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癌患者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陶春花 400014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病人术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择期手术的喉癌病人6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自身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改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喉癌术后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喉癌;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术后病人常伴有失音、嗅觉变化、永久性气管造瘘口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自身形象受损和语言交流缺陷的难题,大部分患者术后存在心理问题[1]。近年来,我院根据喉癌术后的患者的心理障碍,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择期手术的喉癌病人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8-82岁,平均65.34±5.6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例,初中、高中20例,初中以下34例;农民13例,工人14例,知识分子6例,干部9例,其他18例;半喉切除术45例,次全喉切除术12例,全喉切除术3例;经济状况:能承担医疗费用38例,经济较困难者22例;家庭关系:良好26例,一般29例,较差5例。
1.2方法
1.2.1心理干预:①首先护理人员要出自内心真诚关爱病人,多与病人聊天、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鼓励病人勇敢面对生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心态;②向患者讲解喉癌的基本知识、治疗效果、术后注意事项,让其明白喉癌的预后是较好的,治愈率高;③利用肢体和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与患者交流,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和悲伤,术后,护士要常到患者身边,为其吸痰、鼻饲、换药、翻身等;④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手把手地教家属及患者学会气管套管的清洗和消毒、周围皮肤的护理等,积极训练病人简单的手语,以应付日常生活;⑤采用影视资料和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⑥让患者保持与家人的联系,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提醒家属督促病人及时复诊。
1.2.2研究工具[2]: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入院时测评,4周后再测评1次,对患者进行自身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分析,患者自行填写或护理人员以提问的方式填写。
1.2.3统计方法: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 SPSS11.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分
N SAS SDS 干预前60 58.67±6.34 58.67±6.34
干预后60 36.92±5.81 41.35±3.63
P值<0.01 <0.01 由表1可知,干预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得到改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喉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征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近20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数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在我国咽喉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1%-2%[3]。焦虑、抑郁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情绪反应,是一种消极的应激反应,引起病人的痛苦体验,并表现出一定的生理改变。喉癌术后第1天由于手术应激、麻醉药的反应、疼痛、气管套管刺激以及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患者常出现烦躁不安,心情悲观绝望。在恢复阶段,患者的情绪仍会随各种因素起伏变化,担心术后康复、发音、吞咽、进食等问题,又顾虑家庭的经济情况、术后照顾问题,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极为不利。吴彩芹等[4]调查结果显示,96例老年喉癌病人的抑郁发生率为56.25%,重度抑郁1
4.58%。
3.2喉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随着身心医学的发展,健康不再是简单的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良好状态[5]。对于喉癌术后的病人,不能仅仅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护理,必须针对患者的身心因素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与病人交流沟通,了解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改变其不正确的想法;鼓励病人参加集体活动,给病人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的环境,对其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生存,重新走向社会。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喉癌病人术后的身心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使治疗和护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喉癌术后的病人给予必需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喉癌术后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琴,李菊芳. 心理行为干预对全喉切除术后病人焦虑和抑郁影响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09,23(9):2405-2406.
[2]宋海英,王庆华,刘骥暌,等.术前访视对老年胃癌患者心身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志,2009,24(24):53-55.
[3]于红燕,单金华,孙立平. 喉癌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2005,19(9):1748-1749.
[4]吴彩芹,王华,孔德敏.喉癌病人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心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5,19(12A):2559-2560.
[5]防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