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的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

——怕读文言文是当今文言文教学的大问题这次研修是有实际意义的,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实际教学中,手忙脚乱,头绪纷乱,效果低下,往往都是备课欠缺所致。通过《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们直观的了解了什么是“三备两磨”的课例研究,实现了专家理论讲解与实际研究的结合,我从中获益匪浅。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案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

2.如何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我认真观看了丁老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以及三次备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很好的实现了研究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们提供非常好的可供借鉴的案例。总结《记承天寺夜游》这一案例,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合作及充裕时间的学生自由读来解文意、悟心境,品情怀,使学生由对文本疑惑,到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再到弄清文意,最后让学生深入文章的中心,达到了课程目标对本节课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要求。丁老师的课有梯度,能用自由读、齐读、指名读,指导读等多样式的朗读来训练学生感知文本。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因素

1、学生怕读文言文。由于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异,一些词语用法的不同,古汉语常识等,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2、迁移能力差。有些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注解以及一些参考资料,可以做课内文言知识题,但如果一旦拿到课外文章便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迁移能力差。

3、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常常忽视诵读、积累等的训练,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当面对新的文章时,往往不能主动寻求当前情境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师因素

1、教学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现成的答案、有结论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总以为讲得越多,学生就理解得越好,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

2、教学方法落后。文言文课堂一般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整节课就只听见教师辛苦讲解的声音,而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与记,很少看到学生全体参与课堂教学的。文言文一般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串讲式”,串讲的好处是能做到“字字清楚,句句落实”,而弊端则是整堂课死气沉沉,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给讲解得支离破碎,根本体会不到文章内蕴的那种人文性和艺术性。这也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恶感,如此乏味,又如此艰深的文章,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二、如何应对?

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如何让学生不畏惧文言文,并且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乐于读文言文,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中考的命题方式,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1、重视文言诗词字、词训练。

教文言文,字词是一个绕不开的坎,然而,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却出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表现:在一线教师的日常课中,教文言文主要解决字词;而在大型的公开课中,教师很少讲文言文字词。在一些公开课中设置了解决字词的环节,但这些环节无一例外地给人以蜻蜓点水之感。这些老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是不是也如此对待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呢?笔者敢断言,他们绝对不敢如此轻描淡写。一线教师都知道,文言文字词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所以,教师不得不进行着表面枯燥而实际有用的字词教学。在日常课和公开课中有着不同表现的文言文字词教学,是所有语文教师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丁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在释义问难方面,有4个学生在词义的理解上提出疑问,3个学生对疑问提出了解答,较积极,但对句子的理解,教师没有给学生时间质疑,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调动较弱,新的生成有2个,一是对“户”的理解,有学生提出应该是“门”的意思才对,二是“盖”字,学生自主理解是“原来是”的意思,为下一环节对“盖”字的解读疏通了理解障碍。建议老师可以再让学生对句意的疏通和理解进行质疑,因为从下个环节赏析品味语句的效果来看,学生对句子本身含义的把握还是没有到位,影响了其对句子深层意蕴的体悟。

2、鼓励学生合作质疑探究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学记》曰:“学贵在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此语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够活跃。其所以如此,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从入校门开始,学生一直处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成为储存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对于互动教学难以适应。二是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心,害怕在课堂上答错了问题。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比如在教《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因文章并没有多少文字障碍,于是便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前后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向别组的同学提出问题,有字词句的,也有文章的写作特色的。各组之间,互相质疑,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效果非常好。

3、以读引学生“入胜”。

不让朗读流于形式,要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一种由口至心的体验过程。在“读”中,我们不仅能够及时纠正字音与停顿,同时,还能够体会字词句义。读得越多,就越能够把握住文言文诗词的特点与规律,就会跟随着诗词到达作者的广袤深邃的精神世界。

4、鉴赏、体味古诗词之“美”。

文言文的诗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两位老师不仅对诗词中字、词、句上作些肢解式的诠释,同时,对诗词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等都进行了剖析。在“审美”中培养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

5、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

适当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再现情境,使诗词直观化,对于学生理解诗词语言,形象思维的培养都有帮助。运用多媒技术创设古诗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审美情操,体会到诗词语言的魅力。

在新课导入、字词释义、文章的理解都设置多媒体教学。诚然,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气氛,诗词中抽象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也形象化、具体化了。使学生对诗词的内容理解不再困难。然而,我们从另一面来理解,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喧宾夺主。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或者过于“写实”,反而会对学生的文学水平、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障碍。例如:课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两句,教师出示了多媒体课件:月,月光把树木影像印在池塘水面上构成的一张图片。这张图片的展开,虽然让学生对这种景色有了直观的理解。

所以引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害怕读文言文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否则,什么句式特点、实词虚词、思想内容、都只能是死记硬背或者生硬接受老师的“填”。而引起学生学生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我实在摸索多年也没找到什么好法子。所以在此借研修机会向专家和同仁讨教,希望能有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