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的角色扮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员的角色扮演研究
辅导员是从事辅导工作的人员的简称。

如心理辅导员、班级辅导员、技术辅导员等或专指高校辅导员。

辅导员制度是目前大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学生管理制度。

新生入学时,从高年级学生或教师中挑选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学生的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每个辅导员一般管理一个或数个班级。

辅导员职责具体有一下的一些: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
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但现在的高校一般招聘专业人员或非学生去当辅导员。

辅导员在这个岗位上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一、辅导员宏观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宏观角色定位,即从党、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对辅导员角色应当如何定位。

通过阅读跟辅导员相关的文件,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其特殊性。

跟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者、公司行政人员、公务员、技工、操作师、建筑师等各种类型的职业相比较,从来没有哪个职业像辅导员那样,角色定位显得如此模糊。

一个职业形成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分工细化的过程。

在一个组织内部,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一个新职位的产生就逐渐成了必要。

并且随着这个职位带来的工作效率的提高,逐渐被全社会所认同,整个生产部门内就都产生了设立该职位
的需要,最终在全社会范围内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职业。

这种职业的职能是在分工细化过程中最终确定的,因此具有职能明确的特点。

我国辅导员职业的产生则并非如此。

从辅导员制度在高校中确立的历史来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加强对高校领导的一项政治工作。

二、辅导员微观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微观角色定位,即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内容的具体要求。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体系,它们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高校辅导员只有认真履行自己职责,全面地、完整地理解和实践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服务和保证作用,促使学生全面成才、健康发展。

总的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从业务上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楼)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
(1)教育内容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

其基本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体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道德品格;校风、班风、学风;劳动、卫生;审美;心理健康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观点要科学正确,选材要有针对性。

(2)教育形式
方法途径要做到多样性和趣味性,还要注意到经常性和反复性。

除了时事政策课程外,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创先进班级先进个人和争“三好”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

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要努力做到面向多数,做到群众性和广泛性;要努力做到多样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要努力做到时代性、动态性和目的性,密切与所学专业结合,努力为学生成才和就业服务。

2.班级管理
(1)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

其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作息制度管理,以及请销假、教寝室卫生;班会等考勤;学生档案材料;学年小结、评优评先、奖贷勤补免的管理;大学生的文明行为规范;安全保卫、奖惩等管理。

(2)学生班级建设
其主要内容是党团组织的建设;班委会的建设和学生社团、学风班风、学生干部队伍、精神文明、班级工作制度等建设。

学生班级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从基础抓起,强化目的性和针对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中,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经过几年学生工作的锤炼,成长为学校党政工作的后备资源,成为行政管理或者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人才。

在现代社会中,具备一定的行政工作能力和经验,同时又掌握相关工作理论的人才,是各大高校非常急需的,而辅导员队伍正是这样的人才队伍的储备资源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昌华,政治辅导员工作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0—270,110—119.
[3]高校辅导员工作知道手册[m],中国科教出版社出版,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