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新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新尝试

涂小妹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

摘要:根据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本人在平时实验教学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重点列举了有关实验教学中三个方面的实践尝试(一)重视学生实验课堂,创造课外实验的氛围;(二)改进实验教学的模式,尝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三)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优化实验报告的内容。事实证明,以上的做法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关健词:实验课堂实验报告新尝试

初中化学新课标实施多年了,多少也“冲击”了一下身边的教学环境和教师的思想意识,或许因受传统教学的思想禁锢的太久太深,又或许是教师本身的一种惰性,始终不肯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或打破一些无用的做法,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我觉得这种情形在我们实验教学上表现较为突出。可能我们有的是理由,初三化学,一年的短时间,两本书的知识,全市统一的会考,这种“短时效应”的压力始终困扰着我们中的每一个教师,使我们还是在不断地“穿新鞋走老路”。下面就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及新的尝试:

一、重视学生实验课堂,创造课外实验的氛围:

初三学生刚迈进化学的大门,最能被化学实验所吸引,对实验所需的各种玻璃仪器、实验操作过程、特别是实验现象都感到很新鲜,不难想象,学生刚走进实验室的那种兴奋感,确实会给教师在控制实验课堂时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教师对每堂实验课严规定,细规范。比如我会把每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后固定座位编号,每堂实验课对各组进行严格的考查评分(设计一个评分表格),包括实验预习、实验

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仪器的摆放,台面清洁的整理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清楚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克服一种游戏的心理,让每个学生带有一定的压力去做实验,事实表明这样做大大增强了他们做实验的目的性,做起实验来安静而有序,实验课堂自然会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在保证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在课堂以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一些实验知识,比如我们会在学生进出的过道中设计一些仪器陈列橱,并附上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等;在实验室一角,摆放出初中阶段重点掌握的两套实验装臵: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臵(固+固,需加热型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臵(固+液,不加热型的)。对一些特殊有颜色或沉淀的物质(学生易混淆的),用大试管盛好摆放出来,贴上标签等等,让学生的知识在“熏陶”得到巩固,结果显示这些方法是对那些后进生有特效作用,不但让他们较“被动”地获取了这方面知识,至少让他们延续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另外一个尝试就是,在进行化学实验总复习时,在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去重温一些重要的基本操作及实验,例如有关酸碱盐中物质鉴别、推断、物质分离等一些实验,因多是些试管实验,操作简便,安全性大,可放开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去理解,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如此这般让学生长期“淋浴”在化学实验的气氛中,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动手能力,自然会得到大幅提高。

二、改进实验教学的模式,尝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

新课标下的初三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增加了不少,对实验的要求、层次也逐渐升高,但为了赶进度,相信大多数老师在对待演示实验上还是停留在以前那种“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模式上,这样机械操作,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臵,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而且学生亲自参与的程度明显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怪不

得这几年的中考实验题,得分率往往是全卷最低的,实在不尽人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1)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启发式实验。舍得在有限课堂时间中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参与时间,给学生以启发,甚至可让学生当主角,放手让学生积极思维,把潜意识状态的好奇心转为自觉求知的创新意识。比如我会让在分组实验中懒得动手的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这样的学生,一般具有较低的实验技能,怯场,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学生哈哈大笑-----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会使台下观察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比教师再三强调有效得多,同时,这善意的哈哈一笑,对台上演示的同学又是一种鞭策,此时再经教师的正确引导,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也有人提出异议,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尤其是稍难一点的实验,特别浪费时间,其实在这所谓的“浪费”掉时间中,学生获得快感,实验技能得到提高,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在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开发,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2)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有一些实验现象观察不明显的实验要“下放”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学生积极性高,不但能提供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使实验现象观察明显,而且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讨论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CO2时,由于主要是要观察比较试管反应中产生气泡(CO2)的速度,现象很难观察,所以我会先拉学生到实验室分组进行实验,提供三种固体药品:碳酸钙粉未、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未,两种稀酸:稀盐酸、稀硫酸,分别让它们两两发生反应,让学生细细观察其反应速度和现象,并记录下来,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最佳药品组合。像这样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虽然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学生通过自己进行实验能更好的体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分析能力,也是值得的,而且我发现在总复习的时采取这种方法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3)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材料、步骤是设计好的,现象和结论大部分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力和手脚束缚的死死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我会将课本中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下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催化剂这个概念后,我将这个实验改为“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起催化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分析结果——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提高。

三、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优化实验报告的内容。

作为学生分组实验一般是在授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老师会让学生按照指定的步骤、要求进行实验,目的似乎很简单,就是让学生机械性模仿做一次实验而已。由于实验现象和结论学生都已知,所以很多老师认为写实验报告不必要,显得有点多余。其实不然,这样的做法只会导致后果就是: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轻视或游戏的实验心理,做实验时,不会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更不会说随时记录现象了,遇到“异常”现象时,不会本着实事求是态度去查寻异常的原因,而是以先入为主的知识经验或机械地以书中给出的结论为依据来处理,有的甚至采取放弃的方式。由于不习惯写实验报告,有些同学甚至连写实验报告的起码格式也不会,导致学生考试出现如下错误:实验步骤书写不规范,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实验结论下得不到位,有的甚至把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颠倒过来写等等。可见,书写实验报告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实验报告的内容,化学实验册中多是“填充式“的,这种实验报告,学生只要像做广播体操那样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实验,就能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而不必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