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理想与人性理想双重解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理想与人性理想的双重解构
摘要通过对王海鸰小说《中国式离婚》的细读,从解构主义视阈切入,从中探究出作品深层次蕴含的对于婚姻理想与人性理想的双重解构,作品不仅粉碎了读者心中长久以来对于理想婚姻模式的憧憬与企盼,而且通过对隐秘复杂的人性的揭示,暴露出小说主要人物情理分离、理性缺失、自私自爱的人性残缺。

关键词:婚姻理想人性理想解构《中国式离婚》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有着“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的当代作家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及其同名电视剧一经面世,即引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大讨论。

小说以宋建平、林小枫夫妇的婚姻为主线,形象地展示了一对有着高学历与体面工作的夫妻,原本温馨和谐的幸福之家一步步走向破碎瓦解的痛苦历程,较为深刻地揭示出现代婚姻契约下夫妻之间的三种背叛:身的背叛,心的背叛,身心的背叛。

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有别于以往众多侧重社会性别文化的批评视角,从解构主义视阈切入,从中探究出作品深层次蕴含的对于婚姻理想与人性理想的双重解构。

二对婚姻理想的解构
恩格斯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那么,有着深厚爱情基础的婚姻是否能有一个天长地久的结局?显然,《中国式离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宋建平和林小枫当年也
曾缱绻缠绵,情深意长,冬夜小站的“八分钟”就是最好的佐证。

一个“非她不娶”,一个“非他不嫁”,一个是公立大医院的医生,一个是重点中学的老师,双方学识修养不相上下,家庭背景也算门当户对,从各方面衡量,他们的婚姻基础都是非常牢固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四平八稳的婚姻,在妻子无可选择地做了全职太太之后,在丈夫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由于双方日渐缺少沟通交流的契机而出现裂痕,终在丈夫日复一日“心的背叛”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再看小说中作为副线的其他几对夫妻的状况,也着实让人难以乐观:坚强美丽、善解人意的现代女性肖莉遭遇丈夫“身心的背叛”而成为“单亲妈妈”;青春靓丽、单纯活泼的时尚女孩娟子,表面很现代内心却很传统,满心渴望与相爱的人组建稳定的家庭,最终还是遭到丈夫刘东北“身的背叛”而黯然离婚;就连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林父和林母的心中也隐藏着一个三十多年的秘密,宽容无私、贤惠大度的林母,虽然原谅了丈夫一念之差的出轨,但曾经遭受的伤痛打击一直深埋心底从未真正消弥。

上述各种情形,无论是身的背叛、心的背叛,还是身心的背叛,都是对爱情的背叛、对婚姻的肢解,从而使读者不得不感慨现实婚姻的脆弱与短命。

在婚姻的城堡里,曾经的海誓山盟总是渐渐如烟花般消散,婚姻似乎真的成了爱情的坟墓,虽然不免有些残酷,却俨然已经成为当代人面对婚姻时无可逃脱的宿命。

《中国式离婚》体现了作者对当代中国婚姻状况的实际考察,令人耳目一新地提出“三种背叛”,尤其是对以往容易被大众忽略的
“心的背叛”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借小说人物刘东北之口对婚姻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感情是流动的,所有的爱只存在于一个个瞬间,只在瞬间永恒。

所以说,仅凭一时的爱情就非要把两个人绑在一起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不科学的。

”王海鸰在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谈到《中国式离婚》时也说:“真爱还是有的,不过只在每一个瞬间永恒。

就拿罗密欧和朱丽叶来说,他们的爱情不能说是假的,但是他们成功地结婚后,他们也要打架,说不定还要离婚呢。

”作者还进一步认为,“历史上的一夫一妻制,是诸多不完美男女性关系中相对完美的,它出现的时间不长,按照这个观点来讲,它是一个阶段”,并由此得出婚姻制度最终将会消亡的结论。

