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2018年试行版)
数字化变电站的IEC61850建模ppt课件28页PPT
相当于传统的装置端子 以GOOSE控制块及相应的DATASET表示 以SMV控制块和相应的DATASET表示 以inputs表示需要的输入 传输参数代表着信号模式,如:自保持的状态信号、跳 闸信号、事件信号(闭锁、先合)
数字化变电站建模——对模型的要求
ICD建模——文件结构(1)
<?xml version="1.0" > <SCL xmlns= xmlns:xsi= > </Header> <IED name=>
<Services></Services> <AccessPoint name="S1"> <Server > <Authentication/> <LDevice > <LN0 > <DataSet> <ReportControl> <Inputs> <GSEControl> </LN0> <LN lnType=> </LN> </LD>
站控层要求
信息的监视和显示依赖于DU——否则就是人工 对点 信息的机器识别依赖于模型中个层次的名称 REPORT是否支持动态生成——有利有弊 定值的顺序问题——DATASET解决 人工置数的响应——为了间隔防误
间隔层/过程层要求
信号的一致表达 GOOSE控制块的划分——事实上依赖设计 GOOSE和SMV控制块的参数 对输入端子的表达——inputs
数字化变电站的IEC61850建模ppt课件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IEC61850模型介绍副本
模型量LN、保护开入量LN等; d) 控制LD,inst 名为“CTRL”:包括遥信和遥控信号; e) 保护、测控、合并单元等过程层访问点的LD,inst 名为“PIGO”:包括GOOSE信号; I) 采样值LD,inst名为“PISV”:包括保护、测控接收的SV信号; f) 智能终端LD,inst 名为“RPIT”:包括与智能终端相关的各类信号,例如:跳闸LN、开关LN、
电磁式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光纤 电缆、AC交流 、合并单元、SV标准 插件
跳闸信号传递 电缆、DI板、 DO板
通信规约
103规约等
光缆、GOOSE 6是对
MMS层(上送后台的信息) S访问点
GOOSE(保护跳闸信息) G访问点
SMV(采样信息)
M访问点
遥控LN、测量LN等; g) 录波LD,inst 名为“RCD”:包括保护录波或专用录波器LN; h) 合并单元LD,inst 名为“MU”:包括合并单元所需的各类信号,例如:互感器LN等。
LN逻辑节点 1个LPHD:装置物理信息 必备 工具自动生成 多个LN:描述装置功能
o 每个LN下多个DOI o 每个DOI下多个DAI或者嵌套的DOI
一、IEC61850概述
描述 失灵保护 故障录波 故障定位
重合闸 同期、检同期
断路器 刀闸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LLN0:是对LN的总结,是特殊的LN
o Dataset(发送数据集) o ReportControl(S访问点下)/GSEControl (G访问点
IEC61850标准主要内容及特点介绍
IEC61850标准主要内容及特点介绍概述IEC 61850标准不仅给变电站⾃动化系统提供最完备的通信标准,⽽且能够对数字化变电站应⽤技术做好最⼤的⽀撑。
IEC 61850标准还运⽤到给变电站的⾃动化系统所处理的对象建⽴了⼀致的模型,这个操作主要是根据该通信标准来进⾏的;⽽且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采⽤相关的技术和接⼝,主要有⾯向对象技术和抽象服务通信接⼝(Abstract Communication),⽽且该接⼝是不依赖系统所具有的⽹络的结构的,同时还应⽤了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它是针对通⽤对象的,传输实时性要求⾼的事件;使⽤XML ⽂档对装置数据内容和结构进⾏描述;提出SCL(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语⾔描述变电站配置。
⽬的是实现设备间的⽆缝连接,达到“即插即⽤”,“⼀个世界、⼀种技术、⼀个标准”是⼯业控制通信所追求的最终⽬标。
[1]下⾯主要从⼗个⽅⾯来对IEC61850标准进⾏相关的介绍:IEC61850—1 基本原则,对IEC61850标准的总体情况进⾏了简单的说明;IEC61850—2 相关专业⽤语的阐述;IEC61850—3 有关的规范和要求,主要有关于质量⽅⾯(是否可靠,是否可以进⾏维护,所⽤的系统是否具有可⽤性,是否轻便,⽽且安全),应该处于哪⼀种环境中,其他的辅助性服务有哪些,除此之外的标准和规范有什么。
