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课程改革】《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BE课程改革】《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2.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助产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总学时144学时,理论64学时,实训80学时。目标是让学生具备为患者正确实施生活护理、治疗护理及对危重患者正确实施救治的知识与能力,并且在护理过程中体现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关心体贴。它以人体形态与功能、病原微生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前导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在学习本课程后,才能在后续课程中运用护理理论及操作为不同疾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
3.授课面向专业:护理专业
4.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教学与创新
1.整合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任务化,任务模块工作化。
课程结合贵州省临床护理工作岗位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我打破原有教材内容体系,对知识进行整合,分模块进行授课,由浅入深,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充分契合临床工作岗位需求。模块内容整合及课时分配如下:
图1模块内容整合及课时分配
2.引入标准化病人,提高学生参与度
采用案例结合SP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图2情景模拟教学实施步骤
3.理论教学应用BOPPPS、对分课堂等教学法
课前,我通过TronClass发布本节课学习指南,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并通过TronClass发布小组任务及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表,课上小组内随机选出成员上台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进行提问并打分,最后各小组汇报后,教师进行精讲要点,总结。
三、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基础护理理论及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能复述相关知识点,如概念、目的、作用、注意事项等。
◉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能力;
2.拥有团队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职业素养;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四、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TronClass的混合式“教(导)+学”模式。◉教:线上-线下结合、学-练-考结合
◉导:案例引导,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学:混合式学习、数字资源学习
◉考:知识点考核、章测试、总测试
◉管:管理员管理课程、教师管理课程、管理学生
图4“教-导-学”模式的实施五、课程学习评价
图5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分为阶段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包括课前线上作业,课中单项技能考核、同学互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终结性考核包括理论及综合技能考核,以此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其中,综合技能考核采取的是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标准严格对标临床要求及行业竞赛标准,要求学生必须达到100分才能算合格。
六、课程学习组织与服务
理论课堂——对分课堂
教师运用对分课堂,精讲留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带来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辅资源有畅课、线上精品课程、对分易、雨课堂、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推荐学生学习。在教学上形成了线上线下互补教学模式。
实训课堂—以赛促学
为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我们每学期举办两次技能大赛,引入SP,教师、学生同时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增强学生临床感知力,深化学习,做到学、做、用三维一体。
七、教学改革与感想
1.以赛促学
护理学基础是从2014年第一次开设,2015年本人开始承担这门课的讲授,作为专业核心课,一直承载了太多期望。从一开始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我们开始尝试以赛促学,受省技能大赛的启发,我们从教师组技能大赛、学生情景模拟大赛,一步步摸索,一步步成熟,慢慢积累经验,到现在我们每学期举办两次技能大赛,每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每年均有课程组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师组技能大赛,近年来共获奖项6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在一年年的比赛中积累经验,把最新的行业规范应用于学生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
2.教法改进
教学方法上也从以前的单纯案例法教学到翻转课堂、再到对分课堂,每周集体备课,并坚持书写教学反思,不断总结,使课程知识系统化,并于2020年成功入围校级精品课程,作为省级骨干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完成了300min线上精品课程微视频的录制。
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改革虽然在校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同精品课程的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教学改革的脚步将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