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互译四字格翻译研究综述_吕文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四字格的翻译 描述性与解释性研究
四字格是汉语语汇的重要成分,是由四个音节 组成的语言单位。 它可以是词或词组,组成类型包 括词及词的延伸,词组的紧缩,松散词组,行业套 语,成语,成语的衍化格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众多 学者从汉语研究和跨文化交流角度对四字格的内 涵、性质和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主要分 为描述性和解释性两类。
可见,汉译英中四字格的翻译研究主要针对应 用文本,探讨大多集中于语言层面,但是在翻译研 究多元理论的影响下, 学者们已开始从思维方式、 文化审美、 文本功能和目的角度研究四字格的翻 译,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有待进一 步探讨。
二、解释性研究
自本世纪初,受当代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等理论影响,学者们开始解 释四字格翻译的认知机制、信息处理过程,探讨思 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中的表现。 至此,有关四字格翻 译的研究由外在体征的描述深入至对内部规律的 解释。 他们主要采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探索语言 形式和意义同认知过程之间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 翻译策略。
7.杨 海 燕 :《法 律 语 言 “ 四 字 结 构 ” 的 特 点 及 其 汉 英 翻 译
论了《苔丝》张谷若译本中四字格成语的运用,认为 应谨慎使用民族色彩过浓的成语,如反映民族特殊 习俗的,含有中国地名人名的等。韩子满也认为《苔 丝》译文存在过度归化的问题,可能让读者产生不 符合原文文化背景的联想,并使他们“误以为这种 铺 陈 华 丽 的 风 格 就 是 原 文 的 风 格 ”⑦。 徐 金 榜 则 从 教 学过程中归纳出望文生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这 三种四字格使用的常见问题。
在认知心理学影响下,图式理论也被引入四字 格的翻译研究。黄亚丽比较了英汉两个民族对于同 一动物形象所形成的图式差异,提出翻译中应针对
·60·
图式对应、图式不对应、图式扩展和图式整合等,采 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当然目前这一阶段的成果数量不多,但这一由 外向内的发展趋势颇受关注。这标志着四字格的翻 译研究,正逐步从外部体征的描述深入至内在生成 机制的解释。
2002年,孙致礼从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角度, 回顾了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学翻译,认为我国 文学翻译以归化为主,直到20世纪最后20年异化译 法才受到重视。 他提出“要坚持归化与异化的辩证 统一, 并批评了有些译者过滥使用四字结构的倾 向,认为归化要适度,要讲分寸”。 ⑧至此,争论的核 心问题归结为四字格使用的“度”,也就是“标准”的 问题。杨清平以我国有关翻译出版物和翻译教材中 所用的四字格为例,指出英汉翻译中四字格使用不 当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偏离原文语义、风格、译语规 范与表达习惯,提出运用四字格应在发挥译语优势 和忠实于原文之间求得平衡。
些外部形态相同的四字格可能是词也可能是词组; 从组成类型角度来看, 四字格可粗略分为六大类: 词及词的延伸,词组的紧缩,松散词组,行业套语, 成语,成语的衍化格式。
(2)四字格的内部结构及语法功能 一些学者从四字格结构的可析性角度出发,从 四字格的语法结构、意义层次探讨其内部结构。 马 国凡则专门探讨了四字格的模糊性,指出四字格不 仅具有可析性,而且具有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增强 了四字格的符号化倾向;具有超越构词法限制的构 词(语)能力;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内涵意义。③他的 结论更为客观地描述了四字格的结构特征,开创了 研究四字格结构的新视角。 在四字格的语法功能 上,学者们已达成一个共识:四字格常作谓语和修 饰语。 综上所述,汉语学界对四字格的概念、内部结 构和语法功能做出了卓有价值的探索,但是鉴于研 究侧重的差异,在汉英互译中,我们更注重四字格 的修辞效果,而非其语法特征。 毕竟,“从修辞学角 度看,可以排除四字格究竟是词还是词组的困扰而 强 调 它 们 具 有 的 共 同 的 修 辞 效 果 ”。④因 而 我 们 采 取 这种较为宽泛的定义, 认为其由四个音节构成,可 以是词或词组,包括词及词的延伸,词组的紧缩,松 散词组,行业套语,成语,成语的衍化格式。 (二)英译汉中的四字格 目前,研究四字格在英译汉中应用的文章主要 集中在文学翻译领域,大致经历了归化、异化两条 发展脉络。 最初, 译者和学者大都强调发挥汉语优势,翻 译大家许渊冲先生还提出要同原文竞赛,提倡在译 文中大量使用四字格。李昌裕用“晓畅通达、貌合神 合” ⑤来盛赞《苔丝》中译本的语言特色 ,足见他对
一、 描述性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学者们描述了四字格的 概念、内部结构及语法功能;讨论了四字格在汉英 互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翻译策略和技巧。
(一)四字格的概念、内部结构及语法功能 (1)四字格的概念 汉语学者对四字格的名称、外部形态、语法性 质、组成类型进行了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同“四字 格”这一称呼,但对四字格的语法性质和组成类型 仍有争议。1956年著名语言学家陆志韦先生最早提 出四字格的概念。 他的划分非常宽泛,四个字的结 合就是四字格,可以是词或词组。 吕叔湘则把四字 格归为短语。 在研究汉语词的划分时,他说,“四音 节的优势特别表现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四音 节熟语即‘四字格’这一事实上。四字格的语法结构 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哪些是四字格,哪些不是,也不 容易划清界限”①。这表明吕先生将四音节和熟语这 两个条件作为划分四字格的大致标准,准确区别四 字格与否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1987年,马国凡第一次较为清晰地定义了四字 格的外部形态、内涵、历史渊源、形成原因、组成类 型及其发展现状。 他认为四字格跨越词与语两大 类,外部形态明显简单,是由四个音节组成的语言 单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字格可以是无意义的音 节拼凑”②。根据马国凡的观点,从构词法角度看,这
1995年 第 5期 。