IEC61850—4对于系统和⼯程⽅⾯所提出的要求和规范,⼯程⽅⾯:主要对⼯程实施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要求,⽐如参数分类、⼯程⽂件、⼯具等;系统⽅⾯:周期,主要包括⼯程交接以及交接后的⽀持;质量⽅⾯:主要是对这⼀标准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流程。
IEC61850—5 功能和装置模型的相关概述,主要是阐述了⼀些概念和功能的定义,如逻辑节点的途径,逻辑通信链路,通信信息⽚PICOM;IEC61850—6结构语⾔,主要⼀些形式语⾔描述,包括装置和系统属性;IEC61850—7—1阐述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使⽤是基于什么理论知识以及采⽤的是什么模式运作的。
智能变电站IEC61850模型及通讯全解
的国际标准报文规范。它独立于应用和设备的开发
者。
49
什么是MMS
采样值 (组播) 通用面向对象 变电站事件 时间同步 核心ACSI服务 通用变电站 状态事件
SV
(Type 4)
GOOSE
(Type 1, 1A)
TimeSync (SNTP)
(Type 6)
MMS Protocol Suite
(Type 2, 3, 5)
法不同,IEC61850标准对于信息均采用面向对象
的数据自描述。
1) 定义完整的各类数据对象和逻辑节点、逻辑设备的
代码;
2) 定义用这些代码组成的完整的描述数据对象的方法;
3) 定义一套面向对象的服务。
21
建模的方法: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独立于所采用网络和应用层协议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396号文件 6.1.5章节
26
ICD模型的DO类型模板
396号文件 6.1.6章节
27
ICD模型的DA类型模板
396号文件 6.1.7章节
28
ICD模型的DA枚举类型模板
396号文件 6.1.7章节
29
IED实例ICD模型
30
服务器(Server)
广义服务器就是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Server 描述了一个设备外部可见(可访问)的行为 IED中的服务器提供通讯及保护功能服务
应用过程
ACSI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SCSM1
工 业自 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 (MMS)
SCSM2
...
SCSMn
AL1
AL2
...
Aln
可 特殊接口 以 不 断 发 应用层 展 变 化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的详细解读PPT(92张)
o 遥控:包括遥控、压板、复归等 定义了四种遥控类型,除了复归采用类型3-增强型直控外,其他采用类型 4-增强型执行前选择遥控方式,另外两种类型为:类型1-常规型直控(不判 关联状态,复归)、类型2-常规型执行前选择(压板选择)
o 定值:包括保护定值、测控定值、参数定值等 可以采用浮点、整型时间(61850中时间以毫秒为单位,tmms 秒tms)
、整型、状态型、字符型(国网规范中扩展,用于被保护设备数据类型里 面)等
o 定值区:在定值控制块中定义,区分编辑定值区和运行定值区,定值区从 1开始
o 录波:采用COMTRADE格式,直接读取文件
IEC 61850中的逻辑节点类列表:
概述
常用逻辑节点:
概述
常用逻辑节点:
概述
概述
公共数据类规范 o 状态信息的公共数据类规范:SPS、DPS、INS、ACT、ACD 、SEC、BCR o 测量值信息的公共数据类规范:MV、CMV、SAV、WYE、 DEL、SEQ、HMV、HWYE、HDEL o 可控状态信息的公共数据类规范:SPC、DPC、INC、BSC、 ISC o 可控模拟信息的公共数据类规范:APC o 状态定值的公共数据类规范:SPG、ING(整性) o 模拟定值的公共数据类规范:ASG、CURVE(定值曲线) o 描述信息的公共数据类规范:DPL、LPL、CSD
Station/Interbay bus (LAN) MMS+GOOSE
Mapping Mapping
Stack X
Stack Y
Porcess bus (LAN) GOOSE+SMV
Part 9 通信服 务映射
概述
智能变电站IEC61850模型介绍
三、模型解析
国网规范
IED应用模型规范:逻辑设备(LD)建模原则
逻辑设备的划分宜依据功能进行,按以下几种类型进行划分: a) 公用LD,inst 名为“LD0”:包括与保护功能无关的装置告警信号、通信故障(
