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
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

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从共识、共建到共享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精神风貌和物质环境的化学合成整体。
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共识:确立共同价值观,统合文化基石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首先要确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
学校应通过民主协商,广泛征求师生、家长意见,最终确立学校的核心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等,形成师生、家长共同信服的价值观。
1. 明确办学理念,确立育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有机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制定行为规范,共建文明校园: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引导师生自觉遵守法律,营造温馨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3. 推行民主管理,建立共治机制:组建师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机制,鼓励师生、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监督,形成民主和谐的治理格局。
二、共建:创造和谐积极阳光的氛围,构建体系文化载体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学校应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创新,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1.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社团活动等,丰富师生生活,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2.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学校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师生文化等,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布置饱含文化气息的景观,创造和谐整洁干净、美观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师生幸福感。
三、共享:促进共同进步,构建体系文化传承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需要师生、家长共同享有。
学校应崇尚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促进共同成长和进步。
和谐校园建设总结标准

和谐校园建设总结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和谐校园建设要求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和谐的学生个性,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标准和指导原则。
一、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核的体现,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持。
要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校园核心价值观:学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应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诚信、友爱、公平、公正的校园道德。
2. 建立尊重和包容多样性的文化:学校应该重视多元文化的融合,尊重不同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差异,打破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和选拔机制,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3. 建设彰显特色的文化: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文化传统。
要注重挖掘和发展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长项目,打造乐学宜居的校园环境。
二、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和谐校园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为了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1. 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
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 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加强师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沟通与合作:学校应该鼓励和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支持和尊重。
2.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学校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制度,避免评价歧视和偏见,保障学生及教职工的权益。
论高等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等院校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高校的校园文化和谐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以建立一个蓬勃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为目标。
引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倡导学生正确尊重校园秩序,进一步深化落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观点,发扬社会主义道德,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文明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此外,宣传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学校要有深入的实施,如教材的编写,校园
文化的活动社团的建设,以及新闻传播、网络技术和文化活动等等,尽可能多的利用新媒介等手段,把和谐校园文化传到每个家庭,鼓吹积极向上、新鲜有趣、以和谐入社会的理念。
此外,学校还需要营造一个良性的繁荣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知道,凡是以自
我主义为中心的思想或行为,都不应该得到高度肯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文化行为充分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建立一种良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中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最后,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实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努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
参与,涉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以便建立一个彼此尊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只有把和谐校园精神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积极意义。
浅议如何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

康人格 ,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
高校 校 园文化 的 内涵
校 园文 化是 在 大学校 园环境 中 , 每个 成 员所 共
有 的精 神 和物质 、 智 和 情感 的有 效 结 合 , 一 个 理 是
摘要 : 高校是培养人 才的地方, 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 校 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O当前校 园文化 建设 存 在 的问题 , 一是 过 分 重视 物质 文化 建设 ,
轻视 精 神 文化 的建 设 ;二是 校 园课 余 文化 活动 建设 缺
核心价值观 , 成为一种信心和精神 , 激励校 园人发 展 , 融 入学 校 每一 个层 面 , 陶师 生 , 巨大而 无 并 熏 以
化在 社 会 文化 大 背 景 下 , 有 自身 的特 点 , 经 过 具 它
Hale Waihona Puke 校 园课 余 文 化活 动是 大 学生 最喜 欢 、 乐 于参 最 与 的活 动 , 校 园精 神 文化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 校 是 是
收 稿 日期 : 0 0 0 — 3 2 1 — 5 1
作 者 简 介 :刘佳 丽 ( 9 1 )女 , 18 一 , 吉林 四 平人 , 导 员 , 究 方 向 : 想政 治 教 育 。 辅 研 思
丁 程往 往 被校 方人 为 赋予 了象 征 意义 , 好像 通 过 它 们 的一 举建 成 , 校 的身 价 和社会 声望 就会 一 夜倍 学 增 , 学实力 就 会 有一 个 质 的飞跃 。大 教育 家 梅贻 办
琦有 句名 言 : 大 学 者 , 谓有 大楼 之 谓 也 , 大 师 “ 非 有 之谓也 。” 一所 高校 , 所 以具有凝 聚力 、 之 影响力 、 吸
浅谈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

睦, 有和衷共济 的意思 , 谐” 即相合 , “ , 强调顺和 、 协调 , 避抵 力
触、 冲突。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 和谐是指系统各要素之 间相互协 调、 匹配 。 就高校而言 , 校园文化则是指校园文 化系统 中的 和谐
各个部分 、 各种要 素处 于一种相互协调 的状态 , 构建 和谐 的高
校校 园文化 目的是实现校 园内人 与人 、 人与校 园环境 、 人与社 会等诸多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 。
二 、 建和 谐 校 园文 化 的 必 要・ 重 要 性 构 眭和
化物质条件 的各种教学 、 科研 、 活的设备 、 生 设施 、 筑等 , 建 是校
园文化的实体存在 。良好的 、 富有个性 的校 园建设 以其独特 的 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 , 让大学校 园处处洋溢 出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气息 , 起到陶冶情操 、 净化心灵 的作用 , 如苏 霍姆林斯 正 基所说 :我们 的教育应 当使每一堵墙说话 。” “ 在物质文化 的营造上应注重“ 以人为本 ” 的建设思想 , 一方 面, 学校应对校园内的交通 、 就餐 、 居住 、 学习 、 商业及周边等所 组成 的校 园公共 环境的建设统一规 划 , 精心安 排 , 为师生创造
文化的内涵 , 对进一步搞好 和谐校 园文化 的建设有一定 的促进 作用 。 那什么是和谐校 园文化?在我国的传统 文化 中 ,和” “ 即和
础, 又是大学物 质文化 、 制度 文化 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这三
