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

论文参考范本一(综述类)

陕西省小麦产业现状与区域发展探索

摘要:为了提升陕西省小麦的生产能力,研究了陕西省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区域特点、生产技术问题,并讨论了发展的思路。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必须向生产目标优质化、加工企业管理规范化、主栽品种栽培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的重点区域是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指出了区域小麦发展的技术关键,为持续增进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思路。

关键词:陕西省;小麦;生产;区域

小麦是陕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是保障陕西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地处中国内陆,是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其南北狭长,跨越纬度近8°,由北到南热量和降雨量增加,形成了长城沿线温带半干旱、陕北高原暖温带半干旱、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秦岭山地暖温带湿润和陕南亚热带湿润等5个不同气候区。按照自然条件和传统耕作栽培习惯,陕西省传统小麦产区可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阶地平原和陕南山地(平坝)三大区域组,其中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阶地平原的渭北、关中小麦产区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种植区[1]。

1陕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的现状

1.1生产目标转型,优质小麦发展较快

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来,陕西省小麦播种面积由结构调整初期1999年的158.9万ha降到2007年的119万ha,小麦播种面积下降了39.9万ha,但小麦总产仍稳定在40亿kg以上。同时,优质小麦生产成为粮食生产中的新亮点。2003-2007年平均小麦播种面积120万ha,三年平均总产40.15亿kg。同期,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阶地平原的渭北、关中小麦产区小麦年平均播种面积100万ha左右,总产40亿kg,分别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83%和总产的95%,小麦平均产量3 975 kg/ha,比全省小麦平均产量3 375 kg/ha,高出18%。2007年,全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6.7万ha,占渭北、关中优生区小麦面积的40%左右[2,6]。

1.2面粉加工企业管理规范,但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陕西省面粉工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全民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以民营和股份制为主的转变,由以分级行政体制、以面粉销区加工布厂向小麦产区加工设厂的转变;由小规模加工企业向中大型企业转变[3]。现在有面粉加工企业50多家,形成了原粮采购、配麦、加工、销售等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陕西省小麦生产十多年来一直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其他小麦主产区调入以确保产销平衡的态势。据统计,从2003-2007年,全省小麦累计产量262.3亿kg,累计消费量298.3亿kg,累计产销缺口36.0亿kg,年均缺口6.0亿kg。2003~2007年全省累计从省外调进粮食82.5亿kg,其中小麦累计调进40亿kg[2,6]。

1.3区域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主栽品种还没有形成规模

陕西省优质小麦种植规模小、管理粗、品种多,同一生产区内,种植分散、管理粗放、良种良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农户商品麦生产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商品小麦质量不稳定,供货批次之间质量差异较大,严重影响了用麦企业采购的积极性。从生产层面分析,土壤、生态地区条件的差异,农户分散种植的影响,标准化生产技术程度不够,部分农民重品种、轻管理的现象,加大了商品小麦质量的不稳定。

目前,我国优质小麦仍然采用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一个乡往往种植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的优质小麦品种,优质小麦品种混杂种植,给优质小麦的收购、鉴定、储存以及面粉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同一生产区内种植品种过多,商品麦是多个小麦品种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形成的混合体,难以形成较大数量、质地相同的原粮,不能满足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需求[2,5,11]。

1.4优质小麦产业化链联系不紧密,加工、销售有脱节现象

近些年,陕西省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部门,在小麦农商结合、优质优价、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可资借鉴的生产经营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出现了许多地方中介组织,促进了小麦产业化经营发展,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这主要是因为陕西省小麦面粉、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深加工能力偏弱,市场带动性低。据统计,全省年营业收入超过5千万元的面粉加工企业有8家,能够提供小麦产前规划、产中质量跟踪、产后优质优价进行“订单生产”的企业只有1~2家[2,5]。面粉加工企业全局观念有待提高,仅仅把麦农看成是为其加工小麦原料的提供者,没有为他们切身利益着想的实际行动,伤害了他们的利益。粮食储备部门管理粗放,谷贱伤农的事时有发生,不利于小麦产业的良性发展。由于全省小麦产不足销,受市场需求拉动的影响,农民有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小麦单产、改善品质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政策的合理引导,小麦产业有望获得良性发展,并最终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得益,政府放心的局面[5]。

2陕西省小麦生产的区域特点分析

陕西省小麦从北到南依次分为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中早熟春麦区、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6个类型麦区[2]。各个麦区在全省的小麦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不相同,其中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和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是陕西省的重要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

2.1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

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是陕西省主要优质小麦优势生产区之一。包括宝鸡、咸阳、渭南北部、延安南部和铜川全部。冬春干旱,冬季寒冷,常有晚霜为害。冬小麦在水地属适宜区,旱地为次适宜区。这一区农用耕地69.5万ha,占全省耕地的18.9%。小麦面积39.3万ha,占全省麦田面积的23.3%,占本区耕地的56.5%,占粮食作物面积的

65.4%,小麦总产在8亿kg~10亿kg,占全省小麦总产的20%左右。本区种植小麦品种为冬性,中晚熟,生育期250~280 d[2-5]。

2.2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

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是陕西省的主要小麦产区。水地及西部川道属小麦适宜区,东部川道及旱地是次适宜区。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地面积大,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方便,历来是陕西省优质强筋小麦优势生产区。本区农田耕地133.5万ha,占全省耕地36.2%,水地84万ha,占全省水地面积70.3%。小麦面积86.5万ha,占全省麦田面积51.2%,占本区耕地64.8%,粮食面积的59.2%,小麦总产30亿kg左右,占全省小麦总产的64%左右。本区主要种植弱冬性品种,中早熟,生育期220~250 d[2-5]。

