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9章 醇、酚和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醇醚与酚的命名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醇醚与酚的命名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41535d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8.png)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醇醚与酚的命名与性质在有机化学中,醇、醚和酚是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它们具有特定的命名规则和独特的性质。
本文将介绍醇、醚和酚的命名规则及其性质。
一、醇的命名与性质醇是由羟基(OH)官能团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羟基的数量不同,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醇的命名规则如下:1. 一元醇:根据碳链的主链长度命名,并在末端加上“-ol”后缀。
例如,甲醇(CH3OH)是一种一元醇。
2. 二元醇:在主链上存在两个羟基时,使用“-diol”后缀。
根据羟基的相对位置,可以使用数字和破折号来表示羟基的位置。
例如,乙二醇(HO-CH2-CH2-OH)是一种二元醇。
3. 多元醇:在主链上存在多个羟基时,除了使用数字和破折号来表示羟基的位置外,还需要使用前缀来表示羟基的数量。
例如,三羟甲烷(CH2(OH)3)是一种三元醇。
醇具有以下性质:1. 溶解性:低碳链长度的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尤其是与水的混合溶解性较高。
高碳链长度的醇溶解性较差。
2. 氧化性:醇可以被氧化剂氧化为酮或醛。
这是因为羟基中的氢原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 蒸汽压:醇的蒸汽压较低,相对挥发性较小。
二、醚的命名与性质醚是由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的官能团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醚中的碳原子个数不同,醚可分为一次醚、二次醚和三次醚。
醚的命名规则如下:1. 一次醚:根据两个连接碳原子的碳链命名,并在末端加上“-ether”后缀。
例如,甲基乙基醚(CH3-O-CH2-CH3)是一种一次醚。
2. 二次醚:在两个碳链上存在一个共享的氧原子时,使用“-diether”后缀。
根据氧原子相对位置,也可以使用数字和破折号来表示其位置。
例如,乙基乙基醚(CH3-CH2-O-CH2-CH3)是一种二次醚。
3. 三次醚:在三个碳链上存在一个共享的氧原子时,使用“-triether”后缀。
例如,甲基乙基丙基醚(CH3-O-CH2-CH2-O-CH2-CH3)是一种三次醚。
第九章 醇酚醚
![第九章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ec3e8bd45022aaea998f0f93.png)
酚与羧酸直接酯化困难
二、芳环上的反应
1. 卤代 芳卤的生成往往需在FeX3的催化下完成,但 苯酚的卤代不需催化即可立即与溴水作用,生 成 2,4,6 – 三溴苯酚.
OH + Br2
H2O
OH Br Br Br + (白 色) 3 HBr
该反应可用于酚的定性鉴定
9-3
9-3-1 醚的分类和命名
R
O H
Z n C l2 H C l
R C l + H
2
O
3o 醇 、烯丙醇、苄醇 2o 醇 1o 醇
室温下反应液立即混浊、分层 2 ~ 5 min.反应液混浊、分层 加热后反应液混浊、分层
§9-1-5
重要的醇
乙二醇制备:环氧乙烷水合法
9-2
酚
酚系指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9-2-1 分类、命名和结构 酚的分类 — 按照酚类分子中所含羟基的 数目多少,分为一元酚和多 元酚。
。 3 RO H
SN2, 一般不重排 SN1, 有重排
C H3 H3C C C H3 H
+
C H3 C H2O H + HBr H3C C C H3 C H3 H3C C C H2+ H3C C H3 C
+
C H3 C H2Br + H3C C Br Br C H2C H3 C H2C H3
C H3
饱和醇
醇的异构与命名 醇的构造异构包括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碳链异构
CH3(CH2)2CH2OH正丁醇C来自3—CH—CH2OHCH3
异丁醇(2-甲基-1-丙醇)
• 官能团位置异构
CH3CH2CH2OH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008657336c1eb91a375d8d.png)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我们知道,仲醇与HBr反应是SN1机理: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CH3 C OH CH3
HCl
?
