较为复杂,出题时容易设置思维陷阱从而误导考生错选和浪费时间。
因此从考试的效度上它能够测查出应试者相应的水平与能力,比较适合出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环节并成为主流题型。
而片段阅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题型是主旨题。
主旨题就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归纳或者把握中心意思。
纵观~的国考真题,可以发现主旨题的考查比例相当大,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主旨题在历年国考片段阅读中的题量及所占比例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主旨题已经成为片段阅读中的主流题型,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关注。
一、主旨题的题型特点主旨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
可见,主旨题的提问中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重在、意在、概括等字眼,这些字眼就是主旨题的题型特点。
二、主旨题的破题技巧主旨题做题的关键在于寻找段落中的主题句,然后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主题句意思最大程度上相匹配的一项。
主旨题的正确答案通常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一个核心的观点。
从细节角度讲,关联词语在文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句与句之间关系承接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段主题句的标志所在。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本着着眼细节、抓关联词语的原则去寻找文段的主题句。
通过对大量真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这样的规律,主旨题的主题句经常出现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等词。
在此,京佳崔熙琳老师提醒各位考生:转折复句在表达上是分层次的,当文段中同时出现多个转折词语时,需要把注意点放在转折程度较强的关联词语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怎么避坑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怎么避坑”,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片段阅读技巧:承接叙述题怎么避坑
片段阅读题目一向是众多考生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板块中拿分的希望。
2020年省考即将来临,相信大部分考生已经有一些刷题经验了,那
么肯定见识过一些觉得考察的很偏的题,总感觉拿捏不准文段到底想表达什么?今天以一个题目为例,带着大家学习一下对于这种难题该如何选择?
例1.辛亥革命后,紫禁城旧藏和宫中传世品大量流失。
这时,这些
以前在中国本土以外几乎不为人知、甚至普通中国人自己都不很了解的官窑瓷器才不断展现于世。
因此,当今有些旅游者参观了几家外国博物馆,见到馆藏的一些官窑瓷器,就想当然张冠李戴地误以为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崇高评价是针对官窑的,这实在是一个历史误会。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讨论:
A.中国瓷器出口西方的历史
B.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评价
C.官窑瓷器在民间的流传
D.这个历史误会产生的原因
【解析】答案为A。
这个题目很多同学会想选D。
分析文段,前两句话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后官窑瓷器才展现于世。
因此得出结论有些游客认为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崇高评价是针对官窑的,这实在是一个历史误会。
尾句得出一个结论,接下来最有可能去衔接的无外乎两个角度,一是讲得出此论断的原因,二是具体阐释该论断。
此题中B、C较好排除,B
是围绕尾句前半部分展开论述,与作者的论断不衔接,排除。
C官窑瓷器在民间的流传显然与坐着的论断没有关系,排除。
A是从具体阐释的角度
展开,D是在分析原因。
那么为什么选择A不选D呢?大家仔细想一下D 在题干中有没有告诉我们?有的,因此之前的内容就是,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后官窑瓷器才展现于世,那自然有些游客认为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崇高评价是针对官窑的,当然是一个历史误会。
所以排除D。
而A呢,从中国瓷器出口西方的历史具体展开论述告诉我们这个误会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误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开始解开谜团,故本题选A。
通过这个题目同学们或许就能感受到承接叙述题要怎么避坑了?一是注意问法,不要犯低级错误。
二是注意选项中是否有题干已经谈过的信息,毕竟问的是接下来最有可能谈论的是,那题干中已经谈过的内容不会重复提及,这样就有啰嗦重复之嫌。
我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这个题的解题思维,以避免掉入这种题目的坑。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如何巧解最不利原则题
最不利原则的题目无论是事业单位、国考和省考的试卷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它的影子,有人说这种题目看不懂,不知道从何下手。
其实呀,这类题目只要读懂题做题还是非常快的。
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较快地求解最不利原则的题型。
一、题型特征
提问方式:至少……才能保证……
二、求解
最不利情况种数+1
三、例题
例1:现有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 20 张,都装在一个密封小纸盒里,随机从纸盒中抽取卡片,为保证抽出的卡片至少有两张颜色相同,则最少应抽出几张卡片?
