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鲜战争后“美经援”对台湾经济之影响 冯丽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朝鲜战争后“美经援”对台湾经济之影响
历史文化学院0702班冯丽婷20070401212
【摘要】内战失败后的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但其面对的却是一个混乱的经济局面。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湾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恢复和发展了台湾的工农业,稳定了台湾经济的局面,填补了贸易逆差、改善了国际关系,提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经济人才,并对台湾之经济起到政策导向作用。与此同时,台湾对外国也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但总的来说,“美经援”对台湾经济之影响还是利大于弊。
【关键词】台湾美经援经济发展
1949年,内战失败的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初到台湾,国民党面临的是一个混乱、动荡的经济局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湾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帮助台湾稳定了经济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使台湾从此在经济上依赖于外国,并易受国际形势之动摇。但是总体而言,“美经援”对台湾经济之影响还是利大于弊。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败退到台湾的初期,国民党面临的是一片失败、混乱、动荡的紧张气氛。伴随着局势的不稳,国民党的经济形势更为严峻,经济情况到达了全面崩溃的边缘。
首先是物资匮乏,通货膨胀。台湾面积3万平方公里,山脉占了三分之二,可耕地不及三分之一,原有人口600万,承继日本人留下的工业基础,人民生活尚可温饱。1可国民党逃到台湾时又增加了军民200万人。人口的猛增导致本来已经紧张的物资供应达到无法负荷的地步,市场中的生活消费品奇缺;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例如,1949 年的物价上涨率由 1947 年的77 %增至1189 %。2就此,台湾的经济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
其次是财政状况极其困难。迁台后,国民党的财政收入大减。而从1949年开始,台湾居民人均供养的军队人数就是全世界最高的。3庞大的军费开支大大加重了台湾当局的经济负担,导致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台湾当局一度只能靠出卖库存黄金来维持其军政开支。
这种经济形势,不仅使社会再生产难以进行,连军民的基本生活几乎也成为
1何虎生:《蒋介石传》,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921页
2高景轩、吴汝华编著:《蒋介石与台湾》,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184页
3茅家琦主编:《台湾30年:1949-197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第88页
了问题。总之,当时的台湾经济一片混乱,经济局势相当紧张。虽然有从大陆运去的黄金、白银和外汇,但以当时的台湾经济情况来看,依靠这些也非长久之计。面对这样的情况,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大陆解放后,“台湾便遭逢了最大的危机。”
在台湾当局风雨飘摇之时,美国政府却采取了弃蒋弃台的“撤手政策”。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宣读一项声明:“美国对福摩萨和其他任何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意向同。美国目前无意在福摩萨获取特别权利和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将不遵循足以使之卷入中国内争的方针。同样,美国政府将不向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建议。”4这是美国首次明确地对台湾问题作出声明。此次声明再次确认《开罗宣言》和《菠斯坦公告》中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条款,标志美国不干预台湾问题的弃台政策正式确立。
美国的做法,无疑是给了台湾当局雪上加霜的打击。但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却给危殆中的台湾带来了转机。蒋介石在得知朝鲜战争的消息后,也马上作出判断说:“韩战对于台湾,有百利而无一弊。”果然,朝鲜战争后,美国改变了对台湾的“撒手”政策,由“弃台”走向“扶台”。从此以后美国为台湾提供的“经援”,更是对台湾的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美经援”的内容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称台湾处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之下,美国要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并提出“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派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后,美国大力扶植台湾经济,为台湾提供了巨额的经济援助。
从1951年美国正式向台湾提供经济援助到1965年“美经援”宣告结束为止,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历时共有15年。在此期间,美国共向台湾提供各种类型的经济援助14.82亿美元,平均每年为9800万美元。
美国的经济援助可分为三种类型:计划型援助、非计划型援助和技术援助。所谓“计划型援助”,系指以特定的经济建设项目为对象,提供所需的器材设备、物资原料。5由此可见,“计划型援助”大部分用于政府之各项经济建设。“非计划型援助”系指向台湾供给小麦、黄豆、原棉、油料和一般机器工具配件等物资。6这些物资可以适应经济上之一般需要;也可以供国内销售,销售所得列入相对基金,被称为“派生的美经援”。至于技术援助,是指帮助台湾派遣技术人员出
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上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第27页
5茅家琦主编:《台湾30年:1949-197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一版,第34页
外学习或者聘请外国专家来台湾工作以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知识等。美国技术援助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农业、工业、土地改革、文化交流、教育卫生、乡村改革等。
由此可见,“美经援”对台湾的资助是大数额而且有针对性的。这样的一个经济援助,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美经援”的积极经济影响
对当时处于崩溃边缘的台湾经济来说,“美经援”无疑是起到了一个强心剂的作用。其对台湾财政与国际收支之平衡,物资之供应,资本之形成,乃至经济、贸易、技术之发展等,均有相当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恢复和发展工农业
“美经援”补充了台湾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物资,提供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金。大量物资和资金的输入,成为台湾工农业恢复发展的重要来源,对台湾经济起到了输血的作用。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台《双边安全拨款法案》提出,对台援助的目的是“使台湾除了国防事务之外,以经济方面都能达到自给自足的地步”。
首先是物资的提供。美国向台湾提供了生产必须的原料,如大量的原棉、小麦、黄豆、牛油等。这些生产原料解决了台湾市场的供应匮乏问题,带动了工业的发展。例如小麦进口,麦面厂、饲料厂就出来了;农产品进口,就有加工厂出现;黄豆进口,就可做饲料、油料;棉花进口,纺织厂就有原料了。7其次是资金的投入。美经援提供的大量资金援助为台湾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台湾初期建设阶段,凡需巨额投资的项目,均有美国的援助。“美经援”资金为台湾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财源,填充了为达成经济建设计划的目标所需资本额与国内储蓄能力间的差额。8据统计,在整个资本形成中,来自“美经援”的财源平均每年高达三分之一。9在1951年至1963年期间,美国资本援助占台湾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75%。10这对于当时财政负担沉重的台湾来说,无疑是带来了新的生机。下面从工、农业两个方面对此作出分析:(1)在工业方面,凡规模较大,需要资金较多的建设项目,均有“美经援”提供资助。1961年以前,在“美经援”为台湾提供的工业投资中,尤以电力、制造、交通运输三部门的投资最多。电力是台湾最早利用“美经援”从事建设的部门,其所用到的“美经援”款项也最大。在台湾电力的总投资中,“美经援”
7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第72页
8张果为主编:《台湾经济发展》,台湾:正中书局,1967年9月第一版,第447页
9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第196页
10吕桐生、裴浩林主编:《台湾香港经济研究》,镇江: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第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