当羟基所在的碳原子上连有环烷基时,重排生成扩环产物。例如: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二)弱碱性
氧盐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二、羟基的取代反应(C-O键断裂)
醇可以与多种卤化试剂作用,羟基被卤原子取代而中成卤 代烃。 (一)与氢卤酸的反应
R— OH + H— X
(1)反应机理
RX +
H2O
醇与氢卤酸反应涉及C—O键断裂。卤素(X–)取代羟基 ((OH),属于亲核取代(SN),不结构的醇采取不同的机理 (SN1或SN2)。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三)频哪醇的脱水及频哪醇重排
通常将两个羟基都连在叔碳原子的歧α-二醇称频哪醇(pinaco1)。 在A12O3作用下频哪醇发生分子内脱除两分子水的反应生成共轭二 烯烃:
第三节
醇的化学性质
羟基是醇的官能团,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决 定,大部分反应都涉及O—H键断裂或C—O键断裂。
R CH2 — O — H
在化学习醇的化学性质时,要注意断键的部位,这 对了解它们的反应机理、活性及有关规律是很重要的。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一、酸性和碱性
(一)弱酸性 (羟基中氢的反应,O—H键断裂)
有机化学
高等教育有机化学 第九章
![高等教育有机化学 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9b13afce910ef12d2af9e7c7.png)
RCOOH
2CH3CH2OH + Cr2O7
橙红
+ Cr3+ 绿色 K2Cr2O7 CH3COOH
仲醇氧化生成酮
RCH 2OH OH
[O]
RCHO K2 Cr2 O7 - 稀H2 SO4
[O]
ROOH =O (85%)
——叔醇无α﹣氢原子,在碱性条件下不易被 氧化,在酸性(例:硝酸)条件下脱水生成烯 烃,然后氧化断链生成小分子化合物(无实用 价值)
CH3OH>RCH2OH>R2CHOH>R3COH
RCH2O-溶剂化作用大、稳定,因此RCH2OH中的
质子易于离解,酸性大;R3CO-溶剂化作用小, 不如RCH2O-稳定,因此R3COH中质子不易离解
醇金属
醇与金属钠反应发生氢氧键的断裂,放出氢
气,生成醇钠
ROH + M → ROM + H2↑ M = K、Na、Mg、Al
命名
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没有颜色的晶体,具有特殊气
味,熔点是 43℃。常温时,苯酚在水里溶解 度不大,当温度高于70℃时,能跟水以任意 比互溶。 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酚有 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一元酚的反应
1.弱酸性:
苯酚羟基上氢原子可有少量电离 而呈现弱酸性,其pKa=9.98。 a. 若苯环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降低氧原 子电子云密度,酸性增强。 如:邻硝基酚pKa=7.23;2,4—二硝基苯的 pKa为4.0;2,4,6—三硝基苯酚pKa为 0.71,已属于有机强酸了。
CH3CH2OH + Na → CH3CH2ONa + H2↑ (CH3)3COH + K → (CH3)3COK + H2↑ CH3CH(OH)CH3 + Al → ((CH3)2CHO)3Al + H2↑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
![有机化学 第九章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851508df26fff705cc170a40.png)
醇 R-OH
酚 醚
醇、酚和醚(P239)
(R-H)
Ar-OH R-O-R′或 R-O-Ar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醇与酚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OH) 醚是醇或酚的衍生物
2014-12-28 1
2014-12-28
2
(一)醇
醇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例如:
• 乙醇:人类制造并且消费乙醇已经有超过千年的 历史,最初的制备手段来自于酒精饮料的发酵与 蒸馏。乙醇是一种透明可燃的液体,可用于工业 溶剂,汽车燃料及工业原料。 • 甲醇: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醇,最早通过蒸馏木 材得到,因此也称作“木醇”。其气味和特性类 似于乙醇,同时也是一种常用溶剂、燃料或工业 原料。不同于乙醇,甲醇具有高度的毒性:约 10mL的甲醇就可通过损坏光学神经而导致永久失 明,30ml甲醇则会导致死亡。
32
B) 弱氧化剂 ①沙瑞特试剂* :CrO3(C5H5N)2 可使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重键不被氧化。
CH3(CH2)4C CCH2OH
沙瑞特试剂 CH2Cl2, 25 ℃
CH3(CH2)4C CCHO 84%
② MnO2
新制得的二氧化锰可选择性地氧化不饱和的伯醇 成醛,仲醇成酮,双键不被氧化破坏。
RO - Na + + HOH
较强碱 较强酸
Na + OH - + ROH
较弱碱 较弱酸
工业上生产醇钠,不使用昂贵的金属钠,而是利用上述平 衡反应。加苯带走水,使平衡朝着生成醇钠的方向进行。
2014-12-28 17
9.3.2
生成卤代烃(P244)
