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陌生化”是最基本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感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制约,增强艺术感受的
新奇性。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影响的概念。
文学性:雅各布逊认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通运用是构造原则和变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因此,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外在特征,而是“文学性”。
语义分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从文学语言入手,强调以分析语言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认为一部作品统一、连
贯,符合逻辑,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
语义分析其中包含两个理论要素,即语言分析和心理上
的分析。
语境:新批评学派理论奠基人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他把意义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称为“语境”,其语境理论一是强调词语意义在作品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游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二是认为词语意义的确定既受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又受具体使用时的环境的制约。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文论观点,艾略特主张的核心理论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抒情原则,倡导一种消除个性、力求科学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诗”
本身,“文学传统”才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和价值所在。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提出的文论观念,他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在艺术上失败了的作品,失败原因是在于情感与外界事物没有准确对应。
艾略特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
方法是寻找“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
他强调诗人应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使内在情感变成外部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让诗歌
成为诗人感情的简单宣泄。
集体无意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发展了个人无意识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他认为,在个体无意识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存在,就是集体无意识。
它是集体的、普遍的、非个
人的,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心理倾向或种族记忆。
荣格认为它是文学艺术活动的根源,艺术
家也受集体无意识的支配,文学艺术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原型:原型是理解荣格集体无意识的一个关键概念。
原型就是原始意向,是一种通过遗传形成的心理模式。
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而且深深地埋藏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荣格指出四种最基本的原型分别是:人格面具、阿尼玛或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
镜像阶段: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了着名的镜像阶段理论,主要阐释的是主体心理状况。
拉康提出,婴儿在出生的6个月之前只能被动接受外界信息,对外界的印象是零散的、混沌的,脑中
没有整体性和同一性,这个阶段是前镜像阶段。
6-18个月的时候会区别镜子中的镜像和自己的身
体,这是一种自我认证、自我确立的标记。
拉康称这个阶段为镜像阶段。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通俗的说就是那种中性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写作,他把这种写作看作是对资产阶级写作形式的有力反拨,其中隐
含的思想对结构主义的理论发展有重要的启发,但他的“零度写作”理论拒绝表现意义,特别是
剔除了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把文学推向了一种科学化的追求当中,因此存在一定的
不足。
现象学还原:胡塞尔在其著作中先后提出“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现象学还原首先是一种现象学的“不看”,反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拒斥形而上学的思辨,不使用未经检验的哲学认识。
其次它又是一种
现象学的“看”,主张在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
现象学还原一方面意味着对非本质性理念的排
斥,另一方面则表明向本质性理念的回归,从而使哲学研究能真正“回到事物本质”。
现象学
还原可分为三个层次: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彻底消除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将客体
还原为纯粹的先验意识的构造,结果只剩下“纯粹的先验意识”。
此在:“此在”是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概念。
他认为,哲学应当研究的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
领悟着人的存在即“此在”,此在最基本的状态就是在世,在世就是人处在“被抛弃的状态”,人生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个体体会到了自己真正的生存状态就是领悟到了真正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从感性个体的本真状态出发去考察艺术作品,才能把握艺术的真髓。
介入说: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介入说,充分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萨特认为,介入是写作的本质,也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它的目的在于揭露社会和人性的弊端。
政治上的介入
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介入,深层次的介入是一种无形的间接介入。
“介入”不是单纯的干预现实,而
是一种思想和价值上积极有效的渗透影响。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解释学美学,解释学的希腊词根“赫耳墨斯”是向人们传达神的旨意的希腊神使。
解释的前提是理解,因此解释学源于对古代经典的诠释。
施莱尔马赫使解释学从语文学和解经学脱离
出来,狄尔泰建立以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为核心的解释学,海德格尔推动解释学从方法论到存在论的
