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2017.12
46
一、引 言
壮锦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儿女智慧的结晶。

广西壮锦以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文化特征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齐名,共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随着时代的发展,壮锦艺术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研究壮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图形内涵等方面,将壮锦艺术充分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让更多的人去接触壮锦艺术、了解壮锦艺术,对壮锦艺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壮锦艺术的研究历史
通过对十年来关于壮锦艺术研究的文献检索发现,过去对于壮锦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壮锦的审美艺术、织造技艺、壮锦与壮族文化、壮锦的传承与保护初探等几个方面。

在比较中可以发现,早期对壮锦艺术的研究中,关于壮锦艺术的审美与文化的研究最为丰富,例如,马红2007年在《美术大观》上发表的《壮锦艺术的审美及其保护与开发》中对壮锦艺术进行了文化探源,通过对古籍的研究分析了壮锦图案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带给织锦艺人创作灵感的观点。

金旭明、徐芳2009年在《艺术研究》上发表的《浅论壮族服饰中的壮锦》中提出壮锦蕴含着巨大而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内涵,认为是壮族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如今品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美丽壮锦,他们希望通过对壮锦审美与文化的剖析来唤起人们对壮锦艺术的关注,对少数民族艺术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出现关于壮锦的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所提出的观点都是初探性的,例如,贺剑武、高
艳玲2010年在《青海民族研究》上发表的《民族地区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中概述了壮锦艺术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认为壮锦艺术正面临着现代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提出在遵循壮锦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开发市场的形式传承与保护壮锦的方法。

郭恒2012年在《商》上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政府的作为研究——以广西壮锦的产业化发展为例》中认为壮锦艺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受到了冲击,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强调政府应该在壮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发挥作用,投入资金、建立法律法规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以整合资源,推进壮锦艺术更加健康地传承与保护。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发现,对壮锦艺术的研究之所以从审美与文化的研究逐渐向开发与保护壮锦艺术方向发展是与国内的经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忙于走出困苦生活的同时,相对地忽视了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
壮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文/葛芷萱 王晓慧
摘 要:壮锦艺术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需要人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根据壮锦艺术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分析出壮锦艺术的研究趋势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角度的拓展。

壮锦艺术的发展需要开发高层次的壮锦产业,提升壮锦艺术产业的精神文化层次。

关键词:壮锦艺术;发展;趋势;高层次
DOI:10.16129/ki.mysds.2017.12.016
47
因此出现了呼吁关注壮锦艺术,关注少数民族艺术,同样也是关注传统民间艺术的声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显现,社会经济逐渐富裕,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需要,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开始出现对壮锦艺术的保护与开发的研究,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壮锦艺术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但是这些建议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的浅显的观点,现在看来,无非都是寄希望于旅游观光产业带动下发展的低层次的传承与保护,壮锦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灿烂瑰宝,要走向高层次的发展大道。

三、壮锦艺术的研究现状
根据近三年的中国知网查询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与阶段,关于壮锦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也逐渐走向良性与成熟,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具体的方式与方法上,例如,壮锦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的具体道路研究、壮锦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壮锦艺术的文化符号信息运用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于壮锦艺术的产业市场化发展道路的研究大量见于期刊和学位论文,例如,樊苗苗2015年在《武汉纺织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研发中的保护与传承——以广西壮锦为例》中强调产业研发是“活化”壮锦的重要手段,给出了壮锦工艺、壮锦材料、壮锦图案纹样、壮锦产品的具体研发方法,提出让民族织锦厂的工人成为壮锦技艺传承的载体,拓宽壮锦使用功能以扩大壮锦产业市场的观点。

黄晓瑜、陈旭2016年在《美术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壮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研究》中认为壮锦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提出通过开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旅游文化资源链将壮锦艺术从文化意识形态转化为产品形态的方法。

此外,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将壮锦艺术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方法,例如,廖远芳2016年在《家具与室内装饰》上发表的《广西壮锦元素在现代家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中认为壮锦图案是一种理想的设计元素,提出了在家具的造型上运用壮锦图案元素、色彩元素和工艺元素,给家具的装饰植入地域文化的方法。

