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按时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从而引发了大家对诚信的深思。
本文从探寻违约原因着手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重塑社会风气。
【关键词】助学贷款;违约;对策;诚信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一项旨在解决普通高校家庭困难本专科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的助学政策,它属于信用贷款无需经济担保。
自1999年实施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项政策也成为解决教育公平、社会公正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然而,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十多年以来,屡屡面临举步维艰的状况,节节攀升的违约率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壁垒。
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贷款毕业生违约,这不仅破坏了贷款学生的个人诚信,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声誉与发展,影响社会良好风气的塑造,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
基于此,笔者综合对毕业生、高校、银行的调查,探寻大学毕业生贷款违约的一些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助力国家助学贷款政
策发展。
一、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原因分析
1.我省助学贷款还款程序繁琐,部分学生有还款意愿但缺乏还款能力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在我省高校实行新机制:主要通过支付宝进行网上还款,支付宝必须为贷款时系统自动生成的账户,且需提前申请还款。
如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办理手续即视为违约。
因毕业后大部分人都忙于工作,故疏忽时有发生,因而违约率提高。
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可以拿到足够还贷的高工资,可实际上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初次就业收入低,除支付生活必须外所剩无几很难还贷。
现行体制内银行要求贷款学生毕业后六年内还清贷款,但是贷后六年正是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结婚、买房和育儿的时期,背负这样大的压力在面对大学期间的贷款显然束手无策,故而违约实属无奈之举。
2.我国高校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学生缺失诚信意识
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大都已成年,因而校方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及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并没有完全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
因此大学里只是将诚信教育在一定时期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宣传来影响学生,但实际上远不能达到必要的效果,诚信教育只是流于形式。
贷后有些学校缺乏对申请贷款学生的有力引导,使得想还钱的学生不能按时还款。
高
校失去了连接学生和银行的媒介作用,造成毕业生与银行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于是学生的诚信意识便不能真正的建立起来,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因而贷款违约率连年攀升也显得有些“顺理成章”了。
3.较高的追讨成本制约了银行追讨机制的启动,增加学生违约的侥幸心理
现行银行贷款机制体制下,学生单笔贷款额上限为6000元,大部分学生贷款笔数为1~2笔,因而追讨单个学生贷款数额的收益与银行的其他高回报率的商业业务相比着实很低。
如若追讨这小笔额的贷款,银行势必得建立相应追讨机制,对于银行来说成本远超其收益,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不会启动追讨机制。
所以这就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不去还贷,尤其是对于那些从申请助学贷款伊始就抱着占国家便宜,留虚假信息企图欠贷的学生来说更是滋长了他们的违约心理,从而恶意欠款,使违约率增加。
4.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国家缺少对违约学生相应的惩罚规定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
这就导致银行和借款学生间信息不对称,贷前银行无法了解学生真实情况,贷后无从知晓还贷意愿。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存在较大的借款人违约隐患,贷后即使违约也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来制约学生还款,其症结就在于社会还没有建
立有效的信用约束制度。
同时,国家出于对公民的保护对违约学生采取仁慈政策,并没有制定严厉的制度来制约违约者。
缺少了国家公权力的约束机制以及完善的社会体系的制约,使本就有恶意欠款意向的贷款者更加“有恃无恐”。
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对策研究
诚信,是人们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诚”是指诚实、真诚;“信”指信任、信用。
对个人而言,没有诚信就无以立身;对社会而言,没有诚信就无以进步。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面对当前助学贷款大学生违约率高的现象我们必须得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1.设计人性化的还款模式,提高毕业生还款能力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现存情况并借鉴国外的还款模式,设计适合我国贷款学生使用的人性化还款模式,使之尽量与贷款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收入状况相符。
可采用以下方式:第一,还款时间上,在原来毕业后6年还贷的基础上灵活加上展期,展期的长短由贷款者自行申请,且展期越长利率越高以便制约贷款者滥用这项权利。
第二,将贷款者的工资账户委托银行相关联,由银行进行一定比例的划扣,还款比例与收入大小成正相关,降低贷款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压力,减少
还款手续上的麻烦,并保障贷款稳定回收。
第三,在养老保险中划扣。
第四,把拖欠的助学贷款业务拍卖或者委托给专门的贷款回收公司。
2.积极推行生源地贷款业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和各县(区)教育局代办的国家开发银行两家承办。
