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测定方法(方法原理及样品预处理)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氰化物(气体)的测定

氰化物(气体)的测定

氰化物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A)xx xxx xxxx 1 适用范围1.1用于固定污‎染源油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氰‎化氢测定。

1.2 在氰化氢无‎组织排放的‎空气样品分‎析中,当采集体积‎为30L时‎,方法的加你‎出现为2×10-3mg/m3,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0.0050~0.17 mg/m3,在有组织排‎气样品分析‎中,当采样体积‎为5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9 mg/m3,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29~8.80.09 mg/m3。

1.3硫化氢和氧‎化剂(如Cl2)存在对测定‎有干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源采样‎方法。

3 方法原理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氰‎化氢(HCN),在中性条件‎下与氯胺T‎作用,生产氯化氢‎,后者与异烟‎酸反应经水‎解生产戊烯‎二醛,再与吡唑啉‎酮进行缩聚‎反应,生产蓝色化‎合物。

根据颜色深‎浅用欧冠分‎光光度法测‎定。

当采气体积‎为30L时‎,氰化氢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5m‎g/m3,测定浓度范‎围为0.0015~0.017mg‎/m3。

在本方法规‎定的显色条‎件下,当采气体积‎为30L时‎,氯化氢(HCl)浓度高于0‎.33mg/m3、硫化氢(H2S)浓度高于0‎.1mg/m3时,对氰化氢的‎测定产生干‎扰。

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室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按‎4.1制备的纯‎水。

4.1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于2L蒸馏‎水中加入1‎m ol/L高锰酸钾‎溶液5ml‎,再行蒸馏,在蒸馏的全‎过程中式中‎保持紫红色‎,否则应随时‎补加高锰酸‎钾。

4.2 2%(m/V)氢氧化钠溶‎液:取2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4.3 0.1%(m/V)氢氧化钠溶‎液:取0.1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4.4 0.2%(m/V)氢氧化钠吸‎收液(A)C NaOH=0.05mol‎/L:取2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4.5 0.4%(m/V)氢氧化钠吸‎收液(B)C NaOH=0.1mol/L:取4g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4.6 0.6%(m/V)乙酸溶液:移取冰乙酸‎3.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氰化物测定(准备工作及水样预处理)教学课件PPT资料优秀版

氰化物测定(准备工作及水样预处理)教学课件PPT资料优秀版
水样蒸馏预处理操作录像…… 同时取200ml蒸馏水代替样品按同样过程做空白试验。
准备工作及水样蒸馏预处理 该法包含四种测定方法,其中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 总氰化物为氰化物常测的控制指标。 ◆空白实验接收瓶内试样为“B”待测。 总氰化物为氰化物常测的控制指标。 准备工作及水样蒸馏预处理——包括两部分 总氰化物样品制备——蒸馏操作过程总结 取10mLEDTA二钠溶液加入蒸馏瓶,迅速加入磷酸10ml,或多加使pH<2,立即盖好瓶塞,打开冷凝水,打开可调电炉,由低档逐渐升 高,馏出液以2-4mL/min速度蒸馏。 ◆接收瓶内试液体积近10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导管,取下接收瓶,用水稀至标线,此样为“A”待测。
职《环境监测》
水中氰化物测定
——准备工作及水样预处理
指导教师: 付翠彦
水中氰化物测定
测定方法:《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 )
该法包含四种测定方法,其中异烟酸-吡唑啉酮 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测定方法。
总氰化物为氰化物常测的控制指标。采用磷酸-EDTA 预蒸馏得到,即在pH<2的介质中,在磷酸和EDTA存在下 加热蒸馏形成氰化氢被碱液吸收。
★检查连接部位,保证连接严密。
③加试剂、 取10mLEDTA二钠溶液加入蒸馏瓶,迅速加入磷酸10ml 蒸馏 ,或多加使pH<2,立即盖好瓶塞,打开冷凝水,打开可调 电炉,由低档逐渐升高,馏出液以2-4mL/min速度蒸馏。
④蒸馏结束 ◆接收瓶内试液体积近10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 导管,取下接收瓶,用水稀至标线,此样为“A”待测。 ◆空白实验接收瓶内试样为“B”待测。
仪器试 水样蒸 高,馏出液以2-4mL/min速度蒸馏。
★往100ml比色管接收瓶内加10mg/LNaOH溶液10ml作为吸收液。

土壤氰化物的测定

土壤氰化物的测定

土壤氰化物的测定
土壤氰化物的测定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用于确定土壤中氰化物的含量。

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采集土壤样品:在待测土壤区域中,使用无污染的工具采集土壤样品。

确保取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受周围环境干扰。

2.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通过筛网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然后将样品加入酸性溶液中,以提取土壤中的氰化物。

