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1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第一章

供热工程第一章

第一章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冬季室内房间得热量、失热量的确定
对于建筑物来说,失热量只考虑前三项,得热量只考虑太阳辐射,则热负荷为:
二、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围护结构耗热量公式:
2、室内温度t n:
3、室外设计温度t w` :
采用不保证天数或者热惰性原理计算;
4、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5、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
对于非均匀围护结构材料:
首先计算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热阻:
则K的值为:
6、围护结构F的丈量:
三、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
1、朝向修正耗热量:
2、风力附加耗热量:
《暖通规范》规定:
3、高度附加耗热量:
四、冷风耗热量
1、按照缝隙法计算多层建筑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不同朝向的渗透冷风空气量V:
2、用换气次数法计算冷风耗热量—用于民用建筑
3、用百分数法计算冷风耗热量—用于工业建筑
五、冷风侵入耗热量
六、辐射式供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
1、辐射式供暖系统的分类:
1)低温辐射式供暖系统:热媒为低温热水、电热膜(天棚式)、
发热电缆(地板式)
2)中温辐射式供暖系统:热媒为高压蒸汽或高温热水3)高温辐射式供暖系统:热媒为燃油等
2、辐射式供暖系统的优点
1)舒适度高,节能;
2)节约建筑面积;
3、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的计算:
1)全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计算:
室内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修正系数0.9~0.95—即可得出全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
2)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计算
七、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热阻和经济传热热阻
1、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要求:
1)。

供热工程习题

供热工程习题

《供热工程》复习题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t w下,为了维持室内恒温tn,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需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包括哪几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4.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包括哪几部分?朝向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耗热量,高度附加耗热量5.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各项的意义。

6.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对供暖房间围护结构外侧不是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而中间隔着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场合,在计算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时,为统一计算公式,要进行温度修正7.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当两个相邻供暖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其传热量。

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不保证天数法,即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超过5天的日平均温度。

9.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空间层中的空气导热系数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他材料导热系数小,增加了围护结构传热热阻,减少传热量思考:是否空气间层的厚度越厚越好?对流换热强度开始随间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反而易于对流,间层热阻不再随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10.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地带划分法:沿平行于外墙的方向2m一个把地面划分成四个地带。

平均传热系数法第一地带靠近墙角的地面面积需要计算两次11.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高度附加耗热量时考虑房屋高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高度增加1m,耗热量增加2%,总增量不超过15%,且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的总和上12.在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太阳辐射得热是如何考虑的?太阳得热量可用减去一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方法列入。

供热工程中级职称复习试题

供热工程中级职称复习试题

第一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一、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失热量有: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称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称冷风侵入耗热量;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4;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5;6.通风耗热量。

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Q 6;得热量有: 7.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 7;8.非供暖通风系统的其它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 8,9.热物料的散热量Q 9;10.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0此外,还会有通过其它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Q 11。

二、对于没有由于生产工艺所带来得失热量而需设置通风系统的建筑物或房间(如一般的民用住宅建筑、办公楼等),建筑物或房间的热平衡就简单多了。

失热量Q sh 只考虑上述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的修正。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分为几部分进行计算。

3/2/1/1/Q Q Q Q Q x j +++=⋅⋅式中 /1j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1x Q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α)(w n t t KF q -=/ W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一、室内计算温度t n(一)、室内计算温度是指距地面2米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空气温度。

对于高度较高的生产厂房,由于对流作用,上部空气温度必然高于工作地)()(h n w n t t KF t t KF q -=-=//αw j n wi i n R R R R K ++=+∑+==111110αλδα区温度,通过上部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增加。