包含MMS、GOOSE、SV)等; b) 测量LD,inst 名为“MEAS”:包括遥测信号; c) 保护LD,inst 名为“PROT”:包括与保护功能相关的各类信号,例如:保护LN
互操作性 来自一个或多个厂家的IED之间交换信息 和正确使用信息完成各自功能的能力
自由配置
标准需要支持各种策略以允许功能 自由分布,例如:集中式或分布式系统
长期稳定性 标准应向后兼容,以适应通讯技术 和系统要求的发展
二、标准简介
2)IEC61850标准的内容框架
(DL/T860)
信息模型
信息服务模型 7-2
IEC61850培训
一、基本概念
逻辑节点(LN) logical node ➢物理装置内部交换数据的最小功能部分,如差动保护功能、 距离保护功能、断路器等。 ➢由数据和方法组成的对象。 逻辑设备(LD) logical device ➢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逻辑节点及其共用服务组成。 ➢共同特征:通常一起投、退或处于测试模式。 ➢服务: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面向对象的通用变电站事件), 采样值交 换, 定值组等。
逻辑设备
物理设备
逻辑设备LD。如:第一、二套保护
逻辑设备名
数据对象名
物理设备。如:#线 线路保护
“PHD / PCL931 / PDIS1 $ Op $ general” =1
物理设备名 服务器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解读.pptx
o DOI 实例配置如遥测系数、遥控超时时间等应支持系统组态配置;
o 保护的启动信号建模应遵循如下要求:启动信号Str 应包含数据属性“故障 方向”,若保护功能无故障方向信息,应填“unknown”值;装置的总启动信 号映射到逻辑节点PTRC 的启动信号中;IEC 61850 标准要求每个保护逻 辑节点均应有启动信号,装置实际没有的可填总启动信号,也可不填;对 于归并的启动信号,如后备启动,可映射到每个后备保护逻辑节点的启动 信号上送,也可放在GGIO 中上送;
Station/Interbay bus (LAN) MMS+GOOSE
Mapping Mapping
Stack X
Stack Y
Porcess bus (LAN) GOOSE+SMV
Part 9 通信服 务映射
概述
IEC 61850模型的树状层次:PHD->LD->LN->DO->DA
概述
IEC 61850模型的详细信息结构:
常用CDC类
概述
常用CDC类
概述
概述
IEC 61850如何通信:ACSI抽象通信服务接口与SCSM特定通信 服务映射
将模型中定义的信息,根据ACSI规定的交互过程按照SCSM规定的通信报文 进行收发
概述
应用模型规范制定的意义
o 本标准严格遵循IEC 61850 标准,是IEC 61850 标准的细化和补充,规范 了IEC 61850 标准中不明确的部分。
智能变电站IEC61850模型及通讯课件
8-1 映射到MMS和ISO/IEC8802-3 9-1 通过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通信链路采样值 9-2 ISO8802-3之上的采样值
5
模型的概念
模型
建模
概念
应用
认知
检测
6
广义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现实事物的某些代表性特点的表 示,可以是物理实体,也可以是某种图 形或者是一种数学表达式,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是为了简化 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抽象,是对问题进行 的书面上的、图形或文字的、无歧义的 描述。
主要内容
智能电 网
一致 性测
试
智能变 电站
模型
工程 应1用
建模 认知
变电站规约发展历程
明 2000 天
标准规约 ➢IEC 61850国际标准
1990 今 天
1980
公开规约 ➢ DNP ➢ IEC 60870 -5-10X
私有和工业规约 ➢ Modbus,CDT,U4f等 私有的规约
昨 天
1970
21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IEC-61850
工 业自
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 (MMS)
SCSM1 AL1
保
应用过程
持
相
对
ACSI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稳 定
SCSM2
...
SCSMn
AL2
...
Aln
22
...
