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 - 东南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
seminar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Nanopore biosensor research)
任课教师刘全俊工作单位生医学院职称教授
Email
联系电话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介:
任课教师自1999年研究生毕业后在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任教,同年进入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2004年、2005年分别赴香港中文大学与匈牙利科学院作短期访问研究,并于2010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的研究工作。
2008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第六届理事。
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已经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60341002,60671019),国家863高技术项目2项(2003AA2Z2070,2012AA02A103),中匈政府科技合作项目1项(CHN26/2006),国际合作项目1项(2009DFA32750),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南京市科技攻关项1项。
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61071050),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子课题1项(2011CB707605-01)。
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参与翻译专著1部,申请专利二十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项,已授权专利十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生物与化学传感器、单分子检测研究。
近年集中在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纳米孔单分子检测器件、新型单分子检测系统的专项研究。
已经建立完成了纳米孔基因测序系统测试平台,纳米孔加工技术及信号分析基础软件。
课程简介(含对学生基础的要求等,特别注明拟上课所在校区):本课程是一门研讨(Seminar)课程,主要是为对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观点的课程。
它将提供适当的研究素材,组织修课学生就基于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的单分子检测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探索或研究。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有效拓宽学生跨学科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根据所研讨的课题进行调研、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的能力,同时通过研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特别欢迎生物、医学学科以及对纳米孔传感器和单分子检测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参加,班级规模为20人左右。
拟在四牌楼校区上课。
教学设计方案:
本课程选取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创新,介绍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起源,阐明该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优缺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函待解决的科学难题。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6学时为课堂讲授,10学时为课堂讨论,16学时为课外学时,用于学生准备课题讨论所做的查阅资料等自学活动)。
第一部分课堂讲授
第一次课堂讲授纳米孔生物传感器概述(2学时):说明何为纳米孔生物传感器,其检测原理,及研究思路和应用领域。
第二次课堂讲授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2学时):系统地介绍从事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的国际先进小组及他们的研究进展。
第三次课堂讲授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研究方向(2学时):介绍基于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的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该研究领域函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难题。
第二部分课堂讨论
本课程的课堂讨论分为4个专题,每个小组做1个演讲报告(presentation);每个专题课内2个学时,课外4个学时。
每次讨论课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组成员的代表做presentation。
第二阶段是其他学生向小组成员提问。
第三阶段由老师引领学生作进一步补充、讲解与归纳。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
他们是讲演者, 是思考者, 是答疑者。
他们的思考与讨论推动着课程进行。
老师是课程的协调者而不是主讲者。
老师聆听学生之间的讨论, 帮助回答问题, 并且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深入。
课堂研讨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每一堂讨论课都应该是师生双方智慧的结晶, 都是充满求知欲、充满思索的活泼、生动的文化交流会。
第一次课堂讨论专题生物纳米孔和固态纳米孔的比较(课内2学时,课外4学时):
第二次课堂讨论专题对纳米孔生物传感器的修饰方法(课内2学时,课外4学时):
第三次课堂讨论专题纳米孔在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课内2学时,课外4学时):
第四次课堂讨论专题基于纳米孔的第三代DNA测序技术(课内2学时,课外4学时)::
第五次课堂讨论专题课程论文述评(课内2学时):
第三部分课外准备
修课学生共20人左右,分成4个组,每组4
6人,自行组合,并协商选定4个专题中的1个专题。
每个小组成员在讲此专题之前主要是针对该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去查阅资料, 请教自己周围的师生和收集关于此专题的典型的个例与活泼生动的图片、视频;每个小组推举一位同学做presentation ,拓宽大家的视野,丰富大家对专题的认识。
充分的准备就意味着在课
堂上向每一位同学传达最丰富、最贴近生活、最能引起共鸣的学术信息。
做presentation的同学负责制作发言用PPT,并组织开展针对课题的课堂讨论。
而小组其他成员, 要求至少回答presentation拟定的一个问题。
所以, 每个同学都有明确的任务, 都必须充分准备。
此外,小组每个成员必须在自己选定的专题范围内,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撰写课程论文。
因此,本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导向”而非追求“知识体系导向”。
教师在课外每周安排2小时“办公室时间”,接受修课学生的咨询、质疑,弥补课堂上因时间紧迫而无法提出和解答的问题;此外,如有特殊需要,还可以另约时间作充分的讨论。
考核方法:
根据修课学生的课堂演讲、讨论发言与课程论文等综合评定其成绩。
1课堂演讲:占总成绩40%(根据每个小组的演讲、组织讨论、回答其他学生与老师的提问,综合打分,小组课堂演讲的成绩就是小组每个成员的课堂演讲的成绩)
2平时成绩:包括课外准备、课堂提问和出勤情况,占总成绩10%。
3课程论文:针对每人自行选择的课题,形成课程论文,占总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