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公开课优质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
“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 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 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2. 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掌握其
相互转化和鉴别方法。
3. 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突破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类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 性质,通过微观粒子变化的分析,解释宏 观的实验现象。
9
四、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促成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实现
意义建构 师生会话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一笼馒头引出的探究……
小苏打 口碱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探究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与酸反应 演示实验:
操作1:将2mL盐酸缓慢注入Na2CO3溶液中。 操作2:将2mL盐酸同时、缓慢注入Na2CO3 溶液和 NaHCO3溶液中。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师生会话
探究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与酸反应 现象分析:
25
六、教学反思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节课的学习 内容为科学的实验探究架设了非常好的平台,贯穿 始终的对比实验探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
2、化学实验设计和创新是通过化学课程落实科学素 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创新后的实验更贴近生活,更易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易化解难点,也体现了“生 活中处处有化学的思想。”
认知瓶颈
用微观反应解释 宏观现象,由定 性认知到定量认 知存在一定障碍 。
三、目标确定
目标分析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 生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 自我发展。包含化学、信息、能力、语言、思维素养 的培养、跨学科跨情境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 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创新亮点:本实验实现了从定性到定 量,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探究, 加深了学生对质、量互变规 律的认识 ,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化学学科特色。
19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师生会话
探究四 Na2CO3、NaHCO3的相互转化
资料卡片——侯氏制减法
侯德榜
20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师生会话
探究四 Na2CO3、NaHCO3的相互转化 演示实验:
600mL雪碧一瓶,碳酸钠粉末。 倒掉约三分之二的雪碧,加入5-6g 碳酸钠粉末,迅速盖上盖子,观察 现象;摇匀后,再观察现象。
21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师生会话
探究四 Na2CO3、NaHCO3的相互转化
Na2CO3 ① CO2+H2O ② H+ ①固,△ ② OH-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探究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在铜片上中分别放上约10gNa2CO3和 NaHCO3固体,各罩上一只干冷的小烧杯, 加热片刻,观察现象。取下烧杯,各加入 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Na2CO3
NaHCO3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探究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中华中学食堂面点大师傅 介绍“蒸馒头的诀窍”
设计意图:以身边熟悉的现象作为情境导 入,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一笼馒头引出的探究……
小苏打 口碱
中华中学食堂面点大师傅 介绍“蒸馒头的诀窍”
问题1:何师傅提到的小苏打、口碱化学成 分是什么?有何物理性质?
问题2:何师傅蒸出来的两个特殊馒头有何 不同,什么原因?
创新亮点:操作方便、易于观察、 现象明显 、对比强烈,培养了学生 严谨、创新的科学品质 。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问题3:餐具清洗间的一大桶碱粉是用来 干什么的?为什么有这一用途?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探究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0.5 mol/L Na2CO3和 NaHCO3溶液,再 各滴2滴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培养设计简单的对比实 验的能力,体会学以致用的思想。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探究三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与酸反应
分组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0.5 mol/LNa2CO3和 NaHCO3溶液,各滴2 滴酚酞,再分别逐滴加入1mol/L盐酸, 观察现象。
五、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 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学方法: 1、支架式 2、抛锚式 3、随机进入
说课流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Biblioteka Baidu
目标确定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内容以某元素为 线索,按照“单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盐”的纵向知识结构进行编排。 “碳酸钠与碳 酸氢钠的性质”是本章的第二节,主要通过实验探 究这两种盐的性质。
本内容既为前两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 认识的材料,又为必修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 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 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知识水平
已初步认识碳酸 钠和碳酸氢钠的 性质和用途。具 备运用离子的观 点分析、解释溶 液中离子反应的 能力。
能力水平
掌握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技能, 初步具备实验 探究能力、对 信息的分析处 理能力。
6
三、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类比的方法尝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
化学实验, 提升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 在合作探究中,观察、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碳
酸盐化学实验。
7
三、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的讨论和学习, 体会化学对生产和生活的贡献。
8
三、目标确定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热稳定性 2、与酸反应 3、相互转化
决定 三、用途
反映
六、教学反思
认知发展线
回忆旧知 探究新知
运用新知
实验创新线
热稳定性实验 与酸反应定量实验
相互转化实验
问题驱动线
问题1:小苏打、口碱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 问题2:两个特殊馒头成因?解释? 问题3:清洗间一大桶纯碱用途? 问题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如何反应? 问题5:碳酸钠、碳酸氢钠如何相互转化?
NaHCO3
创新亮点:本实验利用一些简单易找的 器材,增强实验创新,特别是实验过程 中出现了两种对比鲜明的现象,引发学 生的思考,这也直接诱发和培养了学生 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22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问题驱动
协作探究
师生会话 意义建构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提炼要点, 构建知识网络,以利于学生形成良 好的物质观,提升学生加工、处理 信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