因此,当层高超过4 m 的建筑物或房间,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 n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计算地面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t g (℃)(2)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t d (℃)(3)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t p.j =(t g +t d )/2(℃)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w t :目前国内外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是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另一种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课件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课件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 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l9—87)里规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 度”。 供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值详见有关设计 手册。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 当供暖房间的围护结构,其外侧不直接与室外 相接触,而是中间隔着不供暖的房间或空间。此时 通过该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为 q=KF(tn-th) W 式中,th是传热达到平衡时,非供暖房间(或空 间)的温度。 由于非供暖房间的温度th,要通过热平衡确定,为 了计算方便工程中可用 (tn—tw) a=(th-tw)进行计算。 a称为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根据经验得出的各种不同情况的a值可见附录1—3。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一篇 供暖工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热水供暖系统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一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主要内容
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第四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 第五节冷风渗透及冷风侵入耗热量 第六节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实例 第七节 高层建筑供暖热负荷计算方法简介
Q=Qsh-Qd=Q1+Q2+Q3-Q10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常把它分成围 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 算。 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 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 和。 附加(修正)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 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力附加、 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朝向修正是考虑围护结构的 朝向不同,太阳辐射得热量不同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的修正。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几部 分进行计算。

第一章供暖系统热负荷

第一章供暖系统热负荷
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
Q2——为加热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耗热量
Q2 ——冷风侵入耗热量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一般的民用建筑,产热量很少且无通风系 统的公用建筑。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一、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包括: 内表面吸热(对流 换热、辐射换热)、 结构导热(导热) 和外表面放热(对 流换热、辐射换热) 三个基本过程。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二、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Q 计算公式: 1. j q KF (t n t w )a
式中: 1. j ——建筑物或房间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Q
q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K —— 各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 ——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 t n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t w ——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 a ——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表1-2。
3.温差修正系数 a值:
q KF (t n t h ) aKF (t n tW ) tn th a , 见附录 1 2 t n tW
当隔壁为非供暖房间时,通过 该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tn
供暖房间
F K
th
非供暖房间
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耗热量, α
Q1 (1 x g )[ aKF (t n tW )(1 x ch x f )] W


思考:为什么每增高1m附加2%?为什 么总附加量不超过15%?
四:其他修正方法:
工程实践中,除以上几项主要修正外,对房间围护结 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还可能遇到下述情况。
对于公用建筑,当房间具有两面及两面以上 外墙时,可将外墙、窗、门的基本耗热量增加 5%。如果窗、墙面积之比超过1:1时,可对 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10%。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应当考虑到室外风速随 楼房高度增高而加大,从而对外窗传热耗热量 将有较大影响。对此,可按单、双层钢窗在不 同高度和室外风速下分别考虑0%-15%和0%-7 %的传热系数K值附加率来进行修正,详细资 料可见《供热通风设计手册》。

供热工程复习试题

供热工程复习试题

供热⼯程复习试题《供热⼯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02.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热负荷,对于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其得失热量有哪些?10得热量有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室内的冷空⽓的耗热量,称冷风渗透耗热量;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的冷空⽓的耗热量,称冷风侵⼈耗热量;失热量有1、太阳辐射进⼈室内的热量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并分别对其进⾏简要的描述。

11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

在⼯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常把它分成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计算。

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附加(修正)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变化⽽对基本耗热量进⾏修正的耗热量。

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附加、⾼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朝向修正是考虑围护结构的朝向不同,太阳辐射得热量不同⽽对基本耗热量进⾏的修正。

4、对于层⾼⼤于4⽶的⼚房如何确定室内设计温度。

12对于层⾼⼤于4m的⼚房,由于对流作⽤,其上部空⽓温度必然明显⾼于⼯作地区温度,在计算围护机构耗热量时,应采⽤不同的室内温度:(1)当计算地⾯温度时,应采⽤⼯作地点温度(2)当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屋顶下的温度(3)当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室内平均温度5、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有哪些⽅法?请说明我国现⾏规范中关于供暖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的规定。

13答: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有不保证天数法和热惰性法。

我国现⾏规范选⽤不保证天数法:规定了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平均温度。

6.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137.地⾯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8.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耗热量是⼀回事吗?有何区别199、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有那些?其常⽤计算⽅法有那些? 19答: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很多,如如门窗构造、门窗朝向、室内外空⽓的温差、建筑物⾼低以及建筑物内部通道状况等。