可 特殊接口 以
不 断 发 应用层 展 变 化
layer1..6
模型的概念
模型
建模
概念
应用
认知
检测
23
48
什么是MMS
采样值 (组播)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1)5功能要求 (2)6性能要求 (5)7布置和组柜 (6)8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7)9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8)10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9)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27)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31)前言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了配置原则(见4.2);——增加了建模原则(见4.3);——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4.4);——增加了适用范围(见4.5);——重新编写了第5章功能要求内容;——重新编写了第6章性能要求内容;——增加了第7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增加了第8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增加了第9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5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逻辑节点类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5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ACSI类与模型关 系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5
•变电站通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数据集概念
•DSRef:MyLD/LLN0.AlmRpt
MyLD/LLN0$AlmRpt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9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1)GetDataSetValues
•数据集服务 (2)SetDataSetValues
(3)CreateDataSet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9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报告控制块属性
RptID:报告的标识字符串,或CB全路径参引 RptEna:报告使能标志 ConfRev:配置版本 OptFlds:报告格式定制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9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报告控制块属性
•7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关联服务
(1)ASSOCIATION(srvName, AssociationID) (2)Release(srvName) (3)Abort(srvName)
正常操作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异常终止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8
•变电站通讯网络与系统 •目录服务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研讨交流之三服务模型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管理平台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 管理平台介绍
四、实现方法
5. 具备严格的数据校验功能
仅能保证数据格式的正确性 保证数据的初始化值的正确 性 确保部分配置数据的有效性
私有配置数据校验需要插件支持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 管理平台介绍
四、实现方法
公开扩展功能接口
➢集成插件配置界面 ➢统一管理配置数据 ➢传递用户界面操作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 管理平台介绍
三、解决方案
• 关键文件之间的关联逻辑
– 设备模板文件(ICD):代表一个系列设备的配置模板文件
– 设备配置文件(CID):关联一个模板文件,仅对数据集、控制块等有配
PPT文档演模板
置权限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 管理平台介绍
• 配置流程
三、解决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 管理平台介绍
三、解决方案
• 1、采用集成配置环境完成全部配置功能
– 具备系统配置工具和IED配置工具的功能
• 设备厂商仅需提供设备模板文件(ICD)
• 4、虚端子图未标准化
– 重要性
• 虚端子图类似于传统的电缆图 • 虚端子图反应本设备与站内其他设备的数据关联性
– 现状
• 各个厂商虚端子图的样式差别很大 • 在浏览不同厂商图纸时缺乏连贯性 • 有些虚端子图中缺少必要的信息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的配置统一 管理平台介绍
二、常见问题
IEC61850在变电站应用 的配置统一管理平台介
绍
IEC61850工程应用建模标准PPT课件
逻辑节点定义对比-PDIF
24
逻辑节点定义对比-PDIS
25
逻辑节点定义对比-PDIS
26
国内也从2001年开始研究翻译相关标 准,并于04~06年发布等同采用IEC61850 标准的DL/T860系列标准。
5
IEC61850标准制定的背景
IEC61850标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 变电站自动化标准。
IEC61850是一个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高 度发展的产物。从2000年开始的嵌入式硬 件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和广泛应用,为IEC61850在电力系统的应 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际设备与模型之间的关系