鉴于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动性大,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当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第一,在贷款前便可准确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排除假贫困学生申请贷款的干扰,节约国家资源,提高资助效率。
第二,生源地贷款的共同贷款人为相对稳定的学生家长,并要求贷款人的邻居和亲友联名为贷款人提供信用担保,由于学生一般不愿拖累为其提供担保的父母或亲属,从而降低了欠款的风险,使按时还贷有保障;第三,助学贷款方式灵活,可采用信用、保证、质押等多种方式,而且在还款方式上也相对灵活。
3.高校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是一个道德的概念,社会人往往通过教育、思考等途径产生一种迎合标准的意识,在这个将外在标准内化的过程中,其本质依然是外在的标准在起作用。
学校应该建立包括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诚信与不诚信行为记录等内容的
信用档案,来约束学生形成诚信意识。
让学生在实践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诚实守信的观念和意识。
同时,学校作为育人圣地,有义务也有责任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建议高校将诚信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入学、毕业教育之中,例如高校可以开展“诚信大讲堂”,通过先进事例现身说法,树立典型来影响学生的思想;亦可将国学教育纳入到学生的基础必修课范围之内,用古代先贤哲人的伟大品行来影响学生的思维,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锻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诚信意识,深刻理解良好的社会信誉并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时刻警醒自己,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追求,珍惜自己的信誉,认真履行还贷义务。
4.降低银行的追讨成本
在我国的助学贷款程序中,高校是重要的第三方。
尽管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取消了高校在贷款学生违约后还款义务,但仍然要求高校负责组织本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贷款申请,并向经办银行提出本校借款学生名单和学生申请贷款的有关材料,审查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并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如若高校能充分履行其职责,便可大大降低银行的追讨成本。
利用金融机构联网体系也可降低追讨成本。
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金融机构联网体系,但目前该体系
更多的是用于金融机构业务的拓展。
假使助学贷款的追偿能够合理地利用这一体系,则必将会有效降低银行的追讨成本。
5.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并加大对违约学生的惩处力度
我国从2006年开始便已正式运行个人征信系统,但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仍然不够完善。
建立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是健全助学贷款还款约束机制的一项有效措施。
将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纳入到个人征信系统中,可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利用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收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学生的有关信息;第二,公安部门以居民身份证的使用为便利条件协助银行查找违约学生相关信息;第三,银行应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个人信用档案,运用电子化管理,实现学校、银行间联网;第四,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时,应先查验银行、教育系统发布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
通过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对不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银行应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并将其违约行为计入个人征信系统中,列入金融系统的黑名单,使其违约行为与日后的买房购车等信贷业务相挂钩,从而督促有还贷能力的学生主动还贷或被迫还贷。
而对于一些因更换工作单位或联系方式却不主动与银行联系的学生,个人征信系统发挥其定位功能,帮助追踪贷款人信息,以此来降低违约率。
此外,国家不能一味为维护贷款当事人
的利益而纵容违约行为。
应对违约学生实施处罚措施,如杜绝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约学生,对企业单位也出台相应限制措施,同时亦可限制其养老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的完善来使其不得不还贷从而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的行为方式,也正因此才保障中华名族屹立于世界。
新时期,社会进程的加剧与短时利益的诱惑使得这个古老民族的诚信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量,于是出现了诚信滑坡。
但我们深知“人无信则不立”,何况是一个国家呢?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与未来,故而必须建立良好的诚信观念。
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的现象进行深入的原因剖析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来解决规避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诚信度,塑造诚信的社会风气,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卢铁城.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08)
[2]郑国军.助学贷款诚信缺失问题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3]蔡玉平,井辉,何琳.我国助学贷款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4]马新河.国家助学贷款:何时牵上你的手[N].中国教育报.2001-10-16
作者简介:王冰,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