3. 氰化物测定:使用合适的氰化物测定方法,如标准添加法、络合滴定法或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氰化物的浓度。

这些方法基于化学反应或仪器测量,可以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氰化物含量。

4. 质量控制:在测定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使用空白样品进行背景校正、制备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重复测定以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

5. 结果分析:根据测定结果,评估土壤中氰化物的含量是否超过环境标准限值。

如果超过限值,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壤修复或环境治理。

总之,土壤氰化物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监测工作,可用于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和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氰化物的测定

氰化物的测定

学生姓名乐婷婷学号 200536612113 实验地点主校兴海楼实验日期 2007-12-20一、实验目的1、掌握检测氰化物的方法(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2、会用吸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二、实验原理蒸馏出的氰化物在中性条件下,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后者和异烟酸反应并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稳定的淡粉紅色化合物,在波长639nm 处测定吸光值。

三、实验用品1、仪器及设备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0)、KQ-5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②电子万用炉(1000W)、升架台、铁架台(2个0③水浴恒温振荡器(SHZ-B)④500mL全玻璃磨口蒸馏器配蛇形冷凝管⑤移液吸管:0.2ml、0.5 mL 、5mL、10mL⑥锥形瓶、量筒250 mL 、容量瓶100 mL、烧杯⑦具塞比色管:25 mL,玻璃珠2、药品①氢氧化钠溶液:1g/L②氯胺T溶液:0.1g/ml③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④磷酸盐缓冲溶液:PH=7⑤醋酸锌溶液:100g/L⑥酒石酸溶液:0.2g/ml四、分析步骤1、准备工作:(1)老师预先配制好的水样。

学生姓名乐婷婷学号 200536612113 实验地点主校兴海楼实验日期 2007-12-20 (2)安装好蒸馏设备,做好实验前准备。

并在蒸馏瓶内放入适量防暴沸的玻璃珠,接好蒸馏装置如下图所示。

2、预蒸馏:(1)取250mL混合水样于500mL蒸馏瓶中,加数粒玻璃珠以防爆沸,平铺于蒸馏瓶即可。

(2)往接受器内加入10mL0.1%氢氧化钠溶液。

(3)依次在蒸馏瓶内加入10mL乙酸锌溶液,4~5滴甲基橙指示溶液,盖好瓶塞后迅速摇匀,再加入5mL酒石酸溶液,使水样保持红色。

(4)接受器内溶液近10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实验用水洗溜出液导出管,最后用水稀释定容到100mL。

2、测定步骤:(1)分别吸取10mL溜出液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5ml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匀,再加入0.2ml 氯胺T溶液,盖塞摇匀,静置3-5min。

氰化物的测定讲义ppt课件

氰化物的测定讲义ppt课件
• 4.2 试样的测定
吸取 10.00ml 试样“A”于具塞比色管中, 按 4.1.2 至 4.1.4 进行操作,从校准曲线上 计算出相应的氰化物质量浓度。 • 4.3 空白实验 另取 10.00ml 空白试验试样“B”于具塞 比色管中,按 4.1.2 至 4.1.4 进行操作
4 分析步骤
• 4.4 结果计算
总氰化物: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 EDTA 二钠,在 pH<2 条件下,加热蒸馏,利用 金属离子与 EDTA络合能力比与氰离子络合 能力强的特点,使络合氰化物离解出氰离 子,并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用氢氧化 钠溶液吸收
• 易释放氰化物: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
酸锌,在 pH=4 条件下,加热蒸馏,简单 氰化物和部分络合氰化物(如锌氰络合物)以 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 收
• 易释放氰化物
在 pH=4 介质中,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 馏,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 氰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和 锌氰络合物,不包括铁氰化物、亚铁氰化 物、铜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钴氰络合 物。
• 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2.1 采集的水样需贮存于用无氰水清洗并干
燥后的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现 场采样时需用所采水样淋洗 3 次后采集水 样 500ml,供实验室分析所用。样品采集 后必须立即加氢氧化钠固定,一般每升水 样加 0.5g 固体氢氧化钠。当水样酸度高时, 应多加固体氢氧化钠,使样品的 pH>12。
3 试剂
• 3.6.2 吡唑啉酮溶液
称取 0.25g 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 -5-吡唑啉酮,) 溶于 20ml N,N-二甲基甲 酰胺[HCON(CH3)2,N,N]。 • 3.6.3 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 将吡唑啉酮溶液和异烟酸溶液按 1:5 混合,用时现配。

氰化物测定(校准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教学课件(精)

氰化物测定(校准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教学课件(精)

展示氰化物测定中的校准曲线制作
和样品测定录像……
氰化物校(标)准曲线制作——操作过程总结
◆注意:样品测定和标准系列的吸光度测定需要使用同一台光度计。
氰化物标(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及处理
≥ 0.9990
水中氰化物测定——样品数据记录及处理
监测报告
注:实际工作中,填全上表中采样时间、采样人员等相关信息。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 水中氰化物测定
——校准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
指导教师: 付翠彦
水中氰化物测定
测定方法:《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该法包含四种测定方法,其中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

