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心理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相当普遍现象。不管是民主型家长、粗暴型家长、溺爱型家长,或
是放弃型家长,家长往往看孩子缺点多,看优点少;埋怨多,赏识少; 指责多,称赞少。只不过,民主型耐心点,粗暴型简单点,溺爱型无奈 一些罢了。
(二)初中生家庭特点
• 跟踪指导老师不难发现,初中生家长往往缺少观察,不了解孩子,不尊
重孩子,仍旧用管小学生方法管理中学生;对学习成绩过份敏感,而对
• 1、对孩子的变化应早有心理准备 家长应理解孩子青春期的躁动,如果家长对初二学生心理的发展充分了解,就会对孩子的 行为多一分理解,即使孩子出现问题,也会用比较科学的态度来解决。 家长应多做些功课,比如 订阅相关书籍帮助孩子成长。当孩子变的沉默寡言的时候,正是自
己也变得惶恐的时候,这个时候,更应该适当的引导孩子。当不方便开口时,可以选择其他
• 1、自我中心
典型表现:任性、思考问题总是从自己出发。
产生的原因:家长的溺爱、袒护与包办。 • 2、依赖 典型表现:缺乏自信心与独立感。 产生的原因:① ② 父母过分照顾。 父母过分专制。
• 3、叛逆
例:一个家长的求助
我儿子今年初二,初一前一直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可现在坏习惯越 来越多,在家里、在学校都表现的没教养,明明错的事也要犟嘴,总是认 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没大没小(分不清什么话该他的身份说),今天在学 校就和老师发生了冲突,起因是他上课说话,老师批评他,他不服气,认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5、学习压力
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二课本,老师们都有
一个明显的感觉: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 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 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 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初二学生学 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的念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开始逃课、逃学。
7、上网 初中阶段,初二学生上网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几乎整天都泡地网吧里, 不停地打游戏,饿了就在网吧干吃方便面,有的甚至逃课上网。 这些同学往往很难管教,有时即使老师在网吧里把他们带回学校,对其进 行教育或者惩罚,也往往收效甚微,没过几天,其中大部分同学就会重回 网吧。有老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发现,一部分学生也考虑进沉迷网吧对自己 的危害,甚至下决心离开网吧,但往往管不住自己,抵御不住网吧的诱惑。
学习过程缺少细致深入的观察分析;生活中往往过度照顾、过度呵护, 剥夺孩子自理、自主的机会;爱唠叨,言教多,不太注重自己的榜样示
范作用;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尤其异性交往有很多认识误区,指导很不得
法;容易把青春期教育的问题,孤立分析、单独解决,不懂得放在孩子 的世界观、人生观、人生理想等大背景下,整体分析和解决;严重忽视 孩子群体间的个体差异,爱以别家孩子长处比较自家孩子短处……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 2、情绪波动起伏大 随着独立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二年级学生个体对新环境的磨合和适应已不 再是关注的中心,但建立在新环境之上的新矛盾与冲突又开始左右着学生 的心理,他们开始试图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在家里,他们不希望父母将 他们当小孩看待,最讨厌大人管头管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开始希望 独立尝试一切,但又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如经济、生活、情感和学习上还 得依赖父母和老师,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行为和生活,这就构成 了他们内心的错综对立的矛盾和冲突状态。
的一些方式,例如可以订阅一些关于青春期的杂志,或是购买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 籍等等,这样就算是孩子自己沉默寡言,也会从书中找到解决困惑的方法。
多与有经验的家长交流,这也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家长还应善于观察孩子的异常变化,发 现问题及时疏导
• 2、尊重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初二是初中相对重要的一个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父母 应多给孩子一些赞赏,想方设法找到他们的优点并放大。家长应尽量做到多引导,少强加;多沟通,少指责。 家长应以一个朋友的角度和身份和孩子交流,比如谈理想、学习动力、娱乐、事业心、为人处事、爱情、交 友、处理家庭问题等等,在言语中多了解孩子, 才有切入点去说教。家长还应多陪孩子做一些户外的运动, 比 如一起出去旅游之类的,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比如发现孩子迷恋网络﹑染头发 等问题。家长们一定要放下架子,跟孩子就这一问题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这们做的原因,然后再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 5、学习压力 虽然中考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初二学生从他们的学长那里已经领教了 中考的严酷,升学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成为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加上 很多家长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青少年忽视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甚至因为学习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当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个内容,自 然会感到生活的单调﹑枯燥,就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
“我们家是女孩子,不爱学习,现在更爱美了” ……
• 面对以上种种困惑,也许或多或少都在我们孩子身上出现过,我们叹息、
愁闷、甚至感觉无能为力,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正是初二学生的心理和
生理特征,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二学生,由于身心的急聚发展变化,带 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 成为教育的关键期。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中 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一致维护的教育观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今天我就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问题。
机会接触异性,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 较差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容易移情于两性 交往;家庭不健全的缺乏父亲或母爱,感情饥渴,易寻求同龄人的 关怀。 初恋的高峰年龄段在13—16岁,平均年龄为14—20岁。
