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读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解读陶行知的解放儿童创造力

引言:创造力,自由带来的芬芳!

曾经有谁说过: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是的,自由像是玫瑰的芬芳,淡到只有你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到她沁人的芬芳!而创造力就是这段香气,这样的香气能让生命的智慧爆发出无穷的力量。

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是的,通过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要重点强调解放儿童创造力了。为什么是解放,而不是挖掘?为什么是儿童,而不是人类?这样的疑问我相信只有追溯到那旧中国旧社会才能说清楚吧!陶行知说过: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因此他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五大解放。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头脑,简单的来说就是思维的创造力,陶行知把解放头脑放在第一位也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了。旧中国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不管你出生时的脑袋是方的还是圆的,在你生命结束之际你会发现,别人的脑袋是什么样你的脑袋就是什么样。这也只是个具体的比喻,试看那时及那时以前的大部分的孩子,何来创造力可言?孩子的创造力早已被封建迷信、成见所束缚。知识之岛再大,没有了创造力,他也就是一个荒岛,毫无生机的荒岛罢了。因此,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以后的教育身上,这就是那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所做的一个梦,陶行知的开辟幼稚园新大陆的思想、鲁迅的救救孩子的呐喊等等。今天我们看着天真烂漫的孩子,还忍心给他们套上枷锁吗?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劳动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活动,现在的我们似乎在扼杀它的积极性,孩子们需要劳动,需要动手,他们天生喜欢摆弄他们的双手。陶行知说如果我们把双手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大脑的活动,那我们费尽全力去解放头脑又有什么意义呢?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那他们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这是林格伦告诉我们的,对此我也是十分赞同的,为了孩子的创造力不被抹杀掉,我们是不是应该收起我们的教鞭或是戒尺呢?家长们是不是应该放弃你们所谓的疼爱和保护呢?让孩子自己去挖掘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的艰辛,那样他们可能会更加幸福!

解放孩子的嘴

相信好奇心永远是创造力的根源,好奇的目光能够看到这世界他想看到的东西。而孩子的好奇心就在于他的那张嘴了,孩子喜欢问个不停,喜欢看新鲜的东西,而此时的我们就会骄傲的摆正自己的姿态,以一个成人的态度去对待和回答他们的问题,殊不知我们错了,你的回答正确与否不论,你的出发点就错了,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同样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给他们我们所能给的答案,如果解决不了,那就请谦虚点的告诉他们这个需要我们共同寻求答案,因为我们也无法解答!因此陶行知也说,小孩子只有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曾经看过一个幼儿园的视频,有一段就展现了孩子是如何的期盼着他们每周一次的课外活动的。开头我也讲到了自由跟创造力的关系,是的,孩子们都是自由的,他们讨厌像鸟一样被关在笼子里。自然像是智慧的音符,身在其中你会有种愉悦的幸福感,那便是自由。以前写过关于学问和游历关系的文章,有句话说:游历对于人生的作用不下于读书,甚至犹有过之。是的,书本的知识是死的,而游历到的世界才是活的。我们知道读书是好的,但在孩子幼儿的时候就把读死书的观念植根于他们的思想里,那以后我们的活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要完全做到这样的回归自然我相信也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之早日实现!

解放儿童的时间

陶行知说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太紧,把儿童的时间都沾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从表面看他们的观点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他们的观点是各自的补充与完善。首先讲孩子的时间不该排满,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其次我们知道孩子是缺乏控制力和逻辑感的,苏的观点是要排满孩子的时间,这也是为了提高孩子“玩”的效率。安排的是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而不是课程,从而在有逻辑的时间安排里达到锻炼孩子创造力的效果,虽不是很完美,但也是可取的。因此他们的观点都是要达到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其创造力的目的。

孩子,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的是我们细心耐心的浇灌,我们作为幼师,骄傲的说,我们是孩子成长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没有我们,孩子的世界可能不够完美,但有了我们,我们就绝对不能让孩子们在幼儿的时候留有遗憾!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期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旧中国过去了,孩子的苦海也应该随着那样的时代而结束,现在的我们要给孩子的是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将孩子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那我相信中国教育的明天一定会芳香四溢!

09学前教育

封玮玮080409120

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创造力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表现.但什么是创

造力?迄今说法不一,国内外定义众多,有的强调主观创造,有的重在创造的目的性,有的瞩目创造的过程、方法、结果,以及创造的动机和人格等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日本创造心理学教授恩田彰关于创造力的定义是: "生产出符合某种目标或新情况的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是创造出新的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格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布朗等则认为:"一般把创造力看做是扩散思维的能力,即对规定的刺激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反应的能力。"还有人把创造力看成是组成智力结构的某些能力之一。而智力则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基本能力。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精髓———创造力。创造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立足点和归宿。传统的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不但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要扼杀这种创造力。陶行知的《糊涂的先生》一文,就曾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现象。“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