度法是常用方法。
◆在测定水中氰化物时,需要预先采用蒸馏预处理,将 水样中总氰化物从水样干扰体系中分离出来,然后用分光 光度法测定馏出液中氰化物的含量。
水中氰化物测定——教学视频
视频1 准备工作及 水样蒸馏预 处理 视频2
校准曲线 制作及样 品测定
下面具体展示视频2
校(标)准曲线制作及样品测定——两大部分
一、校准曲线制作 二、样品测定

标准 使用液 配制

标准系 列制作

蒸馏后 的样品 显色测 定

数据记 录和处 理
可以使用一段时间
具体操作展示
水中氰化物测定结束!
谢谢!

水中氰化物的检测和处理课堂PPT

水中氰化物的检测和处理课堂PPT
返回
4
一、方法原理:氰离子与对—硝基苯甲醛能够缩合为苯偶姻。在碱 性条件下,苯偶姻使邻二硝基苯还原,产生典型的紫色反应。 二、试剂: 1.对—邻试纸:取1.5g对—硝基苯甲醛和1.7g邻二硝基苯溶于 100ml95%乙醇中,用普通定性滤纸浸泡5min后取出晾干,剪成条备 用。 2.醋酸铅棉花:用10%醋酸铅溶液将脱脂棉浸透后,压除多余水份 ,100℃以下干燥备用。 3.碳酸钠饱和溶液:临用时配制。取无水碳酸钠试剂少许,用少 量水溶解成饱和状态溶液。 4.酒石酸固体试剂 三、检测操作
返回
8
生物法处理含氰废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革兰氏
杆菌以氰化物、硫氰化物中的碳、氮为食物源,将氰化物 和硫氰化物分解成碳酸盐和氨:
微生物 Mn(CN)n(n-m)-+4H2O+O2─→Me-生物膜+2HCO3+2NH3 对金属氰络物的分解顺序是Zn、Ni、Cu、Fe对硫氰 化物的分解与此类似,而且迅速,最佳pH值6.7~7.2。
1.氰化物的致毒机理 2.水中氰化物的检测 3.废水中氰化物的处理
1
氰化物的致毒机理
氰化物中毒是氰化物通过皮肤、呼吸道 或消化道进入体内所致。氰化物进入体 内后,可迅速分解出游离的氰,通过与 各种细胞内呼吸梅中的铁、铜、钼等金 属离子结合,导致该酶失活,致使细胞 不能利用氧,从而产生细胞内窒息。
返回
2
水中氰化物的检测
因为氰化物是巨毒物质,因此在日常生 活和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它的含量。下 面是检测氰化物2种比较快速简便的方法 1.氰化物与苦味酸的反应 2.氰离子与对—硝基苯甲醛
3
一、原理:氰化物遇酸产生氢氰酸,氢氰酸与苦味酸 作用生成玫瑰红色异氰紫酸钠。 二、主要试剂 1.苦味酸试纸:取普通定性滤纸浸入饱和苦味酸乙醇溶 液中,数分钟后取出,在空气中放干,剪成条备用. 2.碳酸钠饱和溶液:临用时配制.取无水碳酸钠少许,用 少量水溶解成饱和状态溶液. 3.酒石酸固体试剂 三、检测操作(避免阳光直射操作) 1。取1支检氰玻璃管,插入一片苦味酸试纸条,在试 纸条上滴加1滴碳酸钠饱和溶液使试纸条湿润,将检氰 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中。 2。取50ml检测水样,加固体酒石酸约1g,立即塞上装 有检氰管的橡皮塞,轻轻摇动使酒石酸溶解,将三角 瓶防入75~85℃水浴中加热20分钟后观察管内试纸变色 情况,如果试制出现玫瑰红色,表示有氰化物存在

水中氰化物的检测和处理课件

水中氰化物的检测和处理课件
在酸性条件下,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偶联生 成蓝色染料,其吸光度与氰化物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吸光度,可计算出氰化 物的浓度。
操作步 骤
取样→调节pH值→加入氯胺T→加入异烟酸-吡唑啉酮→显色反应→测量吸光度 →计算浓度。
电极法原理及操作
原理
利用氰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原电池,测量电池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 计算出氰化物浓度。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法规标准与限量要求
国家法 规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规定氰化物限量为 0.05mg/L。
国际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用水中 氰化物最大允许浓度为0.07mg/L。欧 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相应 的限量标准。
02
水中氰化物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原理及操作
原理
操作步骤
准备电极→校准电极→测量样品电动势→计算浓度。
其他检测方法简介
滴定法
利用硝酸银滴定氰化物,通过计算消耗硝酸银的量来确定氰 化物的浓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适用于高浓 度氰化物的检测。
气相色谱法
将氰化物转化为氰化氢,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后进行检测。 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 出水水质需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其中氰化物去除率要求达到95%以上。
工艺流程描述
预处理阶段
污水首先进入格栅池去除大颗粒物,然后进入沉砂池去除 砂粒等无机物,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
深度处理阶段
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提高出水水质。最后通过紫外线消毒设备杀灭病原体,确 保出水安全。

