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诊断
程永清;沙志涛;田有勇
【摘要】既往早期帕金森病(PD)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但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及影像学尤其是功能影像学的发展,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磁共振成像(MRI)及经颅超声显像(TCS)等为代表的影像技术在 PD 早期诊断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价值。现就 PD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年(卷),期】2016(011)002
【总页数】3页(P153-154,168)
【关键词】帕金森病;诊断;影像学
【作者】程永清;沙志涛;田有勇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R742.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病情进行性加重,缺乏根治方法,早期诊断、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1]。既往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误诊率高。随着影像学的发展,PD影像学诊断有了新突破。本研究
将对PD的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SPECT/CT和PET/CT能选择性地对脑内代谢、神经递质、受体及转运体等的改变进行显像,为PD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显像手段可分为多巴胺能显像及非多巴胺能显像。既往以多巴胺能显像应用较多,可客观反映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程度。多巴胺能显像包括神经递质功能显像、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显像、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DAT显像是最具代表性的
神经递质功能显像技术,常用示踪剂为18F-dopa,基底节对18F-dopa摄取的多少,能反映黑质、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的活性及DA神经元数目。PD早期DA快速减退,尤以壳核为著,且从壳核后部到前部呈梯度变化,在纹状体区表现为两侧不对称。
有PET显像发现,当PD出现临床症状时,壳核区总体已缺损30%~55%,且此
时DA功能衰减的过程已经持续了6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对18F-dopa摄取量与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2]。这对于PD早期诊断及间接估算PD临床前病程意义
重大。18F-dopa显像还证实,PD患者DA神经元呈一定速度的衰减,壳核区(8%~12%)/年,尾状核(4%~6%)/年,明显高于单纯年龄引起的衰减(壳
核区0.5%/年,尾状核区0.7%/年)[3]。但随着疾病的进展,DA功能减退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有人提出PET和SPECT多巴胺能显像随着PD病情进展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但因基底节区对18F-dopa的摄取水平还受氨基酸脱羧酶(amino acid decarboxylase,AADC)活性及脑部相关代偿功能影响,故也有
人提出其并不能准确衡量残余DA神经元数目及PD进程。
突触前膜DAT是中枢DA神经元突触前的一种蛋白,能在DA神经元发放冲动后,再摄取突触间隙内DA,终止细胞间信息传递。常用示踪剂为[123I] β-CIT,是
123I标记的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托烷。[123I]β-CIT DAT能准确检测突触
前DA神经元的损伤,约95%PD患者DAT显像呈摄取减低。Jennings等[4]发
现,DAT用于PD诊断特异性高达100%。有研究发现,纹状体对[123I]β-CIT摄取量与PD病程及运动减少、僵直、步态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但与震颤症状相关性不大[5]。此外有纵向研究发现摄取量越低患者病情发展越快,
但也有诸多研究表明DAT显像并不能评估PD预后,且临床症状与显像结果存在
不一致性。总体而言,DAT-PET对PD诊断及鉴别有着较高敏感性,但由于其与
临床症状的一致性尚存在争议[6,7],且锂剂及左旋多巴激动剂等药物长期使用可
影响DAT显像结果[5,8],因此,DAT显像并不能反映PD进程及预后。
VMAT-2是突触末梢内囊泡的膜蛋白,监测VMAT-2结合情况可反映DA神经末梢丢失情况。常用示踪剂为二羟基四苯并喹嗪(DTBZ)。PD黑质、纹状体中DTBZ结合明显减少,以壳核后部最显著。因其不受药物及其它因素影响,被视为检测PD患者DA神经元数目的最可靠指标[2]。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3种显像手段对于鉴别PD与其他退行性帕金森综合征,如多
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paralysis on nuclear,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al degeneration in basal ganglia,CBD)等,没有明显作用,因为它们有着类似的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伤[9]。但是,DA受体D2、D3显像,对于鉴别PD与其他退行性帕金森综合征却有着显著的优势,示踪剂是123I-IBZM。早期的研究表明,PD患者纹状体区D2/D3受
体明显上调,而MSA、PSP则相对减少,这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高达90%,许多近期的研究数据发现其鉴别准确性有所降低(75%~82%)[10]。
最具代表性的非多巴胺能显像为葡萄糖代谢显像,常用示踪剂为18F-氟脱氧葡萄
糖(18F-FDG)。葡萄糖代谢活性的变化在PD早期即发生且随着疾病呈非线性
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丘脑底核、苍白球、脑桥、运动皮质区域代谢增加,及前额叶和顶叶区域代谢的减低。有研究发现,18F-FDG SPECT可在PD出现临床症状前
5年即检测到相应脑区代谢变化。代谢显像可以用于测量脑部葡萄糖的代谢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