14
Logical device
(circuit breaker)
LN Type(设备类型)
▪ DO (数据表示设备状态)
▪ DO (数据表示设备参数) ▪ ...
mapping
▪ services (对设备的操作控制)
▪ ...
Real world device
(circuit breaker)
➢ 统一定义的数据类型尽可能包含了应用需要的各个 数据属性,装置无法提供或使用IEC 61850标准中 标为可选的数据属性时,该部分数据属性可不映射, 并应在装置模型一致性声明文件中说明。
数据对象类型定义对比-SPS
34
<DOType id="CN_SPS" cdc="SPS"> <DA name="stVal" bType="BOOLEAN" dchg="true" fc="ST"/> <DA name="q" bType="Quality" qchg="true" fc="ST"/> <DA name="t" bType="Timestamp" fc="ST"/> <DA name="subEna" bType="BOOLEAN" fc="SV"/> <DA name="subVal" bType="BOOLEAN" fc="SV"/> <DA name="subQ" bType="Quality" fc="SV"/> <DA name="subID" bType="VisString64" fc="SV"/> <DA name="dU" bType="Unicode255" fc="DC"/>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解读
Server描述了一个设备外部可见(可访问)的行为,每个server至少应 有一个访问点(AccessPoint)。所有访问点,应在同一个ICD文件中体现。
(注:访问点以S、G、M描述)MMS goose sv
q IED应用模型规范:逻辑设备(LD)建模原则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 应用模型解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解 读
主要内容
q 概述 q 建模原则 q GOOSE\SV模型和实施规范 q 双网冗余 q 检修处理机制 q 故障报告格式 q 数据名称规范 q LN、DO、DA示例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解 读
q 实例化建模:LN实例化建模要求
o 一个LN 中的DO 若需要重复使用时,应按加阿拉伯数字后缀的方式扩充;
o DOI 实例配置如遥测系数、遥控超时时间等应支持系统组态配置;
o 保护的启动信号建模应遵循如下要求:启动信号Str 应包含数据属性“故 障方向”,若保护功能无故障方向信息,应填“unknown”值;装置的总启 动信号映射到逻辑节点PTRC 的启动信号中;IEC 61850 标准要求每个保 护逻辑节点均应有启动信号,装置实际没有的可填总启动信号,也可不填 ;对于归并的启动信号,如后备启动,可映射到每个后备保护逻辑节点的 启动信号上送,也可放在GGIO 中上送;
PPT文档演模板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解 读
原则
q 配置原则
o SCD 文件及其配置工具应能完成GOOSE、SV 等信号连接信息的配置;
§ SCD 文件,为全站统一的数据源,该文件描述了所有IED 的实例配置 和通信参数、IED 之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以及信 号联系信息,由系统集成厂商完成。SCD 文件应包含版本修改信息, 明确描述修改时间、修改版本号等内容。
智能电网IEC61850
智能电网IEC61850标准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物理基础,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变电站的必然发展趋势。
智能变电站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电子、信息、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智能一次设备和统一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实时全景监测、自动运行控制、设备状态检修、运行状态自适应、智能分析决策等功能,对智能电网安全状态评估/预警/控制、优化系统运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退、与调度中心/电源/负荷及相关变电站协同互动等提供支撑的变电站。
本章介绍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建立全站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通信平台,实现站内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数字化通信,以全站为对象统一配置保护和自动化功能。
1 IEC61850标准基本情况1.1 IEC61850提出背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etm,SAS)在我国应用发展十多年来,为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也多少存在着二次接线复杂,自动化功能独立、堆砌,缺少集成应用和协同操作,数据缺乏有效利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变电站整体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能够完备实现信息标准化和设备之间互操作的变电站通信标准造成的。
电网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作为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要求提供的信息量和实现的集成控制越来越多,数字化、信息化以及信息模型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数字化变电站成为SAS的发展方向。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50多种变电站通信规约。
如此多种规约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厂家自身的负担。
很多厂家为了适应更多的用户往往在其产品中集成了几种规约。
智能变电站通用课件IEC61850模型及通讯88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智能变电站通用课件IEC61850模型及通 讯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IEC61850应用介绍