⑩熊 力 游 :《旅 游 广 告 文 汉 译 英 方 法 探 讨 》,《中 国 科 技
翻 译 》,2004年 第 4期 。


参考文献:

1. 陆志韦:《汉语的并立四字格》,《语文研究》,1956年
第1期。
2. 袁 榕 :《 谈 翻 译 中 汉 语 成 语 的 运 用 》,《 中 国 翻 译 》,
概言之,目前四字格的翻译研究,描述性与解 释性兼而有之,二者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分别从外 部体征与内部生成机制两方面共同揭示其信息转 换实质。 尽管解释性的研究成果较少,然而毋庸置 疑,它们为四字格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X
B
C
R
J
Y
X
B
⑨丁 树 德 :《产 品 广 告 的 英 译 应 简 洁 》,《中 国 翻 译 》,
三、四字格翻译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学者们对“四字格”概 念内涵的认识逐渐成熟,对其语言文化特征和相应 的翻译方法的研究也日趋全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 就:研究对象不断扩展,从文学文本到各种应用文 本的研究都有所涉及;研究领域逐渐深入,从外部 形态和功能的描述深入至内部生成和转换机制的 解释,既有基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又有基于多元 理论的研究。 但是,四字格的翻译研究仍存在着些 许不足:其一,就语际翻译方式与翻译文体而言,研 究涉及的语种转换形式单一, 主要集中在英汉互 译,而汉语与其它外语间的转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其二,从理论依据来说,多为基于语言学理论的 研究,而基于多元理论的研究较少。其三,从研究方 法来看,缺乏方法论的指导,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 采用归纳法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静态描述,缺乏对翻 译心理转换过程的动态描述,即有关思维、心理或 认知方面的研究。此外,从数据的处理方式来看,多 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不多见。
还有一些学者从信息传达效度方面探讨不同 文本类型中四字格的翻译, 提出应将文本特点、功 能和目的与四字格翻译的标准和方法结合起来。杨 海燕分析了法律文献中不同类型“四字结构”的语 言特点,提出翻译时必须理解其内涵意义和语境的 作用,并归纳出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王鑫,刘佳根 据文本功能类型论,探讨汉语政治类、广告类和商 务类文本中四字格的翻泽,建议从文本信息目的出 发, 发挥四字短语和成语优势, 同时把握文化、政 治、礼貌等原则,准确传达四字结构的内涵意义和 语言效果。
5. 刘 法 公 :《 商 贸 中 医 术 语 汉 英 翻 译 规 律 》,《中 国 翻
译》, 2000年第5期。
6. 曾 维 秀 : 《 论 汉 语 广 告 翻 译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语 用 失
误— ——兼 论 语 用 分 析 在 广 告 翻 译 中 的 作 用 》,《重 庆 工 商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03年 第 2期 。
1997年 第 4期 。
3.徐 金 榜 :《实 事 求 是 ,恰 如 其 分— ——汉 语 四 字 结 构 在
