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变发展方式的认识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有关问题的初步思考
省发展改革委蒋作斌
2010年4月27日
接到人大通知以后,我们广泛查找了相关资料,召集专家开展了座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下面,重点从四个方面作个汇报发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类经济发展史,实质是一部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与转变的历史。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方式经历了由单一向多元、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历程。
1、从国际看,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各国经济发展初期,一般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当资本积累、技术积累达到一定高度后,“人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的有限供给”产生矛盾,必然推动发展方式由粗放走向集约。二战以后,国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增长型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展主要着眼经济层面,将发展等同于增长,将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
累,造就了一个鼎盛的工业文明时代,但社会冲突、环境风险也在与日俱增。二是协调型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以单纯GDP等衡量的“发展”并没有惠及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业、收入分配和严重贫困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于是,出现了一股否定经济增长的潮流,认为经济发展不只是GDP的增长,而应该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经济社会发展从结果上更加关注一些反映生活质量的非经济指标,比如教育、健康、住房、犯罪率、社会地位变化等,以及收入、就业等民生型经济指标。三是可持续型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膨胀、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不仅给人类的生命和生活造成了危害,而且直接制约经济增长。各国政府开始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环境保护,强调现代对未来的控制,强调可持续发展,但没有系统解决发展的问题。四是人本型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首次提出人类发展这一概念,并指出了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一是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没有导致就业率的同步增长;二是无声的增长,经济增长没有促进民主与自由同步发展;三是无情的增长,经济增长反而导致贫富差距增大;四是无根的增长,经济增长缺乏本土文化的支撑;五是无未来的增长,经济增长导致了自然资源耗竭,人类居住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方式和目标开始向人本回归,开始从经济
效益、可持续能力、文化背景来系统地考虑发展问题。
2、从国内看,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基于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内外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且不断演化、完善和深入。一是建国初期,以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为主。为改变经济基础薄弱局面,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推动经济增长,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重点加快156个重大项目建设,重工业化特点明显,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改革开放初期,以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如何有效配臵资源成为主要目标。198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们应当寻找一条新的路子,不是靠多上基本建设,多铺新摊子,大量增加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而是主要靠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来扩大社会生产”。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发展存在的矛盾焦点是经济效益太低,只有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做好工作,争取年年有所进步,才能保证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三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两个根本性转变为主。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各方面开始关注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提出经济增长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与转变经济体制一起,作为必须实行的两大根本性转变,写进了中央建议和“九五”计划纲要,两个转变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各级党委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四是新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搞好“五个统筹”。在此基础上,2007年,党的十七大系统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把经济增长方式改为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加快“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针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今年初,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八个加快”的具体要求,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容越来越丰富,内涵越来越深刻,要求也越来越高。
3、从当前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当前,全球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作为深度融入
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更加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一是资源与环境越来越不堪重负。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超过过去16万年全部历史记录,平均每人一年的排放量达到1.3吨,近40年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7摄氏度,海平面以每年3毫米以上的速度上升;地球上的水资源只有2.5%适宜饮用,每年淡水缺口2300亿立方米,12亿世界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据世界能源大会预计,目前全球石油资源仅够人类开采41年,天然气仅够开采60年,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00年,全球碳基能源开采的极限期已经到来。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钢铁消耗国,第二大石油、电力消费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球第一,单位GDP能耗高于世界很多国家。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新增GDP的10%左右。未来一段时期,将继续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资源需求量仍会大幅增长。而国际上,利用气候问题、碳标签等方式继续施压,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大进大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红利时代已经基本结束。从1978到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由9.7%迅速提高到66.8%。尤其是2003—2007年GDP年均增长11.2%,其中接近3个百分点依靠外需贡献。有人形容,正是我们吃的WTO红利,带动了2003年以后的持续高增长。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开始对过度消费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和反思,一方面,加快调整储蓄和消费结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