GB5009.36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解读培训PPT

GB5009.36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解读培训PPT
磷酸盐缓冲溶液[(0.5 mol/L)pH 7.0]:称取3.40 g无水磷酸二氢钾和3.55 g无水碳酸氢二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 mL氢氧化钠溶液(20 g/L):称取2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氢氧化钠溶液(10 g/L):称取1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乙酸锌溶液(100 g/L):称取10 g乙酸锌,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氢氧化钠溶液(2 g/L):量取10 mL氢氧化钠溶液(20 g/L),用水稀释至100 mL氢氧化钠溶液(1 g/L):量取5 mL氢氧化钠溶液((20 g/L),用水稀释至100 mL乙酸溶液(1+6):将乙酸和水按1 : 6的体积比混匀。酚酞-乙醇指示液(10 g/L):称取1 g酚酞试剂,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甲基橙指示剂(0.5 g/L):称取50 mg甲基橙,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称取1.5g异烟酸溶于24 mL氢氧化钠溶液(20 g/L)中,加水至100 mL,另称取0.25 g吡唑啉酮,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合并上述两种溶液,摇匀。临用时配制。氯胺T溶液(20 g/L):称取2 g氯铵 T 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临用时配制。
第一法 分光光度法
3. 样品前处理方法部分细节改变
2016版
木薯粉称取 20 g(精确到0.001 g)试样于 500 mL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加水约 200 mL,塞严瓶口,在室温下磁力搅拌 2 h。然后加入 20 mL 乙酸锌溶液和 2.0 g 酒石酸,迅速连接好蒸馏装置,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 10 mL 20 g/L 氢氧化钠溶液的 100 mL锥形瓶①的液面下。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接近 100 mL时,取下锥形瓶①;同时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 10 mL 20 g/L氢氧化钠溶液的 100 mL 锥形瓶②的液面下,重复蒸馏至收集蒸馏液约 80 mL时,停止加热,继续收集蒸馏液近 100 mL,取下锥形瓶②;取下蒸馏瓶并将其内容物充分搅拌、混匀,再将冷凝管下端插入盛有 10 mL 20/L氢氧化钠溶液的100 mL.锥形瓶③的液面下,进行水蒸气蒸馏,至锥形瓶③收集蒸馏液约 50 mL,取下锥形瓶③。将上述锥形瓶①、②和③收集的蒸馏液完全转移至 250 mL(V1)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量取 10 mL 溶液(V2)置于 25 mL比色管中,作为试样溶液。用移液管分别量取 0.0 mL、0.3 mL、0.6 mL、0.9 mL、1.2 mL、1.5 mL氰离子标准中间液置于25 mL比色管中,加水至 10 mL。试样溶液及标准系列溶液中各加 1 mL 10 g/L 氢氧化钠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液,用乙酸溶液缓慢调至红色褪去,然后加 5 mL 磷酸盐缓冲溶液,在 37℃ 恒温水浴锅中保温 10 min,再分别加入0.25 mL氯胺T溶液,加塞振荡混合均匀,放置 5 min。然后分别加入5 mL 异烟酸-吡唑酮溶液,加水至25 mL,混匀。在 37℃恒温水浴锅中放置 40 min,用2 cm 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 638 nm处测吸光度。

