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地 图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1355a9646f1aff00bfd51e03.png)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特征、通视等。
基础全面梳理一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绝对高度):01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02 1_500米,乙点海拔为03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041_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101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02相等。
(2)“同图等距”——03等高距一致。
(3)“密陡疏缓”——04陡;反之越05缓。
(4)“凸低为脊”——06低值凸出为山脊。
(5)“凸高为谷”——07高值凸出为山谷。
(6)“重叠为崖”——08陡崖。
3.地形部位序号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 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09内高10外低(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B 山谷等高线向11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C 山脊等高线向12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D 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13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 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4.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14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15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16密集,地势陡峭续表类型主要特征17山地海拔一般在18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19密集,地势起伏大。
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海拔一般在20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21较小,地势起伏和缓盆地22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判断自然地理特征:地形、23水文、24气候、植被等。
(2)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依据:工程选址、道路25选线、生产布局等。
三等深线与等潜水位线1.等深线:在地图上把01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
一般数值越大,表示深度越大。
2.等潜水位线:将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
潜水位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就是潜水02埋藏深度。
1.小王到黄土高原旅游时,发现该地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非常有规律。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0978f347a8956bec0975e382.png)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地图的比例尺 2.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上的图例
1.地图的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2)公式: 比例尺= 实际距离 线段式: 0 40千米
(3)表现形式 数字式:1:4 000 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千米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 的情况:
•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 (2)有指向标的地图 • (3)有经纬网的地图
一般地图
经纬网地图
指示标地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 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 庄。读图回答。
(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 由东南向西北转为由南向北 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 自西向东 _______________。 西南 (3)村庄A在村庄B的_____方向。 西北 (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____风。 盛行风 d b c a A B 北
B
A、
1
B、
2
1
C、
4
1
D、不变
8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绘 制同一地图,其结果是 B C A、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大
B、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大
C、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详细 D、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八 个 基 本 方 向
1.读图完成: (1)E处是陡崖地形,相 对高度不小于300 米。 (2)若甲地气温约15℃, 只考虑高度变化, 乙地气温约为 16.8 ℃。 (3)用符号“ ‖”画出兴 建水库的最佳坝址。 如果只修一个大坝, 并能得到尽可能 最大的库容,一般地说 坝高约为 200 米。 (4)若量得图中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cm,则两地的实际 距离为 12 km.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3.等高线地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3.等高线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a4e2ecb8312b3169a551a419.png)
(4)等值线的几条重要规律
①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相差1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大于或小于)
②一侧大于另一侧:就某条等值线而言,其一侧数值肯定大于另一侧
③局部小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00
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
100
200
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
2021/6/18浙江省缙云中学 周曰志
√ (1)山顶⑤的海拔可能是:
A.881米
B.955米
C. 1005米 D. 1055米
√ (2)A与B的相对高度为
A.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
√ (3)⑤和⑥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0米
B.455米
C. 500米
D. 555米
√ C. 200~300米 D. 〔300~500米12)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一个定值(等高距),特别说明的例外。
③ 一般不相交,不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④ 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
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⑤闭合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
10 2021/6/18浙江省缙云中学 周曰志
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
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
200
小于小的”原则。如右图中200<A<300、100<B<200。 100>P>0 300>Q>200
④弯曲-“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高值、低值
第2讲 地图 教学课件
![第2讲 地图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b5c795acfa1c7aa00cc4e.png)
2.地图上的方向
(1) 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
(2)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 N
向 北
(3) 经纬网定向法:
方
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W
正西 N 在实验区的___ 学 科技园区 校 东北 在学校的__ 正东 在学校的___ 农业实 验区
在 学 校 的 东 _ 南 _ 火车站
0 2千米
1:200000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1厘米
0 100米
1:10000
170
180
170
A
50
B
60
比 例 尺 的 计 算
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
东亚地图
北京地图
北京
图 A 图 B
0
1000km
0
100km
两图图幅相等, B 图的比例尺大, A 图的 地区范围大, B 的内容详细。
200米<A<400米 600米<B<800米
实战演习:
在下面甲乙两图中找出山谷的位置,若 山谷中都发育有河流,说说河流的流向。
结论: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坡度的定义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
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 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h
∠1 ∠2 ∠3
tg∠ = h D
D1 D 2
D3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分 层 设 色 地 形 图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分析
1、绘制方法 ①选择剖面线。 ②绘制水平底线,剖面线与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5794436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1.png)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 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 航空港 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
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返回导航
3.宏观地形地势的判读 (1)平原:海拔在___2_0_0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___丘__陵___: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 疏,坡度较和缓。 (3)___山__地___: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 集。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 分__密__集____,而内部明显___稀__疏___。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②等高 判断
线密集的河谷,流水侵蚀作用强烈;③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④ 水文
河流的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 特征
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③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
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农业生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
产布局 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
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
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3)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①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7c54c4c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b.png)
山东卷
以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的形成为背景,考察不同沟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湖南卷
以小海坨山半山腰云的形成为背景,考察地形对小区域气象要素的影响
辽宁卷
以华北某气象站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过程为背景,考察地形对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
湖北卷(6)
以芦林湖溢流坝的建设为背景,考察地形对区域工程建设的影响
命题趋势:一般以小区域等值线图作为命题载体,从真实生活情境切入,侧重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
D 海拔:300m 气温:?