2.3其他麦区

主要包括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中早熟春麦区、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

长城沿线风沙滩地中早熟春麦区由于耗水量大、产量低、效益不高,在结构调整中已全部调整成春玉米等作物。陕北丘陵沟壑晚熟冬麦区是冬小麦种植的最北沿,由于该区干旱冻害严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加之退耕还林草和果业的发展,面积锐减,不足1万ha,成点状分布,在小麦生产中已失掉应有的地位。

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和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总面积约10万ha。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生产条件较好,属小麦的次适宜区。该区气候温热湿润,冬季低温时间短,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小麦生长发育;自然条件好,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田多,以稻麦、稻油两熟为主;弱春性,早熟,生育期210~240d。

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属小麦的次适宜区。该区平缓地小麦多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个别田块夏闲后种正茬小麦,品种、全生育期因海拔、纬度不同,差别很大。以弱冬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主,中熟,生育期241~270d[5],由于受地貌特征影响,分布零散,收割难以机械化,加之农村劳动力不足,导致面积下降。

3陕西省小麦生产力提高的区域性技术问题

3.1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

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小麦生产的限制条件,一是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少,多数田块不足0.8%,氮磷极缺和较缺,氮磷比失调,施肥方法以撒施为主,造成肥效较低;二是干旱缺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小麦生育期降水少,全年降水只有500~560mm,冬春多干旱,境内河流少,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低,发展灌溉水资源差,投资多,成本高,难度大;三是耕作粗放,机械化程度低,劳畜不足,经济条件差,单产水平低而不稳,有的田块产量仅100 kg/ha左右,有的年份更低;四是选用品种不当,现有品种难以发挥其生产潜力。

该区域小麦的发展趋势,从小麦生产条件考虑,首先要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其次要应用量水栽培技术,依据小麦休闲期降水量,合理调控

品种、施肥、播种期和播种量,发挥限制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三要培肥地力,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四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造传统旱作农业技术,发展现代旱作节水技术,提高自然降水的生产效益和利用效率;五要强化旱作区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品种的科学选用,合理密植,适期播种,主茎和分蘖并重成穗,精细管理;六要积极推广覆盖种植高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6,17]。

3.2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

该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一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争时矛盾突出,加之小麦播种期雨水缺乏或过多,常常导致有些区域整地、播种质量不高;二是土壤肥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和生产要求还差的较远,有机肥用量少,化肥使用上重氮轻磷,氮磷比例失调,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几乎不使用;三是晚播小麦管理粗放,多采取大水大肥或以水肥代管理,群体大,个体弱,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病虫草害较重,倒伏严重,常有干热风发生;四是土地大平小不平,生产用水不足,灌溉方式落后,水分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五是主栽品种推广力度不够,因品种和种植技术不同的分户条带种植依然普遍[1.7]。

该区域小麦发展的趋势是高产更高产,从生产角度考虑,主要表现在:一是选用中早熟中矮杆抗病高产品种;二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实施配方施肥,增氮增磷补微,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三是应用传统旱作农业技术,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自然降水的生产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四是积极推广小麦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技术,在提高单产水平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和品质[6,16]。

3.3陕南麦区

陕南平坝早熟冬麦区生产的限制因子:一是秋淋夏涝,湿害严重。地湿土粘,通透性差,难以耕作,再加上地下水位高,对回茬麦整地播种不利。二是整地粗放,播种质量差。小麦成苗率低,苗期往往形成地上苗系与地下根系生长不协调,群体小,成穗不足;三是生育后期,又易导致赤霉、条锈病、白粉病的发生;四是农家肥施用量少,底肥不足。由于前茬是水淹密植作物,土壤速效养分接替不上;五是比较效益低。生产上群众历来重视水稻生产,小麦一般选择早熟品种,早收获为水稻插秧腾茬[1]。近年油菜籽大幅涨价后,压麦扩油成了政府和农民群众的一致行动,小麦面积逐年减少。

该区稻茬麦的发展趋势:一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要排灌渠系配套,根除湿害和涝害;在前茬作物水稻沟头撒籽时,要及时清沟排水晾田,为小麦播种创造条件;二是合理轮作。实行小麦、水稻、油菜三年一倒茬的轮作制度;实行秸秆还田,推广稻茬免耕穴播稻草覆盖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增施有机肥,搞好氮磷配合,不断提高和改善土壤肥力及其理化性状;三是选用抗病高产品种,推广包衣种子;四是开展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秦巴浅山丘陵中熟冬麦区生产的限制因子是:立地条件差,地貌起伏大,造成坡度陡,耕地质量差,降水利用率不高。小气候类型多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土壤质地差,山地石渣土、黄泥巴等瘠薄土壤面积大,土层薄,肥力水平低,缺磷面积大。小麦耕作技术粗,晚播面积大,品种多乱杂,科技水平低、生产投入不足等。近年由于劳动力不足,小麦生产又难以机械化,加之比较效益低,导致面积下降。

该区小麦增产的途径:一是综合治理,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生产条件;调整作物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小麦生产,发展豆科作物;二是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氮磷配合,平衡施肥,培肥地力;深耕改良土壤,重视抗旱保墒措施;三是适时播种,作到条播,提高播种质量,推广小麦留空行间套种植方式;四是引选良种,搞好品种布局与组合,推广良种包衣,加强麦田管理。五是病虫害防治技术[6-10]。