显而易见,作者意在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同时也是短暂的,与婚姻关系相伴而来的责任、义务以及生活的种种琐碎常常成为凡夫俗子不堪承受的婚姻之重。

在这一创作理念的指导下,小说聚焦现代婚姻制度存在的缺陷,对传统的婚姻理想予以解构。

一方面,“在婚姻生活中,仅有爱情远远不够,爱情必须在更高的原则的不断锤炼和巩固下,才能够生存下去”,这一“更高的原则”可以理解为与给予、关心、尊重和了解等爱的基本要素密切联结在一起的责任感;另一方面,“独立的人格与支配自己的主权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的根本标志,这一点不应该因为结婚而改变”,并且,“从真正意义上讲,责任完全是一种出于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

作为现代个体独立自由的情感追求,爱情具有热烈多变、追新猎奇的心理属性,而婚姻则抑制个体的情感诉求强调责
任的担当,对理性稳固的情感常态的维护是其存在的根基。

爱情既可在婚姻之内,又可能在婚姻之外产生,爱情与婚姻在情感心理上的诉求是不统一甚至是对立的。

这两者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使得双方都能获取身心愉悦且又持久保鲜的高质量婚姻成为可望而不
可及的海市蜃楼,从而打破了读者心中长久以来对于理想婚姻模式的憧憬与企盼。

三对人性理想的解构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阐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谓人性,指人的本质属性,通常认为包含欲念(情感)和理智以及二者之间的冲突。

“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小说《中国式离婚》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隐秘复杂的人性的揭示,在塑造形神饱满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暴露了小说主要人物情理分离、理性缺失、自私自利的人性残缺,于无声息中完成了对人性理想的解构。

人性中欲念(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搏击,使得小说里的人物大都呈现“感情和理智是分离的。

甚至感情和感情,也是分离的”某种人格分裂的状态。

作为妻子的林晓枫,从感情上讲,非常愿意相信丈夫的解释都是真的,理智却告诉她不能相信;一方面她非常想抓到丈夫有外遇的证据,同时又非常想抓不到这样的证据。

作为丈夫的宋建平,一向是传统正派、温文尔雅的好男人形象,却在酒后失态拥吻单身女同事肖莉,并当众默认肖莉是自己的妻子,这一看似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却在不经意间暴露了他深深隐藏在潜意识里的移情别恋的冲动。

正如刘东北对他的幸灾乐祸:“别想拿喝多了
当借口,如同酒后吐真言一样,酒后露真情。

那真情就是:所有男人,只要他是男人,就不会对美丽的异性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事实上,动身去西藏之前,面对肖莉的以身相许,娟子的投怀送抱,宋建平在最后关头都能理智地予以拒绝,所以酒后失态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宋建平的本意,而是无意识状态下的一次本能冲动。

“无意识系统的核心是‘本能呈示’,其目的是进行‘投注’,换言之,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欲望-冲动’。

”我们不可能了解自己真正的欲念,除非是在特殊的情境中。

如若不是偶然喝多了酒,或许宋建平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无意识。

细读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宋林二人由原来的相安无事到后来的反目成仇,最初的导火索正是宋建平在刘东北婚礼上对同事肖莉的失态之举。

为了隐瞒这一真相,宋建平不断地堆砌谎言,女性的直觉又造成林晓枫的重重猜忌,于是夫妻间的误解和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其实事情发生之后,宋建平完全有机会向林晓枫解释清楚(如在康西草原时就可以把林小枫介绍给娟子),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可惜他只顾一时之快,凭着惯性往下走,一错再错,终于被动到无回头之路”。

而这种本能的、下意识的掩饰又每每让他在事后感到后悔不已。

由此,我们不得不感叹人类内心世界有着难以言说的隐秘和复杂。

正如20世纪最具影响的人性悲观主义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的那样:“人类的行为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决定(驱使)的;这些力量与其他力量始终处于一种冲突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会感到焦虑。