转向,伽达默尔正式创立现代解释学。
视域融合:这是伽达默尔提出来的解释学概念。
视域是不断形成、不断发展、不断扩展的,永远不会固定下来。
伽达默尔认为,作品是一个“准主体”,代表一种文本视域,读者是另一种读者视域,阅读
的过程就是两种视域的融合。
解释的循环:这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理解过程中“整体的理解来自于个别,而个别的理解只能来自于整体”的循环特征。
施莱尔马赫认为解释的循环能保证解释学成为一门避免错误的学问。
伽
达默尔认为解释的循环不是一种方法论的循环,而是描述了一种理解中的本体论事件。
期待视野:是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概念。
姚斯认为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作品的一种定向性期待,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以前的审美经验,二是接受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价
值观和审美观,三是接受者的生活经历。
文本的召唤结构:这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来的。
指的是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
“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
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
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流派,主要致力于大众文化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该学派的成长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步,
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的著作中。
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使艺术丧失了创造力,是资本主义社
会意识形态的同谋,具有欺骗性。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观念。
他认为,国家机器分为镇压性的国
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镇压性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法庭、监
狱等,依靠暴力手段维护国家的统治。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教育、宗教、
文化机构等,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塑造人的观念来维护国家统治。
症候阅读: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中提出的理论观念。
症候阅读要求读者放弃自己的标准深入作品中去阅读。
由于作者个人经历、政治立场、学术背景等形成看问题的视域的制约,所以他作品中只
能写出他看见的一部分问题,还有他看到却没表露出来的问题隐藏在作品的空白处,症候阅读则
是追寻所读作品的空白,让隐藏的问题凸现出来。
性的政治:是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凯特·米利特提出的理论观念。
米利特从多方面指出历史上男性和女性的关系一直是一种权利支配的关系,它构成了人类文化中最为根深蒂固的压迫关系,具有政治属性。
性的政治对男权制社会和文学中男性话语霸权进行批判,是女性主义批评中旗帜鲜明的反对父权
制文化的代表。
双性同体诗学:从起源上说,“双性同体”指人类未受压抑、未分割前的性别混沌状态,也是完整和完美的状态。
英国女性主义思想先驱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提出并使用“双性同体”的概
念。
伍尔夫认为现实中的女性作品具有很强的性别意识而损害到文学的美学风格,使读者无
法将注意力全完集中在作品本身,卓越的作家应该是两性融合的。
性别批评:性别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从本质论向建构论立场的转变,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科在《性史》中把“性行为”与“性”区分开来,认为前者只是性的技巧,而后者则是更多由文化所构建,由此
产生了被人们成为“中性”、“非性”或“无性”的“性别批评”。
性别批评认为男女差异是人
为造成的,其存在是不合理的,其研究目的在于消除男女差异。
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理论概念。
贝尔用后工业社会来描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中理论
知识占据重要作用,社会中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为人与人的关系,信息、时间处于更加重
要的地位。
拼贴、戏仿:在美国文学批评家杰姆逊看来,后现代文化在基本表现形式方面的特征是“拼贴”与“戏仿”。
所谓“戏仿”,就是作品对其他作品独特之处进行借用,以达到对原作嘲笑与颠覆的目的。
而
“拼贴”与“戏仿”一样,是一种特殊风格的模仿。
杰姆逊指出,“拼贴”与“戏仿”是后现
代“主体之死”与个性终结的标志。
东方学:是美国批评理论家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来的理论术语与理论观念。
东方学是以研究东方人为
目的的一门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它带有早起欧洲殖民主义政治色彩。
赛义德的东方学用来描述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之间的后殖民关系。
理论的旅行:这一观点是赛义德在《理论的旅行》中提出的,旨在说明理论有时可以“旅行”到另一个时代和场景中,而在这一“旅行”的过程中,它们往往会失去某些原有的力量和反叛性。
互文性:是法国女性主义思想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概念。
“互文”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本之间在叙事结构、情节化模式等方面的互相借鉴;二是指作为一种特殊话语形式的文本与其他话语系统在文化形成中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
文本间性批评:是新历史主义理论家结合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概念,并在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中展现出来的批评策略与方法。
它是在文本之间的共时性研究中探寻它们是如何互相影响、促
进文本的历时性变化的,以此尽可能找回文学文本最初创作和消费时的历时情况。
文化霸权:又称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概念。
葛兰西强调了文化霸权的这样一面:通过大众同意进行统治的方式。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方式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宣传,通
过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接受他们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来达到其统
治的目的。
文化霸权既是一个文化或政治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有时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有时是中性的。
特征有:它以大众群体数量的激增为基础,以生产方式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为技术支持,以刺激大众的审美、娱乐和消费
为目的,以感官刺激为主要方式,以生产的模式化和传播的密集化为手段,同时也有着意义、深
度和价值的消失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