卢泳君2017年在《设计》上发表的《探究广西壮族元素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中提出将壮锦的几何图形元素与棉麻、纸张、陶罐、稻草等原生态材料相结合,让广西壮族产品的包装设计具有民族地域特征和现代商业性的方法。

不难发现,近几年对于壮锦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研究逐渐趋于科学与理性,出现了具体的发展方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集中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等高层次、多元化的理论研究,这些理论的出现与近几年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在同一时期,可见壮锦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但是这些理论仍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还需后续的具体实践作为支撑。

四、壮锦艺术的研究趋势
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对于壮锦艺术的主流研究方向逐渐从对传统手工技艺与壮族文化的研究发展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壮锦艺术。

但是从文献分析中也发现了对于壮锦艺术研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

在许多文章中虽然指出了发展方向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所提出的都是假设性的理论,未经过实践的论证,泛泛而谈的发展方向研究始终都会是纸上谈兵,理论性的研究应该以实践为佐证。

二是拓展角度问题。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章中提出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壮锦元素,但是这些文章中大部分观点都认为
将壮锦的图形元素运用在设计中,主要集中在包装设计、平面
传统与创新
(上)2017.12
48
设计、服装设计这几个方面,而这一类的设计几乎都是视觉传达方向,壮锦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应该从壮锦艺术中找寻它的设计灵感,运用壮锦的设计灵感进行再设计,不仅仅局限在视觉传达方向,产品设计、数字媒体、展览展示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样的设计灵感。

三是传统文化流失问题。

经过对壮族人口的调查报告研究发现,壮族的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壮族文化在民族文化大融合中渐渐流失,壮族人民也越来越汉化,许多文化传统在慢慢地被遗忘,而近几年对于壮锦艺术传承与发展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几乎都是用创新的观点、开发的观点去传承,忽视了传统壮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对于这样的现状,如何避免传统壮锦艺术的流失,保证传统正宗的壮锦艺术的流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是发展视野升华问题。

对广西壮锦的发展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壮锦的角度,要从广西整体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角度出发。

广西拥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除壮锦之外,广西铜鼓、绣球等都是广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同样,他们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这其中,广西铜鼓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乐器,在社会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文献查询可以发现,对广西铜鼓的研究数量远远大于壮锦等其他广西传统民间艺术,而与此同时,对绣
编辑:宋国栋
作者简介:葛芷萱,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晓慧,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球的发展研究文献却寥寥无几,知网上历年来的文章甚至不到百篇。

壮锦艺术作为广西传统服饰的代表具有更强的实用性,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去适应市场化发展,而绣球这样“冷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值得人们去深思和探索。

因此,对于壮锦艺术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宽发展角度、继承传统壮锦艺术、升华发展视野将是这类研究的趋势所向。

五、结 语
在民族文化大融合与物质生产生活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壮锦艺术面临着如何生存与发展的境况,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不断重视,人们对于壮锦艺术的认知从过去的审美艺术、文化艺术、织造艺术等发展为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壮锦艺术、创新壮锦艺术,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困惑与抉择。

目前国内对于壮锦艺术的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主,通过旅游业带动壮锦艺术的发展是低层次的,而关于壮锦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等这样高层次的发展研究大多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付诸实践的少之又少。

因此,对于壮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开发高层次的壮锦艺术产业,提高壮锦艺术产业的精神文化层次是传承与发展壮锦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马红.壮锦艺术的审美及其保护与开发[J].美术大观,2007(7):122-
123.
[2]金旭明,徐芳.浅论壮族服饰中的壮锦[J].艺术研究,2009(4):4-6.[3]贺剑武,高艳玲.民族地区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0(3):147-151.
[4]郭恒.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过程中政府的作为研究——以广西壮锦的产业化发展为例[J].商,2012(15):158-159.
[5]樊苗苗.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研发中的保护与传承——以广西壮锦为例[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1):36-39.
[6]廖远芳.广西壮锦元素在现代家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7):64-65.
[7]黄晓瑜,陈旭.壮锦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70-71.
[8]卢泳君.探究广西壮族元素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J].设计,2017(1):126-127.
[9]赵丽策.浅谈传统民间工艺的认识和传承——以靖西绣球、壮锦为例[J].戏剧之家,
2017(2):2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