“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所表现出的人性亦是最标准的。

”因为失去理性,作为妻子的林小枫偏执地认为丈夫的身体已经出轨,甚至不惜通过在酒中投放安眠药伪造现场的方式来获取所谓的证据,从而使她对于自身的婚姻悲剧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但把《中国式离婚》的婚姻悲剧简单地归咎于中年女性(林小枫)心理和生理的失衡(尤其是同名电视剧更是把林晓枫塑造成一个贴着“不宽容”、“不理性”和“神经质”标签的“疯女人”形象),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客观地讲,宋建平对妻子确实存在“心的背叛”(对单身女同事肖莉的暧昧情愫,对妻子不能产生性冲动等)。

在此过程中,他不但不积极主动与妻子进行沟通,也不做任何维系婚姻的努力,反而谎称自己患了ed,使夫妻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不断加深,甚至还极不道德地引诱妻子搞网恋,借以逃避现实的情感纠结。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宋林二人的婚姻正是在他的有意误导之下才走向最终的悲剧结局。

表面上看,宋建平的“忍让回避”与林晓枫的“歇斯底里”形成鲜明的反差,就其实质而言,前者的“冷暴力”与后者的显性暴力却是一样的,都是各自“内控制力”衰减和理性缺失的外在体现。

正常的人性情感,应该是善良仁爱的,“他人的幸福和苦难并不是与我们完全漠不相关的景观;他人的幸福不论在其原因和结果上的景象,都像灿烂的阳光或精心耕种的田野景色,给人以内心的欢乐和满足”。

然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没有达到上述的人性高度,
并由此在不同程度显现出面目的可憎。

宋建平即使在妻子发现了他与肖莉的合照之后,也不屑于做出任何解释,任凭妻子挣扎在猜忌狂躁的泥潭不可自拔而冷眼视之。

作为读者的我们不无惊愕地发现,在他一贯冷静理智的外表之下掩盖着的却是一颗如此冷漠的心。

同样,作为一个知识女性,林晓枫缺少应有的通情达理与宽容大度,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较少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如逼丈夫辞职下海、喝中药等),从而置对方于身心不幸福的境地。

小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刘东北,更是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他人(指娟子)痛苦之上的典型。

他能够把“情”和“欲”视为互不相干的两回事,一边口口声声地发表着爱的宣言,另一边却随心所欲地进行着“享受生命”的性爱游戏,全然不顾对娟子所造成的刻骨铭心的伤害。

说到底,他们的这些行为只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爱他人”的无私境界。

四结语
有人说,婚姻是两个人相依为命的牵手扶持;又有人说,婚姻是夫妻之间的一场博弈。

其实,婚姻最终能否磨合出动态的平衡和无尽的趣味,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类自身最根本的人情人性。

只有健全协调的人性情感才是构筑婚姻城堡最坚固的基石。

然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存在着诸多“斯芬克司之谜”,从理论上讲,人的本性永远难以达到完美和谐的理想境界,所以婚姻城堡的坍塌势在必然。

婚姻就像一座城堡,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又想出去。

在被
誉为现代版《围城》的《中国式离婚》中,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的创伤与家庭的破碎,看不到的是婚姻的美好与持久;看到的是复杂吊诡的人性,看不到的是和谐完善的理想人格。

小说通过对当代中国婚姻现状的全景式展现,以及对当代婚姻中“三种背叛”的全方位剖析,在残酷和力度之间,达到了对婚姻理想与人性理想的双重解构。

参考文献:
[1] 王海鸰:《中国式离婚》,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海鸰:《作家王海鸰作客新浪谈〈中国式离婚〉实录》(上),新浪读书。

/book/chapter_38153_204
31.html.
[3] c.s.路易斯,王咏梅译:《四种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唐翼明:《情爱论》,《海燕》,2010年第4期。

[5] 埃里希·弗洛姆,刘福堂译:《爱的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梁实秋:《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7] 弗洛伊德,滕守尧译:《性爱与文明》,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 曾晓平:《道德原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