供热计算书

供热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1.1体积热指标法..........................................................1.2面积热指标法..........................................................1.3城市规划指标法........................................................ 第二章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及年耗热量.........................................2.1热负荷延续时间图......................................................2.2年耗热量.............................................................. 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3.1热源形式的选择........................................................3.2热媒种类的选择........................................................3.3热媒参数的确定........................................................3.4热网系统形式的选择....................................................3.4.1枝状管网......................................... 错误!未指定书签。

供暖工程1

供暖工程1

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




q′=aK F(tn-tw′)= KF(tn-th)W 式中 F—供暖房间所计算的围护结构表 面积,m2; (1-6) K—供暖房间所计算的围护结构的传热 系数, W/m2.℃ th— 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空气温度, ℃; a一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
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GBJl 9-87) 规定

屋顶下的空气温度td受诸多因素影响,难以用 理论方法确定。最好是按已有类似厂房进行实 测确定;或按经验数值,用温度梯度法确定 即 fd=tg+ (H-2) △t ℃ 式中 H—屋顶距地面的高度,m △t—温度梯度,℃/m。 对于散热量小于23w/m2。的生产厂房,当其 温度梯度值不能确定时,可用工作地点温度计 算围护结构耗热量,但应按后面讲述的高度附 加的方法进行修正,增大计算耗热量。
1.匀质多层材料(平壁)的传热系数K值。 2.出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匀质围 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值。 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K值。
1.匀质多层材料(平壁)的传热 系数K值

传热系数K值可用下式计算 K=1/R。=1/(1/α n+∑δ i/λ i+1/α w) =1/(Rn+Rj+Rw) 式中 R。一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w; α n, α w—围护结构内表面、外表面的换 热系数,w/m2.℃; Rn,Rw—围护结构内表面、外表面的传 热阻,m2℃/W; δ i一围护结构各层的厚度,m
第一篇供暖工程
第一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第一节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某一 室外温度tw 下,为了达到要求 的室内温度tn ,供暖系统在 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 热量。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 量的变化而变化。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 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系 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 给的热量Q'。它是设计供 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试题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0.24m(重浆砖砌体)δ2=0.02m(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0.06kcal/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代号材料名称厚度δ导热系数λmm kcal/m·h·ºC1 2 3 4 5 6外抹灰砖砌体泡沫混凝土砖砌体内抹灰砖砌体15120120120153700.750.700.250.700.600.70 图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38。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m δ=, 1.28W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m δ=,0.03W (m K)λ=⋅,λ的修正系数为 1.15;(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1.3W (m K)λ=⋅。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1。

热能工程: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2。

供暖系统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

3。

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2)采用绿色能源3)加强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 第一章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1。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3.失热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侵透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

3、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4.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

5。

附加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6.室内计算温度tn:是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温度,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以用其房间无冷暖热源影响的几何中心处的温度来代表。

许多国家所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标准,大致在16~22摄氏度范围内。

7。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分为:一根据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二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8. 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要按50年中最冷的八个季节里最冷的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9。

不保证天数的原则: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直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值。

10。

温差修正系数值:作用:计算与大气不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为统一计算公式.采用该系数。

其值的大小取决于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状况。

供热工程期末复习第二版

供热工程期末复习第二版

供热工程期末复习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w t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w t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二、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n wq KF t t α''=- 三、匀质多层材料(平壁)的传热系数 P14四、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系数:朝向修正、风力附加、高度附加 P18五、冷风渗透耗热量:缝隙法、换气系数法、百分数法六、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在供暖房间中,非透明部分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达到不结露及满足人体卫生要求时的围护结构传热热阻。

经济传热阻:在一个规定年限内,使建筑物的建造费用的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围护结构传热阻。

第二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一、对散热器的几点要求?答:1、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 值越高,说明其散热性能越好。

可以采用增大外壁散热面积(在外壁上加肋片)、提高散热器周围空气流速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强度等途径增大散热器传热系数。

2、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耗量越少,成本越低,其经济型越好。

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q 是衡量散热器经济型的一个标志。

金属热强度是指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差为1℃时,每千克质量散热器单位时间所散出的热量。

q 值越大,说明散出同样的热量所耗的金属量越小。

3、安装、使用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要小,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散热器的生产工艺应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4、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外表光滑,不积灰和易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不应影响房间观感。

