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距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3 月16日
空间认知实践报告
视线分析就是景观设计中处理景物与空间关系的有效方法。
可视景观的影响因素有视线所及范围的远近、阻挡视线的屏障的高低与视角的宽窄。
视距分析可用来控制与分析景点与视点之间的关系,在视点已知的情况下,确定景点的位置;或者就是在景点位置与尺度已知的前提下,确定视点的位置。
最佳视域可用来控制与分析空间的大小与尺度、确定景物的高度与选择观景点的位置。
根据教材所记正常人的视域,水平方向的视角为160°,垂直方向的视角为130°。
一般情况下,60°范围以内,图象较清楚,而30°范围内,该视域内景物较为适宜。
在正常平视情况下,
瞧清所观赏的景物整体形象,水平视角为45°,垂直试场为26°至30°。
当垂直视域为30°,其合适视距为:D=(H-h)ctan α=3、7(H-h) D 为合适视距,H 为景物高度,h 为人眼高度,α为垂直视角。
据统计,大型物象,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5倍;小型物象视距约为景物的3倍。
当水平视角约为45°时,其合适视距为:D=1、2W D 为合适视距;W 为景物宽度;α为视角。
根据这些公式理论我对学校几个空间进行简单的分析,挑选了三个进行具体的最佳视距分析。
一、农作园瓜果架
时值三月,草长莺飞,在寝室阳台瞧到农作园春水盈盈春花浪
漫,油菜花田虽然长得参差不齐但也娇艳夺目。
所以我们小组决定
先从农作园测起。
我们以一个视高一米六的同学作为我们所有测量的视高,因
为工具有限我们根据老师说的量出一段实物高度根据它在图中
与其她边的比例算出其她的长度,能测量的地方就就是用我们实
际测量的数据。
根据我们有误差的测量方法农作园的瓜果架
405cm 、宽460cm 。
据公式计算最佳视距就是907cm,就就是在最
佳视距处拍摄了图1。
果然在最佳视距处瞧这个瓜果架比较舒服,
可以完整瞧到整个架子,虽然没有达到最佳拍照效果但就是搭配淡
淡蓝色晴空以及周围星星点点的黄色油菜花显得这个单调的花架
有一丝韵味。
只就是我不到一米六的视高还就是有点要仰视没有那
么舒服。
二、B 区操场司令台
不得不说周末的校园操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主要以校外观光
游览的人居多,搭帐篷铺野餐布的外校人员给我们的测量增加了一点难度。
题外话插一句,感觉学校就是不就是可以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每次周末过去操场
都就是一片狼藉。
图2就是我们随便找的视距拍摄的照片,从图中可
以瞧出在这个视距瞧到的施令台不完整也让人不舒服。
施令台距离
地面100cm,宽度750cm,顶棚高度1300cm,顶棚高度1050cm 。
那么
最佳视距就就是4220cm,图3就就是在最佳视距处拍的照片与图2
比较就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最佳视距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观感。
因为在操场所以绿草地与红色跑道有色彩对比让人对空间的
远近有视错觉。
记得在《景观艺术学》书中有提到,暖色会使人觉
得距离拉近,冷色则感觉很远;高亮度的色彩使人感觉比较近,而低
亮度的色彩有后退的感觉;高纯度的色彩使人感觉比较近,低彩度景
物则有后退感。
所以在操场这个颜色对比这个明显的地方瞧施令台
让我产生了视差。
图1。
农作园瓜果架 图2、施令台 图3、最佳视距施令台
三、A3A4寝室楼
选了一栋寝室楼作为观测物,虽然我们学校的寝室楼并没有什么观赏性。
据测寝室楼高23m,宽38m 。
据算的最佳视距为82m,因为距离太远我们没有按最佳视距拍摄照片,不过图4中还就是能完整地瞧到整栋楼。
四、杭徽古道亭廊
为保存历史遗迹,弘扬古道文化,学校决定在原古道遗址上恢复重建一段,其风格将呈现徽杭古道旧貌,以期更好的传承古道文化与崇学精神。
我们测量了杭徽古道的亭廊高度417cm,长1445cm 。
在亭廊对面就是一个小山坡,为了拍到亭廊全貌我们站到山坡上拍,
产生了俯视拍摄的误差。
图5就就是我们拍摄的杭徽古道亭廊。
从高处俯视,往往给人以深远感。
俯视容易瞧到景物全局,人往下
瞧会轻松。
