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 史
(历史部分 满分4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分)
13.与看见新科进士感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和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两件事有关的统治者分别是
( )
A .唐高祖和唐玄宗
B .唐太宗和武则天
C .唐太宗和唐玄宗
D .武则天和唐玄宗
14.右面是1895年美国《PUCK 》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
A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 .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15.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障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
得益于 ( )
对外贸易 (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 154.4 4 722.9 39 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 028.9 5 935.6
1 262.7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冷战结束,世界局势发生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
据此回答17—18题。
17.1953年,马歇尔演讲:“对于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
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一场战争灾难。
”这一演讲的历史背景是
( )
A .1952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东西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D .“欧洲复兴计划”成功实施
18.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
该会标的寓意有
( )
①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②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两极对峙使世界局部“热战”此起彼伏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互联互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新孵化出的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
19.(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西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图B 北宋东京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
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
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材料三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
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杨亮《海上新“思路”》(1)材料一图A中宫殿占地广阔,表明城市________职能突出。
图B城市商业功能增加,城内瓦子(瓦舍)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族建立的金政权,1127年攻破东京,北宋灭亡。
由图A到图B表明我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渐________转移,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4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并分析其没有推
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3分)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
对外活动与近代欧洲的不同之处。
(3分)
我选做:()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分)
2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图B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 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4分)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3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1分)
21.(11分)民族主义,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民族主义可分为积极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的兴起】
材料一
(1
)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战争对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
(2分)
【民族主义与一战】
材料二
图A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图B
一战中每个国家都使用宣传海报来号召公众的支持、征兵以及展示敌方的罪恶行径,如法国。
图B 的海报描绘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女性形象玛丽安。
号召法国人“为国旗和胜利”购买公债。
这些钱将给站在玛丽安身后的保卫法国的军人以支持。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图A 行为,并分析图B 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
【民族主义在战后】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
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举一例能体现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的史实。
材料三作者认为孙中山是“民族主义领袖”,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材料四
签字仪式在镜厅举行,讽刺的是,镜厅正是1871年俾斯麦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的地方。
现在,德国代表团要在这里终结德意志帝国。
——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4)材料四图片场景是何历史事件?法国对德国的战后处理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3分)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
——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第I卷
13.【答案】C
【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重视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同时严格录取程序,许多出身低微但是知识渊博的读书人得以入朝为官。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唐太宗对于人才的态度,那就是要将人才都纳入官僚体制中来,为朝廷所用。
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日本。
这两位统治者分别为唐太宗和唐玄宗,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1895年”“日本”“中日战争”“清政府”可知,该战争为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且条约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使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选D项。
A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B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C项是辛亥革命的结果。
15.【答案】A
【解析】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大肆烧杀抢掠,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这些暴行启迪国人要牢记历史,①正确。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战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了全民族抗战,②正确。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面对共同的敌人,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亲密合作,③正确。
④表述正确,当前日本右翼势力确实在美化侵华战争史,应该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警惕,但是它不属于这场战争应该铭记的历史教训,与题意无关。
16.【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这一阶段,中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数额总体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而且对外开放持续深入扩大,使得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数额总体增长,因此答案为B项。
17.【答案】D
【解析】根据关键词“马歇尔”、战争之外的“某种途径或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途径或方法是从经济上对西欧进行援助,实现欧洲的复兴,即“马歇尔计划”,答案为D项。
《朝鲜停战协定》于1953年签订,故A项错误。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故B项错误。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故C项错误。
18.【答案】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当今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③表述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答案为B。
第Ⅱ卷
19.【答案】(1)政治;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女真;由西向东。
(2)①特点: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范围为亚非欧;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原因:中国为自然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中国以友好交往为目的,不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②特点: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交往的通道。
不同:中国:对外开放、友好往来、平等贸易。
欧洲: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
(3)认为:建立符合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平等共赢新联系;立足长远,密切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发展中的挫折和困难,使“一带一路”健康发展。