5、使用寿命的要求:散热器应不易于被腐蚀和破损,使用年限长。

二、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的特点对比:答:1、金属耗量少。

第1章_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第1章_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0.50
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有窗时
0.75
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上时
0.60
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外墙上无窗且位于室外地坪以下时
0.40
与有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
0.70
与无外门窗的非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
0.40
伸缩缝墙、沉降缝墙
0.30
防震缝墙
0.70
第二节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第一章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概述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供暖设计中最基本 的数据。它直接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供 暖管道管径和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关系到供 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
第一节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1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基本概念
人们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要求室内保持一定
的温度。一个建筑物或房间可有各种得热和散失
围护结构的附加 耗热量
朝向修正耗热量
风力附加耗热量
高度附加耗热量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3.1 朝向修正耗热量
朝向修正耗热量产生原因
室内因阳光射入而得到的热量 向阳面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升高。
失热量减少 向阳面围护结构,K值较小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在稳定条件下,
计算得出的。
实际耗热量会受到气象条件以及建筑物情
况等各种因素影响而有所增减。由于这些因素 影响,需要对围护结构基本能热量进行修正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按围护结构的不同朝向,选择不同的朝向修正率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3.2 风力附加耗热量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而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 量的修正。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习题及答案

《供热工程》习题集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何为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如何确定?4.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5.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6.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7.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9.试确定外墙传‎热系数,其构造尺寸如‎图1所示。

δ1=0.24m(重浆砖砌体)δ2=0.02m(水泥砂浆内抹‎灰)若在δ1和δ‎2之间加一层‎厚4厘米的矿‎渣棉(λ3=0.06kcal‎/m·h·C),再重新确定该‎外墙的传热系‎数,并说明其相当‎于多厚的砖墙‎(内抹砂浆2厘‎米)。

图 110.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为什‎么要按稳定传‎热计算?12.试确定图5所‎示,外墙的传热系‎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其构造尺寸及‎材料热工性能‎按表1选用。

表1图 213.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14.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15.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16.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17.我国建筑气候‎分区分为哪几‎个区?对各分区在热‎工设计上分别‎有何要求?18.试分析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特点。

19.已知西安市区‎内某24层商‎住楼的周围均‎为4~7层的建筑,计算该商住楼‎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如何处理风力‎附加率。

20.已知宁夏固原‎市某公共建筑‎体形系数为0‎.38。

屋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0m m δ=, 1.28W K)λ=⋅;(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100m m δ=,0.03W K)λ=⋅,λ的修正系数为‎1.15;(3)水泥砂浆找平‎(找坡)层30mm δ=(最薄位置),0.93W (m K)λ=⋅;(4)通风架空层200mm δ=,212W (m K)n α=⋅;(5)混凝土板30mm δ=,1.3W (m K)λ=⋅。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使室内保持一定的舒适温度所需的热量。

它是设计室内供暖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合理确定热负荷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供暖系统设计。

一、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1.1 传热热负荷的计算传热热负荷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基础,它包括传导热负荷、对流热负荷和辐射热负荷三部分。

一般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热阻、热容和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1.2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潜热热负荷是指室内环境中因水蒸气的存在而需要转移的热量。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主要基于室内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和水分传递速率。

1.3 合并计算和总负荷计算将传热热负荷和潜热热负荷合并计算,得到室内供暖系统的总热负荷。

总负荷计算不仅考虑了传热和潜热的贡献,还包括了其他因素如室内人员、照明设备等的热负荷。

二、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因素2.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

墙壁、屋顶、窗户等构件的隔热性能决定了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传热量。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保温措施可以降低热负荷。

2.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季节、温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室内外温差和传热量。

在寒冷地区,热负荷相对较高,需要更大的供暖系统容量。

2.3 室内活动及设备室内活动和设备的热负荷也是影响供暖系统设计的因素之一。

人员的新陈代谢、电器设备的耗电量等均会产生热量,并增加室内的总热负荷。

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准确计算设计热负荷。

三、根据设计热负荷进行室内供暖系统设计3.1 供暖方式选择根据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分户供暖、地板供暖等。