D
C
C 海拔:100m 气温:30℃
T差=0.6℃×(H相/100m)
TD=30℃-0.6℃×2=28.8℃
考点2:相对高度计算
2.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首先从图中读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
3、地貌部位判读方法
说出下图字母A—E各代表的地形部位类型,并且说明判断理由。
A 山峰: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B 山谷:弯曲且凸向海拔高处
C 山脊:弯曲且凸向海拔低处
D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E 鞍部:相邻山峰之间低处,相
邻山谷之间高处,马鞍形
3、地貌部位判读方法
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
山顶
山顶
山顶
300
相 = 高 − 低 。
<
>
m
/>
<
m
②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
,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如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
300米<HA<400米
0米<HB<100米
200米<H相<400米
交叉相减
第2讲 地图
![第2讲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32c188d66f1aff00bed51ee5.png)
例2 暑假中,北京的小华想开私家车到山东泰山旅游,他 要准备 ( C ) A.中国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中国交通图 D.世界政区图 [解析]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 中国政区图只能找到某个地方,不能确定行驶路线;中 国地形图只能确定地势高低走向和地形的分布;世界政 区图表示的范围太大。 白几 方又
A.① C.③
B.② D.④ 白几 方又
[解析] 本题考查在地形图上判断地形。从图中 看,甲村的海拔是 100 米以下,乙村的海拔是 600 米以 下。要能同时看到两个村子,必须符合中间没有障碍 物。在①点是看不到乙村的,因为①和乙村之间隔了 地势高的山脉。同样道理,在③和④处也不能看到甲 村。只有②地符合条件。
白几 方又
阅读并记忆
常见图例
白几 方又
景观图
白几 方又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及其等高线的表示
白几 方又
考点 2
等高线地形图
白几 方又
地形图面面观
白几 方又
即 学 即 练
甲、乙两地海拔及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米?
1500米
500米
第2 讲
地图
白几 方又
考纲要求
懂得在地图上识别常见图例、辨别方向、量算距 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懂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峰、山脊、山谷, 判断地势的高低变化。 懂得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的分布及流向。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 信息。 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 示意图。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 实例。
大象馆在熊猫馆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376e2c4028915f804dc2f9.png)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5496630c964bcf84b9d57bea.png)
(2)断崖底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B、50m A、51m C、151m D、150m 50m<H底≤100m A (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断崖的相对高度( ) A、150m B、250m C、251m D、149m 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 d ≤H<(n+1) d 150m≤ H顶-H底<250m A
200 240 200 260 200 280
A
高 差
B
tanα=
C
高差 水平实地距离 高
=
D
α
水平实际距离
差
×比例尺
图上距离
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 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6—7题。
6.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 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 的排序是( A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7.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 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B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1)推算等高线的值:
400 200
300
400
(1)推算等高线的值: 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A:100米<HA<150米; B:0米<HB<50米。
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海拔: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小试牛刀】 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题 ①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第一章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
![第一章 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f520ac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1.png)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 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3.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两地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 相= H 高-H 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 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 为等高距,H 大为重 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 n=4,Δd =100 m,H 大=400 m,H 小=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含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 同图等距
(等高距)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重合为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 疏缓密陡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图1
返回导航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图2
1.“雪如意”大跳台与停止区的最大高差约为( )
A.96 m
B.136 m
C.236 m
D.336 m
2.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选址在山坡间的凹地中,主要考虑( )
A.减小风力
B.赛场排水
C.增大高差
高考总复习第1轮 地理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4cec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9.png)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单选题1.(2023春·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一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校校考期末)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⑤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M线B.Q线C.P线D.N线【答案】D【详解】M、N、P基本沿等高线修建,地势起伏小,N线路最短,最合适,M和P线虽然沿等高线修建,但是距离太远,修建成本也高,AC错误,D正确;Q线路经过较多等高线,地势起伏大,修筑成本和难度增大,B错误。
故选D。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
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
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图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完成题目。
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四幅图中的()A.B.C.D.【答案】D【详解】根据图中剖面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端点海拔为2200m,b端点海拔在2200-2300m。
A图中a端点海拔小于2200m,C图中b端点海拔在2200m以下,AC错误。
在接近a端点的2300m-2400m等高线之间有一闭合等高线,由于其内侧有湖泊,所以可以判断该处为低地,该低地海拔在2200-2300m,山顶的海拔高度应在2500-2600m 之间,B图湖泊海拔在2400m附近,不符合题意,B错误,D正确。
故选D。
(2023春·河南驻马店·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处与其西侧的河谷盆地之间存在明显的山谷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山谷风的角度判断,甲地白天风向最可能为:()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北风D.偏南风4.图中甲、乙两地的高差可能为()A.300米B.400米C.500米D.600米5.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处山坡正好朝向正南,适合设立疗养院B.乙处没有等高线经过,应该为平原地形C.图中湖泊的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D.图中陡崖位于河流峡谷的西北侧【答案】3.B 4.B 5.C【解析】3.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山谷风以及风向的判读。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cce0d00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8.png)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 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 中n=4,Δd=100 m,H大=400 m,H小=100 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 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1)陡崖的相对高度(H)