4讨论

陕西省小麦产区南北跨度较大,区域性较为明显,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要突出优质,兼顾高产,实现高效,分区域建立和完善优质小麦发展思路。

渭北高原强、中筋硬质白粒冬麦区,充分发挥其土层深厚、土地平整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利用政府的惠农、助农、扶农政策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和投资小麦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科学技术在优质小麦生产中的贡献率[17]。到2010年,该区小麦面积稳定在26.7万ha、平均产量3 750 kg/ha,总产10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18.7万ha,总产7亿kg。到2020年,该区小麦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平均产量4 500 kg/ha,总产12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24万ha,总产10.8亿kg。

该区域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区,提高小麦生产能力的关键是用现代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改造传统的旱作农业技术,致力于降水的蓄、保、用、耗研究,应用深松蓄水、秸秆覆盖保水技术;其次是配方施肥,施配方肥,深施施足底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再次是以统繁统供为突破口,实现优质品种合理布局和集中连片种植,选择应用冬性、半矮杆、抗旱、耐寒、综合抗性较好的硬质白粒小麦品种。最后是按品种分区域抢时机械化收获,提高籽粒商品性[15]。

在产业化运作上,应在产地发展大中型面粉、食品加工企业,以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带动优质小麦生产,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关中平原强、中筋硬质白粒冬麦区,合理利用该区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机械化程度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强等条件。到2010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73.3万ha,平均亩产280kg,总产30.8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36.7万ha,总产15.4亿kg。到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不变,平均亩产330kg,总产36.3亿kg,其中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50万ha,总产24.7亿kg。

该区域提高小麦生产能力的关键:一是优化区域品种结构,布局以半冬性、矮秆、优质多抗小麦品种,实行种子统繁统供;二是以提高播种质量为突破口,改适期播种为适期晚播节水防冻,改精量播或大播量为适量播种保证小麦群体合理,改化肥撒施为配方肥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改撒播为机条播保障苗匀苗壮;三是重视和加强田间管理,玉米秸秆还田地要早灌保灌冬水,壮苗晚灌春水,肥水后移,高产田要增灌花粒水;应用冬前化学除草和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6];四是加强产销衔接,改变混种、混收、混储、混运状况,提高优质小麦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商品率,扩大本省优质小麦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完善优势区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设施、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实现良种、成套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的合理运作,做大做强

小麦优质产业。

扶持中大型面粉、食品加工企业在小麦优势产区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衔接产销关系,减少中间环节,让利农民。加强企业与基地的联系分享现代企业信息流、物资流、技术流的成果,推动优质小麦产业化强势发展[11,13]。

集成有效技术,稳步提升小麦整体生产水平。要将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政府支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最大限度改善优势区农田基本设施、水利设施、农机作业道路等设施的维修、保有水平,为优质小麦区域化生产创造较高的硬件设施。同时,在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整合科研,推广技术力量,提高优势区小麦生产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强化信息引导,促进产销衔确保优质小麦生产质量[11-15]。

参考文献

[1 ] 陕西省农牧厅,陕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陕西省种植业资源与区划[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王新中,欧阳韶辉,于新智.陕西关中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之思考[J].麦类作物学报,2004(5):79-84

[3] 余松烈.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1

[4] 王瑞元.我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2008(12):45-50

[5] 王新中,于新智,张保军,等.陕西关中优质小麦区划与产业体系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5):46-49

[6] 于振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 张保军,由海霞,海江波.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2(4):1-3

[8] 曹卫星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

[9] 张保军,袁彦云等.保墒灌溉对小麦的光合特性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66(11):54-58

[10] 任昌福.作物栽培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11] 万富世.新世纪中国的小麦及其发展对策[A].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 魏益民,张国权.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0,20(1)3-9

[13] 许为钢,曹广才,魏湜.中国专用小麦育种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14] 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著.小麦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5.1

[15] 马耀光,张保军,罗志成.旱地农业节水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6] 张睿,刘党校,刘新伦,等.陕西关中灌区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规范[J]. 麦类作物学报,2004(5):57-58

[17] 张睿,梁增基,刘党校,等.陕西关中旱塬区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规范[J]. 麦类作物学报,2004(5):59-61

[18] 于振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论文参考范本二(试验类)

灌水和非灌水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群体动态及其产量相关性的影响

摘要:在灌水和非灌水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群体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表现。结果表明,各基因型小麦在灌水小区的群体指标明显高于非灌水小区;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呈“S”形曲线,且与产量有显著相关关系;在干旱条件下全生育期的LAI变化幅度较灌水条件下大,且拔节以后的LAI对产量影响较大;各处理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群体变化对产量的贡献不同。因此,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小麦除了选用大穗型品种外,还要力求保持小麦生育后期有较高的绿叶面积,并使各方面协调发展,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关键词:灌水;不同基因型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产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是影响该地区小麦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措施对小麦生产的影响[1~12]。有研究表明[14],采用传统地面灌每次灌溉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水以2~3次较为适宜,增加灌溉次数小麦灌产量并不增加,甚至下降。群体大小是群体结构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群体结构、制定栽培措施、调节群体与个体关系的重要指标[8]。研究表明[11~16],小麦高产群体结构受品种、施肥、灌水等因素的影响;就同一品种而言,群体结构的好坏主要表现在分蘖与叶面积形态指标上,水分胁迫可降低小麦的粒叶比,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本试验研究了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群体结构和LAI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西北干旱地区小麦栽培以及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