IEC61850应⽤介绍1.⼊门篇⼊门篇是"IEC61850应⽤‖系列⽂章的第⼀篇,键⼈将按照⼊门篇->初级篇->提⾼篇->中级篇->深化篇->⾼级篇的顺序给⼤家介绍61850应⽤的相关知识。
本⼈技术有限,理解也不⼀定到位,如有表述有误之处,请⼴⼤⽹友指出,本⼈将持续更新本⽂,⼒争完善。
⼊门篇->初级篇->提⾼篇->中级篇->深化篇->⾼级篇《⼊门篇》⼊门篇主要介绍IEC61850的概念,同时简要介绍相关引⽤标准。
IEC61850是新⼀代的变电站⾃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国际电⼯委员会(IEC)TC57⼯作组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络和系统》系列标准,是基于⽹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动化系统唯⼀的国际标准。
IEC61850不限制装置逻辑功能以装置逻辑功能为基础建⽴装置模型,可根据不同逻辑功能灵活配置装置模型,便于不同设备间互访。
IEC61850规范了数据的命名、数据定义、设备⾏为、设备的⾃描述特征和通⽤配置语⾔。
与其他国际标准相⽐,IEC61850不仅局限于单纯的通信规约,⽽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动化系统的标准,它指导了变电站⾃动化的设计、开发、⼯程、维护等各个领域。
IEC61850标准通过对变电站⾃动化系统中的对象统⼀建模,采⽤⾯向对象技术和独⽴于⽹络结构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增强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可以在不同⼚家的设备之间实现⽆缝连接。
IEC61850是⾄今为⽌最为完善的变电站⾃动化标准。
应⽤IEC61850标准的好处:实现通信⽆缝连接,弱化各⼚商设备型号加强设备数字化应⽤,提⾼⾃动化性能⾃定义规范化,可使⽤变电站特殊要求集成化规模增⼤,增强⽆⼈值守站可靠性减少电缆使⽤量,节约⼀/⼆次设备成本。
应⽤IEC61850标准的缺点:⽹络依赖性强,站内通信设备抗⼲扰性对设备运⾏影响增⼤。
IEC61850参考和吸收了已有的许多相关标准,其中主要有:IEC 60870-5-101远动通信协议标准;IEC 60870-5-103继电保护信息接⼝标准;UCA 2.0(Utilit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2.0,公共事业通信体系);ISO/IEC 9506制造商信息规范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相关标准介绍可参见论⽂(IEC61850关联标准分析/doc/3f0cffebcc22bcd127ff0c4f.html /plugin.php?id=study_download&mod=view&aid=18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4.1
除CCD文件格式中规定的IED描述、FCDA描述、intAddr描述外,SCD文件中其余描述性属性desc、dU元素不提取到CCD文件中。所有提取元素的子元素应与SCD文件中的顺序一致;所有提取元素的属性按字母顺序从a-z的顺序排列;没有子元素和赋值的元素应采用“/>”结尾。
——物理端口模型中增加了CABLE属性,修订了PORT属性(见7.1.2);
——增加了物理端口与虚端子关联建模原则(见7.1.3);
——增加了智能录波器管理单元和采集单元LD名(见7.1.5);
——删除了线路保护、智能终端等分类装置逻辑节点,将线路保护等分类装置逻辑节点纳入装置类技术规范(见7.2);
6.2.3
a)宜包含Substation部分;
b)应规范IED设备(含过程层交换机)的物理端口及通信端口描述方式,光缆、光口、板卡的命名应保证全站唯一,明确虚端子与软压板之间关联,参见第7章;
c)应用<PhysConn>标签明确描述物理端口、光缆连接及虚端子之间关联;
d)Header元素的id值应填写配置工具的厂家名称、工具名称和工具版本。
ICD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能力描述文件
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装置
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制造报文规范
SCD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g)CID文件的IED名称不应为TEMPLATE,CID文件应保留厂商私有命名空间及其元素,实际工程系统应用中IED名称由系统组态配置。
6.2.1.2
ICD文件采用“文件名.icd”的格式,如图2所示。文件名应包含装置型号、装置选配码、ICD文件版本号和ICD文件校验码等四部分,以半角字符中横杠(‘-’)连接,各部分编写规则如下:
——修订了工程配置及下装流程(见6.1);
——增加了ICD文件命名规则(见6.2.1);
——增加了CCD文件要求(见6.2.4);
——增加了子网命名规则(见6.4.1 a);
——修订了GSE配置(见6.4.2);
——修订了SMV配置(见6.4.3);
——增加了虚端子关联配置要求(见6.5.4);
——删除了检修处理机制,将检修处理机制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7);
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删除了装置双网冗余机制部分,将双网冗余机制部分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3);
——增加CCD文件名(见3.6);
——删除了装置GOOSE的收发机制部分,将GOOSE的收发机制部分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4.2);
——删除了装置SV的收发机制部分,将GOOSE的收发机制部分纳入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见5.2);
前 言
为了规范DL/T 860通信网络和系统在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实现各个装置供应商模型、装置、配置文件的互操作,提高DL/T 860标准设备制造的技术水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结合南方电网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吸收了智能变电站调试、运行、维护的成功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南方电网有关施工、调试、运行、维护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的意见,吸取了国内先进的运行维护经验,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目次
