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❶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本课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诗歌朗读音频: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金勋爵)这是一位爱国文学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罪犯额尔金的,体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心声。
大家知道额尔金在中国做过什么?正是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带头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史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3.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归纳小结: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战争借口);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5.图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6.学生发言: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提示: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56年10月至1858年——炮轰广州→攻陷广州→逼近天津
第二阶段从1860年——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
8.教师过渡: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虚弱落后的清政府面对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条件的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二)《天津条约》签订
1.展示图片: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场景
2.学生思考归纳:根据《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提示:
《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危害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进一步打开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
掠夺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3.教师讲述: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火烧圆明园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因此英、法两国故技重施,1860年再次出兵,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美丽的圆明园
3.教师提问: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破坏了中华文明。
4.教师归纳: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着国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5.教师小结: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
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有这样的评价:“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二)《北京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