A.5
B.6
C.7
D.8
【解析】答案为B。
考虑最差情况,五种颜色的卡片各抽出一张,然后随意抽出一张即可满足条件,因此最少应抽出 5+1=6 张。
选B。
例2:某研究所有三种学历的工作人员:博士 3 人、硕士 6 人、本科生 8 人。
现在将每个人进行编号抽签,为了保证一次性选出 6 个相同学历的人员,则至少要抽取( )个签。
A.13
B.14
C.15
D.16
【解析】答案为B。
考虑最差情况,抽出博士 3 人、硕士 5 人、本科生 5 人,只要再抽出 1 人即可满足条件,所求为 3+5+5+1=14 个签,选 B。
例3:梅花小区组织党员参与“两学一做”相关主题演讲、征文、摄影、书法和绘画五项比赛,要求每名党员参加其中的两项,无论怎么安排都发现至少有 7 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内容完全相同,问小区至少有( )名党员。
A.50
B.51
C.60
D.61
【解析】答案为D。
从五项比赛中选择两项共有
种情况,故小区至少有10×6+1=61 名党员,选 D。
所以大家在做最不利原则问题的时候,先学会判断题目是否属于最不利原则题目,如果是的话,就直接“最不利情况种数+1”即可。
我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解题有所帮助,大家也可以关注我们,我们会给大家提供更多有用的、容易掌握的解题小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日期问题的题型详解
日期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考试中一类常见题型,在基于日期常识的基础上,可以灵活出题。
所以,我建议大家先从了解日期常识开始,再逐步熟悉它的常考考点。
一、日期常识
1. 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2. 月: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4月,6月,9月,11月。
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3. 星期:日期问题本质上是余数问题,日期问题中,星期几就是除7余几。
①平年是52周余1天,闰年是52周余2天。
②大月是4周余3天,小月是4周余2天。
二、常见考点
1. 根据年月日求星期数
例1:2011年6月20日是星期一,求2011年6月30日是星期几?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D。
解析:日期之差为10,除以7余数为3,即星期数加3,所以,2011年6月30日是星期四。
例2:2011年6月24日是星期五,求2011年10月27日是星期几?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D。
解析:2011年6月、7月、8月、9月分别有30天、31天、31天、30天。
根据大月是4周余3天,小月是4周余2天可知,星期数要往后数2+3+3+2=10天,即加10-7=3天,到2011年10月24日,再往后加3天,到2011年10月27日。
所以,一共往后加6天,故2011年10月27日是星期四。
例3: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则十周年纪念日即202X年8月8日是星期几?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C。
解析:在这十年之中,一共有2个闰年,8个平年。
根
据平年是52周余1天,闰年是52周余2天可知,星期数要往后数
2×2+8=12天,即往后数12-7=5天,故202X年8月8日是星期三。
2. 已知星期数,求某天是星期几
例1:某月有四个星期四和五个星期五,请问该月16号是星期几?
A.星期四
B.星期五
C.星期六
D.星期日
【答案】C。
解析:星期四和星期五是连着的,该月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五,说明有一个连着的星期四、星期五中,星期五属于这个月,而星期四不属于这个月,而只有当该月1号是星期五时才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确定该月1号是星期五,16号与1号相差15天,所以星期数往后数
15-2×7=1天,故该月16号是星期六。
例2:张先生在某个闰年中的生日是某个月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星期五,他生日的前一个和后一个月正好也只有4个星期五。
问当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A.星期一
B.星期三
C.星期五
D.星期日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三个月一共只出现了 12 个星期五,即三个月的总天数必须少于13×7=91 天,由于三个月之内必有一月含有 31 天且该年为闰年,则要满足条件,这三个月只能是 2、3、4 月,共 90 天,即比完整的 13 个星期少了一个星期五,所以 4 月 30 日为星期四,到六一儿童节过了 32 天,32÷7=4……4,星期四过 4 天为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