醇可与多种卤化试剂作用,羟基被卤素取代 生成卤代烃。 1、 与氢卤酸的反应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402aca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3.png)
–H2O
–H2O
△
重排
–H2O
△
偕二醇: 两个羟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二元醇, 很不稳定, 容易脱水变成羰基化合物: OH C C = O OH 邻二醇可加热脱水生成醛或酮 (中间经过烯醇的阶段): CH2–CH2 O OH OH CH2=CH–O–H CH3–C–H 1,4 –二醇 或 1,5 –二醇 加热脱水则生成环醚: CH2—CH2 CH2—CH2 CH2 CH2 CH2 CH2 OH OH O
5. 氧化和脱氢反应 常用的氧化试剂: KMnO4溶液 或 K2Cr2O7酸性溶液, 一般将伯醇直接氧化为羧酸 (很难停留在醛的阶段): H O O RCH–OH RC–H RC–OH 仲醇可被上述氧化剂氧化为酮 (酮不易继续被氧化): OH O R–CH–R′ R–C–R′ 叔醇一般不被上述氧化剂所氧化 (∵无α–H). 但如果用更 强的氧化条件, 如与酸性KMnO4溶液一起加热, 可使叔醇 氧化断链, 生成小分子氧化产物. (反应式见书, 了解) 采用特殊氧化剂 CrO3–吡啶的CH2Cl2溶液, 可使伯醇的氧化停留在醛的阶段: CH2=CHCH2OH CH2=CHCHO
9.1.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法 1. 醇的结构 (见图) 醇(alcohol)的官能团是直接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羟基 (–OH), 醇羟基中 O为 sp3 不等性杂化, 两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C和H形成σ 键, 其余两个sp3杂化轨道各有一对未共用电子, H–O–C的键角接近109.5°. 2. 醇的分类 根据羟基所连接的饱和碳原子的类型, 可分为 伯醇(1°)、仲醇(2°) 和 叔醇(3°). 根据所含羟基的数目, 可分为 一元醇 和 多元醇. 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结构, 可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 和 芳香醇.
第九章 醇酚醚
![第九章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14f7524de45c3b3567ec8ba5.png)
>
CCl3CH2OH
>
CH3CH2OH
pKa=12.4
Cl Cl C CH2OH Cl
pKa=15.9
3. 电负性大的取代基越多取代醇的酸性越强
>
H Cl C Cl
CH2OH
>
H2C Cl
CH2OH
>
H3 C
CH2OH
4.取代基距离羟基越近,取代醇的酸性越强
H CH2 C CH2OH H3C Cl
CH3CHCH2OH C6H5
2-丁醇
2-苯基-1-丙醇 6-甲基-5-乙基-3-氯-2-庚醇 (β-苯基丙醇)
(d)不饱和醇
选择含羟基及不饱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从离羟 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 “某烯醇”或“某炔醇”
1 2 4 CH3-CH-CH2-CH=CH2 OH 1 3 H3CH2CH2C CHCH2CH2OH HC CH2 4 5
H-O-H
CH3-O-H
CH3-O-CH3
9.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9.1.1 醇的结构
•官能团:羟基(—OH)(又称醇羟基)。
甲醇的结构:
H
未共用 电子对
sp3杂化 C-O σ键
0.143 nm
CC
H H
O
H
H C O H H H 108.5°
两个—OH连在同一碳原子的醇,不稳定。 • —OH连在双键碳原子上的醇(烯醇),不稳定。
硝酸甲酯
CH2 CH CH2 OH OH + 3HO-NO2 OH
CH2 CH CH2
ONO2 ONO2 + 3H2O ONO2
醇酚醚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934d5bed6294dd88d0d26ba0.png)
H
(不稳定,遇水析出) 用途:分离,判断
R2O Mg OR2 X
2、醚键的断裂
C C
O C O C H
不易断裂 形成氧正离子后 吸电子能力增强 C-O键更易断裂
R
O R' + HX
反应活性:HI>HBr>HCl 说明:1)卤化氢过量全为卤代物 2)亲核取代 3)R≠R’ a.均为伯碳,较小的成为卤代烃 b.不同碳,仲与伯,伯成卤代烃 SN2 仲与叔,叔成卤代烃 SN1
OH
ONa
+
NaOH
+ H2O
OH
OH
+
CO2 + H2O
+
NaHCO3
不溶于Na2CO3,NaHCO3,从煤焦油里分离苯酚
注意:
酚的酸性与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种类和性质有关
G
G:
OH
NH2、CH3、CH3O、H、Cl、 Br、 I、 NO2
10.21 10 9.38 9.35 9.30 7.16
Cl NO2 NaOH 95-100 C
OH NO2
NO2
NO2
3)异丙苯氧化
CH(CH3)2 CH3CH CH2 H2SO4 异丙苯 OH 稀硫酸 80-90 C 苯酚 O2,R2O2 110-120 C 0.4MPa O + CH3CCH3 丙酮
HO O C(CH3)2
反应机理
ROOR CH(CH3)2 2RO RO C(CH3)2 O2 O O C(CH3)2
OH (CH3)2C H2SO4, CH3
9章 思考题习题答案
![9章 思考题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dad65561252d381eb6e06.png)