在选择供暖方式时,要综合考虑能源来源、供暖效果和成本等因素。

3.2 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设计热负荷,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如热水锅炉、暖气片等。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种是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另一种是在室 内外温差为1℃时的单位体积热指标法。
a
14
1.要满足建筑结构上的强度要求;
2.要保证在建筑结构内表面不结露,即外墙 及顶棚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的露 点温度;
3.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应过份低于室内空 气温度,否则人体将因辐射散热过大而感 到不舒适;
a
7
4.要考虑建筑物的热稳定性,即由于室外温 度或室内产生的热量发生变化而使经过围 护结构的热流发生变化时,室内保持原有 温度的能力。对于不同的建筑物,若在相 同的热流变化下,室温波动越小则建筑物 的热稳定性越好;
计算温度下,通过维护结构的总耗热
量Q1,可用下式表示
Q1=Q1.j +Q1.x
W
a
11
三、加热进入室内冷空气所需热量
1.冷风渗透耗热量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
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 被加热后又逸出室外。把这部分冷空气从 室外温度加热到室内温度所消耗的热量, 称为冷风滲透耗热量。 影响冷风渗透耗热量的因素很多,如门窗 构造、门窗朝向、室外风向和风速、室内 外空气温差、建筑物高低以及建筑物内部 通道状况等。
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 上的建筑物以及营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 应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a
9
北、东北、西北
0% ~-10%
东、西
-5%
东南、西南
-10%~-15%

-15%~-25%
选用朝向修正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 照率,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情况。对于冬
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
温度。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 20℃ 。**

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变化的值
设计热负荷:定值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般民用建筑(没有机械通风时):
Q2 Q3 Q Q1
Q 设计热负荷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Q1 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冷风侵入耗热量 Q3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又由于:
j Q1, x Q1 Q1, j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Q1, x 围护结构修正(附加)耗热量 Q1,
各层材料导热系数
见有关规范和设计手册
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确定:
见民规5.1.8-4
一些常用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可直接 从《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查取
地面的传热系数K值
用平均传热系数法: 当围护物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 差传热量计算式为:,
地面的传热系数K值
Qj , d kpj.dFd tn tw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2009) 2.5.2居住建筑的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 于表中的规定值
续上表
冬季空气集中加湿耗能较大, 延续我国供暖系统设计习惯,供暖 建筑不做湿度要求。
层高较高的建筑
层高超过4m的建筑物或房间,室内 温度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作用,使 顶部空气温度高于底部空气温度,通 过上部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增加。由于 温度梯度的存在,tn的取法不一。应按 下列规定采用:
一、朝向修正耗热量的计算
需要修正的耗热量等于垂直的外围护 结构 (门、窗、外墙及屋顶的垂直部 分)的基本耗热量乘以相应的修正率。 朝向修正率xch的取值见有关资料 。
朝向修正率的确定
民规: 选用不同朝向的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 东、西 -5% ; 东南、西南 -10%一-15%; 南-15%一-30%。

《供热工程》分章节习题集

《供热工程》分章节习题集

《供热工程》习题集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什么是采暖设计热负荷?工程计算中通常考虑哪些热量? .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 分为哪两部分 ✍ .匀质材料和非匀质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各怎样计算?.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热阻和经济热阻?怎样检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会结露?.冷风渗透耗热量与 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 ✍ .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

说明各项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 ✍.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意义如何。

.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 ✍ 说明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与低层建筑的有什么不同?分别说明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及综合作用原理图。

.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 ✍.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 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

地面及地下室的传热系数如何确定。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供暖设计热负荷有何特点,如何计算 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

什么是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如何考虑体形系数的取值。

 .试计算某建筑物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见图  。

已知条件:建筑物位于天津市区; 室温要求维持 ☐ ;建筑物构造:外墙为 ❍❍ 砖墙(内抹灰 ❍❍ ); 地面  水泥(不保温); 外门、窗  单层玻璃,木制; 屋顶  带有望板和油毡的瓦屋面,其天花板的构造如图  所示。

