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电网光伏模拟器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微电网光伏模拟器开题报告
直流微电网光伏模拟器研究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本课题采用的实施平台及课题拟采用的路线、方针
五、进度安排
六、参考文献
[1] 钱伯章.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
能源的发展趋势( 上)[J] ,节能与环
保.2006(3):8-11.
[2] 吴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
策略研究及实现[D].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6.
[3] 李华.MCS-51 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 .北京:北航出版社.2003:28-35.
[4] 赵宏,潘俊民.基于BOOST 电路的光伏电
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
2004(6).
[5] 欧阳名三,余世杰,沈玉梁,王飞,苏建
徽,赵为,夏小虎.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功
能的户用光伏充电系统的研究[J].农业工
程学报,2003,19(6):272-275.
[6] Marnay C, Robio F J, Siddiqui A S. Shape of themicro-grid[C].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W i n t e r M e e t i n g ,
C o l u m b u s , O H , U S A ,
2 0 0 1 ,
1 : 150-153.
[7] 丁明,张颖媛,茆美琴.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J]. 电网技术, 2009, 33(11):
6-11.
[8] 陈维, 沈辉,邓幼俊. 太阳能光伏应用中的储能系统研究[J]. 蓄电池,
2006(1):21-27.
[9] C hen Y,Smedly K M.A cost-effective
single-stage inverter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4(19):1289-1294. [10] 王长江.基于M ATLAB 的光伏电池通用模型[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25(4):
114.
[11] Beerbaum S. Weinrebe C. Solar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in India-a t Ethno-economic analysis [J].Renewable Energy, 2000,
21(2):153 -174.
[12] Can C, Riffat S B. Numerical study of solar chimney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of buildings with heal recovery[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1998, 18(12):1171 一
1187
[13] 孙孝金. 太阳能电池阵列模拟器的研究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09.
[14] 韩钰. 太阳能电池阵列模拟器的研究与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 苏建徽,余世杰,赵为,吴敏达,沈玉梁,何
慧.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J].太阳
能学报,2001,22(4):409-411.
[17] 沈玉梁,跟随样品太阳电池的光伏阵列模拟器[J].太阳能学报,1997(10):448
-451.
[18] 赵庚申,王庆章.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3,
14(8):813-816.
[19] 周明杰,吴麟章,江小涛,土远等.一种高
性价比的复合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8), 16-19
[20] 欧阳名三.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管理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