第9章 醇、酚和醚思考题答案思考题9-1 你如何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每对化合物,说明每个化合物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a. 异丙醇、叔丁醇和乙醇b.苄醇、环己醇和1-己醇 答案:a. 用卢卡斯试剂,异丙醇片刻出现浑浊,叔丁醇立即出现浑浊,乙醇加热出现浑浊。
b. 用卢卡斯试剂,苄醇立即出现浑浊,环己醇片刻出现浑浊,正己醇加热出现浑浊。
思考题9-2 你怎样将反-4-乙基环己醇转化成:a. 反-1-氯-4-乙基环己烷b. 顺-1-氯-4-乙基环己烷 答案:OHC 2H 5SOCl C 2H 5ClOHC 2H 5SOCl C 2H 5OHNa.b.思考题9-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 对甲苯磺酸异丁酯 + 碘化钠 b. (R)-对甲苯磺酸-2-己酯 + NaCN c. 对甲苯磺酸正丁酯 + HC CNa答案:I(R)-2-甲基己腈HCC CH 2CH 2CH 2CH 3a.b.c.思考题9-4 推测下列醇在硫酸催化下脱水反应的主要产物。
a. 1-甲基环己醇 b. 新戊醇 c. 1-戊醇答案:a.CH 3b.CH 3CCH 3CHCH 3CH 3CH 3CH CHCH 3c.思考题9-5 写出最适合实验室中合成下列化合物的方法。
a. 1-丁醇 → 丁醛 b. 1-丁醇 → 丁酸c. 2-丁烯-1-醇 → 2-丁烯醛 答案:OHO OH KMnO H COOHOHMnO O a.b.c.思考题9-6 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OH OHPhPh24O Ph PhOHH 2SO 4CH 3Oa.b.答案:a.OHOHPhPhH +Ph PhOH H +Ph PhOOHH +CH 3OH+3CH 3Ob.思考题9-7 完成下列转化(无极试剂和小于C4的有机物任选)。
a. 由乙醇合成丙醇和丁醇。
b. 氯苯合成二苯甲醇。
答案:a.CH 3CH 2OHHClCH 3CH 2ClCH 3CH 2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OHb.ClMgClPh 2 CHOH思考题9-8 推测下列化合物与NaBH 4 及LiAlH 4反应的产物。
醇酚醚知识点总结简单版
![醇酚醚知识点总结简单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d0bb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3.png)
醇酚醚知识点总结简单版一、醇酚醚的基本概念1. 醇酚醇是一类碳氧化合物,在分子中含有羟基(-OH基团),通常以R-OH的结构式表示。
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根据羟基团的数量来命名。
而酚是一类芳香化合物,在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和羟基(-OH基团)。
酚的一般结构式为Ar-OH,其中Ar代表苯环基团。
2. 醚醚是一类含有氧原子和碳链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中含有氧原子-碳-氧原子的连续结构,通常以R-O-R'的结构式表示。
醚可以分为对称醚和非对称醚,根据两个R基团是否相同来区分。
3. 醇酚醚醇酚醚是指同时含有羟基和醚键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既具有醇的性质,也具有酚和醚的性质。
在分子中,醇酚醚含有羟基和醚键,通常以R-O-R'的结构式表示。
醇酚醚可以分为一元醇酚醚、二元醇酚醚、三元醇酚醚等,根据羟基和碳链的数量来命名。
二、醇酚醚的性质1. 物理性质醇酚醚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外观、熔点、沸点、密度等。
一般来说,醇酚醚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并且密度较小。
不同种类的醇酚醚在物理性质上会有所差异。
2. 化学性质醇酚醚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其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比如它们可以发生醚键的断裂、羟基的反应等。
此外,醇酚醚还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
三、醇酚醚的合成1. 醇酚醚的制备方法醇酚醚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醇与醚的缩合反应、醚的氢化反应、醇的醚化反应等。
其中,醇与醚的缩合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醇酚醚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多种不同类型的醇酚醚。
2. 醇酚醚的合成路线醇酚醚的合成路线主要包括传统合成路线和新型合成路线。
传统合成路线主要使用醇或酚等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来制备醇酚醚。
而新型合成路线则采用一些新颖的合成方法,比如金属催化反应、微波合成等,来制备醇酚醚。
四、醇酚醚的应用1. 工业应用醇酚醚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它们可以用作有机溶剂、化工原料、表面活性剂等。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bab71906b9f3f90f77c61b8f.png)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O HC u - C r O 2 C H 3 C H 2 C H 2 C H O + H 2 O 3 5 0 ℃
