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相关概念 (1)
(一)实际利率法 (1)
(二)摊余成本 (1)
(三)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 (2)
二、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对有关资产(或负债)后续计量的一般步骤 (2)
三、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计量示例 (3)
(一)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3)
(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7)
(三)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 (9)
(四)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 (12)
(五)融资租赁业务 (14)
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前言:本示例旨在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因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明确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的概念以及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故本示例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会计处理案例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相关内容,扩展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会计处理。
一、相关概念
(一)实际利率法
根据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二)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
的减值损失。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三)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
若将摊余成本的概念从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扩展到其他资产(或负债)的计量过程,那么上述计算公式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分期付款购买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及融资租赁等业务的核算。计算公司分别如下:
1、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
(1)“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初始确认金额-已支付的本金+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累计分摊额;
(2)分期付款信用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折现率;
(3)“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账户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即“长期应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
2、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
(1)“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的本金+未实现融资收益的累计分摊额;
(2)分期付款信用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额=“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折现率;
(3)“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收款”账户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即“长期应收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
3、融资租赁业务
承租人“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相同;出租人“长期应收款”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相同。
二、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对有关资产(或负债)后续计量的一般步骤
(一)金融资产(或负债)
1、计算出实际利率,即:某项金融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2、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以表格形式列示。
3、根据上述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相应会计处理,详见后述各示例。
(二)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融资租赁业务等其他业务均可参考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处理方法。
三、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计量示例
(一)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案例1: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1、计算实际利率R:
59×(1+R)-1 + 59×(1+R)-2 + 59×(1+R)-3+59×(1+R)-4+(59+1250)×(1+R)-5=1 000万元,由此得出R=10%
2、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数字四舍五入取整
**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数
3、根据上述数据,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具体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100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3)20×l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
贷:投资收益10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4)20×2年12月31曰,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
贷:投资收益109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4
贷:投资收益11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