个层 次相互依赖 、 相互补充 、 相互促进 , 同构成 了一个学校特 共 有的校 园文化 ,因此构建和谐校 园文化应从这 三个层 次着手 , 具体 如下 : 首先 , 物质文化 , 主要是 指校 园的物 质环境 , 即构成校 园文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整个校园的和谐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是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建议。
一、引言: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校园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然而,许多学校存在着校园欺凌、学习压力大等问题,这些不良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责任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的校园。
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教师应注重学生成长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过大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和自卑感,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如合理安排作业、考试和补课时间,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四、加强师生沟通,促进互相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
学校应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生也应学会尊重并理解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规则,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创造和谐的校园。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校园文化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艺术节、科技展、运动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的人身安全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首要保障。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闫胜元 苏贤妮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高校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无形指挥棒”,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军”,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平台”。
要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不断创造智能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优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构建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0-109-02作 者:闫胜元,咸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苏贤妮,咸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讲师;陕西,咸阳,712002作为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大量人才的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是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笔者主要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谈一下和谐校园的构建,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高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
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为主要载体,是有别于其他社群文化的,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
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为师生自觉遵守和奉行的观念体系。
它包括情感、价值、道德、理想、人际关系、舆论导向、文娱生活等。
高校校园文化从存在的形态可分为: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两大类。
所谓显性文化是以文字或符号(包括声、像和电子出版物)为载体而显现于外的,而且这种文化是有意识地经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如班级、课堂)按一定计划进行的。
它包括校训、校徽、校歌等标志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
尊师重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尊师重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重要话题——如何在我们的校园中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校长和教师的工作,都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
教师面对的是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儿童,而校长则主要与成熟的成人同事共事。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如何激发教师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热情,让他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和成就感,这不仅考验着校长的智慧,也是其成熟度的体现。
在《青年文摘》中,一篇文章《宽容之乐》提到:“如果我们能体悟到各自互异的本质,便会对彼此互异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可以稳定人心。
”在我们的教师团队中,存在着各种差异。
作为校长,应允许、尊重并理解这些差异的存在。
在我的管理理念中,我主张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实现的。
校长与人交往不能单凭主观意志选择,而应理解并善于因人而异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名优秀的校长应以超脱的心态对待矛盾与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教师的失误。
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因调课安排与教务处主任发生冲突,损坏了办公桌。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不应简单地处分,而应通过个别谈话,让他认识到错误并承认,然后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这样既教育了本人,也教育了群众。
校长的工作常被对立的人、事、物困扰。
如果我们希望将之全部排除,是不切实际的。
在感慨“校长难当,教师难管”时,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思维,体谅“教师难当,学生难教”的教师心态?教师心理素质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教师面对学生时,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为教师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值得每位校长研究与探索。
正反对立是自然界的规律。
如果我们能从处理这些对立关系的矛盾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就是境界的升华。
学校工作的成功,源于校长与教师之间的融洽团结。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校长,首先要做一个谦虚、热忱、大方、宽容的人。
尊重和理解教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创安全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引言概述:在当今社会,校园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如何创造安全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正文内容: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1.1 制定严格的校园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学生遵守1.2 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1.3 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校园巡逻和监控1.4 建立紧急事件应对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1.5 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1 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2.2 鼓励学生参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2.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防止网络欺凌和违法行为2.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2.5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3.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3.2 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3.3 鼓励师生共同参预学校事务,增强归属感3.4 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加强班级凝结力3.5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匡助师生解决问题和压力4. 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4.1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氛围4.2 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4.3 鼓励学生参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4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4.5 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和表现5.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安全5.1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安全情况5.2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对学生安全的重视5.3 组织家长参预学校安全工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5.4 提供家长培训和指导,匡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5.5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总结:创造安全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以平等、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学生则应尊重教师的权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倡导文明礼仪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倡导文明礼仪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组织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素养,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应自觉遵守校园里的公共秩序,保持环境整洁,文明用餐,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
