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感器及其医学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图像传感器中CCD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随着半导体与光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固态图像传感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得以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固态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固态图像传感器的分类;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固态图像传感器中CCD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尺寸自动检测、文字和图像识别和射线成像检测三方面的应用。
关键字:固态图像传感器;CCD传感器;尺寸自动检测;文字和图像识别;射线成像检测。
一固态图像传感器简介
1,固态图像传感器工作原理
固态图像传感器是指在同一块半导体衬底上,生成若干个光敏单元与移位寄存器构成一体的集成光电器件,按空间分布的光强信息转换成按时序串行输出的电信号。是一种高度集成化、功能化的光电器件。其工作原理图见下图一:
图一固态图像传感器工作原理图
2,固态图像传感器优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耐冲击,寿命长;扫描线性,畸变小,重复性好,适用于尺寸测量、定位和图像传感等方面;光谱响应范围较广,从近紫外到近红外;空间分辨率高,像元间距的几何位置精确,可以获得很高的定位与测量精度;与微机接口容易实现;能实现信息的读取转换和视觉功能的扩展,能给出直观,真实,多层次,多内容的可视图像信息。以上种种优点,使得固态图像传感器成为获取视觉信息的一种基础器材,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CCD传感器
根据所用的敏感器件不同,固态图像传感器可分为CCD传感器、CID传感器、SSPD传感器、CCPD传感器等。其中,CCD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1,CCD传感器基本构造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即电荷耦合器件,一个完整的CCD器件由光敏单元﹑转移栅﹑移位寄存器及一些辅助输入﹑输出电路组成。CCD是一种新型的MOS型半导体器件,如图二所示为64位CCD结构,每个光敏元(像素)对应3个相邻的转移栅电极1、2、3,所有电极彼此间离得足够近,以保证硅表面的耗尽区和电荷的势阱耦合及电荷转移。
图二 CCD芯片的构造
2,CCD的基本原理:
在一系列MOS电容器金属电极上,加以适当的脉冲电压,排斥掉半导体村底内的多数载流子,形成“势阱”的运动,进而达到信号电荷(少数载流子)的转移。由此可知,CCD的基本原理与MOS电容器的物理机理密切相关。因此,首先分析MOS电容器的原理。如下图三所示:
图三 MOS电容器原理结构图
表面势V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如图2-3所示的情况下,若所加U 不超过某限定值时,则表面势为
式中 q ——电子电荷; A N ——单位面积受阻浓度;
d X ——耗尽层厚度; s ε——的介电常数;
0ε——真空介电常数。
3,线阵CCD 和面阵CCD :
CCD 图像传感器按其像素的空间排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线阵CCD ,主要用于一维尺寸的自动检测,如测量精确的位移量、空间尺寸等,也可以由线阵CCD 通过附加的机械扫描,得到二维图像,用以实现字符、图像的识别。二是面阵CCD ,主要用于实时摄像,如生产线上工件的装配控制、可视电话以及空间。
最简单的线性固态图像传感器是单通道式的,如图四所示是其结构示意图。它包括感光区和传输区两部分:感光区是由一列光敏单元组成;传输区是由转移栅及一列移寄位存器组成。光照产生的信号电荷存储于感光区的势阱中,接通转移栅,信号电荷流入传输区。传输区是遮光的,以防止因光生噪声电荷的干扰而导致图像模糊。
图四 单通道线型图像传感器的结构
为了减少信号电荷在转移过程中的损失,转移的次数应尽量少,因此,通常采用双通道式固态图像传感器。双通道式固态图像传感器如图五所示,有两个移位寄存器平行地配置在感光区两测。当光生信号电荷积累后,时钟脉冲接通转移
栅。信号电荷就转移到移位寄存器。奇数光敏单元中的电荷转移到A寄存器,偶数单元转移到B寄存器。这样每个电荷包的传输次数减少了一半,降低了器件的传输损失,也缩短了器件尺寸。
图五双通道线型图像传感器的结构
按一定的方式将一维线型光敏单元及移位寄存器排列成二维阵列,即可以构成面型CCD图像传感器。按传输方式的不同,面阵CCD图像传感器常用的两种传输结构为行间传输结构和场传输结构。如图六所示为行间传输面阵CCD 结构图。它是由光敏单元阵列构成的光敏面、垂直移位寄存器、转移栅和水平移位寄存器组成。光敏单元与垂直寄存单元相隔排列,即一列感光元件,一列不透光的存储元件,一一对应,两者之间由转移栅控制,下部是一个水平读出移位寄存器。
图六水平移位寄存器
三,CCD传感器的应用
1.尺寸自动检测
对于尺寸为较小的物体目标(2-30mm),可以采用平行光成像法,不难看出,此种测试方法的精度取决于平行光的准直程度和CCD像元尺寸的大小。当然,平行光源要作得十分理想是有一定困难的,且随准直度的提高成本增加,光源的体积也要加大。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通过计算机处理,对测量值进行修正,以使测量结果更接近于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光源的苛求。
2.文字和图像识别:
利用线阵CCD的自扫描特性,可以实现文字和图像识别,从而组成一个功能很强的扫描/识别系统。
3.射线成像检测
图示出了X射线成像检测系统。射线经过构件后直接由射线-可见光转换屏转换,而后由CCD相机获取转换后的图像,经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后,转换为数字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从而完成构件缺陷的射线实时检测。
参考文献
[1] 张毅刚、彭喜源、曲春波编著。摄像器件发展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 胡新宇,赵勇.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9-88
[3] 曹克登.CCD原理与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9-25
[4] CCD基础知识百度文库提供设计资料
[5] 王明连深入CCD传感光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孔凡才.自动控制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94-199
[7] 曹克.CCD原理与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