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1.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二课时课件 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次实验,找出规律,使结论更加准确
பைடு நூலகம்Q6:如何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与小孔成像不同。
在玻璃板后放白纸作光屏,发现不能呈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成像 平面镜的作用
正立、虚像 等距 等大 垂直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放大微小的形变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 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α ) ) β
β α
α β
(1)
(2)
(3)
雨后天睛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有经 验的人都知道( AC )(可多选)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较暗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较暗处是积水; D、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
如左图 所示, 画出反 射光线。
Ex2、猴子发现前面有个池塘,塘中一轮明月, 如果已知池中水中的深度为2米,则月球在池中
虚 的像,属于平面镜 成像,这个像是_____像(填
虚或实),像到水面的距离约为 3.8×108 米(月地 距离为3.8×105千米)
Ex3、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B
A
B
C
D
ex4、如下图所示,小猫在平面 镜前欣赏自己,此时它所看到的 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C )
实验步骤: 1、搭装置; 2、找到像; 3、比大小(物体、像); 4、记位置(物体、像、玻璃板); 5、填表格;
实验表格的制定
探究内容 实验次数
1 2 3 4
物距和像距 相等/不相等
物、像的大小 物像的连线与镜 面的位置关系 是否垂直? 相等/不相等
Q1:本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镜子,为什么? Q2:本实验中,玻璃的厚度是厚的效果好还是薄的效果好? Q3:实验时,对两个物体有什么要求? Q4:实验时,玻璃板应如何放置? Q5:实验时为何要将玻璃板前的物体改变几次位置进行实验? Q6:如何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与小孔成像不同。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实像 ),能呈 现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①像和物体的大小,②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建立猜想:......
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表格(小组讨论)
器材:镜子(玻璃)、塑料板、白纸、刻度尺等。
Ex6、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对面墙 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B ] A、8点20分 B、3点40分 C、2点40分 D、9点5分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
s
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s'
不能在光屏上呈像;
(1)中画出反射光线;(2)中画出入射光线
(3)中画出镜面。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24,独立思考 完成以下内容(4分钟)
1、所谓“平面镜”包括哪些? 2、理解什么是虚像/实像? 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4、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十字内容); 5、平面镜成像作图。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看成平面镜?
镜子 平面镜的符号:
平静的水面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光屏 上呈现。
α ) ) β
) )
α β
拓展:自行 车尾灯的巧 妙设计
Ex7、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 面镜的位置。
A
Q1:本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镜子,为什么?
为了便于找像的位置
Q2:本实验中,玻璃的厚度是厚的效果好还是薄的效果好?
薄的好,使两个玻璃棉所成的像尽可能重合
Q3:实验时,对两个物体有什么要求?
两个物体必须完全相同
Q4:实验时,玻璃板应如何放置?
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正,使像、物完全重合
Q5:实验时为何要将玻璃板前的物体改变几次位置进行实验?
M A
B N
第一步:画垂线
M A A`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B N B`
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
A
M
A’
B’
B C C’
N
Ex1、身高为1.70米的同学距平面镜1米,那么他在平 2米 面镜中的像高为 1.70米 ,他跟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他跟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米 ;若他向远离平面镜 的方向移动,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不变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