试验于2003-2004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试验田进行。试验田前茬休闲,土质为中壤,土壤耕层0~20 cm,有机质含量13.98g/kg,全氮0.87 g/kg ,全钾11.29 g/kg,全磷0.59 g/kg,速效氮0.18㎎/㎏,速效磷15.85㎎/㎏,速效钾191.90㎎/㎏,pH 8.0。

1.2 试验材料与处理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灌水与非灌水两种处理,灌水小区分别在越冬期和返青期灌水,灌水量分别为40m3/hm2和20m3/hm2。非灌水小区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均不灌水;副区依课题要求选择5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西农9766、西农794、西农580、西农1043和西农1726);每处理重复3次,共30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5.2㎡。

小麦品种于2003-10-17日播种,采用人工开沟条播,行距20㎝,播量240万粒/hm2。播种时耕层(0~20cm)土壤含水量为233.8 g/kg;拔节期土壤含水量灌水小区为214.1 g/kg,灌水小区为206.4 g/kg;成熟期土壤含水量灌水小区为115.8 g/kg,非灌水小区为108.6 g/kg。

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123.3 mm。灌区灌水量由单位时间出水量换算求得;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大田。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分别于分蘖期、越冬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调查,采用人工定点记数法测定群体茎蘖动态变化情况,再折算成单位面积平均值。

1.3.2 叶面积指数(LAI)测定采用人工直尺法测定,分别于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成熟期进行,各处理随机取具有代表的10株用直尺测单株叶面积,再折算成单位面积平均值。

1.3.3产量测定在小麦成熟期,从各处理中选取均匀一致、有代表性的2 m2进行实割测产,测定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再折算成单位面积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灌水和非灌水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群体茎数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非灌水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冬前分蘖情况基本与灌水条件下相近,即从出苗到越冬期不同小麦品种在这两种条件下的群体茎蘖差异不大,且群体茎蘖的增长速率较为缓慢,而差异表现在越冬后。在越冬期后灌水处理小麦的群体茎蘖增长速率略高于非灌水处理下各相应品种的群体茎蘖增长速率,但各处理均以拔节期达到分蘖高峰。最高群体出现在灌水条件下的西农794,达到了2165.25万/hm2。拔节后,群体茎数向两极分化,大蘖成穗,小蘖消亡,到成熟期基本稳定,最高群体为灌水条件下西农580,达到了836.54万/hm2。从分蘖成穗率可以看出,灌水小区的分蘖成穗率高于非灌水小区。在灌水条件下,西农580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西农580的分蘖成穗率最高,为45.11 %,其次为西农1043和西农1726,分别为35.68 %和34.91 %。在非灌水条件下,西农580的分蘖成穗率最高,为35.77 %,其次为西农1043和西农794,分别为34.06 %和34.01 %。

表1 不同处理时小麦群体茎数的动态变化

处理品种

群体茎数(万·hm-2)

分蘖期越冬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分蘖成穗率%

非灌溉西农 9766 460.05 592.5 1 318.5 1 901.55 673.5 657 34.54 西农794 461.37 603.38 1 314.67 2 165.25 758.13 739.32 34.6 西农580 324.95 495 1 042.6 1 854.47 857.9 836.54 45.54 西农 1043 425.96 626.53 1 305.19 2 037.28 746.05 726.82 37.06 西农 1726 456.11 654.38 1 362.48 1 893.83 678.12 661.23 35.42 平均425.69 594.44 1 268.69 1 970.48 724.74 718.243 36.88

灌溉西农 9766 391.73 628.41 1 331.63 1 479.47 496.3 485.33 30.69 西农 794 405.26 609.28 1 194.28 1 545.28 537.62 525.55 32.02 西农 580 444.51 675.95 1 100.07 1 516.03 554.68 542.25 33.79 西农 1043 428.1 708.47 1 314.63 1 924.53 673.02 655.57 35.56 西农 1726 372.6 555.56 1 050.74 1 739.72 574.69 560.34 32.78 平均408.44 435.53 1 198.27 1 641.01 576.26 553.81 33.77

在灌水和非灌水两种处理下,品种西农1043的分蘖成穗率相差不大,仅为1.62 %。由此可知,西农580的分蘖成穗率最高,而以西农1043的抗旱性最强,受土壤水分的影响最小。

2.2灌溉与非灌水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图1 非灌水条件下叶面积指数 图2 灌水条件下叶面积指数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灌水与非灌水两种处理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的LAI 变化均呈“S ”形曲线。从出苗到返青期(出苗后约90 d 天)叶面积增长较慢,返青后叶面积迅速增长,拔节期(出苗后约150 d )达到峰值;而且在非灌水条件下,各基因型小麦LAI 的变化幅度较灌水条件下大。在灌水和非灌水条件下,最大LAI 分别为8.81(西农794)和6.25(西农9766);非灌水条件下,西农580拔节后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较其他品种缓和,较长时间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由于西农9766为早熟品种,在拔节期后其LAI 下降较快。

2.3 不同基因型小麦群体茎数、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 2.