英 译 汉 中 的 误 用 和 巧 用 》,《解 放 军 外 语 学 院 学 报 》,1997年
第4期。
4. 杨清平:《发挥译语优势与四字格运用之是非》,《山
东 社 会 科 学 》,2007年 第 8期 。
在认知语言学影响下,学者们对汉英习语中的 喻体及喻义进行对比研究, 如王文斌, 姚俊运用 Lakoff的 “理 想 化 认 知 型 ”和 Fauconnier 和 Turner 的 “概念合成理论”,对比研究了汉英隐喻习语在其表 达方式和认知机制方面的异同及其成因,发现汉英 隐喻习语既具同质性也具异质性。文章的重要意义 在于通过对比这一手段,指导外语教学,尤其是汉 英互译,使学习者和译者认识汉英隐喻习语的认知 差异,避免误解和误译。
※本 研 究 得 到 甘 肃 省 高 校 研 究 生 导 师 项 目 (0801-19)和 西 北 师 大 教 学 研 究 项 目 (200806113)的 资 助 。
·59·
2009
2
西
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一译本的认可程度。 几乎与此同时,一些学者提出质疑。 许钧先生
年 在评罗新璋译《红与黑》中说“译文中难免有一些为 第 了用四字结构而在传达原文意义上欠信的情况”⑥, 期 由此引出翻译中四字格运用的度的问题。袁榕也讨
(三)汉译英中的四字格 四字格英译的研究多集中在应用文本领域,如 政治、经济、旅游、广告、法律等方面。讨论重点局限 于语言转换层次,少有深入探讨文化差异、思维方 式、信息传达效度等问题。 研究方法也限于局部的 挑错改错。 某些学者通过对比汉英语言外部形态的差异, 总结出一些翻译技巧和公式。如丁树德建议英译汉 语广告中铺排使用的四字格时,可以“围绕中心词 用介词或分词引出短语来,或利用‘to be+adj.+adverbial phrase’的结构”⑨。 但是他只是列举若干译 例,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刘法公在讨论 如何翻译排列有序, 功效互应的四字中医功效语 时,也总结出三个翻译公式。 他们的翻译公式是对 不同文本中四字格翻译的科学尝试。 一些学者注意到语言形式背后的思维方式和 文化审美差异,提出英译四字格时应考虑目的语读 者的思维习惯和语言特点。 汉语篇章“逻辑关系则 隐含于字里行间;同时,汉语十分讲究音韵之美,四 字格、排比、对偶随处可见”,然而西方理性思维,注 重“形态结构,层次分明,逻辑关联严谨”。 ⑩熊力游 以旅游广告词为例, 认为英译铺排使用的四字格
时,要重整原文结构,使之符合英语思维习惯和语 言特点。但是他并未进一步探讨四字格内部结构规 律性的语法特征及译法,且材料也仅限几个孤立译 例,因而观点仍有一定的局限。 曾维秀也指出汉语 广告英译中的大量语用失误源于译者在翻译时忽 视了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诸多文化 要素在汉语广告中特有的语用功能。要减少这类失 误,需要对文化进行语用分析,借助译入语文化优 势,进行补偿性翻译。
X
B
C
R
J
Y
X
B



英文互译四字格翻译研究综述※

○吕文澎1 喜慧超2
(1.2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 四字格的翻译研究主要分为描述性和解释性两类。 描述性研究中,学者们描述了四字格的概念内 涵及其在汉英互译中的问题和方法;解释性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探讨四字格翻译的内部生成和转换机制。 目前,描 述性与解释性研究兼而有之,二者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揭示其信息转换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