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
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H<400 m。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
(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 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 则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 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 则d>a,即“大于大的”。
度的取值范围为300 m≤H<500 m。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 的取值范围为400 m≤H顶<500 m。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 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 m。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 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 -1)Δd m<H<(n+1)Δd m。
【考点精析】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8类基础图像专项突破❶)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断方法具有一致性。一是根据等 高线数值特征判断海拔高低、计算相对高度等;二是根据等高线的形 状和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如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 崖、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三是结合地形类型综合分析其 应用。
第02讲 等高线地形图(讲义)(解析版)
![第02讲 等高线地形图(讲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b3e0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c.png)
第02讲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知识点1 等高线地形图(基础)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补充:事实上,海平面是不平的,我国取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根据该高程起算面建立起来的高程系统,被称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等高线: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闭合曲线。
等高线——与海平面平行的平面切过地表与地面交线的投影。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距离。
等高线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0 m等高线常代表海岸线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闭合曲线不相交、线重必崖、密陡疏缓、示坡线指向海拔低的方向、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知识点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基础)(1)五大基本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山顶:等高线现闭合;中间高四周低;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山脊:凸低为脊;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可以推测山脉的大致走向。
山谷:凸高为谷;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谷为汇水区,河流发育,且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线重必崖”。
盆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较脆弱,易于开挖【答案】C【详解】该部位在鞍部,地势较低,A错误;该部位不是山谷,B错误;该部位为鞍部,从等高线可以看出两个方向的等高线向中间凸出,表示中间海拔低,C正确;图中没有体现岩层的构成情况,无法判断是否脆弱,D错误。
故选C。
【点睛】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高考地理】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5fc70a4769dc5022abea0031.png)
A.西北 B. 东南C. 东北D. 西南
()
【答案】 1. A 2. B 【解析】 第1题,图中等高线弯曲表示山谷或山脊。根据材料“M、N两条虚线中,有 一条代表向西流的河流”,说明东边地势较高,等高线数值由东向西减小。再根据“等 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可判断M为山谷、N为山脊。 M虚线为山谷线或集水线,可能发育河流,因为土壤较厚,水分较多,所以植被茂密。N虚 线为山脊线,地形突出,容易受风力侵蚀,植被稀疏。第2题,旗形树冠的形成主要受风向 的影响,迎风面的枝条芽体受强风袭击而损坏或过度蒸发而死亡,因此迎风面不长枝条。 山西省靠近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强劲,因此西北迎风一侧树冠光秃,东南背风一侧树冠 茂盛。
区
选
址
经典例题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 表向西流的河流。据此回答1~2题。
1. 下列关于M、N两条虚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表示河流,植被茂密 B. M表示山脊,植被茂密
C. N表示河流,植被茂密 D. N表示山谷,植被稀疏
2. N线部分林木为旗形树冠,推测其较为茂盛一侧的方向是
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
”盆地
或洼地处。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的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
区域。
6. 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它可
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
。
【答案】 1. 山峰/山地 盆地或洼地 鞍部 陡崖 2. 山脊 山谷 3. 陡 缓 4. 山谷 山脊 5. 峡谷 口袋形 闭合 6. 起伏
(4) 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进行判断。 (5) 等高线地形图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①选“点”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地图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c70d2e1dff00bed5b9f31dd8.png)
南 北
3.常见图例和注记
图例
含义 ____ 居民点 ____ 洲界 长城 运河
图例
含义
常年河、湖 ________
铁路 ________
图例
含义 水库
山峰 ______
时令河、湖 沼泽
关隘
沙漠 ______
二、地形图的判读
图 1-2-1
海平面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方法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题 5】图 1-2-5 中,B 点位于 C 点的( D )
图 1-2-5 A.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B.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方法点拨】极点俯视图中,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
【例题 6】(2011 年湖南邵阳)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
图 1-2-7 (1)图中村庄 A 大致在村庄 B 的________方向。 东北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 西北向东南 【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可将参照物(B 村庄)作为坐标中心,平移指向标,再进行位置判断。
考点 4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A.10℃
C.6 ℃
B.8℃
D.3℃
【方法点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考点 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的识别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 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弯曲变
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 1-2-9①中 CD 处,为山
脊。图②中 CD 处为山谷。
图 1-2-9
区域地理第二讲地图讲解
![区域地理第二讲地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66535dc5da50e2524d7f76.png)
拓展延伸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 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 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 闭合曲线外低 山峰 内高符号▲
课本P11 第1题
【特别提醒】 一般地,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 例尺大小是一样的,如大比例尺地图和经纬线没有变形 的经纬网图(如图甲),但如果在经纬线变形的图中,不 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如图乙),纬度越低,比例尺 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的缩放(P8)
3.方向
