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中国影视文化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当前中国影视文化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近来颇有争议的电影退票制这一提议入手,分析了华语电影的现状,影视艺术在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权衡以及在我国目前国情下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退票制;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导文化
近来,有关“电影退票制”的争议颇为热闹,一面是受尽劣质华语大片折磨的民众的一片叫好声,另一面是知名导演和专家的忧虑之声。支持电影退票制的一方认为,电影也是一种商品,其他商品能够包退包换,那么观众消费了烂片,不满意也应该能退。而反对者则认为,电影是感性文化产品,和一般实物产品不同,而国内某知名导演也声称“你若能把记忆还给我,我就把票钱退给你”,因此电影退票制不可行。其实,从实施的可行性来说,电影退票制更多的只是一种宣言而已,但是,这宣言却也无疑表达了观众对于层出不穷极尽宣传炒作之能事的华语烂片的不满。
当好莱坞大片票房热卖但却每每在戛纳等电影节受冷遇,业界为了电影应该迎合市场还是追求艺术争论不休,当尼尔·波兹曼高呼“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譹?訛,而在华语电影界,迎合市场尚且如此吃力,追求艺术更成了一种奢谈。难怪反对电影退票制的一方振振有词说这个制度在国外市场闻所未闻,当你享受完《阿凡达》的视觉盛宴后,恐怕一时半会很难回过神动起退票的念头吧。
暂且不谈针对目前华语电影既不讨市场欢心又和艺术沾不上边的尴尬现状,电影退票制确实有其产生的理由。但是,这样一个纯粹把影视文化市场化,让大众用脚投票的制度,从长远来看却是有待商榷的。票房决定着电影艺术价值的高低,收视率决定一期节目是否下档,用如此简单而残酷的商业逻辑来主宰影视艺术,无疑是不合理的。影视艺术到底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还是应该承担其他责任呢?罗马诗人霍拉斯在他的《诗艺》一文中曾说:“谁能把使人提高的东西同使人高兴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既娱乐听众又教育听众,那么他将赢得普遍的欢呼。”可见,在他的观点看来,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娱乐,还必须有助于提高接受这种艺术的人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艺术如此,那么,影视文化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是否也同样如此呢?这要从影视文化的特性说起。
人类传播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口头传播、手写文字传播、印刷文字传播和广播电视传播。印刷媒介曾让书籍、报刊、杂志得到极大地发展,然而,影视的出现则使其陷入了衰落。正如丹尼尔·贝尔所宣称的那样,现在已不是印刷文化时代,而是影像文化时代。影视文化以电子媒介为承载,通过声、光、影、色再现生活画面,继而形成代码信号为受众所解码并最终产生意义。?譺?訛约翰·凯里在《阅读的至乐》中说过的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了影视文化和印刷文化对于受众的差别,“电影和电视所传递的图像几乎是完美的,看起来和它们要表现的东西没什么两样。印刷文字则不然。它们只是纸上的黑色标记,必须经过熟练读者的破
译才能具有相应的意义。虽然熟练读者瞬间就能完成破译工作,但是把印刷文字翻译成脑海中的意象是一套令人惊讶的复杂程序。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想象能力跟其他脑力活动所要求的任何能力都不同”?譻?訛。因此,从影视文化诞生的那天起,便决定了它和印刷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强调深度,一个强调速度;一个注重内敛与凝重,一个注重开放与轻松。那么,娱乐化是否是影视文化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原罪呢?
其实,当电视电影在西方蓬勃发展时,一些文化理论家、批评家从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出发,颇为忧虑地发出各种警醒性的批判言论,他们从多角度对影视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批判。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便怀着一种无可奈何却又顽强抵抗的态度写道:“一种普遍的从意识形态向意象形态的转变已经出现,从表象上看,是文字文化向图像文化的转变,究其深层,实在是传统知识分子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说清楚了也就是大众文化对知识分子文化的冲击与取代。图像的胜利实质上就是大众文化的胜利,而文学的萎缩也即是知识分子文化的退却。”?譼?訛看起来,影视文化似乎总是走在精英的对立面,与大众文化共生共随,甚至一不留神,便被打上媚俗的烙印。
如此看来,影视文化的形象似乎有些草根,尽管不能否认有些影视作品的确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但主要看来还是遵循着商业市场的逻辑。那么,回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电影退票制,华语电影不受观众待见,难道是因为其追求艺术化而忽略了大众文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没有艺术高度也就算了,为何连做到“媚俗”都如此之难?我认为,这主要是由目前存在于影视文化中区别于大众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形态——主导文化所决定的。当域外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交战不休时,主导文化这支文化劲旅却静静而稳稳地扎根于当代中国文化领域里。
主导文化,是一种以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代表政府及各阶层群体的共同利益。?譽?訛主导文化受政党和政府支持,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在思想性、艺术性对特定群体起文化导向、示范作用。由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有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导原则,就是说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我国,主导文化尤其起着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的作用。可见,主导文化的特点在于政治色彩较浓,它以政治为出发点,着重于文化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是以视大众为具有同一价值取向、同一生命意义追求的“群众”为基础的。但随着新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个体主题意识的增强,这种以居高临下、强硬冰冷宣教为主要手段的主导文化就很难受到欢迎,并且,主导文化的政治化倾向在这个政治色彩日益淡化的时代容易使人产生戒心。相比而言,大众文化便可爱亲切得多,它的发展打破了中国当代文化依附于政治的传统格局,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崭新的文化机制的广阔道路,它时不时地调侃着主导文化,对统一性文化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批判。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的特殊现状,主导文化仍然占据着影视文化的主要地位。而且,主导文化不仅凭借其强大的行政垄断牢牢把持着市场地位,还限制和压抑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华语大片广为观众所诟病,表面看来是因为所谓的盲目套用好莱坞模式、唯奥斯卡为文化风向标,但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大众所关心的问题不能拍,于是只好天天在古装片鬼神片和不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