3.1 不同基因型小麦群体茎数与产量的相关性

由表2可以看出,非灌溉条件下,各小麦品种(系)的产量与基本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小麦拔节期除西农794外,各基因型小麦的群体茎数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成熟期,西农9766和西农580的群体茎数与产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西农1043和西农1726的群体茎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西农794的群体茎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西农1726全生育期的群体茎数大小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干旱条件下,由于养分的无畏消耗,小麦的群体茎数越大,后期产量越低。

在灌水条件下,各基因型小麦的基本苗、越冬期群体茎数、拔节期群体茎数均与产量呈正相关。西农1043全生育期的群体茎数与产量的关相关性均不显著,而西农1043的千粒重居5个品种(系)之首,达到了54.99 g 。说明群体茎数不是影响西农1043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群体内部的自动调节功能,仍能从其他方面获得高产。这也说明,不同品种(系)的抗旱性不同,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

2.3.2不同基因型小麦LAI 与产量的相关性

小麦群体叶面积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变化决定了小麦光合生产能力。表3可知,非灌水条件下,在苗期除西农794外,其他基因型小麦的LAI 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拔节期除西农1726外,LAI 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且拔节以后的LAI 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

1234567

8930

6090120150180210

出苗后天数(d)Days after emergence

叶面积指数 L A I

在干旱下小麦拔节以后叶面积指数对产量影响较大,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后期植株有足够的绿叶面积是提高产量的重要保证。

在灌水条件下,除西农9766和西农1043外,其他基因型小麦孕穗期以前的LAI 与产量呈正相关;成熟期的LAI 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正相关。表明小麦生育后期的绿叶面积对产量的贡献较大,因此保持拔节以后小麦群体有足够的绿叶面积,尤其是灌浆成熟期的绿叶面积;采取一定的栽培措施减缓叶面积的衰减速度,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对提高冬小麦产量十分重要。

表2 不同基因型小麦不同生育期群体茎数变化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处理品种基本苗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

非灌溉西农 9766 -0.931** 0.213 -0.911** -0.729** -0.849** -0.912** -0.638* 西农794 -0.973** -0.404 -0.595* -0.291 0.719** 0.801** 0.932** 西农580 -0.967** 0.965** 0.301 -0.961** -0.932** -0.856** -0.9997** 西农 1043 -0.768** 0.81** -0.947** -0.016 -0.96** -0.983** -0.071 西农 1726 -0.777** -0.700** -0.554* -0.897** -0.963** -0.544* -0.205

灌溉西农 9766 0.6462* 0.5* 0.804** 0.795** 0.604* -0.182 0.5* 西农 794 0.762** 0.974** 0.909** 0.874** 0.983** 0.364 0.497 西农 580 0.984** 0.9999** 0.9995** 0.578* 0.965** 0.724** 0.997** 西农 1043 0.375 -0.102 0.184 -0.206 0.142 -0.399 -0.442 西农 1726 0.659* 0.971** 0.984** 0.994** 0.842** 0.901** 0.991**

注:*,**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的显著性。下表同。

处理品种基本苗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

非灌溉西农 9766 -0.962** -0.197 -0.994** -0.538* -0.674* 0.438 0.985** 西农794 0.685* 0.059 5 0.815** -0.651* -0.829** 0.823** 0.9998** 西农580 -0.203 0.997** 0.092 -0.798** -0.91** 0.170 0.447 西农 1043 -0.544* 0.927** -0.089 -0.332 -0.69* 0.812** 0.104 西农 1726 -0.986** 0.875** -0.911** -0.689* 0.433 0.409 0.04

灌溉西农 9766 -0.117 0.425 -0.552* 0.319 -0.72** 0.699* 0.717** 西农 794 0.938** 0.9897** 0.334 0.039 0.609* 0.508* 0.753** 西农 580 0.898** 0.807** 0.548* 0.986** -0.048 0.254 0.835** 西农 1043 -0.335 -0.293 -0.618* 0.080 -0.64* 0.843** 0.973** 西农 1726 0.358 0.9996** 0.693* 0.984** 0.941** 0.999 6** 0.9895**

3 讨论与分析

由本试验可知,在旱作生产条件下,冬小麦全生育期的群体茎数和叶面积指数变化均呈“S”型曲线,群体茎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拔节期,拔节后群体向两极分化,大蘖成穗,小蘖消亡。而且不同基因型小麦群体的变化亦不尽相同,茎数最高值为灌水条件下的西农794,达到了2165.25万/km2。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群体茎数的变化趋势一致。

不同基因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茎数变化对旱作冬小麦的产量贡献不同,在小麦拔

节期,由于水分的限制,分蘖加剧分化,而非灌水处理的5个基因型小麦的产量与基本苗和冬前分蘖期的群体茎数变化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由此可见在干旱条件下前期的群体茎数越大,后期的产量就会越低。本试验经计算也表明,干旱条件下的小麦产量与其穗粒数及千粒重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大穗和较高的千粒重才是旱作冬小麦夺取高产的基础。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表现而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争取取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王馥棠等[6]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叶面积系数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呈线性关系,叶面积指数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关系数r=0.9989。研究表明[17],水分胁迫使小麦的相对生长率、叶面积比率、叶片相对伸展速率都降低,受旱冬小麦具有较小的细胞和较厚的细胞壁,在这种情况下,细胞分裂虽可继续进行,但细胞伸展却受到极大的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叶片伸展值的下降。在干旱条件下小麦孕穗期以后的光合叶面积下降较快。本试验发现在水分较充足灌水条件下,冬小麦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非灌水小区小麦的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现的相关关系因品种而异。因此,在旱作生产中,选用抗旱高产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除此之外,还要力求保持小麦生育后期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参考文献

[1] 布伦格尔K. G.. 旱地农业理论与实践[M]. 冯祖光等译.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 信乃诠,赵聚宝主编. 旱地农田水分状况与调控技术[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3] 山仑,陈国良. 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4] 赵聚宝,李克煌. 干旱与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 信乃诠,王立祥.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王馥棠,徐祥德,王春乙. 华北农业干旱研究进展[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7] 黄祥辉,胡茂兴. 小麦栽培生理[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8] 于振文. 作物栽培学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 兰林旺,周殿玺. 小麦节水高产研究[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10] 张保军,王银银. 渭北旱塬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问题[J]. 作物杂志,2002(5):27-29.