OH
R'
❖ 羟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化合物
RCH2C O R'
OH H
H
R C O -H2O R C O
醛
H
OH H R C O -H2O
R'
RC O 酮 R'
OH H R C O -H2O
OH
R C O 羧酸 OH
9.1.2 醇的结构
醇的氧原子为sp3杂化。其中两个sp3杂化轨道分别含有一个电子,与碳 原子的sp3杂化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另外二个sp3杂化轨道分别 含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对,交叉构象为优势构象。
CH3CH2CH2OH 丙醇
(CH3)2CHOH 异丙醇
(CH3)3COH 叔丁醇
OH
OH
C
环已醇
三苯甲醇
系统命名法
即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把支链看作取代基,从离 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 醇”,羟基在1位的醇,可省去羟基的位次。
例如:
2-丁烯醇(巴豆醇) 3-苯基-2-丙烯醇(肉桂醇) 3 ,4-二甲基-2-戊醇
R O H + S O C l 2 R C l + S O 2 + H C l
反应实际上是先形成氯代亚硫酸酯,再与Cl-进行亲核取 代反应
RCH2OH+SOCl2 -HCl
O CH2O S Cl
《有机化学》第九章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第九章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9fc896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a.png)
第九章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前言(1) 醇的结构与性质醇分子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产物或烃分子中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的产物。
和水分子一样,醇分子中氧原子也是sp3杂化的,sp3杂化的氧原子分别与烃基和氢形成2个σ键,还有两对孤电子对,在两个sp3杂化轨道上,因此醇分子不是直线型,而是角型的,所以醇分子是极性分子。
由于醇中含有羟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低级醇的熔点和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碳氢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高得多。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羟基在醇分子中比例减小,羟基对醇的影响减小,从而使高级醇的物理性质与烷烃近似。
低分子量的醇可以与水形成氢键而互溶。
羟基是醇的官能团,醇的化学性质也是由羟基引起的,主要是羟基的活性;羟基被取代的反应;羟基的氧化反应以及β﹣H的活性等。
(2) 酚的结构与性质酚羟基与芳羟基直接相连,羟基氧原子是sp2杂化的,还有一对孤电子在未杂化的p轨道上,p电子云正好能与苯环的大π键电子云发生侧面重叠,形成p-π共轭效应,其结果p电子云向苯环转移,而羟基氧氢之间的电子云向氧原子转移,使氢容易以离子形式离去,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难以被取代,当氧原子电子云向苯环转移,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升高,因此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速度加快。
(3) 醚的结构与性质醚可以看作是水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所得的化合物。
氧原子也是 sp 3 杂化的,因此醚不是直线型结构,而是角形结构,醚是极性分子。
与醇相比,醚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沸点比同组分醇的沸点低得多,如乙醚沸点是34.6℃ ,而丁醇的沸点为117.8℃ 。
但是醚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分子的沸点高。
醚分子中的氧可与水形成氢键,所以醚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乙醚在水中溶解度为 8g/100ml ,对于环状醚,由于成环缘故,氧原子外突,形成氢键的能力较强,因此四氢呋喃, 1,4 ﹣二氧六环与水能混溶。
醚是一类相当不活泼的化合物(环醚除外),醚链对于碱,氧化物,还原剂都是十分稳定。
第9章 醇、酚、醚及消除反应
![第9章 醇、酚、醚及消除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2de1c1d0b4e767f5acfce9b.png)
没有重排产物生成
3. 脱水反应
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β-氢的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17
低温脱水生成醚,高温脱水生成烯 醇结构对脱水有明显影响,三种类型的醇发生消除反应 的活性顺序为: 叔醇>仲醇>伯醇。 脱水产物符合查依采夫规则.
