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弘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弘扬

民俗是民间的、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民俗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与财富.传统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存活于广大民众之中,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释:“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很多东西逐渐消逝,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民俗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在众多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渐次消逝的今天,如何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善待每一个民俗节日,如何让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民俗文化的特质在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保护项目的同时,应多让公众参与才是最好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方式。不仅可以继续传承发展,而且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和营养。人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载体,开展民俗活动应多考虑群众的参与,就是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发展,最大限度受惠于民,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好处,从而达到人们主动、积极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效果。这就要举办活动的有关单位能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和生活节奏出发,多创新丰富民俗活动的形式,让传统的民俗活动真正“活”起来.因此,保护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民俗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扶持、指导,使传统民俗文化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发扬光大。

老百姓自己有自己的一整套程序,民俗文化生态保护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原生态民俗活动,传统民俗文化之美,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实践、探索,一代代认同、确定之后沉淀而来,许多民俗文化是历史的见证,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暴发户”式的心态和审美,更重视物质表象,缺乏精神沉淀和文化风度。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生态,最需要依靠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回归老百姓原本的生活状态,回归民俗原有的生活环境,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东西。

回归老百姓原本的生活状态,回归民俗原有的生活环境,让老百姓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再现、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做到民俗文化节日仪式的记忆被唤醒,这才是真正的回归传统和原生态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