一般情况 ___上__北_下__南____,左西右东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 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 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 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 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和崖顶的最大海拔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 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1)d≤H<(n+1)d 陡崖崖顶的最大海拔<过崖顶最大等值线海拔高度+等高 距。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 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 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 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更高。具 体如下图所示:已知a<b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第2讲 地图
![第2讲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95e9f351804d2b160b4ec0d5.png)
第2讲地图【要点热点探究】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3.实地面积的计算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2.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3.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的判读①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图幅相同,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①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压线图中,图幅一定时,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②两幅气压差相等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5.经纬网图上,利用比例尺判读面积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4)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探究点一地图的三要素例1 (2011·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在一张地图上,60°N纬线上有两100000 cm即1:150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1)陡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 底,其公式为: (x-h)<H 底≤x (2)陡崖顶部的高度 H 顶,其公式为: y≤H 顶<(y+h) (3)陡崖的相对高度 H,其公式为: (n-1)h≤H<(n+1)h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 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 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 河流流出 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 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 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等因素。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要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特别说明的除外)。 (3)等高线闭合但不相交。 同一幅图上不一定闭合, 重合处成陡崖。 (4)等高线密集处,坡陡;稀疏处,坡缓。 (5)0 米等高线表示海岸线。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2.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可借助经纬线 (网 )、指向标加以判 读。 (1)经纬线(网 )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 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箭头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定向:既无经纬线 (网 ),也无指向标 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 向。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3. 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 点之间的区域高度, 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 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而与最低等高 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 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பைடு நூலகம்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2.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放(缩)条件 放(缩)后的比例尺 放大到 n 倍 原比例尺×n 放大 n 倍 原比例尺×(n+1) 1 1 缩小到 倍 原比例尺× n n 1 1 缩小 倍 原比例尺×(1- ) n n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3.图例和注记 (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等。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二、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 距离。 3.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4.判断坡度的陡缓 (1)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2)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热点考向一 比例尺的大小及应用 【例 1】 小明在一张长、宽分别为 108 厘米、79 厘米的纸上,绘一张长、宽分别为 250 千米、180 千米 地区的地图。 (1)要求四周边框各留 2 厘米,宜选用的比例尺是 ( ) A.1∶5 000 000 B.1/250 000 C.二万五千分之一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 千米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见附表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3.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 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 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 相反。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 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 相=H 甲-H 乙。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 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 异:T 差=0.6× H 相/100。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要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确定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 AB。 2. 确定垂直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 5、 10、15、20 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 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 MN,按水平比 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 大小,绘出纵坐标。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确定某剖面图所对应的剖面线的一般步骤 1 .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 (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 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2 .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 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 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点 1′~15′ 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从 1′点一直连到 15′点,即得 AB 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 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 从而做到准确平滑地过渡。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1)陆家园在学校的________方向。 (2)依据等高线的数据及分布特点判别,在 A、B 两处中,能够反映出山脊地形部位的为 ________,能 够反映出山谷地形部位的为________。 (3)读图可知,C 与 D 两点相比较,海拔较高的是 ________,但两点的相对高度不会超过____________。 答案:(1)东北 (2)B A (3)D 100 米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1)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 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 ( 缩小 ) 后图幅面积放大 ( 缩小 ) 到的倍 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1.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在甲图中,判别地物方向:张庄在河西村的 ________方向,在东山的________方向。 (2)在乙图中: ①比例尺用数字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3.点出剖面基线 AB 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 个交点向 MN 线上引垂线。如图所示,从 1 点~15 点 向 MN 线引垂线。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