第二节食品中氰化物的检验-PPT精品文档

第二节食品中氰化物的检验-PPT精品文档

氰化图片
二、氰化物的毒性
• 氰化物拥有令人生畏的毒性,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氰化物可由某些细菌、真菌或藻类制造,并存在于相当多的 食品与植物中。在植物中,氰化物通常与糖分子结合,并以 含氰糖苷形式存在。比如,木薯中就含有氰糖苷,在食用前 必须设法将其除去(通常靠持续沸煮)。水果的核钟通常含 有氰化物或含氰糖苷。如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就是一种含 氰糖苷,故食用杏仁前通常用温水浸泡以去毒。
• 3、仪器 • 500mL全玻璃蒸馏器,600W或800W可调电炉,100mL 量筒或容量瓶 • 4、采样和样品 • 采集水样时必须立即加氢氧化钠固定。一般每升水样加 0.5g固体氢氧化钠。当水样酸度高时,应多加固体氢氧化钠, 使样品的pH>12,并将样品存于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 中。 • 当水样中含有大量硫化物时,应先加碳酸镉或碳酸铅固 体粉末,除去硫化物后,在加氢氧化钠固定。否则,在碱 性条件,氰离子作用形成硫氰酸离子而干扰测定。 •
有机合成
• 氰化物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有用的试剂。常用来在分子中 引入一个氰基,生成有机氰化物,即腈。例如纺织品中常 见的腈纶,它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腈通过水解可以生 成羧酸;通过还原可以生成胺,等等。可以衍生出其它许 多的官能团来。 • 也用于安息香缩合, 芳香醛在醇—水溶液中,在氰化钾 ( 剧毒 ) 的作用下发生双分子的缩合反应,生成 α - 羟酮 ( 安息香, benzoin) 。除芳香醛之外,某些不含有 α - 氢 的脂肪醛也能发生同样的反应。反应过程示意如下: 近 些年来,由于绿色化学的研究成就,本反应也可在非剧毒 性的催化剂,如 VB1 等催化下进行。
三、氰化物的检测方法
•(一)氰化氢的释放和吸收 •1、原理 • 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二钠,在pH<2条件下,加热 蒸馏,利用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能力比与氢离子络合能力 强的特点,使络合氰化物离解出氰离子,并以氰化氢形式被 蒸馏出,用氢氧化钠吸收。 •2、试剂 • 测定过程中,只能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不含氰化物 和活性氯的蒸馏水或具有同等纯度的水。 ①(1)磷酸(H2PO4) ② (2)1%(m/V)氢氧化钠(NaOH)溶液

氰化物测定方法(方法原理及样品预处理)教学课件(共11张PPT)

氰化物测定方法(方法原理及样品预处理)教学课件(共11张PPT)
通过蒸馏,200ml水样中的氰化物转移到盛有10ml碱液的100ml比色管中。
第10页,共11页。
第8页,共11页。
四、总氰化物样品预处理——蒸馏原理及操作过程
蒸馏原理:
取一定量水样,加入磷酸和
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
此时可将全部简单氰化物和除钴氰 外的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以氰化氢
形式蒸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取该蒸馏液测得的结果,即为 总氰化物。
500ml全玻璃蒸 馏烧瓶
电炉加热装置
◆氰化物含义:通常是指带有氰离子(CN−)的无机物。 ◆常见氰化物:
①氰化钠、氰化钾、氰化氢等简单氰化物; (剧毒,前两者为无色晶体); ②铁氰、铜氰、钴氰等络合氰化物(毒性较小)。
◆污染来源: 主要来自于冶炼、电镀、有机化工、炼焦、化肥、制药
及小金矿开采等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
第3页,共11页。
一、种类、来源及控制标准
同时取200ml蒸馏水代替样品按★同样氰过化程做氢空白易试验溢。出,采样后应立即加固体氢氧化钠固定(一般
水样保存 ●◆污吡水啶◆综-巴合比排妥放酸标分准光:光0度. 法:测按定范0.围5g/L) ,酸度高时多加,使水样pH>12。
由于氰化物对人体和水生物的剧毒作用,所以在各种环境水体中对CN−浓度都有严格控制标准。
对CN−浓度都有严格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总氰化物) :
●地表水:0.005mg/L(一类水) ;0.05;0.2;0.2;0.2 ●城镇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5mg/L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0.5mg/L (一、二级); 1.0(三级)
第4页,共11页。
二、指标测定方法及原理
1.测定指标名称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氰化物浓度成正比。

氰化物测定方法(光度法测定及结果计算)教学课件(精)

氰化物测定方法(光度法测定及结果计算)教学课件(精)
(搞清各试剂作用,根据需要来配制;会列购物计划;会配制试剂) (1)EDTA二钠溶液: 100g/L (10.0g稀释定容至100ml) (蒸馏水样用) (2)磷酸:密度为1.69g/ml。 (蒸馏水样用)
(3)氢氧化钠溶液:10g/L(称取10g稀释至1000ml) (蒸馏水样用)
(4)氢氧化钠溶液:1g/L(制作标准系列用)(储于聚乙烯瓶) (5)磷酸盐缓冲溶液:pH=7(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和35.5g无水磷酸氢 二钠溶于水,稀释定容至1000ml,摇匀) (6)氰化钾标准贮备液:购买标液或自己配制。注意剧毒! 使用当天用1g/L氢氧化钠液稀释为标准使用液(1.00mg/L)。 (7)氯胺T溶液:10g/L(1.0g溶于水稀释定容至100ml),储于棕色瓶中, 用时现配。(氯胺T最好冷藏) (8)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分别配制,用时混合现配(作显色剂)
A A0 a V1 = b V2 V
V1 x V2 = V
X——比色时取的V2体积(即10.00ml)馏出液中含的氰离子质量,ug
氰化物测定——看录像、做实验
测定方法学习结束! 谢谢!
样品测定
Hale Waihona Puke 空白测定 另取10.00ml空白试验蒸馏的试样“B”,放于另一支25ml
比色管中,按与样品相同的步骤进行显色、测定。
①如果水样中氰化物含量高,可少取试样“A”,再加NaOH溶 液(1g/L)至10ml。 ②当用较高浓度NaOH溶液作吸收液时,加缓冲液之前需要以 酚酞为指示剂,滴加盐酸至红色褪去。绘制标准曲线时和水样 保持相同的NaOH浓度。
2.校准曲线绘制(25ml比色管)
管号
项目
0
1 0.20
2 0.50
3 1.00