[11] 马瑞昆,寋家利,刘淑英,等. 冬小麦推迟春季首次灌水后不同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J]. 华北农

学报,1995,10(4):20-25.

[12] 范仲学,王璞,Boening-Zilkens M,等. 优化灌溉与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3,

23(4):99-103.

[13] 李朝霞,赵世杰,孟庆伟,等. 高粒叶比小麦群体生理基础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2002,22(4):

79-83.

[14] 高聚林,刘克礼,张水平,等. 不同栽培条件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3,

23(3):85-89.

[15] 张水平,刘克礼,高聚林,等.春小麦优化栽培群体形态指标及其动态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2003,

23(3):75-78.

[16] 高聚林,刘克礼,张水平,等. 不同栽培措施下春小麦光合势的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2003,23(3):

70-74.

[17] 梁银利,康绍忠,张成娥.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特性及氮磷营养的调节作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17(4):58-64.

论文致谢参考

精心整理篇一:万能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范文一: 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 时候,图书馆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没有她 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着,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 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至此, 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 、 、 范文二: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即将划上一个句号,。本研究及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 地想要把我的敬意献给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xx 敬的老师。您是如此的治学严谨,,让 我的论文更加的严谨。 同时,,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倾心的协助,我是无法解决这 些困难和疑惑, 至此论文付梓之际,,有无数可敬的师长、朋友给 最后,,关心、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三:。 致谢 ,我走得辛苦却也收获颇丰。在值此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我思绪 万千, 我的导师,xx老师,从我上大学以来就以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求同存异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xxx老师,他不仅仅只是在学业上给我以悉心指导,更在思想、生活上给予了我关心和帮助,在此,我 谨向xxx老师致以十二分诚挚的谢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艾草,言树之心,养育之恩,无法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将永远是我最大 的心愿!!在这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毕竟,从开始进入课题到最终论文得以完成,有无数 可敬的朋友给了我帮助,在这里,也同样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篇二:毕业论文致谢信致谢词范文精选6篇 毕业论文致谢信致谢词范文精选6篇 1、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实在导师**教授和**研究院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格式(最新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格式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文格式参考 、注释、参考文献、附录、致等。本科毕业论文字数文科类不少于8000字,理科类不少于6000字,外语、艺术类不少于5000字。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容要求 标题 毕业论文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使读者大致了解论文的容、专业特点和学科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中文摘要标题为摘要,英文摘要标题为 Abstrat 。中文摘要执行GB 6447标准,字数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撰写具体要求为: 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正文,就能从摘要中获得必要的信息; ②摘要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 ③摘要应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不要表述本学科领域常识性的容;

④摘要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 ⑤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 ⑥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⑦摘要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关键词 关键词的选取执行GBT3860标准,以3 5个为宜,必须反映出论文所属学科和论文的基本信息。中文关键词前加关键词三字、英文关键词前加 Ke ords 作为标识。 正文 一般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1.前言部分: 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简明扼要,概括性、准确性强。 本论部分: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论述的容、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等,要反映出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结论部分: 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旨在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注释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参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参考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的产生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xxx院系、专业xxxx院 xxxx专业指导教师xxx 选题目的和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世界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对开放的世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关系到民族文化兴衰,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并涉及国家稳定与安全以及国际影响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加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从网络检索的资料看,藏文编码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西藏自治区和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专家们精诚合作和艰辛努力,

最终使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藏文编码方案在传统藏文字素的认知和计算机字符代码处理上做到了合理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藏文应用开发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藏文编码标准在各种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正式启用,将带动藏语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加广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推动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主要研究内容: 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提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即字汇、字序、字符名称及相关规则的制定。字汇就是要确定收字的范围,字序就是要确定字符的编码及其位置,字符名称就是要给出每个字符标准的、明确的名称,相关规则就是要给出一系列用于技术实现的规则。 进度安排 xx-11-19--xx-11-22 确定论文题目、填写任务书 xx-11-23--xx-11-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表 xx-12-01--xx-12-20 查找资料、写出论文大纲 xx-12-21--xx-03-31 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xx-04-01--xx-04-15 完善系统,并完成初稿 xx-04-16--xx-04-25 第二次稿交给老师批阅. xx-04-26--xx-05-03 完成论文终稿交老师批阅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 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 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 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 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 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 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 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 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 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 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 [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综述性论文的格式要求

综述性论文的格式要求 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 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 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 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⑤ 第二部分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

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第三部分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怎样写文献综述,形式可大可小,看8-10篇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的总和、概述、分析,从概念到理论,不要出现摘要堆积,在内容上,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基本要求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基本要求一 毕业论文是根据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安排,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加强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据《塔里木大学实践教学工作条例》,对毕业论文基本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目的 毕业论文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结合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试验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实施,使学生 在意志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组织管理 各学院要成立由主管院长、学科组长及有经验的教师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试验设计的组织、计划的制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选派、论文试验方案的论证、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毕业论文答辩及考核等工作。 三、基本要求 撰写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位毕业班学的生必须严肃认真 1.毕业论文对待毕业论文的 写作。学生在撰写论文的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遵从教师的指导,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独立完成出反映本人最高水平的论文。不允许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更不允许由别人代作。若有类似情节,论文不予通过,不能毕业。 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原则四项基本坚 2.论文应持论述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准确、简练,文字流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归纳总结,有分析批评,力求有个人观点和见解。 3.毕业论文字数以8000—10000字为宜。 4.毕业论文要求递交打印稿。 四、时间、选题的要求 毕业论文试验设计的时间不少于30周,各学院毕业论文试验设计领导小组应在第六学期末或第七学期初公布不同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指.. . 指以由过5人。可上限人数不应超、指导学生数及研究方向,每个选题的导范围,统选题的论文)