【解析】(1)根据西汉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可以看出,城内大部分是宫殿,只有较小的面积供百姓居住。
东市和西市只是出现在城市的西北角,占地面积很小。
因此可以看出,长安城的政治职能突出。
朱朝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城市的商业功能增强,瓦舍盛行。
12世纪初,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
定都会宁。
1127年金国攻破东京,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长安(今西安)位于陕西省,属于中国西部地区,东京(今开封)位于河南,属于中国中部平原地区,在经
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同时,中国古代政治中心逐渐由西向东转移。
(2)如果选①:第一小问,认真阅读材料可知,丝绸之路最初为军事路、外交路,后来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根据材料中“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可以看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重要的交通要道,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在汉武帝以及张骞等人的推动下开通的。
第二小问,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之所以没有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一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的国家,商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同时中国古代的交流往往以友好交往为目的,不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如果选②: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发展高度繁荣,促进了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这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可知,欧洲的对外活动主要采取殖民主义做法,通过武力征服,掠夺资源,进行海外扩张,而中国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平等的贸易往来。
(3)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重视平等和友好往来,在新形势下,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应坚持合作共赢原则,沿途各国应该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
20.【答案】(1)派别: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不同: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道路:“工农武装制据”的革命道路。
转折: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上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停止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开始。
(3)认为:继承传统文明精髓,融合西方文明精华,总结近代以来宝贵经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潮流出发,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对话,思考并承担相应大国责任。
【解析】(1)根据图片及文字内容可知,图A、图B人物分别为康有为和陈独秀。
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并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维新变法运动,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陈独秀等人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革命,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彻底否定儒家思想,全盘接受西方的自由、民主等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康有为认为孔子为“神明圣玉”,但是陈独秀认为要宣传民主与科学,必须反对孔教,即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
康有为尊崇孔子,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通过孔子及而到了陈独秀时期,辛儒家学说为改革维新寻求理论依据。
辛亥革命已经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接受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民主思想,但是北洋军阀袁世凯却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导致新文化运动爆发。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但是进攻大城市的起义先后失败,这使得毛泽东认识到中国的特殊国情,敌强我弱,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开始了长征。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释放蒋介石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3)根据材料一中两人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论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的民主思想,都不能绝对地肯定或者绝对地否定,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明精髓,同时吸取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
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在接受外国思想
文化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要从实际出发。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因此中国在文化领域也要承担大国责任,把中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潮流相结合,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21.【答案】(1)建立:1804年。
影响: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欧洲的传播;引起欧洲人民反抗,促进民族主义兴起。
(2)评价:刺杀行为,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但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狭隘的民族主义泛滥;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日益加剧,包括法国在内,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市场和殖民地的争夺;20世纪初整体世界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国际秩序与制度尚未建立。
(3)史实: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
看待:认识是正确的,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民族主义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事件:签订《凡尔赛和约》。
后果:引发德国民族复仇情绪,最终导致二战爆发。
认识: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民族主义能激发爱国热情,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极端民族主义则会激化矛盾,导致战争爆发和地区动荡,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解析】(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兰西共和国变为法兰西帝国。
,材料中提到拿破仑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据此可以得出结论:拿破仑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欧洲的传播,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
(2)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希望通过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来维护塞尔维亚的安全,挽救民族危亡。
但是最终不仅没有挽救塞尔维亚,反而给了其他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他各国很快卷入战争。
图B海报实际上是为了法国进行殖民侵略和对外扩张的需要而号召公众支持,这属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体系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更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紧张,这些都推动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发展。
(3)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并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是却遭到了拒绝,最终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孙中山是中国民族主义领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同时孙中山不断丰富和完善三民主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根据材料中“签字仪式在镜厅举行”“终结德意志帝国”可知,图片场景反映的是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法国凡尔赛官签署《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
一战后法国害怕德国重新崛起,主张尽一切可能削弱德国,在领土、军事等方面过分瓜分德国,从而使得德国复仇情绪高涨,最终在希特勒的煽动下,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二战的爆发。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包括积极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民族主义,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19世纪初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中国,民族主义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
而萨拉热窝事件以及一战、二战时期的欧洲各国,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泛濫,激化了各国矛盾,导致社会动荡,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灾难。
因此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各国需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