氰化物测定

氰化物测定

白酒中氰化物的测定实验简介: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

氰化物为剧毒物质,氰化物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

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

氰化钾的致死量为:50-250毫克之间。

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中规定:氰化物(以HCN计)≤8.0mg/L(按100%酒精度折算)。

(一)实验原理1.测定依据:GB/T 5009.48-20032.基本原理:白酒中的氰化物经过碱解,转化成氰化钠,氰化钠在酸性溶液中转化成氰化氢,通过蒸馏从样品中蒸出被碱性溶液吸收,在pH=7.0的溶液中,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酮反应,生成蓝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比色法:朗伯比尔定律(光被透明介质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在光程上每等厚层介质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

(二)实验耗材1.仪器及设备可见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50mL玻璃水蒸气蒸馏装置、吸量管:1mL,2mL,25mL、具塞比色管10mL、容量瓶50mL。

2. 主要试剂NaOH溶液:2g/L;饱和酒石酸溶液:约1.25g/mL(25℃);酚酞-乙醇指示液:10g/L;磷酸盐缓冲溶液:0.5mol/L,pH=7.0,配制见GB/T 5009.36-2003;氯胺T溶液:配制见GB/T 5009.36-2003 现用相配;异烟酸-吡唑酮溶液:配制见GB/T 5009.36-2003;乙酸溶液:1+6 浓度不宜过低;氰化钾标准溶液:100mg/L,建议从国家标物中心购买。

(三)实验步骤1.蒸馏若酒样混浊或有色,则需要蒸馏。

步骤:准确移取25.0mL酒样,于250mL蒸馏烧瓶中,加5mL氢氧化钠溶液,碱解10min,加饱和酒石酸溶液至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添加2滴酚酞指示剂,加饱和酒石酸溶液至红色退去,并过量0.5-1mL),进行加热蒸馏,用10m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收集定容于50mL容量瓶中。

氰化物测定

氰化物测定

分发号: 受控状态: 持有人:实施日期:异烟酸-批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0.004mg/L ,检测下限为0.016mg/L ,检测上限问为0.25mg/L 。

2. 方法原理在中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 反应生成氯化氢,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熄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色度与氰化物质量浓度成正比。

3. 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不含氰化物的活性氯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 )=1 g/L称取1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3.2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 )=10 g/L 3.3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 )=20 g/L 3.4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称取34.0g 无水磷酸二氢钾(KH 2PO 4)和35.5g 无水磷酸氢二钠(Na 2HPO 4)溶于水中,稀释定容至1000ml ,摇匀。

3.5 氯胺T 溶液:ρ(C 7H 7C1NNaO 2S ·3H 2O)=10g/L称取1.0g 氯胺T 溶于水中,稀释定容至100ml ,摇匀,贮于棕色瓶中,用时现配。

3.6 异烟酸-批唑啉酮溶液3.6.1 异烟酸溶液称取1.5g 异烟酸(C 6h 6NO 2,iso-nicotinic acid )溶于25m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定容至100ml 。

3.6.2 吡唑啉酮溶液称取0.25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C 10H 10ON 2,3-methy-1-phenyl-5-pyrazolone)溶于20mlN ,N-二甲基甲酰胺[HCON(CH 3)2,N ,N-dimethyl formamide]。

氰化物的测定

氰化物的测定

氰化物的测定(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异烟酸-批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0.004mg/L,检测下限为0.016mg/L,检测上限问为0.25mg/L。

2.方法原理在中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氢,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熄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色度与氰化物质量浓度成正比。

3.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不含氰化物的活性氯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氢氧化钠溶液:ρ(NaOH)=1 g/L称取1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3.2氢氧化钠溶液:ρ(NaOH)=10 g/L3.3氢氧化钠溶液:ρ(NaOH)=20 g/L3.4磷酸盐缓冲溶液(PH=7)称取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5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中,稀释定容至1000ml,摇匀。

3.5氯胺T溶液:ρ(C7H7C1NNaO2S·3H2O)=10g/L称取1.0g氯胺T溶于水中,稀释定容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用时现配。