三、打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学习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教学资源要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
学校还应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共同进步,互相促进。
四、推行和谐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要营造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的氛围,班主任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和共同进步等价值观念。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社团活动等,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校园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压力。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活动、成立心理咨询室,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弘扬校园文化传统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有责任将校园文化传统弘扬下去。
学校可以开展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八、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尤为重要。
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建议。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总结10篇)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总结10篇)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总结10篇)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总结(一):1、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校风气。
和谐学校以其丰富的学校文化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性情。
师生对学校事务广泛参与,共建和谐家园。
2、优质的学习环境。
学校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学生供给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学校是我家。
3、优美的学校环境。
包括和谐、合理的学校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环保的建筑材料。
4、完善的管理体系。
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礼貌公约等,经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学校。
5、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加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
当然,还包括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交流。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总结(二):构建和谐学校,是每一位热爱学校的人,都在尽力做的事。
和谐的学校,如何实现呢?一、和睦共处环境中的人们,有和睦相处的愿望。
言语交流,有收获,有启迪。
将语言表达,作为学习提高的一种方式。
建立一个资源共享、教学交流的平台。
如学生心理讲座、文学诗社、博客、人生课程探索。
和睦共处,有什么样的方法?1.恒久努力环境中的人们,和睦相处,是点点滴滴长期努力的结果。
坚持微笑与热情应对环境,避免冲突。
以奉献与付出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
奉献大,要求小,欢乐工作与生活。
遇到问题、冲突,将它作为学习的起点,从中有所领悟。
长期构成的问题,默默寻找办法,克服困境,化解矛盾。
2.礼仪工作中,人们用礼貌来交流。
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彼此能说声多谢你!对不起!你辛苦了!对心灵,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多承担职责,自我的问题,自我扛。
反反复复,平地起风波的事情,以忍为上。
立好言,行好事。
3.体验生活中的毁誉与荣辱,我们要有足够的抵抗力,不计较口头的胜负与输赢。
多读书、三缄其口、努力工作。
经过阅读,反复实践,理解人生的真谛。
“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范文

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范文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范文(精选23篇)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范文篇1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校园。
大学是人生求学路上新的起点,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
沉浸在和谐的校园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和谐是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一种氛围。
我们讲和谐,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呢?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
歌曲中唱道:家合万事兴。
可见,中国人民对和谐的殷切期待。
既然如此那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校园也是众望所归了。
和谐发展的理念只有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下才能渲染出氛围,寻找创建和谐校园的途径就要从其组成说起,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探询和谐就要从自然和人两方面说了。
自然的因素即自然环境,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果我们学校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无不是俯拾不完的美丽,清新的空气中荡漾着和谐温馨的气息,那么心情会像阳光般灿烂,思想像雄鹰般翱翔,同时迸发出青春激昂的火花!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回首历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现在,各高校也以环境优美为亮点,想必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
茵茵绿草,莺莺鸟语让我们陶醉,亭榭交错,山水相映让我们痴迷。
沉浸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人的因素,人是万物之灵长,是世界的主导。
和谐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都属于人文的范畴,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所在,因为一定程度上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来的重要。
首先探讨人文环境,教师们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儒雅的气质和风度时刻吸引我们以其为榜样,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内涵。
人文环境是集体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校园里充盈着优雅和谐的氛围,徜徉其间,熏陶渐染,人的心灵也会美化,潜意识里的自尊自爱被唤醒,达到和谐,岂不易哉?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校园的和谐。
大学里学生之间的接触比较频繁,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会使校园融洽起来。
谈论和谐校园建设材料范文两篇

一、谈论和谐校园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走进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了各大高等院校和中学的重要任务。
比起较为宿命论的看法和谐环境是由自然环境主导和支配而形成的,活跃的校园文化,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现代的设施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大量资料,探讨当前我国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高校已经开始了和谐校园建设,尤其是在新建的高校中,和谐校园建设得更加完善。
可以说,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什么是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是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基础,依据教育的规律,因材施教、多样化发展,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全面而有序的发展环境的一种建设活动。
一、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促进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要想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平等、和谐、诚信、务实、和谐”的校园文化,便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实现这一目标,应建立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观,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和学生间的友爱互助,还要加强师生沟通交流,以及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由虚向实落地生根。
二、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营造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审美能力,保证学生心理健康,遏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孔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生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许多实用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提升和谐校园设施环境如今的高校都十分讲究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除了上述的两个因素,硬件设施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图书馆、实验楼、校园绿地等都属于和谐校园设施环境,这对于学生成长和日常生活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方案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方案一、建立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辅导体系学习在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学习带来的学业压力常常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第一步应该是建立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辅导体系。
