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系与华夏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字系与华夏文化

——从部分汉字字系透视华夏文明的特点

【摘要】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表意特征和独特的形体结构反映了华夏文化的独树一帜,本文以部分汉字字系为研究方向,借助文献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求古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农业文化,社会生活等文化特点,讨论汉字与华夏文化关系问题。并据此得出结论:汉字是华夏文化载体,汉字字系特征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不断进步,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关键词】汉字字系,农业文明,中华文化,统一国家

【引言】独具特色的水土孕育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在传承华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意义认为,汉字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流传下来的具有表意特征的象形文字,所以,历经千年发展,汉字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从中透视中华文明的统一的文化特点以及基于农业文明的传统。

前人的研究中,郝志伦在《女部汉字与华夏女性观的思考》中,从女部汉字的演变研究认为“母系社会中女性享有崇高的地位,曾经出现过‘女尊男卑’的现象”。葛英会在《古汉字与华夏文明》一书中,通过对“尧”、“夏”、“商”、“周”这些古族名和国名文字进行考释,探讨了这些文字与“三代”及“五帝”时期历史文化的关联;还对一些古陶文、玺印中未能辨识的涉及国别的文字也作了考证,如释“戴丘莅盟”玺一文,就兼谈该玺的国别问题。王恩全在《论汉字结构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文明》中,通过对多个汉字结构的分析,从中看到了汉字所体现的人本位精神,写实主义精神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应该说,关于汉字形体与华夏文化关系的研究很多,在本文中特意选取“国”、“牛”、“衣”、“车”四个汉字或字系,通过对他们的字形分析,来研究中国古代的国家文化、家庭文化和社会风俗的特点。

【正文】1.国字字形特征和中国政治特点

早期甲骨文的“国”字,是具有极大的象形含义的,许慎《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或从土。”段玉裁注:“《邑部》曰:‘邦者,國也。’盖或、國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國’字。”甲骨文中“或”的左边是一片土地,被严整的城墙所包围,右边为一“戈”字,意为有武力保护的城邑、疆域,甲骨文被认为是从原始图画文字过渡到能够完整的记录语言的成熟的文字体系的开始,其表意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商代盘庚迁都之后,中原地区基本已经平定,经济发展,国力兴盛,军力强大,因此势力逐渐达于边疆地区。与此同时,各方外族经长期发展,势力也逐渐强大,这一时期商朝的战争主要就是对边疆的远征,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商王朝的统治。所以甲骨文“以戈保邑”阐述“国”的含义是十分符合现实情况的。到后来小篆时,“或”字的外面加了一个“口”字,这与秦统一全国也有一定关系。《说文》说:“國,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國”字。显然,此乃极富哲理的造字创意。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的分裂状态第一次得到统一。秦始皇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颁布了汉字第一个规范

化字体——小篆,秦修长城,作为抵抗外敌的屏障,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独立性和封闭性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國”字的出现是国家统一的一个象征,体现的是中国统一文化的渊源,几千年来中国基本都是以统一的状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从“國”字就可以看出这种统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后从“國”简化到“国”则是汉字的自我完善,但是统一文化依然保存了下来。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1956年,中央颁布简化字把:“國”简化成“国”,口中含玉,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代表珍宝,我们也要像爱惜宝玉一样热爱我们的国家,重视国家观念,注重国家统一的文化精髓被流传了下来。

2.“牛”字字形特点与中国农业文化

大河文明孕育的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化,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我国就已经培养出了稻,原始社会也出现了“南稻北粟”的农业分布格局。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牛”字仍具有象形意义,两只牛角高高耸立,而在这一时期,牛的主要作用在于祭祀,所以牛多出现于卜辞中,牛字的形象也呈现出庄重的一面。《易经》中,以牛为坤卦的象征。牛象征地,象征腹,象征母,表示柔顺温和,能包藏储存万物。《礼记》记载“凡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又记“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由此可见,早期牛在农耕的作用并不明显。之后农业文明不断发展,农业工具不断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犁牛耕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牛在农业文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许慎《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属皆从牛。”《风俗通义》所说“牛乃耕农之本,百姓之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古代中国是延续数千年的“农耕”之国,牛是重要劳动力。《说文》中收录了很多跟牛耕地有关的字。有“犂”字,《说文》:“耕也。从牛。黎声。”段玉裁注“山海经曰。后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郭传。始用牛犂也。”有“㹃”字,《说文》“两壁耕也。从牛。非声。”段玉裁注“两辟耕谓一田中两牛耕。一从东往、一从西来也。此耕字自人牛言之。”从《说文》收录的字可以看出,牛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力畜,并且人们用牛耕种的方法也很多。铁犁牛耕推广后,牛在农业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看出,篆书中的“牛”字,形如耕作时用的扒犁,反映出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立国思想,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最早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国家,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楷体的“牛”字改变了原来的象形性,但是作为农业重要动力的牛始终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衣”字系与中国服饰文化

从原始社会的草裙到现代社会的时尚服饰,穿衣始终是人们不可变的话题,中国古代在服饰方面仍然颇具讲究。从“衣”字系中就有很多汉字体现了独特的服饰文化。体衣是服饰文化最主要的部分,古上曰“衣”,下曰“裳”,“衣”卜辞像领、两袖、襟之形,乃上衣之象形。短上衣叫“襦”。《说文》:“襦,短衣也。从衣,需声。一曰㬮衣。”㬮衣即暖衣,故《释名》上说:“襦,耎也,言温耎也。”襦也有短长之别,一般短而及腰者为短襦,长而即膝者为长襦,类似后来的短褂和长褂。与短襦相对的是深衣,郑玄《礼记*深衣》注云:“深衣者,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亦云:“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可见它是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长及踝部。这就是后来的袍子。古人以袍为里衣,所以《礼记*丧大记》上说:“袍必有表(指罩衣),不褝。”据此可见,这种袍和后代的长袍大褂相类似,是单层贴身穿的“亵衣”。后来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如段玉裁所说:“古者袍必有表,后代为外衣之称。”《释名*释衣服》:“袍,丈夫著,下至跗(脚背)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妇人以绛作,衣裳上下相连,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以“苞内衣”来诠释“袍”,则袍非“亵衣”断无疑义。袍由“亵衣”演化为后来的朝服,则又显示出服饰文化的一大变化。此外,《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可见穿袍、穿裘正有着贫富的差别。于是说“裘”。“裘”即皮衣,但穿着上古今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