CH3 H3C C C CH3 (ii)
OH CH3
OH CH3 (iii)
(III)的稳定性比(I)大
22
9.2 消除反应的机理
B
C X H C
双分子消除反应(E2) 单分子消除反应(E1)
9.2.1 双分子消除反应(E2)
(1)碱进攻β-氢
(2)逐渐与之结合,碳氢键逐渐 断裂;与此同时,卤素X带着一 对电子逐渐离开中心碳原子。电 子云也重新分配,经过一个过渡 态
OH R C H
叔醇的C—O伸缩振动在1200~1150 cm-1
R
OH R C R R
8
O-H
2-戊醇的红外光谱图
R-OH CH3-CH2-CH2-CH-CH3
OH
核磁共振谱 H
R
羟基所连碳 上的氢的化学 位移出现在较 低场,δ=3.4~ 4.0ppm。
C H
O
H
1~5.5ppm范围内。 有时也可能隐藏在其它 质子吸收峰内,加入重水后 羟基质子可被重氢交换掉, 吸收峰消失。
按SN1机理进行反应时,有碳正离子中间 体生成,有时可能发生重排反应
C
CH3 CH3 CH3 C H Cl CH3 CH3
+
C
H
C
CH3 CH3 CH CH CH3 OH2 重排 CH3 CH3 C 3。 C Cl CH3 CH2 CH3
有机化学 10醇酚醚
![有机化学 10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e55edf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c.png)
脂肪醇
脂环醇
芳香醇
饱和烃基与羟基相连为饱和醇,反之为不饱和醇。
烯醇:不稳定,容易转变为较稳定的醛或酮。
[CH2 CH OH ] [CH3 C CH2]
OH
CH3CH O
互变异构
CH3 C CH3 O
❖根据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CH2 CH2 OH OH
乙二醇
R' R C OH
5-甲基-3-己醇 5-methylhexan-3-ol
CH3CHCH2CHCH2CH3 CH3 Cl
2-甲基-4-氯己烷 4-chloro-2-methylhexane
(3) 习惯命名法 ❖根据和羟基相连的烃基命名,在“醇”字前加上烃基 的名称。英文名是在烃基名称的后面加上alcohol。
CH3
❖利用反应的快慢,区别伯、仲、叔醇,试剂用浓盐酸 和催化剂ZnCl2配成,称为Lucas试剂。
HCl- ZnCl2
R OH
R Cl
叔醇在室温下很快出现浑浊,并分层; 仲醇要5~10分钟后出现浑浊; 伯醇在室温下放置几小时,也看不到卤代烃生成。 适用范围:六个碳以下的醇。
❖大多数伯醇是按SN2历程进行的。
❖醇的羟基氢为活泼氢,能迅速进行质子交换,因此无自 旋偶合,为单峰。
❖氧的诱导效应使碳链上的氢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减小, δ值增大。
❖乙醇的核磁共振谱:
a. b. c. CH3CH2OH
a.
b. c.