学校应该雇佣专业心理辅导师,设置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并组织相关培训与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二、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应该与家庭积极合作,促进良好的家庭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向家长提供有关教育和成长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等,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增进家庭和谐。
三、加强学生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与参与机会。
学校可以建立不同类别的社团,例如文学社、音乐社、运动社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比赛、展览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才艺与创造力。
四、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培养责任意识学生自律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管理与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纪律和合作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校园文明行为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五、开展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优秀文化学校应该注重文化传统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文化内涵。
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文化节、书法展、诗歌赛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成果,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
“创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创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引言概述:在当今社会,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创造一个平安校园。
一、加强教育宣传1.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学校应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2 推广法律法规知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校园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1.3 弘扬正能量:学校应积极宣传和弘扬正能量,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校园管理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巡查和监控设备的维护,确保校园安全。
2.2 加强师生管理: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师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关怀,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3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学校应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公安机关、社区等的联系,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三、加强安全设施建设3.1 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安装监控摄像头、安全门禁系统等,提高校园的安全防范能力。
3.2 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配备专业的救护人员和设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3 加强消防安全:学校应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校园消防安全。
四、加强家校合作4.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长对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视,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2 家校联动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家长会、家校合作共育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4.3 家庭安全教育:学校应向家长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资料,加强家庭安全教育,帮助家长提高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是高校管理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师生的责任。
首先,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从校园文化的源头上下功夫,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高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高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就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此外,高校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学生关系。
高校要建立和谐的学生关系,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高校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融洽,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最后,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高校要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就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就要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和谐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现 实 意 义
胡 锦 涛指 出 :实 现 社 会 和谐 。建 设 “
美 好 的 社 会 .始 终 是 人 类 孜 孜 以求 的 社 会 理 想 .也 是 包 括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内 的 马 克 思 主 义政 党不 懈 追 求 的社 会 理 想 。” 高 职 院 校 是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校 园 这 个 小 社 会 反 映 着 整 个 社 会 发 展 水 平 与 和谐 程 度 , 当然 它 也 反 映 着 社 会 许 多 不 和 谐 的 矛 盾 ,它 有 着 整 个 社 会 的 共 同的 特 点 . 同 时 也 有 着 自身 的 特 点 。科 教 兴 国是 整 个 民 族 走 向繁 荣 富 强 的 必 经 之 路 ,校 园 建 设 是 关 系 国 计 民 生
建 设 培 养 人 才 的摇 篮 。 创 建 和 谐 的学 生 教 育 管 理 环 境 , 高 是 职 院校 教育 发展 的体 现 . 是 对 学 生 进 行 也 教 育 管 理 的 需 要 。在 学 校 教 育 逐 渐 发 展
经 济 发 展 、社 会 进 步 作 出 贡 献 的影 响作
位 , 重 人 文 关 怀 , 持 教 育 管 理 者 和 被 注 保
想 行 为 起 导 向作 用 :其 次 是 对 每 所 学 校 的 价 值 取 向 和 行 为 规 范 起 导 向作 用 , 帮
助 师生 员 工 形 成 正 确 的世 界 观 、人 生 观
院 校 校 园 文 化 的基 础 。 制 度 文 化 主要 是
④
指 高职 院校 的组 织 架 构 及 其 运 行 规 则 , 包
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摘要]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不和谐的表现及其诉求,进而提出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举措: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精神,铸造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总体部署时,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文化建设时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高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
因此,对高校而言,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任务必然落实到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具体行动上来。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不和谐的表现及其诉求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高校的校园文化因受不同群体价值取向的内在支配而趋向分散化和多元化,由于其中消极因素的增长及其给校园文化带来的冲击,使得当前的高校校园文化显现出一种无序而混乱的不甚和谐的状态。
(一)非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高校校园文化显现出失衡与偏离主流文化的趋势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
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
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
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校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学校重要的工作之一、建设和谐文明校园,不仅是校园的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只有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引领校园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以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着“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努力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尊重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