 防腐锯末,↗ ❍ ↖  ♍♋●☎❍  ♒ ☐ ✆ ; 木龙骨   ❍ ,↖  ♍♋●☎❍  ♒  ☐ ✆ ; 板条抹灰↗ ❍ ↖  ♍♋●☎❍  ♒  ☐ ✆ 。

图图第 章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散热设备有哪几种类型;辐射供暖的特点与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28 28
2013-8-7
§1-4 冷风渗透耗热量
换气次数法
Q2 0.278 V w c p ( t n t w )
(W)
V k V
V ':房间的体积,m3;
(m3/h)
k:
换气次数,次/h。(查手册)
百分数法
根据高度和玻璃窗的层数直接查手册
29
29 29
10
10 10
2013-8-7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W/m2℃)
地面传热系数按地带确定:
最多可划分四个地带
第四地带 第三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一地带
11
11 11
2013-8-7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W/m2℃)
地面传热系数按地带确定: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Q ' 1= Q ' 1j+ Q ' 1x) 冷风渗透耗热量( Q '2) 冷风侵入耗热量( Q ' 3) 附加(修正) 耗热量 太阳辐射得热量( Q ' 10 )
工程上: Q ' =Q ' 1j+Q ' 1x+Q ' 2+Q ' 3
4
4 4
2013-8-7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门、窗: 按外墙外表面净尺寸
15
15 15
2013-8-7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闷顶和地面
闷顶和地面的面积按外墙的内廓尺寸计算。 平屋顶顶棚面积按外廓尺寸。
实际计算时,地面面积按地带分别计算,第Ⅰ地 带两外墙拐角处的正方形面积计算两次。
第四地带 第三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一地带
16
16 16
2013-8-7
§1-4 冷风渗透耗热量(p19)
凡暴露于室外的可开启的门、窗等均应计 算其冷风渗透耗热量。 冷风渗透的动力来自两方面:风压、热压 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 缝隙法(相对准确,用于设计计算)
换气次数法(较粗糙,用于民建概算)
百分数法(最粗糙,用于工建概算)
22
22 22
2013-8-7
L:每米缝隙的理论渗透空气量,m3/(m.h); m: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 b:门、窗缝隙渗风指数, b=0.56~0.78,无资料时取b=0.67; l:门、窗缝隙长度,m;
2013-8-7
§1-4 冷风渗透耗热量
V L l m b (m3/h)
ρw 2 b L a( V0 ) 2
温差修正系数 α
为什么引入温差修正系数?
q1j k F (tn tw )
t w
tn
t n
q1j k F (t n tn )
统一: q1 j k F ( t n t w )
相邻两个房间温差大于或等于5℃或隔墙传热量大于 房间负荷10%时需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2013-8-7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地下室的地下部分按地面处理
室外 室内
17
17 17
2013-8-7
§1-3 围护结构修正(附加)耗热量
包括:朝向修正、风力附加、高度附加
一、朝向修正耗热量(p18)
考虑到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各朝向的附加率(xch): 北、东北、西北:0% ~ 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 ~ -15% 南: -15% ~ -20% 日照率低于35%的地区:东、西向不修正
户间热负荷不统计在采暖系统的总负荷内。
32
32 32
2013-8-7
§1-6 分户计量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户间热负荷的计算:(不同的地区方法不同)
北京市《新建集中采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 给定的原则: 对于集中采暖,不采用地板采暖时,取6℃温差计 算楼板或隔墙传热量,采用地板采暖时,取8℃温差 计算楼板或隔墙传热量; 对于采用分户独立热源采暖的热用户,户间传热负 荷温差宜按10 ℃计算; 以各户间传热量总和的适当比例做为户间总传热负 荷,一般取50%;顶层或底层可取70~80%;
13
13 13
2013-8-7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门 门