δ值: a,1.1 b,3.7 c,2.6
2 醇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H ··
R C C ·O· H H
CH3 CH CH3 异丙醇
CH3 C CH3 叔丁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醇醚与酚的合成与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醇醚与酚的合成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f1d9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b.png)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醇醚与酚的合成与应用醇、醚和酚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醇、醚和酚的合成方法和广泛应用进行综合的整理和总结。
一、醇的合成与应用1. 羟基化合物的合成:(1)硫酸醇法:通过亲电试剂溴化亚砜的作用,将烷烃转化为醇。
(2)卤代烃与水的反应:通过将卤代烃与水作用,生成相应的醇。
2. 醇的应用:(1)醇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醇也可以作为溶剂,在化学实验中有重要作用。
二、醚的合成与应用1. 醚的合成方法:(1)Williamson醚合成反应:将卤代烃与碱性条件下的醇作用,生成相应的醚。
(2)烷基三氟甲磺酸酯法:通过亲电试剂磺酸三氟甲酰氯或磺酰氯与醇反应,生成醚。
2. 醚的应用:(1)醚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化妆品等领域。
(2)醚也可以用于制备酸酐和醚酰氯等有机化合物。
三、酚的合成与应用1. 酚的合成方法:(1)卤代烃与醇反应:通过将卤代烃与醇作用,生成相应的酚。
(2)氧化反应:通过氧化反应将相应的化合物转化为酚。
2. 酚的应用:(1)酚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溶剂,在某些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2)酚还可以用于制备某些医药和香料等化合物。
综上所述,醇、醚和酚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
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各不相同,但在医药、化学等行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醇、醚和酚的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上为参考范文,具体文章内容可以根据所需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论述和概括)。
课件有机化学第9章 醇酚醚
![课件有机化学第9章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c118ff2ba5e9856a56126031.png)
第九章醇酚醚
Alcohols,Phenols
and Ethers
2
醇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醇的制备和来源醇的化学性质
酚的结构、命名、来源和物理性质(自学)CONTENT
1234酚的化学性质醚
56
1) 普通命名
中文:将相应烷烃名称中的烷→醇
CH3CH2CH2CH2OH(CH3)2CHCH2OH(CH3)3C OH 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
8
9.2 醇的制备和来源
•由烯烃制备——水合,硼氢化-氧化•由羰基化合物制备——Grignard 反应,与炔化物反应,还原
•由卤代烃水解
强酸
9.4 酚的结构、命名、来源
和物理性质(自学)
•分类:根据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
•命名:一般以苯酚为母体命名
•物理性质:具有特殊气味,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水中有一定溶解度。
有机化学第9章 醇、酚和醚
![有机化学第9章 醇、酚和醚](https://img.taocdn.com/s3/m/064dc46058fafab069dc0264.png)
OCH3 + H2 O
硫酸和乙醇作用,也可以得到硫酸氢乙酯和硫酸二乙酯。硫酸二 甲酯和硫酸二乙酯是烷基化试剂,可以用在有机物分子中导入甲基和乙 基的试剂,但是它们的蒸气有剧毒,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 2) 多元醇与一元酸的反应
CH2OH CHOH + 3 HONO2 ( HNO3 ) CH OH
2
CH2ONO2 CHONO2 CH2ONO2
H H H
烃基的供电子作用使氧 氢键极性下降。 氢原子既不供电子,也不吸电 子,氧氢键极性不变。 孤对电子占据的 P 轨道与苯环间存 在 P-π共轭体系,氧上电子云向苯 环转移,使氧氢键极性增强。
取代酚的酸性:(pKa值)
OH OH OH
吸电子基 酸性增加 斥电子基 酸性下降
OH
OH
OC H 3
C H3
分子间脱水 (伯醇 亲核取代 SN2机理):