• 6、成绩出现分化 与初一年级相比,初二年级的各学科无疑增加了广度和深度。差的孩子, 原先在小学和初一还比较稳定的学习成绩,现在开始动荡分化。随着他们 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但由于 学习成绩的逐渐落伍与分化,学生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的情感与不平等的 待遇产生冲突。结果是一些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的学生,放弃继续努力学习
为老师只说他没说别人(说话的不只他一个人),我知道后批评他两句就
跑了,唉!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他。

3、叛逆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叛逆心理是青少 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 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 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 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 3、闭锁性与社会性
孩子进入初二后,变得不爱讲话,往往把真实的思想隐蔽起来,把
话埋在心理,如果家长问起学校里的事,孩子态度上显得不耐烦, 或者冷冰冰的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年龄越大越明显。这一时期,一 方面孩子对父母闭锁,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希望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加之现在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想寻找友谊,交朋友,一旦遇到自 己信得过又理解自己的人,就会把心扉完全敞开,无所不谈。
• 1、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
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我国,一般把12~18岁这一年龄段看作是青春期。初中阶段又
称为少年期(也有人称之为青年初期),约从11、12岁开始到14、
15岁结束。
• 2、青春期特点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心理发展也发生了质的飞
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二)初中生家庭特点
• 一般来说,初中生父母已进中年,由于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家长对未来
社会发展提供给孩子发展的机遇、风险,存在着企盼和担心。父母普遍
对孩子期望值偏高,而孩子实际表现和家长的理想又往往有一段距离, 因此,造成孩子的气馁和家长的急躁。亲子关系疏远、紧张,是初中生
• 5、早恋 例:关于家长来校反馈一学生情况 高文父母是离异,父亲又重建新家庭。高文一直都是跟着奶奶爷爷在一起,生活、饮居都 由奶奶爷爷负责。爸爸在北京做生意,很少回家,亲妈在徐州市里对其过问也很少。父亲说 其女儿在家很难管教,不听爷爷奶奶的话,生活没有条理,自己的事情不愿去做,父亲打电 话不高兴就不接,甚至关机等。另外,该女生开学来表现也有异常,比如染黄发,留长指甲, 偷偷带手机到学校,但还有一件令家长和我惊讶担心的事:该同学早恋,认识的是网上原徐 州22中的,但现在已辍学,名为周龙,从其短信上的称呼,以戏称为“老公、老婆”了,家 长一批评还说不上了等。父母反映此情况,希望共同配合,帮助该生能转入正轨。
表现,成为早恋的根本动因。另一方面思维的片面性,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 力较低,缺乏计划和布局的头脑。在这个心理矛盾错综复杂,心理发展明显失衡的前提下,
自然会有一批学生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不会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只顾眼前的快乐而我行我
素。
• 5、早恋
早恋的学生一部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因工作需要有更多的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 4、性意识的骤然增长 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对异性神秘并好奇,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乐于接近异性,甚至对某一个异性若有所 思、若有所失,这种关切若得不到控制将引发早恋,造成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上课走神、精神恍惚。 总体上说: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 行事的特征明显,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所以,初中生群体,告别童年走进 少年,即将踏入青年行列,是一个过渡年龄段,处在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年龄时期,也处在 一个认识容易极端、感情容易冲动、行为容易盲动的危险年龄时期。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 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 1、自我意识高度膨胀
现在的初二学生,其年龄一般在十三到十四岁左右,正是他们人生
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青春心理的
萌动,他们逐渐突破儿童模式束缚,青春心理的萌动,开始体验与
感受一些新的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喜欢 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指导,不像初一时那 样容易接受。
“叛逆心太强了,不好交流啊,说浅了没用,说深了就该吵起来了,哎,不好管啊!” “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问一句回答一句, 再问就烦了,回自己房间关门告知你不要进来 “ “开始锁抽屉,有了秘密” “才初二,难道就不愿和家长沟通了么?还是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什么事都能自己解决?”
“有时候真是琢磨不透现在的孩子……”
• 4、懒散
典型表现:做事拖沓,生活目标模糊,行动松松垮垮,作业经常
不完成或者应付,对自我毫无严格要求,没有一点进取心、责任感
和挑战意识,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产生的原因:包办一切使孩子产生依赖性,放任宠爱使孩子缺乏责 任感,缺乏锻炼使孩子滋生出惰性,师长不良的示范引导使孩子养 成了懒散。
• 5、早恋 生理发育过早,青春期的提前,性意识的出现,是初中生早恋的内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国 内外大量资料表明:由于生活条件和营养的改善,以及现代文明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性成 熟的年龄不断提前,已呈现出世界性趋势。在我国这一趋势也同样明显。青少年的性发育比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代提早了1—2岁,生理上的早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性早熟,产生性渴望、性萌动等心理
跃。
青春期是人精力奔放、智慧焕发时期,有人以“狂飙期”、“危机
期”、“心理断乳”期来形容青春期的剧烈变化。
• 3、“初二现象”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
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是整个 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 现象”。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间,青少年及其家长都应该 了解这些变化,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顺利度过这一美好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