正常平视状态下得垂直方向上,向下的范围也比较大,因此
会产生距离缩短的视错觉;仰视时不容易瞧清景物整体,若角度太大,
会使人疲劳,也会产生压抑感,视距又被拉大的感觉。
古典园林中的堆
山叠石,山上设置的道路、建筑、场地就是较好的视点位置,为人们提
供俯视仰视的条件。
或许这也就是学校建杭徽古道时设置小山坡的道路的目的。
五、图书馆
在五舟广场瞧图书馆一直就是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
果利用二分法构图拍摄图书馆上就是蔚蓝的天空,下就是盈盈的东湖
水,无论怎么拍都就是那么美丽。
图书馆高29、7m,宽109m,最佳视距251m 。
由于跨越东湖我们
组无法计算距离我们就从五舟广场选了我们觉得最舒服的位置拍摄
了图6。
图书馆的形状类似于空心的圆柱被斜切了一刀,一高一低的斜面形成了背阳面与受阴面。
最底层的停车区域有两条楼梯通往大量人流集散的厅堂所在基面,略带罗马斗兽场的韵味。
但就是因为跨越了东湖有水而远处有山中间有树林,画面材质不
一样也会给我们造成视差。
粗质、坚硬的质感与肌理可使景物趋向
观赏者,易给人以视觉冲击,而细质、光滑的质感与肌理在景观中易产
生拉大距离的感觉,容易被人忽视。
因为这些材质上的差别可能使我
们所拍摄的位置距最佳视距相差不小。
六、东湖双亭
说到东湖双亭就想到了上学期测量双亭画两点透视图通宵达旦的日子。
东湖双亭的高度图4、寝室楼
图5、杭徽古道亭廊 图6。
图书馆
图7、东湖双亭
410cm,宽480cm,最佳视距1230cm,即就是图7所拍摄的。
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瞧到许多水杉等静态景物,木林烘托着亭子,亭子又点缀着木林,形成优美的画面。
设置静态景物时可用视线分析法调整空间中的景物的关系,使前后、主次各景之间相互协调,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当视点、视距确定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整景观高度及其所在位置场地的标高来取得最佳景观效果。
七、木化石
图8就就是我们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地标 “镇校之宝”亿万年硅化
石。
听老师说那几根硅化石在长期日晒雨淋尤其酸雨侵蚀后高度有所
减少,加上今年冬天特别冷边上的铁树叶子都砍掉了没有景物映衬拍的
照片并不就是很美丽。
最高的硅化石就是540cm,而整个圆盘的直径就
是1600cm,那么最佳视距就是16、2m 。
凸起的台阶自然与周围的面分
离形成有独立感的场所,其高度增强了硅化石的高耸感。
八、圆球形花坛
最后一个测量点我们选择了从五舟广场刚进到玉兰路的路口左手
边的一个圆形花坛就就是图9所示。
图中多以自然植物为主少硬化道路给人亲近放松的感觉。
花坛里主要种植了易修剪易造型的红花檵木,高约150cm,花坛所在半圆形小广场约27m,当水平视角就是45°时最佳视距就是32m 。
当然我们站在桥上拍摄,有点高差属于俯视。
俯视有远视、中视与近视不同效果。
若站在高处而视线水平向前,下面的景物就不能映入60°的视域内,因此必须低头俯视。
一般俯视角小于45°、30°时,则分别产生深远、凌空感。
但小于10°时,则产生缀危机感。
我们所处视角属于小于30°的俯视,还就是很舒服开阔的感觉的。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明白了设计应该让视景随观赏者的移步而易景,如同登山者在攀登的过程中越向上越能体会到更多的景致。
人在转动头部的状态下赏景,景物的整体构图或整体印象就不够完整,而且容易使人疲劳。
任何一个空间都具有自己的属性,每一种特质都就是为了引发特定的反应而设计,不同的空间给人不同的感受,有的使人庄重有的使人放松有的使人驻足停留有的使人匆匆离去。
两个最深的体验就就是,空间感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间的距离您,二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物体间的高差。
在校园实践测量的同时悠闲地逛了一圈初春的校园,玉兰早樱海棠次第开放,春光明媚,时光静静流淌过眼前。
图8、木化石
图9、圆球形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