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二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二研)
园所:淑佩小金星幼儿园
时间:2011年5月17日
执教者:卓夏敏
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幼儿很喜欢的一个游戏,幼儿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而有趣的泡泡也蕴含着许多的科学教育价值:“圆形的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那么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根据小班幼儿好奇、爱玩游戏的特点,本次活动教师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2.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
2.物质准备:泡泡水、瓶子、用铁线拗成的三角形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
(一)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
(二)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一)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的形状。
(二)幼儿猜想:“你们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
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一)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二)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猜想记录表上。
(三)交流分享:
1.你发现了什么?
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
3.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
(四)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活动延伸。
一、区域活动
师:其它形状的工具(正方形、长方形)吹出的泡泡是不是也是圆形的呢?小朋友们在科学区里继续探索吧。
二、家庭延展:请幼儿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能吹出泡泡的工具。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孩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的能力。探究之后的集体交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较为困难,他们仍然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欲望,而且他们也往往难以回忆和表达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脱口而出的一般是已有的想法或重复同伴的表达。为此,在探索后的集体交流阶段,教师应逐一呈现具体简洁的问题,以帮助幼儿缩小和具体化观察与表达的视点,同时教师应多提供具体直观的凭借物,充分调动幼儿表述的欲望。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整个活动较流畅,所以从环节的完成过程,今天两点的目标完成的比较好。在幼儿利用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幼儿都非常的投入,并且观察也比较的细致,为后面的表述铺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次的活动内容和材料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宜幼儿的发展水平的。
那本次活动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在对幼儿提出问题,猜猜看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时。幼儿说出了很多的形状,老师只是请幼儿口述,对于小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幼儿说了就会忘记。导致了幼儿实验记录时,会忘记了做实验记录。
2.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及如何在幼儿语言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因为当我抛出问题给幼儿时,幼儿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如:我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的回答是:“我吹出的泡泡是白色的、是五颜六色的?老师没有对幼儿的问题进行提升,而是略过。
3.对幼儿提出新的疑问时,老师不能一概去忽视,而是应更进一步的去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比如幼儿在最后老师提出正方形、长方形工具能吹出泡泡吗?有一个小朋友说他不能,因为口太大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调整:
1.老师应灵活应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比如小朋友说除了很多形状,教师可以现场在黑板上画出花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这样可以为幼儿后面做实验记录打基础。
2.教师要去解读幼儿、关注幼儿,可以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让幼儿对自己的观察发现能有更深一层的提升,比如: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了白色的泡泡。什么时候看到五颜六色的泡泡?
3.针对幼儿提出新问题时,老师应该给幼儿一个积极的回应。比如说: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回去试试看吧!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反思,让我懂得了一个科学活动老师在之前的活动应有充分的准备,并且老师要充分的预设幼儿将会提出的问题,对小班幼儿表述和记录相对比较难的情况下,就是应在幼儿实验过程中,充分的去引导幼儿去观察实验的现象,因为只有在丰富的观察基础上,幼儿才能用语言去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