只有在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和理解的关系,促进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营造和谐美好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打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文明的学习生活场所。
在校园建设中,要注重绿化环保,注重卫生整洁,营造一个优美宜人的学习氛围,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
学校应该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积极组织各类文化展示、演出、比赛等活动,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通过精心策划的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来支持和保障。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流程,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在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始终和国家命运前途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
当前,校园文化已成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和谐”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衡量标准,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也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背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校园中,不同背景的学生平等共处,不同取向的价值观互容共存,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校园气氛使根源于社会背景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润滑作用。
当前,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持续存在与新发展,也凸显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断孕育并传播着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和精神信仰。
学生往往到先锋的姿态扮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风向标角色,发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够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引导和示范力量,为社会提供新的规范模式,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而推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和谐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空气养人”的功能,是高校辅导员当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只有真正把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做好了,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以团学组织自发探索和尝试开展活动为主的初始阶段,以学生工作系统组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为主的蓬勃发展阶段之后,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物化的层面向精神内涵发展,学校精神、学校品格和校园文化逐步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从整体上营造一种氛围、明确一种方向、提供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进学校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总体而言,新时期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是:面向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立足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确立与社会前进、时代要求和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服务本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确立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协调、大学精神相符合、育人目标相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具体而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应突出以下特征:·以人为本校园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和谐。
使学生个体都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行为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
因此,“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指针。
要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先导,着力于培育人和塑造人,摒弃一切落后的文化,丰富精神内涵,提升文化素养,使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从而推动整个校园的和谐发展。
·求实创新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民办,各种文化并存和发展,既表现为各咱文化之间的借鉴和渗透,又表现为各种文化之间的摩擦和冲突。
大学文化在继承本国传统文化和汲取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保持与时俱进,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才能使大学文化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才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明礼诚信在高等教育发展逐步大众化的今天,高校承担着培养符合社会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人才的重要任务。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外,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
明礼诚信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尤其是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今天,它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更应成为全社会所积极倡导的优秀素质。
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诚和谐的关系。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礼与信,建立和谐校园只能是空中楼阁。
·文化活力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了的文化形态,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一所大学价值取向、审美怀趣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
除了校园中的物理环境以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相当活力的、具备相当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改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
文化活力属于校园文化的软环境,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无形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装入核心,以爱国家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校园政治文化是灵魂政治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只有把握了正确的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才能保证校园文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昌盛不懈奋斗、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校园文化只有跟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脉搏前进,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成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个具体体现。
·校园道德文化是基础当代中国,经济的开放和社会的改革带来了思想的开放与变化,对外开放同时也引起了自身思想观念的开放。
改革开放带来了理想内容的变化、价值观的转换和道德的重构。
大学是思想的先行者与社会的晴雨表,并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这使其在改革的大潮中处在思想与道德变奏的前沿。
学生的道德状况往往成为人们对现实道德关注的热点,对未来道德发展关注的焦点。
学生的矛盾、困惑、思考和选择虽是一种不成熟与不完善的反映,但往往具有某种预示性和先导性意义。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道德文化建设为基础,深入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这一变革的社会中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方向。
·校园学术文化是核心整个人类文化的表现千姿百态,争奇斗艳,魅力无穷,其内在本质的表达方法就是学术。
与其说人创造学术,不如说学术塑造人。
学术对人的塑造也体现着学术的品性。
高校作为主要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承担着教书育人、引领国家科学发展方向的重要使命。
学术文化作为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高校的社会使命所决定的。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学术文化是必然的核心和重点。
·校园文体活动是助推在种个高校中都活跃着一批文艺体育精英,他们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不但使高校师生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建设校园文化要着眼学校实际,着眼教职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注意培育学校精神,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分步实施,落到实处。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
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
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
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
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在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要充分利用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
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