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及“辅 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为基础而提 出来的,强调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将 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 最后撤出支架,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
◦ 支架式教学与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法不同, 他强调逐渐减少教师的指导,将监控学习 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
◦ (1)学习者Baidu Nhomakorabea心的心理学原则:认知与元认知因 素。
这些原则包括:学习过程的性质、学习过程的目标、 知识建构、策略性思维、对思维的反思、学习情境、 动机和情绪影响学习、学习的内部动机、动机对努 力的影响、发展对学习的影响、社会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中的个别差异、学习与多样性、标准与评估共 14种原则。
主要理论
社会建构 主义理论
文化内化与 活动理论
情境性认知 与学习理论
内化理论
活动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和分
布认知理论 认知学徒制
抛锚式教学
• (一)内化理论:
学习作为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
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各种活动和交 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所谓内化,就是把存在于社会中的 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有意识地指引自己的各种心理 活动。 维果茨基说,一切文明的东西都是社会的东西。因此,行为 的文化发展来自于社会的发展。与此相应,符号最初也是社 会联系的手段、影响他人的手段,而后才成为影响自己的手 段;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高级心理机能,也是“社 会的东西的模塑品”。在文化发展中,任何机能最初都是作 为心理之间的范畴表现出来,而后才作为心理之内的范畴表 现出来。也就是说,高级心理机能最初是社会的、集体的、 合作的,而后才变成个体的、独立的。这种从外部的、心理 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是人的心理发展 的一般机制──内化机制。
• 情境认知和分布式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布朗等人首先提出并界定了情境认知的概念。认 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很大程度是他所应用的活动、背景 和文化的产物。
分布式认知:就是指认知分布于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 境、文化、社会和时间等介质之中。 分布式认知强调认知现象在认知主体和环境之间分布的本质。 分布式认知强调,人的认知不是分布在封闭的头脑之内的, 而是在人与其环境(包括物理、社会的要素)构成的整个系 统中完成的,人往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线索、文化工具(如 计算机)和与他人的互动来完成各种认知活动。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 理论
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一、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二、内在学习论 内在学习: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 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 是一种自觉、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模式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 何学习的“全人”。
有意义学习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学习的分类 有意义学习 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及个性发生重大变化的 学习,不仅增长知识,而且是与每个人各部分生活 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这种学习对学习者本身具有意义并存在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
(3)独立探索: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其探索的方向 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
•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搭脚手架
•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进入情境
• 让学生独立探索。
独立探索
•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协作学习
•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 效果评价 学习评价。
•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 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抛 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 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影响、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抛锚式教 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 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
• (二)活动理论:
学习通过对活动的参与来实现
在维果茨基的基础上,列昂节夫进一步强调活动在高级心理 机能内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提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 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和实践,外部动作才能内化为内 部的心智动作。活动是心理机能内化的中介和桥梁,人的心 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 意识的发生、发展的基础。
• 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 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 同体(learning community) 的实践活动来 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
• 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建构的,社会文化互动更加重要,知识的建 构过程常常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 来完成。
这些原则主要是学习者内部的、可控的心理因素, 而不是习惯的或生理因素的。但是,这些原则也承 认外部环境或情境因素与这些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些原则的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考察现实学习情境中 的学习者,因而,对于这些原则不能孤立地看待, 而应当把它们看成是有机的一系列原则。
(2)辩证的建构主义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 活动论,其核心主旨是:知识是在主、客 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主、 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源 泉。
类型
互动式 非互动式
教师示范 出声思维 提出问题 改变教材 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
(1)预热:是教学的开始阶段,将学生引入一定的 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获得的工具。
(2)探索:首先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进 行探索尝试。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诱导,可以做演 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以反 馈等。但要逐渐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 让位于学生自己的探索。
• 认知学徒制(CognitiveApprenticeship)
• 认知学徒制:就是指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 下参与某种真实性的活动,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
• 认知学徒制克服了传统学徒制中专家思维不可视和学校教 育中知识的教学脱离其动用情境的缺点,从而将学徒制的 优点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将学习者浸润在专家实践的真实 环境中,以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问题解决和处理复杂任 务的能力。
按学 习类 型分
按学 习方 式分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教师
学习的促进者
“学习促进者”的作用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 习环境,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使他们知道如何 学习。
特定的心理氛围
1、真诚一致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