总结:醇的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是两种互相竞争的反应。 高温有利于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较低温度则有利于分子间脱 水生成醚。 伯醇能进行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仲醇和叔醇在酸催化作 用下主要是进行分子内脱水,产物是烯烃 。
5) 多元醇的特性 (1) 与氢氧化铜的反应(邻二醇结构)
(CH3)2CHCH2CH2OH + HONO
(CH3)2CHCH2CH2ONO + H2O 亚硝酸异戊酯
亚硝酸异戊酯用作血管舒张药,可缓解心绞痛,但副作用大。
O CH3OH + HOSO3H ( H2SO4 )
O CH3OH + CH3O S O OH CH3O
CH3O
S O
OH
O S O
+ H2 O
OH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重、难点提示和辅导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重、难点提示和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f95bbc16a45177232f60a2f5.png)
有机化学第9章(醇、酚、醚)重、难点提示和辅导一.命名1.醇普通命名是在醇分子中烃基的名称后面加上“醇”字即可。
系统命名是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碳原子数叫做“某醇”,再把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及羟基的位次放在醇的名称前面。
2.酚酚的命名是在芳环(苯、萘等)名称后面加上“酚”字,若芳环上有取代基,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写再前面。
3.醚简单醚根据烃基命名单醚:称(二)某烃(基)醚,如甲醚、二苯醚。
混合醚:按照“次序规则”,较小基团放在前面,如甲乙醚;有芳基时,将芳基放在前面,如苯甲醚。
结构复杂的醚当作烃的烷氧基衍生物命名,即复杂的烃基为母体,简单的烃基与氧组成的烷氧基作为取代基。
如:叫3-甲氧基戊烷。
二.化学性质三.鉴别1.醇(1)用金属钠,有气泡产生,(鉴别六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注意排除水、酸、末端炔烃剂低级醛、酮中活泼氢的干扰。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
在伯、仲、叔醇的试管仲分别加入卢卡斯试剂,很快变浑浊的是伯醇,放置后变浑浊的是仲醇,加热才变浑浊的是叔醇,(此法适于鉴别六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酚(1)三氯化铁显色,鉴别酚类化合物。
(2)加溴水,生成白色沉淀,鉴别苯酚。
四.制备方法:(本章没有讲到,根据前面讲过的内容可以总结)1.醇(1)烯烃在酸催化下与水加成,不对称烯烃与水加成符合马氏规则。
(教材39页)(2)卤代烃的碱性水解(教材101页)(3)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反应,可制备增加两个碳原子的伯醇(教材129页)(4)醛酮与格氏试剂加成后再酸性水解(教材142页)(5)醛酮还原(教材148页)2.醚卤代烃的醇解(教材101页)五.重要的名词、规则卢卡斯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混合液。
查依采夫规则(见8章辅导)六.练习题教材133页:习题二、134页:习题四、五、七、八。
有机化学总结:醇 酚 醚
![有机化学总结:醇 酚 醚](https://img.taocdn.com/s3/m/8ec2d1e06c85ec3a86c2c5e4.png)
甘油,丙三醇
Ø 系统命名法:
Ø 选主链:选择含OH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醇”;
Ø 编号:从靠近OH的一端开始编号(主链上含不饱和键也
一样);
Ø 书写名称:标明-OH及其他取代基个数、位次等;
Ø 构型标记:有构型要标明;
Ø 英文名称:词尾 “ane” 改为 “anol”。
例:
65
21
43
5-甲基-4-乙基-3-己醇 4-ethyl-5-methyl-3-hexanol
Ø 不饱和醇的命名:称某“烯醇”
a :选含有羟基和重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b :编号以羟基优先.
例:
5−甲基-4-己烯-2-醇
5 43 21 6
5-methyl-4-hexen-2-ol
反-2-丁烯-1-醇 trans-2-buten-1-ol
(二)羟基(-OH)被取代(碳氧键C-O断裂): 1、卤代烃(R-X)的生成:
反应 活性
HX: HI > HBr > HCl > HF ROH: 苄醇,烯丙醇,3o > 2o > 1o > CH3OH
Ø 应用:卢卡斯试剂(Lucas reagent)ZnCl2/conc.HCl
3º 醇
立即浑浊 (3º RX)
要是以邻位交叉构象形式存在。
三、醇的化学性质
Ø 醇的结构:
Ø O 原子: (不等性)sp3 杂化,分别与一个 C 原子和H 原子 形成σ键;O 上两对孤对电子占据两个 sp3 杂化轨道。
Ø 极性分子,偶极方向指向羟基。
Ø 结构分析: β α
与金属反应
脱水反应
氧化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