3.6异烟酸-批唑啉酮溶液3.6.1异烟酸溶液称取1.5g异烟酸(C6h6NO2,iso-nicotinic acid)溶于25m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定容至100ml。

3.6.2吡唑啉酮溶液称取0.25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C10H10ON2,3-methy-1-phenyl-5-pyrazolone)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N,N-dimethyl formamide]。

总氰化物测定方法

总氰化物测定方法

总氰化物GB7486--87 总氰化物是指在磷酸和EDTA存在下,pH小于2的介质中,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铵的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锌氰络合物、铁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铜氰络合物等),不包括钴氰络合物。

预处理1.方法原理向水样中加入磷酸和Na2-EDTA,在pH<2条件下,,加热蒸馏,利用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能力比与氰离子络合能力强的特点,使络合氰化物离解出氰离子,并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来,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仪器(1) 500ml全玻璃蒸馏器。

(2) 600W或800W可调电炉。

(3) 100ml量筒或容量瓶。

(4) 仪器装置。

试剂(1) 磷酸:ρ=1.69g/m1。

(2) 1%(m/V)氢氧化钠溶液。

(3) 10%(m/V)Na2—EDTA溶液。

(4) 乙酸铅试纸:称取5g三水合乙酸铅溶于水中,稀释到100ml。

将滤纸条浸入上述溶液中,1h后,取出晾干,盛于广口瓶中,密塞保存。

(5) 碘化钾—淀粉试纸:称取1.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搅成糊状,加入200ml沸水,混匀。

放冷,加0.5g碘化钾和0.5g碳酸钠,用水稀释到250ml,将滤纸条浸渍后,取出晾干,盛于棕色瓶中密塞保存。

(6) l十5硫酸溶液。

(7) 1.26%(m/V)亚硫酸钠溶液。

(8) 氨基磺酸。

(9) 4%(m/V)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1.氰化氢的释放和吸收(1) 量取200m1样品,移入500m1蒸馏瓶中(若氰化物含量高,可酌量少取,加水稀释至200ml),加数粒玻璃珠。