论文致谢范文

篇一:万能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范文一: 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至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 、 范文二: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在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来说却仅仅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新的征程的开始。本研究及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下完成的。伟人、名人固然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迫切地想要把我的敬意献给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xx老师。也许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所最尊敬的老师。您是如此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思想深刻,您用心为我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我的论文更加的严谨。 同时,我还要感谢一下一起完成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倾心的协助,我是无法解决这些困难和疑惑,最终能够让本文顺利完成。 至此论文付梓之际,我的心情无法保持平静,从开始选择课题到论文的顺利答辩,有无数可敬的师长、朋友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这里请您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再次对那些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关心、帮助我的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范文三:免费毕业论文致谢的相关文章。 致谢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老师,朋友的全力支持下,我走得辛苦却也收获颇丰。在值此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导师,xx老师,从我上大学以来就以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求同存异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xxx老师,他不仅仅只是在学业上给我以悉心指导,更在思想、生活上给予了我关心和帮助,在此,我谨向xxx老师致以十二分诚挚的谢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艾草,言树之心,养育之恩,无法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将永远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这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毕竟,从开始进入课题到最终论文得以完成,有无数可敬的朋友给了我帮助,在这里,也同样请接受我真诚的感谢!篇二:毕业论文致谢信致谢词范文精选6篇 毕业论文致谢信致谢词范文精选6篇 1、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实在导师**教授和**研究院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禁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是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

本科毕业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以MLA格式为主】 I 注释(Endnotes and In-text Citations) 1.尾注和脚注【文学类论文使用为主】 尾注为在正文需详细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①②③……,在全文之后写注文,每条加对应数码, 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脚注为在正文需详细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1,2,3……,在当页底部写注文。 2.夹注【其他论文使用】 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须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1)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页码 例: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241). 2 ) 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页码 例: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 (Kramsch 3). 3 )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发表年份(无须页码) 例:Ernst Rose submits, “The highly spiritual view of the …alike” (1974). 4 )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份(无须页码) 例:“Everything rests on the notion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just’ words – but there isn’t” (Bateson 1972) 5 ) 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6 ) 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引文页码 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36). Several scholars have studie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cademia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 Graff). The authors of Women’s Ways of Knowing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separate knowing “ and “connected knowing” (Belenky et al 100-30) 7 ) 来自文章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无须页码)

范本:英语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编号:_____ 英语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8 页

英语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内容摘要: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文化的必要途径。同时它又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既不是单纯的历史课,也非纯粹的文学欣赏课,它需要授课教师个人的智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本文以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分析为基础,结合目前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育价值;模式;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 第 2 页共 8 页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一、基本内容组成及排版要求 综述性小论文写作锻炼要求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文章内容应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推理严谨。主要由以下5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 题目; 2.作者; 3.摘要; 4.正文; 5. 参考文献; 综述一律用A4标准纸打印输出,题目用宋体小三,其他内容用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在写资料的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每篇核实,不要出现任何的差错。指导者与评阅者理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之后。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在正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时应用1,2,3……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如:××××××[1];××××××[2];……。如应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4,5];×××××[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 如: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1] 郭宏, 王熊, 刘宗林. 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 [C].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会议论文集.北京: 高教出版社,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模板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影响我国房价的因素分析 专业代码:020101 作者姓名:崔帅 学号:20080020732 单位:经法系08级经济学1 班

指导教师:沈红梅 年月日

文件四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模板 说明:①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采用计算机打印。使用A4纸张,边距为: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2.8cm,装订线0.5cm(居左),页眉、页脚各 为1.5cm。页眉内容:“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黑体,5号, 居中。 ②全文1.5倍行间距。 目录(标题用黑体3号,加粗,居中) 前言(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1 1.正文一级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1 1.1 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1.1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5 1.1.2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7 2. 正文一级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20 2.1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 - -20 2.2 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结论(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注释(宋体4号字,加粗,采用尾注者设此节,采用脚注者不设此节)-- -- - - --- -- - 51 参考文献(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格式教材

新疆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要求 (—)封面的基本要求见文后范本(规格为A4纸)。 (二)论文内容基本要求 1、标题。标题要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 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实词左右为宜。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3、正文。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4、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0篇。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与论文有关的图表、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测试精度等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为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5、谢辞。谢辞要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

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汉字。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非英语国家的人名按所在国原文,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 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千米。 5、数字。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1.1”、“1.2”、“1.3”;“2.l”、“2.2”、“2.3”等,第三级为“1.1.1”、“1.1.2”、“1.1.3”;“1.2.1”、“1.2.2”、“l.2.3”“1.2.1.(1)”、“1.2.1.(2)”、“1.2.1.(3)”等。