2) 门 F(m

地、顶
窗 地、顶



地、顶

窗 墙
窗 墙
14
14 14
2013-8-7
窗 墙



窗 墙



地、顶
地、顶
地、顶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外墙
高度方向: 中间层:从本层地面到上层地面 底层:从地板下表面到上层表面 顶层:从本层地面到屋顶外表面 (斜屋顶:从本层地面到闷顶保温层) 水平方向: 外墙从外表面量起 (外廓尺寸) 内墙从中心线量起
6
6 6
td t n ( H 2 )t
2013-8-7
( t 0.3 ~ 1.5C / m )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t'w(℃)
确定方法:不保证天数法、热惰性原理法
我国采用不保证天数法(不保证5天),气象资料 是51年-80年的 )
北京地区: t'w= -9(℃) 冬季采用空调取暖时,平均不保证1天 北京:t'w= -12(℃)
在设计室外温度下,为维持室内要求的温度,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房间或建筑物供给的 热量。
Q sh Qd 供暖系统 热负荷
冬季维持 室内温度
Q (系统供热)
3
3 3
2013-8-7
§1-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二、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p10)
Q ' = Q 'sh - Q 'd
对于民用住宅、办公楼等: Q ' sh Q ' d: 围护结构 基本耗热量
m ch c f cr ( n
1b
( hz h ) t n t w C ) C 70 0.4 2 c f h V0 273 t n
有效热压差与风压差比 朝向修正系数 查手册 门窗中心 线标高
热压系数 注:h0.4中的h小于10m时,应按10m计算 风压差系数(可取0.7)
2013-8-7
§1-5 冷风侵入耗热量(p21)
对于有可开启的外门的房间需计算该部分 耗热量。
对于短时间开启的门:
Q3 Q , j ,m N 1
对于长时间开启的门:
外门附加率 (见手册) 外门基本耗热量
应先按工业通风计算冷风侵入量,再计算其耗热量 对于阳台门,不需考虑冷风侵入耗热量
t tn
q1 j k F ( tn t w )
对于屋顶,实际值大于计算值 ( t tn )
附加量:Q xg g
tn
( q
1j
qch q f )
民用房间和散热量小的工业厂房高于4米时,每高出1米 附加2%,但总附加率不应大于15%。楼梯间不需附加。
第一章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1
2013-8-7
上篇:供暖工程
主要目的:
掌握完成建筑物室内供暖系统设计所必 备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室内供暖系统末端装置(散热器)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室内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地板辐射采暖
2
2 2
2013-8-7
§1-1 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一、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Q' (p10)
31
31 31
2013-8-7
§1-6 分户计量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加)
一、分户计量采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
比较认可的看法是计量采暖系统的设计室温宜比现 行标准提高2℃。
二、分户计量采暖系统房间的设计热负荷
户间热负荷——由于分室调温而出现的温差引起的 向临户的传热量。
分户计量 房间热负荷
常规采暖 房间热负荷 户间 热负荷
§1-2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W/m2℃)
空气间层的传热系数查相关资料
空气间层形式:双层玻璃、空心砖、封闭空气层 间层换热强度与间层厚度、间层设置方向、形状、 密封性等有关 相同厚度时,热流由上向下热阻最大,反之最小, 间层竖向时热阻居中 间层厚度大于4mm,热阻不再随厚度增加
26
26 26
高度修正系数
2013-8-7
ch ( 0.3h0.4 )b
§1-4 冷风渗透耗热量
表 D. 0. 2-1 外门窗缝隙渗风系数下限值
27
27 27
2013-8-7
§1-4 冷风渗透耗热量
计算时应注意:
若计算得C≦-1,则所计算楼层所有朝向门 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为零。 若计算得 C > -1,m ≦ 0,则所计算楼层 该朝向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为零。 若计算得 C > -1,m >0, 需采用上述公式 计算各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V0: 基准高度(10m)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查规范)
a : 门、窗缝隙渗风系数,(无实测资料时,根据外窗气密
性等级,查规范) 节能设计标准(95)规定:1~6层建筑不低于3级 7~30层建筑不低于2级
25
25 25
2013-8-7
§1-4 冷风渗透耗热量
V L l m
b
(m3/h)
竖井内温度
与风速有关, 表数值对应 于4m/s (平均风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