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橡胶制品】天然橡胶价格定价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橡胶材料)天然橡胶价格定价权分析

天然橡胶价格定价权分析

2010-11-19

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供给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会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商品需求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会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然而,对全球四大战略物资之一的天然橡胶来说,供需关系显得独特,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天然橡胶价格的供需定价分析

从短期(约2—6个季度)来看,天然橡胶供需曲线同正常的供需曲线方向相反。

天然橡胶产业的流通链条很长,贸易商众多而分散,贸易商的产业地位相对强势,贸易商价格投机倾向相对明显,长约定价占比不高。这种产业格局造成库存周期对天然橡胶价格有决定性的影响。当价格上升,市场看涨预期形成,整个产业开始增库存过程,需求增大,而供应方惜售情绪增加,使得有效供给减少,这种情况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当库存增加到一定程度,价格转而开始回落,市场看跌预期形成,整个产业开始减库存过程,供应增大,而需求方观望情绪增加,多采用随采随用策略,使得有效需求减少,这种情况进一步增加价格的下行压力。这也是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很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库存周期对价格起决定作用并相互强化的产业格局使天然橡胶的短期供需曲线同正常的供需曲线方向相反。

中期供需定价分析

(一)天然橡胶的中期供需曲线

从中期(约3个季度—5年)来看,天然橡胶供需曲线方向同正常的供

需曲线一致,但供应曲线比较陡峭。

高企的胶价对需求必然产生抑制作用。天然橡胶终端需求方可以调整工艺流程和生产配方来调节天然橡胶和其他天然橡胶替代品(主要指合成橡胶)的使用量。然而,天然橡胶约70%用于生产轮胎,而轮胎是个典型的周期行业,同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所以天然橡胶的中期需求同经济周期关联度非常高。经济高涨,天然橡胶需求量增加;经济低迷,天然橡胶需求低迷。一般来说,经33济复苏阶段,胶价上升幅度最大;经济过热阶段,胶价倾向于强势振荡;经济滞涨阶段,胶价可能进一步上涨;经济衰退阶段,胶价将大幅下跌。

天然橡胶的生产周期较长,从新种到开割一般需要5至7年,而且头三年的产量还相对偏低。若中期价格上升,橡胶种植商产胶积极性增加,或者努力提高割胶效率,可以使天然橡胶产量增加,但不能使产量大幅增加。如果中期胶价走低或持续低迷,只要售价大于割胶成本,橡胶种植商也要供应天然橡胶,以弥补种植橡胶的沉没成本,从而使产量下滑不明显。所以,天然橡胶中期供给曲线比较陡峭。

(二)政府对天然橡胶供需的控制和影响

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都或多或少受到政府力量的控制或影响。天然橡胶价格同样受到主要供应方和主要需求方的干预,这种干预力量对天然橡胶中期供需状况有重要影响。从需求方来看,为了保护国内生产方的利益以及尽力烫平过度波动的胶价,中国有较为完备的天然橡胶收储和抛储制度和体系。

供应方对胶价的干预力度更强。

历史上,天然橡胶的国家卡特尔组织曾出现过几次,最早见于20世纪20年代。最近的国际橡胶联盟于2002年8月成立,主导力量是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大产胶国。天然橡胶国际联盟是当今世界除欧佩克之外最典型的国际垄断组织(卡特尔).

当胶价过度波动,尤其是胶价低于预期的时候,主要产胶国总会出台相应措施来干预胶价。金融危机使胶价大跌,国际橡胶联盟决议2009年减产91.5万吨,成为2009年天胶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加强对胶价的干预力度,泰国新的天胶税收政策自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增加的关税收入用于组建一个基金,以便在橡胶价格大幅下滑的时候,干预市场并为农户提供支持措施。

(三)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天然橡胶需求的影响

“金砖四国”经济的崛起使全球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中国和印度汽车工业的飞速增长使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量大幅提升。未来几年,中国汽车消费量仍可能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而继续对天然橡胶需求产生强劲的推升作用。

中国汽车人均保有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仍处于世界低位,目前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约50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0辆,也低于很多同等发展中国家(如俄罗斯和巴西)。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在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40辆之后,汽车销量都将经历一个3—5年的高速增长期,增幅约15%—30%。中国从2009年开始可能已经进入这个高速增长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发展具有梯度特征,即东中西部逐步推进。而且,中西部兴起第一辆汽车购买高峰时,很

可能同东部地区的第二辆汽车购买高峰相重叠。总之,这种梯度特征可能会延长中国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将继续高速增长,到2015年,汽车产量可能达到3000万辆。长期供需定价分析

从长期(约5年以上)来看,天然橡胶的供需曲线同正常的供需曲线一致。当胶价足够低并形成持续的看跌预期时,橡胶种植商积极性降低,并砍伐胶树或重种其他农作物,使得天然橡胶长期供应大量减少,同时也为下一周期胶价的上涨打下基础,这同封闭型蛛网模型相似。当胶价足够高并形成持续的看涨预期时,橡胶种植商积极性增加,并大量新种或重种胶树,使得天然橡胶长期供应大量增加,也为下一周期的胶价的下跌埋下伏笔。所以,天然橡胶的供应长期来看是有充分弹性的,长期供应曲线相对平坦。

天然橡胶的需求长期来看是也有较强的弹性,长期需求曲线相对平坦。随着胶价的不断走低,天胶需求将增加,替代品的相对消费也将受到抑制。当胶价足够高并形成持续的看涨预期时,天胶需求会受到影响,替代品的相对消费也将得到拓展。胶价持续高企,不仅压缩下游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且会大大刺激天然橡胶替代技术的发展。若轮胎科技出现巨大的变革,将对天然橡胶需求构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轮胎结构被打破,对橡胶等原材料的消耗大大减少,甚至不再使用橡胶;如果轮胎新材料的研发出现革命性突破,可替代天然橡胶的低成本合成原料被研究出来;如果新的交通工具被研发出来,逐渐替代传统汽车,都将使天然橡胶需求量骤然萎缩。

天然橡胶的期货定价分析

1952年,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正式推出天然橡胶期货,交易品种为RSS3,交易量和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并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中心。中国天然橡胶期货交易始于1993年11月,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和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先后上市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进入21世纪,经过清理整顿之后的中国期货市场稳步成长,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期货日益活跃,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本节主要考察东京商品交易所(TOCOM)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在国际天然橡胶定价过程中的作用。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选取文华财经沪胶指数收盘价代表中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选取文华财经日胶指数收盘价代表日本天然橡胶期货价格。数据时间段从2007年6月1日至2010年9月8日,如图所示。将两者没有同时报价的日期删除,从而得到758个日数据。为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对上述数据取自然对数。然后,将中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记为F,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12月5日中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记为F1,共352个数据。2008年12月8日至2010年9月8日中国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记为F2,共406个数据。将2007年6月1日至2008年12月5日日本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记为R1,共352个数据。2008年12月8日至2010年9月8日日本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记为R2,共406个数据。数据来源:文华财经,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从行情走势看中日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之间引导关系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