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面,由于学生直接面对三种社会生活环境,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矛盾
冲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理异常和心理 疾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生活。其主要表现在人格 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
日本心理学家成田胜郎等人归纳了14种心理障碍 的表现:
悒郁性;无力性;过敏性;强迫性;自我否定性;内向封闭
是不会学习、不能不断更新知识的人;
1983年,美国《国家在危机当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目
标就在于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1987年,日本《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方略》,“完善终生 学习体系”;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21世纪的教育哲学中需要 包括“学会怎样学习”。认为学习将成为一个终生的过程,学 校再也不是一个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
社会背景:人类发展模式的反思,提出
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 人文精神的培育问题在教育领域受到重 视。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
第一,培养科学精神; 第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律、法规的行为。根据其危害性可分为普通的违法行
为和犯罪行为。
当前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或称校内暴力)
针对教师的暴力事件;
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
毁坏学校设备的事件

校园暴力事件日趋严重的原因,除青春期本身有暴力倾向外,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影响及其他社会 问题是主要原因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
犯罪比例最高。
(四) 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毒品
网络违法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 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
1.社会规范失控 2.文化的商品化
3.城市化的影响
4.价值观多元化
5.人口流动问题
(二)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
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
养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具有组织性、计
划性和系统性。但学校生活并非学他们的惟一
生活世界,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以及社会
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影 响。它们与学校生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四)恐怖:学生因强烈的负面刺激或长期不当影 响,极度讨厌学校生活,怕课堂、怕教师、怕校园 , 拒绝上学。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
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有不诚实、逃学、违纪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
的时间自主发展;
充分给予每个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的激发
首先,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
的关系;
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
第三,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辩证关
系;
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
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 人文精神的培育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2.个别教师素质差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家庭生活中“四过现象”
过高期望
过多照顾
过分爱护
过度保护
家庭中出现“教育真空现象”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心理学解释
“心理缺陷说”
“挫折--侵犯说”
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的失范行为
情感型失范行为:
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地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
传统型失范行为:
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
第二节 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一、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态度
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 学校生活的差异
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属于间接的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多元性,
以及活动形式方面的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
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严肃、抽象与理性。
(四)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各有自己的价值、规范、期待、行为方式,三 者之间存在如何协调与适应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学生 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常与学校生活中所经历 的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对立,这使得学生的成 长与自我发展面对各种适应的困难。 两种倾向:两种适应类型:适应良好与不良的 适应。
(一)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多地偏于“感性与感情”、
“自由与放松”、“个体性与特殊性”。 学校生活则突出了“理性与理智”、“强制与 限制”、“社会性与一致性”等。 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最大差别是强制性。
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 二是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三是把学习 与游戏及娱乐活动截然区分;四是学生不断地受到教 师和学校的评价。
三、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
一、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态度
(一)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年龄和年级水平: 性别差异: 家庭背景: 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成绩:
Biblioteka Baidu
(二)学校特征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学校开放性 学校规模 学校的社会声誉
二、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一)重要他人的概念:
性;黏着性;意志薄弱性;盲目性;不安定性;情绪易变性;自 我表现性;爆发性;浮躁性。
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一)攻击 :违反课堂规则、破坏公共秩序、顶撞 老师、打架骂人、破坏公物及向家人出气;
(二)退缩 :胆怯、冷漠、封闭等;
(三)焦虑:特殊的恐惧或忧虑,常见的有考试焦 虑、人际关系焦虑等。厌学、逃学多与此有关;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第三节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第四节 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 富人性的学校
第一节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 行为失范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行为失范的各种表现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三)学习压力的影响
“恐学症”
人格障碍。
心理疾患:适应环境不良,人际关系不好,常有不安全感;情绪轻度抑郁;
(四)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
环境因素:分流教育制度和家庭;
个体身心素质因素。
第三节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二、生活经验
三、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具体人物
(二)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学生日常交往过程
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三)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因受到学生的特别
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三、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
(一)学习压力的含义 (二)学习压力的现状
当前中小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 同时明显体验着其他压力的威胁:纪律、批评、同学欺负、没有朋友等。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应“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二、生活经验
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
时代
“双基”: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被迫的地位
学校教育对学生日常经验的轻视
三、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知识以惊人速度向前跃进”,“科学发现与
大规模地应用这种发现之间的时间间距也正在逐渐缩短”,终 生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文盲不再是没有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人,而
第四节
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 育丰富人性的学校
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的激发 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
学校需要在以下方面变革:
第一,要让学生从受管制的生活转向自主的、
创造性的生活;
为培育学生丰富的人性,必须给予学生充分
(二)学生的同辈群体生活与学校 生活的差异
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
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而较自发形 成的群体;主要指学生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生活的显著特点是:“民主平等”、 “互助合作”、“自由表达”。
学校生活的特点是“权威与不平等”、“互相
竞争”、“有限表达”。
工业生产需要决定了学校传授知识的内容:斯宾塞
对“效率”崇拜决定了学校教育要以简约、规范的形
式传授知识:教科书
对把学校教育简约为职业技术养成所的观念的反思:
《学会生存》:培养完人 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包
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 观念和态度)
(二)社会学的解释
“结构模式”: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
“差异交往说” “控制缺乏说 失范说” “手段目标说 亚文化群理论”
“过程模式”: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
“标签论”
从发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失范行为
目的型失范行为:
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