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word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

作者:徐守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图书详细信息:ISBN:9787302174813定价:59元印次:1-1装帧:平装印刷日期:2008-9-27 --图书简介:本书采用先时域后变换域的顺序,以对偶和类比的方式逐章逐节、完全并行地讲述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一系列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它们在通信、信号处理和反馈与控制等领域中的主要应用,还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和系统的状态变量描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形成了一个"系统分析和综合"与"信号分析和处理"两方面知识并重、较为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体系。全书共十一章,按次序先后为:绪论;信号和系统的数学描述及性质;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和信号卷积运算;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法;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级数的性质及其揭示的时域和频域间的关系;在通信系统和技术中的应用;信号和系统的复频域表示法;系统的变换域分析和综合;在信号分析和处理中的应用;在反馈和控制中的应用。各章都有足够数量的精选例题,兼顾基本练习和解题的分析技巧,章末配有相当数量丰富多彩的习题,书末还附有大部分习题的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和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本书内容符合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信号与系统"科目的考试内容的范围和要求,可作为该科目的考研参考书。本书也可供任何从事信息获取、转换、传输和处理等工作的其他专业研究生、教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前言:024246-01.txt信号与系统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纪牛顿时代,但发展成为专门的信号与系统学科,形成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并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大部分专业必修的一门基本课程,还不到半个世纪。在此期间,随着技术的发展,"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和教材经历了几次不同程度的改革。起初叫做"电路、信号与系统",它以电路和网络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输入输出描述为基础,介绍模拟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在通信和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此后,为了面向更广的工程应用领域,逐渐淡化了电路系统的背景,有些教材还加进了基于系统状态变量描述和分析的有关概念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通信和计算机"结婚"的年代,数字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快速兴

起,并获得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发展,一方面,首先促使国外有名高校纷纷开设"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外优秀的"数字信号处理"教材被引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也逐渐列入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开设至今;另一方面,也催生和导致"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改革,即在原来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内容,既介绍和讲述"系统分析与综合"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又涵盖"信号分析与处理"的概念、理论各方法,逐渐形成包括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两大部分内容、"系统分析与综合"和"信号分析与处理"并重的课程内容体系。在"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早期的教材基本上是先连续时间、后离散时间的讲述顺序。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A.V.Oppenheim教授等的Signals and Systems一书,在内容安排上进行了革新,在时域部分完全并行,而在变换域部分逐章并行地展开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两大部分内容。本人认为:不仅因为在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之间的一系列内在的对偶和类比关系;而且,正是人们利用了两者之间的这种内在的对偶和类比关系,借鉴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得数字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飞速发展,走完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一个多世纪发展历史。因此在信号与系统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并行地展开和讲述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这两部分内容已成为一种趋势,近十年内新出版的教材或原有教材的改版都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反映了这种趋势。1999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人编著的《信号与系统:理论、方法和应用》一书作了新的尝试,从输入输出描述到状态变量描述、从时域到变换域,采用逐章逐节完全并行地展开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这两部分内容的讲述方式。该书出版近十年来,获得广大读者的良好反映,特别是许多考研的读者反映该书使他们耳目一新,认为这样的并行展开和讲述方式,不仅促使读者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内容体系,更好地掌握其一整套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促进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当然,在课程内容安排的多种不同方式可以百花齐放,它们也各有千秋,这不仅符合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教材出版的方针,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认识和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基于上述理由和认识,本书作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电子信息学科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仍采用全书逐章逐节完全并行地展开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的讲述方式,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上做了一些调整和充实。主要调整和充实及其考虑如下:(1)与国内新近出版或改版的信号与系统教材一样,本书也把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应用,数字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

等原本"数字信号处理"的内容综合进来,并把DFT作为一般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一个特例,即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变换来对待。其主要理由是:数字信号和系统分别是序列值和系统参数都为整数的一类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把这部分内容综合进来,可以更好地体现信号与系统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两部分内容的对偶与类比关系,让读者更为完整地获得包含"系统分析与综合"和"信号分析与处理"两方面的一整套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也符合国内考研对本科目的考试范围要求。(2)在先时域后变换域的顺序、逐章逐节完全并行地展开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内容的框架下,与在时域部分介绍和讲述信号和系统的数学描述、建立信号与系统时域方法的解析体系相呼应,在变换域部分,先后用两章,即"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傅里叶)表示法"和"信号和系统的复频域表示法",分别综合介绍和讲述各种傅里叶变换(包括级数)和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以便建立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频域和复频域)解析体系。在处理双边和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的关系上,按照现代的观点,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可以分别看作一类所谓"因果"时间函数和序列的拉普拉斯与Z变换,并且仅在分析用微分和差分方程描述的一类因果系统中,起到双边变换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双边拉普拉斯和Z变换可以分别看成连续傅里叶变换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一般化。鉴于这些理由,本书将以双边拉普拉斯和Z变换为主,介绍和讲述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方法,而把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分别作为双边变换的一个特例来对待。(3)鉴于各种变换(包括级数)的性质在形成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在产生灵活有效的分析技巧和从多实际技术中的突出作用,本书把连续傅里叶变换(包括连续傅里叶级数)、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包括离散傅里叶级数)及其特例--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性质融合在一起,集中在一章中讲述。在讲述性质的次序上,把变换的卷积性质提到前面,并强调其他大部分性质可以分别看作卷积性质的特例,突出卷积性质对大部分其他性质的统帅作用。不仅介绍每个性质的数学描述及有关概念,还通过丰富的例题,着重强调这些性质在形成傅里叶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及其应用,以及掌握灵活有效的分析技巧方面的作用,为后面有关应用的各章做铺垫。而且,有了两章篇幅分别详细、深入讲述各种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为基础,充分利用双边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与连续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之间、双边与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之间的关系,在一章中介绍和讲述双边和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与Z变换及其性质,而把系统(LTI系统和用微分与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的变换域(复频域和频域)分析与综合的有关概念和方法,融合在另外一章中介绍和讲述。这样的考虑和安排,使得变换域部分的内容既层次分明,又详简有度,达到压缩篇幅的目的。(4)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内容中,主要涉及两类系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