(2) 往接收容器内,加入10m1 1%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液。

(3) 馏出液导管上端接冷凝管的出口,下端插入接收容器的吸收液中,检查连接部位,使其严密。

(4) 将10ml Na2—EDTA溶液加入蒸馏瓶内。

(5) 迅速加入10m1磷酸,当样品碱度大时,可适当多加磷酸,使pH<2;立即塞好瓶塞。

氰化物测定方法(光度法测定及结果计算)教学课件.ppt

氰化物测定方法(光度法测定及结果计算)教学课件.ppt

4.结果计算
= A A0 a V1
b
V2 V
◆氰化物质量浓度ρ以氰离子(CN-)计,计算公式见上式。 或按下法:
◆ 将样品空白校正后的吸光度值代入到校准曲线的直线方程y=a+bx中y 的位置,得到x(ug),或从标准曲线查得x值,利用下式计算。
式中: ρ——原水样中氰化物浓度,mg/L; A——试样的吸光度; A0 ——空白试样的吸光度;
测吸光度
将氰含量和对应的空白校正后吸光度值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校准曲线。
氰化物测定——显色后的标准系列
3.样品及空白测定
样品测定
显色:取10.00mL蒸馏出的试样“A”,放于25mL比色管中, 按标准曲线的绘制过程显色。 测定:638nm波长,10mm比色皿,首先皿中装蒸馏水进行 配套性检查;再以零浓度做参比,测定显色液吸光度值。 注意的:样品测定和校准曲线制作时,用同一台光度计和 同规格的比色皿。
(搞清各试剂作用,根据需要来配制;会列购物计划;会配制试剂) (1)EDTA二钠溶液: 100g/L (10.0g稀释定容至100ml) (蒸馏水样用) (2)磷酸:密度为1.69g/ml。 (蒸馏水样用) (3)氢氧化钠溶液:10g/L(称取10g稀释至1000ml) (蒸馏水样用) 冲溶液:pH=7(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和35.5g无水磷酸氢
a——校准曲线截距;
x V1
= V2
V
b —— 校准曲线斜率; V——样品体积,ml(蒸馏时量取的200ml原水样) V1——试样“A”体积,ml(水样蒸馏后体积为100ml) V2——比色时所取试样“A”体积,ml(10.00ml或少于)
X——比色时取的V2体积(即10.00ml)馏出液中含的氰离子质量,u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ml比色管
蒸馏装置
四、总氰化物样品预处理——蒸馏原理及操作过程
洗净蒸馏装置,取200ml样品加入蒸馏瓶中,加2-3粒玻 ①加样品、 璃珠(防止曝沸),盖塞、连接蒸馏装置。 连装置 同时取200ml蒸馏水代替样品按同样过程做空白试验。 ②连接接收 ★向100ml比色管接收瓶内加10mg/LNaOH溶液10ml作为 瓶(100ml 吸收液。馏出液导管下端插入接收瓶的吸收液中。 比色管) ★检查连接部位,保证连接严密使吸收完全。
②铁氰、铜氰、钴氰等络合氰化物(毒性较小)。
◆污染来源:
主要来自于冶炼、电镀、有机化工、炼焦、化肥、制药 及小金矿开采等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
一、种类、来源及控制标准
◆危害:CN−能抑制细胞内42种酶的活性,可迅速致命。 ·中毒轻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四肢无力; ·中毒重者呼吸短促、昏厥或死亡;皮肤接触后会溃烂; ·眼睛接触后会受刺激、视力模糊。 ·口服致死量为 1 ~ 2mg/kg 体重,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吞服一 定量氰化物者,会在2-3分钟内呼吸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由于氰化物对人体和水生物的剧毒作用,所以在各种环境 水体中对CN−浓度都有严格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总氰化物) : ●地表水:0.005mg/L(一类水) ;0.05;0.2;0.2;0.2 ●城镇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5mg/L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0.5mg/L (一、二级); 1.0(三级)
异烟酸-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方法原理 方法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馏出液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 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水解产物再与吡唑啉酮缩合 生成蓝色染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氰化 物浓度成正比。
于638nm处测定吸光度,用校准曲线法定量。
总结: 氰化物+相关试剂→蓝色物质
三、样品采集、保存及干扰排除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 水中氰化物测定方法——方法原理及样品预处理主讲教师 付翠彦学习内容
1
种类、来源及控制标准 指标测定方法及原理 样品采集及保存 总氰化物样品预处理 光度法测定及结果计算
2
3 4 5
一、种类、来源及控制标准
◆氰化物含义:通常是指带有氰离子(CN−)的无机物。 ◆常见氰化物: ①氰化钠、氰化钾、氰化氢等简单氰化物; (剧毒,前两者为无色晶体);
◆试样在不同蒸馏条件下分别制备出总氰化物和易释放氰化物.
二、指标测定方法及原理
2.氰化物测定方法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标准规定了地表 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 标准中介绍了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四种测定方法,适用于所 有水样中氰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范围0.25-100mg/L,适于高浓度水样。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0.016-0.25mg/L。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0.004-0.45mg/L。 ◆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0.008-0.45mg/L.
本节学习结束! 谢谢!
③加试剂、 取10mLEDTA二钠溶液加入蒸馏瓶,迅速加入磷酸10ml, 立即盖好瓶塞,打开冷凝水,打开可调电炉,由低档逐步 蒸馏 升高,馏出液以2-4mL/min速度蒸馏出来。
④蒸馏结束 ◆比色管内试液体积近10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冲洗 导管,取下比色管,用水稀至标线,此样为“A”待测。 ◆空白实验的比色管接收瓶内试样为“B”待测。 通过蒸馏,200ml水样中的氰化物转移到盛有10ml碱液的100ml比色管中。
◆水样采集
采样点采样,水样盛于聚乙烯或硬质玻璃瓶
★氰化氢易溢出,采样后应立即加固体氢氧化钠固定(一般 按0.5g/L) ,酸度高时多加,使水样pH>12。 ★样品应及时测定,否则须存于4℃下冷藏并尽快测定。
◆水样保存
硫化物干扰:先检验有无,再排除。
◆干扰排除 检验方法:取1滴水样,滴在乙酸铅试纸上,若滴样点变黑 (硫化铅),说明水样中有硫化物存在。 排除方法:样品中含硫化物时,应先加固体CdCO3或碳酸铅 粉末,混匀,经检验除去硫化物后再加氢氧化钠固定。
四、总氰化物样品预处理——蒸馏原理及操作过程
蒸馏原理:
取一定量水样,加入磷酸 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 蒸馏,此时可将全部简单氰化 物和除钴氰外的绝大部分络合 氰化物以氰化氢形式蒸出,用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取该蒸馏 液测得的结果,即为总氰化物。
500ml全玻璃 蒸馏烧瓶 电炉加热装置
接收瓶
二、指标测定方法及原理
1.测定指标名称
总氰化 物
易释放 氰化物
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不包括钴氰 络合物)。 采用磷酸-EDTA预蒸馏得到,即在pH<2的介质中,在磷酸 和EDTA存在下加热蒸馏形成氰化氢得到的。 ◆总氰化物为常测的控制指标。 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和锌氰络合物,不包括铁氰、镍氰、 铜氰和钴氰等络合物。 采用酒石酸-硝酸锌预蒸馏得到,即在pH=4的介质中,在 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馏形成氰化氢得到。 ◆目前,该指标测定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