智能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
11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电网智能变电站在应用DL/T 860标准时,通信网络和系统的配置、模型、服务和一致性测试应用要求,规定了功能、语法、语义的统一性以及选用参数的规范性和实际应用中扩充模型应遵循的原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电网10kV~500kV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参照执行,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调试、运行和维护的依据。
i.制造商(Manufacturer)属性值应使用厂商编码,厂商编码采用厂商设备识别码的字母部分;
ii.型号(Type)应与ICD文件名中装置型号一致;
iii.配置版本(ConfigVersion)应为ICD文件版本号。
iv.“铭牌”信息包括装置设备识别码、装置软硬件版本信息。
f)宜包含定值相关数据属性如“units”、“stepSize”、“minVal”和“maxVal”等配置实例。
3.5CID文件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
IED实例配置文件,根据SCD文件中本装置的MMS相关配置生成的装置文件,CID文件应仅从SCD文件导出下装到IED中,扩展名采用.cid。
3.6CCD文件 Configured circuit description
IED二次回路实例配置文件,用于描述IED的GOOSE、SV发布/订阅信息的配置文件,包括完整的发布/订阅的控制块配置、内部变量映射、物理端口描述和虚端子连接关系等信息,装置其他配置文件的改变不应影响本装置发布/订阅的配置,装置的发布/订阅信息以CCD文件为准。CCD文件应仅从SCD文件导出后下装到IED中运行,扩展名采用.ccd。
DL/T 1146DL/T 860实施技术规范
13
GB/T32901、GB/T32890、DL/T 860、DL/T 114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智能变电站工程配置文件Configurationfilesof relay protection
使用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用于描述装置能力或其网络通信拓扑结构的文件,包括ICD、SCD、SSD、CID、CCD等,文件采用UTF-8编码的XML文件格式。
图2ICD文件命名规则
6.2.2
SSD文件从功能的角度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基于电气接线图的连接(拓扑)关系,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其主要包括的对象模型:变电站(Substation),电压等级(VoltageLevel),变压器(PowerTransformer或Transformer),间隔(Bay),设备(Equipment),子设备(SubEquipment),连接节点(ConnectivityNode),端点(Terminal)等。
BBuferred Report Control Block有缓存报告控制块
URCB Unbufered Report Control Block无缓存报告控制块
SV Sampled Value采样值
15
5.1
5.2
5.3
16
6
6.1
应使用配置工具完成ICD、SSD、SCD、CID和CCD等文件的配置,工程配置和下装流程如图1所示。
——修订了定值控制块在逻辑设备下实例化的规范(见8.7);
——修订了附录A CRC校验码参数(见附录A);
——增加了附录B CCD文件格式,删除了故障报告文件格式,删除了过程层虚端子CRC校验码生成规则(见附录B);
——增加了统一定义的数据类型(见附录D);
——增加了统一定义的数据属性类型和枚举类型(见附录E);
——删除了装置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部分,将装置IED物理端口描述及站控层双网配置示例部分纳入装置类通用技术规范(见附录F);
——删除了SARC等在线监测装置逻辑节点类型的定义,增加了SPVT、STMP、SCLI、LTSM等设备类通用公共逻辑节点类型的定义(见附录G);
——增加了逻辑节点命名示例(见附录H)。
系统规格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联的逻辑节点,最终包含在SCD文件中,扩展名采用.ssd。
3.4 SCD文件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应全站唯一,该文件描述变电站所有IED设备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IED设备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扩展名采用.scd。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徐鹏、黄佳胤、李金、徐光虎、李楠、张弛、丁晓兵、张喜铭、陈桥平、华煌圣、熊学海、杨颖安、叶翔、李进、彭世宽、廖泽友。其中第1-4章节由李楠主要编写,第5-6章节由徐鹏主要编写,第7章节由黄佳胤主要编写,第8章由华煌圣主要编写,第9章由熊学海主要编写,附录A由杨颖安主要编写, 附录B由叶翔主要编写, 附录C由李进主要编写, 附录D-G由彭世宽主要编写, 附录H-I由廖泽友主要编写,编写说明由陈桥平主要编写。
a)装置型号应包含保护装置软件版本的硬件平台代码、保护系列代码、保护基础型号代码、保护应用方式等四部分内容,且描述一致;
b)ICD文件版本号描述该ICD文件的历史变更情况,应具备唯一性,依据“V1.00”的格式编写,并由制造商顺序编号、管理;
c)ICD文件的CRC-32校验码计算序列使用ICD文件的全文内容,校验码计算方法见附录A要求;
6.2.4.2
CCD文件格式见附录B,CCD文件的校验码生成规则见附录C。
6.3
6.3.1
6.3.2
6.4
6.4.1
a)子网(SubNetwork)按物理网络划分,全站子网宜划分成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两种类型,过程层网络按照电压等级划分,子网命名规则如图3所示。
图3子网命名规则
b)冗余的站控层网络,宜采用ServerAt元素。
——修订同一种保护的不同段分别建立不同实例(见7.2.1b);
——增加了文件化实例建模要求(见7.2.2l);
——增加了LPHD建模原则(见7.2.3.1);
——修订了虚端子关联建模原则,增加虚端子与软压板关联、虚端子与告警关联的示例,增加了虚端子关联配置要求(见7.2.3.2);
——增加了不停电传动(dsDriveInfo)和跳闸矩阵(dsMatrixSet)数据集(见8.3.2);
14
DL/T 860界定的以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