毕业论文参考范文讲解

莆田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学院: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 摘要 (1) 1引言 (1) 2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2) 2.1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 (2) 2.2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 (3) 3福建省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3) 3.1公路运输 (4) 3.1.1公路运输的优点 (4) 3.1.2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4) 3.2铁路运输 (5) 3.2.1铁路运输的优点 (5) 3.2.2铁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3水路运输 (6) 3.4航空运输 (6) 4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物流业的影响 (7) 4.1对物流业运输成本的影响 (8) 4.2对公路物流业运输量和运输结构比例的影响 (9) 4.3 对公路物流业运输速度的影响 (10) 4.4 对公路物流业运输效率的影响 (10) 5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1)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物流业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发展很快,里程数已突破千里,而且建成“四小时交 通经济圈”,大大加强了全省各地市各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往来,对各地的经济发 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高速公路的发展势必对物流 业产生影响,基于对我省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调查结果,进而研究高速公路对物 流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报告了我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在高速公路快速 发展的趋势下,物流运输的发展状况,肯定了高速公路对物流运输的推动作用, 为明确我省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物流运输成本运输量运输效率运输速度 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加入WTO的实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已与世界经济的兴衰不可分割。在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离开了交通运输,经济如何发展不可想象。我省属沿海省份,在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中,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当属道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加大,以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延长,道路运输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显重要。 2 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2.1 高速公路建设的现状 1997年12月15日,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该线路是全国“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中沿海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八五”跨“九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福建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起于泉州市的西福,经沉洲、牛山、朴里、仑头、后安、田厝,止于厦门市的官林头。它北与即将通车的福泉高速公路相连,南与已建成通车的厦漳高速公路相接,主线全长81.9km,路基宽度26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泉厦高速公路也是我省第一条利用世界银

综述性论文模板

综述类论文模板 文题 作者姓名 (单位科室,省市邮编) 摘要:即文中的内容提要,指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说明研究概况、 200-300 字以内。 目的及意义。字数一般在关键词:一篇文章一般选3-8 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隔开,最后一个词末不加标点。 英文文题/作者名(例如:JIANG1 Hong ,WANG Xiaohai 2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0,10(1):5. Abstract:.... Author ’ s address: 除了介词和连词之外,每个字母的首字母均大写,按照“科室,单位名 称,地区名及邮编,中国( China)”的顺序翻译。 Key words: 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阐明综述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包括有关概念的界定、目前存在的问题或对主要问题争论 的焦点、本文综述的范围、必要性等。字数一般限制在 200-300 字左右。 1中心部分:中心部分是综述论文的主体,无固定的写作格式,一般按照提纲分成不同层 次的小标题进行讨论。以每个小标题为主线,将相关文献的结果和观点归纳和综合在一起。 然后分别以文献为基础,围绕每个标题进行论述。书写时应注意:( 1)层次清晰(2)论述有理有据( 3)对文献进行归纳( 4)文献引用准确、客观。在针对现状的基础上可提出作者 个人的见解、建议。 2小结:是对综述的中心内容进行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述评价,提出自 己的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小结时用词应恰如其 分、留有余地,避免偏激。 参考文献:。 ①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综述以文献为基础,因此,参考文献应力求新、全面、有权威性文献引用准确,尽量避免间接引用,以3-5 年以内的为主。 ②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刊物、内部资料和网上的文章一般不列入参考文献。 ③正确标引参考文献,多次引用统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只需编 1 个首次引用时的序号,若每次引文的页码不相同时,将页码置于“[] ”外(当“ [] ”在行文中时,则页码置于“[] ”的上角标处),但在最后“参考文献”中不用再标注页码范围。 示例:孙玉文等[4]15-17 ......孙玉文等[4]55认为 ......根据文献[4]101-105 ...... [1]孙玉文 .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④按规范格式著录。 ( Ⅰ ) 专著。 [ 序号 ]作者名(3位以上的作者,只写 3 个人的名字,后加“,等”).文章题目[ 文献类型 ]. 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 (Ⅱ)专著析出文献。[ 标引顺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其他责任者// 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页码. 示例: [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M]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6-163. ( Ⅲ ) 书籍。 [ 序号 ]主编姓名(3位以上的作者,只写 3 个人的名字,后加“,等”). 书名[M].版次(第 1 版可省略) .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 (Ⅳ)报纸。 [ 序号 ]作者名.题名[文献类型].连续出版物的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 引用日期 ]. 获取和访问路径.

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A——文章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 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关于课程论文格式致谢词参考范例

关于课程论文格式致谢词参考范例 课程论文格式致谢词参考范例如下文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感谢教授,因为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深。 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 老师指引我的论文的写作的方向和架构,并对本论文初稿进行逐字批阅,指正出其中误谬之处,使我有了思考的方向,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了我无尽的启迪,她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将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 老师要指导很多同学的论文,加上本来就有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在一次次的回稿中,精确到每一个字的的批改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论文之外明白了做学问所应有的态度。 老师一如既往的辅导我们的论文写作,她的精神激励了我们,使我们克服了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困难。 在此,谨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你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课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完成的基础。 感谢所有给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零通过这次系统的毕业综合实践,是我的专业知识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重温,同是也使得我对专业全系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这次的综合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很多,收获很多。 尤其是各位指导老师的敬业精神也令我更加感动,他们始终如一的陪着我们,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才是我的毕业综合实践报告得以快速高效的完成。 我感谢在这次综合实践中的各位老师对我给予的帮助,特别是我的知道老师一丝不苟的教导。 他始终耐心的解答。 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他。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一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 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

2020年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标准的样本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标准的样本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1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1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1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1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4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1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1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2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1般不宜超过30字。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2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2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3号黑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